长期张口呼吸会使容貌变丑(长期张口呼吸会越来越丑)
长期张口呼吸会使容貌变丑(长期张口呼吸会越来越丑)今天我们来一起揭秘~......都听过“口呼吸影响颜值”的说法那孩子长期口呼吸真的会变丑?对大人有没有影响?
你是否留意过自己是如何呼吸的?
鼻呼吸?口呼吸?
还是口鼻一起呼吸?
相信不少小伙伴
都听过“口呼吸影响颜值”的说法
那孩子长期口呼吸真的会变丑?
对大人有没有影响?
......
今天我们来一起揭秘~
什么是“口呼吸”?
正常状态下
所有人正常的呼吸模式都是鼻呼吸
张口呼吸
是一种特殊或异常的状态
分为阻塞性呼吸和习惯性张口呼吸
◉ 阻塞性张口呼吸
是由原发疾病导致的口咽以上呼吸道阻塞,如腺样体肥大或扁桃体肥大。
肿大的腺体压迫鼻通道,引起耳、鼻、咽、喉等症状,使得呼吸通道部分不通畅或全部不通畅,只能用口呼吸来增加通气量,不让我们的身体缺氧。
◉ 习惯性张口呼吸
鼻子虽然不堵,但是仍然习惯于张口呼吸。
这一般见于因各种基础疾病导致“口呼吸”,即使疾病已经根治,但长期的张口呼吸改变了颞下颌关节结构和关节周围肌群,形成了肌肉记忆,使得张口呼吸已成为常态或习惯。
导致“口呼吸”的常见疾病
还有慢性鼻炎,鼻甲肥大、鼻息肉
鼻中隔偏曲或副鼻窦炎等等
都会缩小我们的鼻通气
鼻子一堵
就只能用嘴巴呼吸代偿了
长期“口呼吸”会变丑吗?
国内目前还是较为支持
呼吸方式对生长发育期儿童颌面部发育
有重要影响这个观点
因为长期张口呼吸对颅颌面的生长发育和口颌系统功能会产生很多不利的影响。
具体表现为开唇露齿、唇外翻、唇厚、鼻翼萎缩、腭盖高拱、上下牙弓不匹配、上前牙前突、牙列拥挤、长脸,被称为“腺样体面容”。
另外一部分扁桃体肥大的患者,长期的口呼吸,可能会形成下颌前突,前牙反合,面中部凹陷的“地包天”脸型。
正常情况下,唇颊、舌及咀嚼肌的动力平衡维持正常的牙弓形态,其中任何一组肌肉力量不正常、不协调都可造成错合畸形。
口呼吸所造成错合畸形的机理,不只是呼吸道改变所造成的直接影响,还有舌的位置和姿势改变所带来的影响。
事实上,长期的口呼吸不仅会导致儿童颜值的下降,还会影响孩子智力及身体的生长发育,长期口呼吸,容易造成大脑缺氧,影响智力发育,同时晚上睡眠质量不好,还会影响孩子身高发育。
“口呼吸”
对大人会有什么影响?
虽然扁桃体、腺样体在 10-12岁时逐渐萎缩,但是习惯性张口呼吸对我们大孩子和成人也有很大危害:
睡觉打鼾,严重时出现呼吸暂停。
晨起头痛,白天嗜睡,学习和生活效率大大降低。
牙弓发生改变,咀嚼功能下降。
口唇、口腔粘膜、咽部失水干燥,致呼吸道分泌物粘稠,不易咳出,反复刺激下呼吸道,易得气管炎。
口鼻的内环境改变,导致对常居病菌的抵抗力减弱,容易诱发口腔疾病和呼吸道疾病。
“口呼吸”如何判断?
其实,在临床上
诊断“口呼吸”的标准十分严格
而我们平常所说的“口呼吸”
通常是一种临床表现
那我们
平时怎么判断是否有“口呼吸”?
01 飘动法
用一张小纸片或一小团棉絮放置在鼻孔和口唇处,观察纸片或棉絮的飘动状态,如果在口唇处有飘动,说明是口呼吸。
02 镜面法
用一面小镜子置于孩子的鼻孔和口唇处,观察镜面上的雾气,如雾气处于口唇处说明是口呼吸。
03 闭唇法
正常呼吸时上下唇是自然闭合的,如患儿睡眠时张口,予以轻轻闭上,如果孩子出现挣动,则提示是口呼吸。
如何矫正“口呼吸”?
首先我们要做的就是去医院检查是否有基础疾病,如果有的话,则要治疗基础疾病,把病根给去了才能好得快。
平时如有长期感冒、鼻塞、流鼻涕、搓鼻子、揉眼睛,还伴有听力不好,明显打鼾,那我们一定要长个心眼,去医院查一查有没有腺样体肥大、鼻炎、鼻窦炎。
如果是腺样体肥大引起的口呼吸,手术切除是最有效的治疗方式。
图片来源:稿定设计
除此之外,常用的纠正方法有:
1. 鼻口呼吸训练:就是训练有意识地闭嘴呼吸。
2. 唇肌功能训练:如抿嘴、吹肥皂泡、吹乐器等,增强唇部肌肉功能和力量。
3. 睡眠1/2口罩或颏兜:去医院定制专门的口罩,遮挡口唇,暴露鼻腔,纠正张口呼吸。
4. 口腔前庭盾:这是一种口腔矫正器,用来提高唇肌功能,还能矫正前凸牙。
网络上兴起的
“口呼吸矫正器”有没有用呢?
口呼吸矫正器原理上强制嘴巴紧闭,只能用鼻子呼吸。
看似矫正了,但这只适合没有鼻腔疾病,或者原发疾病已经被根治。
如果仍然存在鼻通道阻塞的情况,用这个矫正呼吸器只能加重缺氧,耽误病情,加速并发症的出现,甚至可能会造成严重后果。
所以,如果发现自己或他人存在长期“口呼吸”的表现,不要盲目自行购买矫正器治疗,一定要去正规三甲医院就诊,检查是否存在气道的问题或者其他原发疾病,医生会针对病情制定最适合的诊治方案。
最后希望大家
能够重新认识“张口呼吸”
在日常生活中,不要放松警惕
但也不要盲目焦虑,有病乱投医
一定去寻求正确的、科学的干预方案~
本期封面:
综合来源:科普中国、人民网科普、广东发布
编辑:健康教育与传媒科
(资料来源网络,且仅用于科普公益宣传,如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