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教智慧大讲堂直播6月2日(这些家教讲座为何如此受欢迎)
家教智慧大讲堂直播6月2日(这些家教讲座为何如此受欢迎)“全国家庭教育宣传周”是我省首次打好人生底色的基础性工程家庭教育影响着学校教育5月9日至15日
履家庭责任
做合格家长
家庭教育是教育长河的第一源头
是为孩子成长
打好人生底色的基础性工程
家庭教育影响着学校教育
5月9日至15日
是我省首次
“全国家庭教育宣传周”
省教育厅及早部署安排
并积极策划
由厅关工委组织实施
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
受到广大学生家长的热烈欢迎
“全国家庭教育宣传周”
成为各个学校进一步
加强家校合作
提升家校共育层次的契机
一起来看看
河南的师生家长有哪些收获
↓↓↓
提升家教能力
推动家校共育
——我省首次“全国家庭教育宣传周”活动观察
“都说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那么作为父母,如何在家庭教育中实现高质量的陪伴?这些讲座太实用了!”“母亲节里的精神大餐!”……5月8日,从早上9点一直到晚上,“河南省名班主任工作室”微信群里热闹非凡,省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不断分享组织老师和学生家长学习我省首次“全国家庭教育宣传周·教子有方”系列讲座的情况和感受。
5月9日至15日是我省首次“全国家庭教育宣传周”,主题为“履家庭责任,做合格家长”。省教育厅及早部署安排,并积极策划,由厅关工委组织实施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受到广大学生家长的热烈欢迎。
据教育时报记者了解,短短7天,由省教育厅关工委制作的“教子有方”系列讲座,在“河南省教育厅”“河南德育”“河南家教”微信公众号等多家新媒体平台播放,收听收看人数已达1017.95万人次。与此同时,全省各地聘请当地家教名师,以“微课堂”“云课堂”等多种形式为广大家长送去家教良方。全省各级各类家教讲座使1500万余人受益,知识竞赛惠及近百万家庭,公益咨询为103万个家庭指点迷津。
助力广大家长“履家庭责任,做合格家长”,提高家庭教育的能力“教子有方”系列讲座中,中国首位女航天员刘洋,以及中国科技大学数据研究院院长王元卓、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朱丹、河南省德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刘肖等6位家庭教育专家,面向全省传播先进的家庭教育理念,普及家庭教育知识和好经验。
省教育厅精心策划、省妇联积极支持、省教育厅关工委组织了以“政策法规篇”“工作实践篇”“释疑解惑篇”等三大板块、百余张照片和珍贵文献为内容的“全国家庭教育宣传周——河南省家庭教育展”,诠释了家庭教育的核心要义,展示了近20年来河南家教工作前进的足迹。这个展览待疫情形势稳定后展出。
郑州、洛阳、南阳、新乡、濮阳、长垣等地积极发挥家教讲师团作用或聘请当地家庭教育专家,开通了“家庭教育咨询热线”,为广大家长提供免费的家庭教育指导。其中,郑州市举办“百问百答”公益咨询活动,邀请34位专家在线答疑,两小时内在线实时观看观众达29.4万人,点赞量419.49万,收集问题2067条;洛阳市有5.6万名教师参与咨询,服务家长及学生91.5万人;新乡市家庭教育服务微信点击量1万 ;濮阳市7天内接听了280多名家长的来电咨询。
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家校社共育专委会理事、河南省家庭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授高闰青告诉教育时报记者,“全国家庭教育宣传周”活动有力贯彻了关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重要论述精神,深入推动《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以下简称《家庭教育促进法》)宣传实施,营造了全社会重视支持家庭教育的浓厚氛围,有效普及了立德树人家庭教育理念和知识。
“全国家庭教育宣传周”活动充分利用了网络信息化传播渠道,得到全省各地教育部门的高度重视及各类媒体的密切关注,影响广泛。
