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先秦五礼的名称(三礼名物分类考释)

先秦五礼的名称(三礼名物分类考释)本书可以丰富和深化我们对周代物质文化、礼仪制度、社会风俗及思想的认识,对我们更加准确、完整地了解先秦礼乐文化的面貌,有着重要的意义。不同于几千年来的礼学研究,本书图文并茂,配了很多实物插图,使名物研究有图可依,非常形象《三礼名物分类考释》曹建墩 著一部对《三礼》中涉及的礼器、乐器、戎器、玉器、符节旌旗、丧葬、燕器等名物进行系统研究的著作。

《三礼》名物研究是礼学研究的重要内容,本书综合运用文献学、考古学、古文字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对《三礼》名物作了系统全面的考释,殊为难得,极具学术价值。

——王震中(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

本书对《三礼》中涉及的名物,结合出土文献作了详细考证。在研究方法上,超越古代经学名物研究的范式。尤其是针对《三礼》名物研究中的疑难问题,更是借鉴考古学成果,作了深入考释,图文并茂,颇有学术价值。

——曹锦炎(浙江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教授)

《三礼名物分类考释》

曹建墩 著

先秦五礼的名称(三礼名物分类考释)(1)

  • 一部对《三礼》中涉及的礼器、乐器、戎器、玉器、符节旌旗、丧葬、燕器等名物进行系统研究的著作。


  • 不同于几千年来的礼学研究,本书图文并茂,配了很多实物插图,使名物研究有图可依,非常形象


  • 本书可以丰富和深化我们对周代物质文化、礼仪制度、社会风俗及思想的认识,对我们更加准确、完整地了解先秦礼乐文化的面貌,有着重要的意义。


  • 作者对于考古学、古文字资料比较熟悉,受到良好的专业训练,因此能熟练运用出土材料来解决名物研究的难题。此书不仅对于礼学研究,而且对于先秦史的研究,都是一部具有参考价值的著作。

先秦五礼的名称(三礼名物分类考释)(2)

中国古代礼的构成,黄侃先生认为由“礼之意,礼之具及礼之文”构成,其中“礼之具”即包括礼书中的名物,为《三礼》研究的重要内容。其中缘由,黄侃先生《礼学略说》论云:“何谓礼具?《周礼》一经,数言辨其名物:凡吉凶、礼乐,自非物曲,固不足以行之。是故祭有祭器,丧有丧器,射有射器,宾有宾器;及其辨等威,成节文,则宫室、车旗、衣服、饮食、饮食,皆礼之所寓。虽玉帛、钟鼓,非礼乐之至情,舍之则礼乐亦无所因而见。故曰:德俭而有度,登降有数。文物以纪之,声明以发之。知此义也,则《三礼》名物,必当精究;辨是非而攷异同,然后礼意可得而明也。”当代礼学名家钱玄先生也指出,学《礼》不外四端,礼之义、礼之节、百官之职和礼之具,“四者之中,必先明礼之具。如不明冕、弁、冠之别,则何以论尊卑之义?如不悉门树碑庭之制,即无法明入门三曲揖之节;不辨酒浆,则何由知酒人、浆人所掌之异?故学‘《三礼》’应以名物为先务也”。以上论述确不可易。礼学研究中,如果不了解名物度数,则礼书记载的礼仪节次也难以知晓贯通,对于礼仪制度的文化内涵也就不能深入领会。故名物研究一直是礼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今日学者欲研治《三礼》,名物亦为不可不明之事。

