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杭州私人藏书楼(百年前豪华藏书楼)
民国时期杭州私人藏书楼(百年前豪华藏书楼)备注:图片源自百度旅游等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在1949年解放时,嘉业堂藏书楼曾一度受到南下解放军战士的守护,保护珍贵藏书,1951年,刘承干给浙江图书馆写信,表示愿意将藏书楼建筑本身及所有藏书无无偿捐献给国家。1984年,政府拨款20多万修缮,如今藏书楼既是公共图书馆又是旅游景点,只需10元就可进入参观。但好景不长,嘉业堂藏书楼的鼎盛时期仅持续了约10年左右,后来因为主人刘承干一直养尊处优,又一直不善于经商,因此家道中落,他一度以卖掉藏书维持生计,甚至鲁迅都打趣地称他为“刘家傻公子”。抗日战争时,嘉业堂藏书楼还曾有过一段传奇的经历,1937年,日军占领南浔,当时日军火烧全镇,镇上房屋几乎全部沦为废墟,但神奇地是,嘉业堂却安然无恙。至于为何躲过一劫,现存许多说法,有人说是因为刘承干与日本人有些瓜葛,也有人说是在日军来之前,早已将藏书转移,似乎都有些道理,但真相至今仍是谜团。
溜溜达达看世界,不慌不忙走天涯。今天我们来聊一聊我国近代“江浙巨富”刘承干价值连城的私家藏书楼-嘉业堂藏书楼。嘉业堂藏书楼坐落在浙江湖州南浔镇西南郊外,它建于1920年,距今已经有90多年历史了,因清帝宣统所赠“钦若嘉业”九龙金匾而得名。
嘉业堂藏书楼的主人是“江浙巨富”刘承干,刘承干很多人未有耳闻,但他的祖父刘墉想必大家都知道,刘墉是晚清南浔四象(指富商)之首,资产高达2000万两,在南浔,没有人不知道刘氏家族的,到孙子刘承干时,家族依然富有,但他却轻商重文。
刘承干师清末秀才,爱好古籍鉴赏,于是他花了4年时间命人建造了嘉业堂藏书楼,藏书楼占地20多亩,耗用白银12万银元,购买藏书花费三十万余元,刻书印书花费二十余万元,编书、校订、抄书等约花十万元,这样算下来,置办整套藏书楼约花费80万银元。
在鼎盛时期,嘉业堂藏书楼的藏书高达六十万卷,共十六、七万册。其中不乏《永乐大典》、《四库全书》等珍贵的藏书,这里所藏之书质量俱是上品,是当时的全国四大藏书楼之一。
但好景不长,嘉业堂藏书楼的鼎盛时期仅持续了约10年左右,后来因为主人刘承干一直养尊处优,又一直不善于经商,因此家道中落,他一度以卖掉藏书维持生计,甚至鲁迅都打趣地称他为“刘家傻公子”。
抗日战争时,嘉业堂藏书楼还曾有过一段传奇的经历,1937年,日军占领南浔,当时日军火烧全镇,镇上房屋几乎全部沦为废墟,但神奇地是,嘉业堂却安然无恙。
至于为何躲过一劫,现存许多说法,有人说是因为刘承干与日本人有些瓜葛,也有人说是在日军来之前,早已将藏书转移,似乎都有些道理,但真相至今仍是谜团。
在1949年解放时,嘉业堂藏书楼曾一度受到南下解放军战士的守护,保护珍贵藏书,1951年,刘承干给浙江图书馆写信,表示愿意将藏书楼建筑本身及所有藏书无无偿捐献给国家。1984年,政府拨款20多万修缮,如今藏书楼既是公共图书馆又是旅游景点,只需10元就可进入参观。
备注:图片源自百度旅游等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