焦作市家庭教育研究与指导中心依托网络平台开展了宣讲《家庭教育促进法》、举办了《家庭教育立法背景下如何“依法带娃”》等公益讲座,并通过网站、“喜马拉雅”音频平台等推荐优秀家庭教育书籍。“我们还结合劳动课进课堂的契机,在小学开展‘家务小达人’展示活动,指导小学生学会收纳、做饭、科技产品应用等必备的生活能力,将家庭教育宣传活动与劳动教育相结合,收到了很好的效果。”高闰青说。
洛阳市组织家教讲座共258场,受众192.6万人;邓州市13.9万余名家长收看了“教子有方”系列课程,点赞量达到42.93万余人次;安阳市组织的15场讲座受众达15万余人;济源示范区30场线上线下讲座受众达15万人;信阳市推出的7场公益讲座在线学习人数达9.4万人,鹤壁市“云课堂”在线学习达1万余人。
河南各地还以《家庭教育促进法》知识竞赛引领,让广大家长明确家教责任,掌握“家教密码”、教子智慧。新乡市参与者33.5万人;濮阳市参与者37.5万人;郑州市参与者33.6万人,其中1.44万人获得满分……新乡市教育局还在其官方微信公众号上推出“家长微课堂”专栏,邀请名师、名班主任就家庭教育的热点、难点问题分享智慧。
漯河市举办线上家风家教主题展,引导广大群众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长垣市在线举办了“最美家庭事迹”系列展播,讲述最美家庭故事,弘扬优良家风;洛阳市、濮市阳制作5865块家庭教育工作展板,展示家教工作成果,宣传科学家教理念。
一次进一步加强家校合作、提升家校共育层次的契机“全国家庭教育宣传周”活动成为各个学校一次进一步加强家校合作、提升家校共育层次的契机。
郑州师范学院附属小学(以下简称“郑师附小”)的各班班主任通过微信群、钉钉群等渠道把“教子有方”系列讲座推送给学生家长学习。精彩的讲座引发学生家长的共鸣。有的家长随时分享感受,有的提出相关家教问题,大家相互答疑解惑,更多的家长通过学习提升了对家教的认识,表示会以做孩子的榜样、给孩子高质量的陪伴等实际行动支持学校和班主任的工作。
郑师附小四(4)班学生王子墨的家长说,听了刘洋的讲座,懂得了被爱包围的孩子才能坚定、勇敢、温柔、善良而有力量!温馨和谐的家会让孩子的心中永沐阳光。“家长是孩子的榜样,想让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家长应该努力去成为什么样的人。”
“只有高质量的陪伴,才能够实现高质量的家庭教育。”郑师附小二(1)班学生栗浩菲的家长说,“听了刘肖的《给孩子高质量的陪伴》讲座很受启发,家庭是一生的事业,今后一定做好孩子成长的陪伴者。”
郑师附小党总支书记、校长寇爽介绍说,学校还推出了“好家长必修课”,邀请东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院长、教育部高等学校心理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盖笑松,河南省家庭教育学会会长、河南省教育厅首批特聘家庭教育专家陶真等就读懂孩子、亲子沟通、家校合作、情绪管理、习惯养成5个模块开展讲座,助力学生家长提升家庭教育水平。
濮阳市第十中学(以下简称“濮阳十中”)的学生家长在学习“教子有方”系列讲座后,纷纷表示受益良多,反思和更新了自己的教育观念,表示要努力做合格家长。三(6)班学生王雁璐的家长说:“从今天开始言传身教、以身作则,给孩子做成长的榜样,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做到高质量的陪伴。”五(1)班学生聂佳欣的家长表示,要多听孩子的心声,做孩子的朋友,保持平常心培养孩子的大格局,不教小聪明,培养孩子助人为乐、先人后己、热爱祖国的高尚品质。
濮阳十中党支部书记、校长都娟是河南省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和中原名师都娟初中生物工作室主持人,学校依托两个工作室的微信公众号“毛毛虫工作坊”,推送家庭教育经典语录200条。各班主任将饱含教育智慧的“家教金句”转发到学生家长微信群,老师和家长共读共学,重新审视自己的教育方法。不少老师和家长读后有所感悟,也积极发表自己的“经典语录”,碰撞教育智慧,达成教育共识,融洽家校关系,形成了家校合力。
都娟及学校团队新近出版了《毛毛虫说——一个学校教育团队对家庭教育的思考》《世界上最小的主任——班主任班级管理分析》《陪着长大——都娟说家教的事儿》,200条“家教金句”均出自这几本新书。
据都娟介绍,学校的很多老师既是教师也是学生家长,大家以毛毛虫工作坊为学习平台,每周三开展一次集体线上研讨——“毛毛虫说·智享教育生活”。每期的研讨话题都是教育生活当中发生的真实案例,涉及班级管理和家庭教育,大家积极参与研讨,碰撞教育智慧,极大地提高了老师们带班育人的水平,又解决了很多家庭教育问题,尤其在消除学生和家长之间的隔阂、化解学生矛盾、促进家校携手共同帮助学生成长方面,发挥了很大作用。