名物之学乃《三礼》研究中的重要内容,历代学者亦多措意于此,但由于古代礼学家甚少看到出土文物,致使对名物的解释存在许多问题,例如,宋代聂崇义的《三礼图》、陈祥道的《礼书》以及其他研究《三礼》著作,所绘制的很多名物图形比例失调,形制与实物大相径庭。迄至清代,此局面略有改观,如阮元等利用青铜器来考证兵器、礼器,程瑶田利用出土的青铜钟来考证礼乐器等,在方法上能够据出土器物来探究《三礼》名物,在名物考释的精确方面已胜于前人。然而,尽管清人对名物的考证开始突破传统的经学研究模式,但由于近代考古学尚未确立,这一研究范式并未从根本上产生突破。如黄以周《礼书通故》、林昌彝《三礼通释》曾经对《三礼》名物进行专门研究,并辅绘以图像,但仍然是遵循传统的研究路数,所绘名物图问题较多。即使是晚清经学殿军孙诒让的《周礼正义》,对钲、象尊、鸡尊、觚、觯、绛衣等名物的训解,也较少利用文物资料,其研究方法上具有一定的保守性,从而对于古名物度数的议论有失准鹄。

先秦五礼的名称(三礼名物分类考释)(3)

现代学者对《三礼》名物也有专门研究者,如钱玄先生《三礼名物通释》《三礼通论》两书即其例。《三礼名物通释》采用清人名物考证体例,将与所要考证的名物相关经文注疏列出,便于读者研究。但此书过于简略,也缺乏相应图片。为了弥补此书缺憾,钱玄先生《三礼通论》中也列名物编,对重要名物作了考察,并与考古出土文物结合进行研究,限于本书体例,此书名物考释也较为简略。故对《三礼》中的名物作专门研究就非常有必要。

先秦五礼的名称(三礼名物分类考释)(4)

本书是对《三礼》中的名物进行专门研究的一部著作,研究对象类别包括礼乐器、戎器、玉器、符节、契约、旌旗、丧葬、燕器、养器、亵器、动植物、工具、剂量、方术、物产、刑罚等门类,对《三礼》中数百名物作了考证,涉及名物之多,考释规模之大,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古代经学学者的名物研究范式。尤其是针对名物研究中的疑难问题,本书综合运用文献学、考古学、古文字学、出土简帛等等学科的研究方法做了深入的考释。

本书研究的对象是《三礼》所记载的名物,基本思路是运用二重证据法的方法,借鉴考古学、古文字学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对《三礼》中的名物作出综合考证,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加以展开:

首先是对名物进行考释,辩物、识物、揭物。运用传统名物研究方法,对文献记载与注疏辨伪存真,从而正确描述名物的形制、度数等。黄侃曾谓“寻图读经,事半功倍”,本书尽力在名物文献考证基础上配以大量图片。《三礼》名物,尤其是服饰、宫室、车马、器具、礼乐器等,若无配图,虽然文献考证精审,但终究是难以让读者明白名物形制度数。鉴于名物研究的这一特殊性,本书广泛搜集先秦秦汉时期的出土实物资料,尽量附上丰富的出土实物图,图文并茂,使读者对名物具有直观印象。本书的配图,原则上是以可靠的考古出土实物为主。有些无出土实物的,则选择相对可靠的前人绘图作为参考,并加以注明。

先秦五礼的名称(三礼名物分类考释)(5)

其次,追溯名物始源,求其名义,考其功用。对名物的渊源进行探究,主要是结合考古材料,对名物的发展演变情况作历时性的考察。求其名义,指对名物的称名之由进行考察,并考察其名称蕴含的意义。由于时代的变化,以及区域性差异,许多名物异名迭出,本书综合利用音韵学、训诂学、考古学等学科方法,对《三礼》名物学的得名由来、异名别称进行研究,从而厘清名物的名实关系。考其功用,指对名物功用进行考察,包括名物在不同场合中的功能。

其三,对名物所体现的文化含义进行阐释。本课题对《三礼》名物的研究不仅局限于对其形制、功用等方面作出考释,而且将名物放在礼仪场景中,多角度诠释名物所蕴含的礼制意义。这在本书对“玉佩”“礼器”“足衣”等名物的考释中都有体现。

先秦五礼的名称(三礼名物分类考释)(6)

本书对经学上一些争论的问题,譬如体解牲体,《周礼》六尊六彝、兕觥、角等,玉器中的璧、玉佩,射侯,《周礼》圭璧、九旗,丧葬棺饰名物,等等,都结合出土文物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体现出本书研究具有创新性。

本书的研究,不仅采用了传统名物考证方法,而且非常重视考古出土资料。传统的《三礼》名物考证,是将文献材料按照时代先后或者分类梳理类聚,将相关材料加以系联,反复参稽,以考察名物的形制功能。有关名物制度的史料,《三礼》及其注疏是可供研究的重要参考资料。然而《三礼》注疏论及名物往往语辞简约,而后世经学家考证名物,即使非常重视礼图,但囿于材料不足,所绘名物图往往失真。考古发掘获取了丰富的原始实物数据和文字数据,这为名物研究提供了新证据。另有一批与名物有关的战国楚简,较为详实地记录了有关器名、质地、造型、装饰、用途、分类、组合等方面情况,也是研究《三礼》名物制度的重要材料。此外,尽管《三礼》名物主要是先秦之物,但居延汉简、敦煌简牍、长沙走马楼简牍等秦汉简记载的名物典制,也是本书名物研究的重要参考。本书在继承传统学术方法的同时,大量参考考古出土实物资料,以及战国铜器图像,两汉画像石砖图像等等,举凡可资利用的资料,广为搜集,利用到本书《三礼》名物研究中。

先秦五礼的名称(三礼名物分类考释)(7)

编辑推荐:

本书对《三礼》中涉及礼乐器、戎器、玉器、符节、契约、旌旗、丧葬、燕器、养器、亵器、动植物、工具、剂量、方术、物产、刑罚等门类的数百名物作了系统全面的考证,体量庞大,考释精细,在总结前人名物研究的重要成果、纠正前人名物考释的问题和错误方面取得了很多成绩,更配以出土文物图片,图文并茂,给读者提供《三礼》名物最为直观的印象,为理解《三礼》名物的名称、形制、用途、义理等提供了重要参考资料,可以丰富和深化我们对先秦物质文化、礼仪制度、社会风俗的认识,是近些年来《三礼》名物研究方面一部颇有学术价值的著作。

作者简介:

曹建墩,1975年生,河南夏邑人,清华大学历史系(思想文化研究所)博士毕业,浙江大学人文学院博士后,牛津大学访问学者,The European Association for Chinese Studies(EACS)会员。现为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著作有《先秦礼制探赜》《中国的祭礼》《战国竹书与先秦礼学研究》《先秦古礼探研》等,代表性论文有《周代牲体礼考论》《论朱子礼学对<五礼通考>编撰的影响》《从礼制到礼学:先秦儒家对礼义的探寻》等,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青年项目“战国楚简中儒家礼学文献的整理与研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战国竹书中的礼制及礼学思想研究”等。

本书目录:

前言

第一章 饮食器与盥洗器

第一节 食器

第二节 酒器

第三节 挹注插取器

第四节 承尊器

第五节 水器

第二章 乐器

第一节 钟类器物

第二节 打击乐器

第三节 吹奏乐器

第四节 弦乐器

第五节 击节乐器

第六节 乐悬

第三章 戎器

第一节 格斗兵器

第二节 远射兵器

第三节 防护兵器

第四章 玉瑞、符节、契约

第一节 玉瑞

第二节 玺印符节

第三节 契约文书

第五章 旌旗

第一节 旌旗形制

第二节 旌旗钟类

第三节 旗色

第四节 旗帜的用途及其礼制

第六章 丧葬

第一节 饭含殓具

第二节 棺椁

第三节 墓葬

第四节 窆棺

第五节 赙赗与遣册赗书

第六节 随葬与殉葬

第七节 其他丧葬名物

第七章 燕器、养器、亵器

第一节 燕器

第二节 卫生设施及用具

第三节 竹苇编织器

第四节 其他日常生活用器

第八章 动植物

第一节 动物

第二节 植物

第九章 其他名物

第一节 书算等文化用具

第二节 工具

第三节 度量衡

第四节 方术

第五节 物产与经济

第六节 刑罚

主要参考文献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