郑州市郑东新区实验幼儿园、许昌市建安区龙泉街小学组织“全国家庭教育宣传周”活动,更新了学生家长观念,家长纷纷表示会认真履行家教责任,更有力地支持学校与老师的工作。
高闰青说,家庭教育是教育长河中的第一源头,是为孩子成长打好人生底色的基础性工程,家庭教育影响着学校教育。“著名的《科尔曼报告》指出,当一个国家社会经济条件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学校教育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重要,真正重要的其实是家庭。所以,学校教育一定要与家庭教育携手并进,这样才能真正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家庭教育促进法》为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奠基助力我省首次“全国家庭教育宣传周”活动的核心是学习《家庭教育促进法》,让学生家长提升责任意识,提高家庭教育能力。“《家庭教育促进法》也明确了学校、社会、政府在家庭教育中应该履行的责任。”高闰青说,“家庭教育已由私人领域的‘小事’上升为国家层面、社会层面的‘大事’,人人有责。”
5月13日,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聚焦家庭教育,开封市第二十五中学“家长学校”的探索经验被隆重推荐。由此可见,如何更好地落实《家庭教育促进法》,推动家校携手育人备受关注。
濮阳十中除了组织学生家长参加《家庭教育促法》线上知识竞赛活动,老师们还创新形式,加大宣传力度。高巧竹老师编写了快板书《家庭教育促进法,做好宣传人人夸》和三句半《家校协作结硕果》;管珊老师编写了快板书《学家庭教育促进法,做守法智慧好爸妈》……
管珊、李璐等老师,五(6)班学生张宸源、梅梓航及其家人等,还拍摄了快板书表演视频。朗朗上口的词句、生动有趣的表演,让学生家长观看后赞不绝口,有效普及了《家庭教育促进法》相关法律知识。
寇爽介绍说,就目前的家庭教育来说,一方面,家长仍然存在“重分数轻做人、重成绩轻能力”的倾向,另一方面,家长对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的需求很强烈,缺乏正规学习的渠道。学校有责任对家长进行正确的指引。郑师附小以“全国家庭教育宣传周”为契机,组织教师自学《家庭教育促进法》,熟知相关条文,增强学法用法意识,明确职责,指导家长做好家庭教育。
围绕家庭教育和家校合作,郑师附小在建设家长学校、家委会设置和运转方面做了实践探索,建构了“12345”协同育人工作机制,在落实“双减”“课后服务”,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体系方面取得实效。
“1”是指一个组织,即成立学校“协同育人委员会”。
“2”是指两支队伍,即家庭教育指导专家队伍和课后服务专业人员队伍,参与课后服务的课程开发和授课工作,增强服务内容的丰富性,实现服务效果的品质化提升。
“3”是指深化实施“协同育人工作三年行动计划”,长链条设计协同育人格局。第一年,探索协同育人机制,促进各方育人合力;第二年,建立共育平台,提升协同育人水平;第三年,形成协同育人成果,持续引领区域发展。
“4”是指四个联合,建立多部门有效沟通协同的横向联动机制。
“5”是指“五大工程”,以项目驱动的方式提升协同育人品质,即深入实施《家庭教育指导纲要》落实路径实践研究工程、《家庭教育促进法》宣传普及工程、学有困难学生帮扶体系建设工程、学有余力学生多元发展支持体系建设工程和学生劳动与社会实践素养培育工程。
在“12345”协同育人工作机制的基础上,学校还开发线上“你猜课程”、定期召开线上家长会,实施“全学科家访”,建立“抗疫一线双职工子女、特殊家庭孩子、心理重点关爱学生”的“特殊人群”关爱台账等,构建家校社共同育人的良好生态。
接受采访的一些学校负责人均表示,首次“全国家庭教育宣传周”活动受疫情影响几乎都在线上进行,但成效不打折扣;另外,宣讲《家庭教育促进法》,推动家校社协同育人,不是阶段性工作,一直是学校长期开展、不曾中断的本职工作,目标就是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任务。
来源:河南德育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