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多余的人悲伤的句子(更多的人死于心碎)

多余的人悲伤的句子(更多的人死于心碎)在诺贝尔奖得主索尔·贝娄笔下,贝恩是一位天才植物学家,作为一名俄罗斯犹太人,贝恩身材高大,学识渊博,蓝眼睛看人时专注、纯粹,在专业领域内,他出类拔萃,声名显赫。与之类似的还有《更多的人死于心碎》中的舅舅贝恩。这位无聊的地狱之王在王座上过得一点也不开心,为了寻求刺激和反叛上帝,他来到了纸醉金迷的洛杉矶,成为了酒吧老板。尽情地放纵欲望、享受人间灯红酒绿的路西法遇到了美女警探克洛伊,原本无所不能、拥有不死之身的大魔王却在遇见爱情后变得脆弱,只要跟克洛伊在一起,他就变成了容易受伤的肉体凡胎。看来,爱情真的会让人受伤,不论你是谁。

国庆期间,没有出去旅游,而是选择了追剧和读书。

让我印象颇深的是《路西法》和《更多的人死于心碎》。

01

路西法原本是天使,后来被罚去掌管地狱,专惩有罪之人。

经常与黑暗和罪恶打交道的路西法能看透人内心最深处的欲望,且手段了得,也因此变成了世人眼中的大魔王和象征着罪恶的撒旦。

这位无聊的地狱之王在王座上过得一点也不开心,为了寻求刺激和反叛上帝,他来到了纸醉金迷的洛杉矶,成为了酒吧老板。

尽情地放纵欲望、享受人间灯红酒绿的路西法遇到了美女警探克洛伊,原本无所不能、拥有不死之身的大魔王却在遇见爱情后变得脆弱,只要跟克洛伊在一起,他就变成了容易受伤的肉体凡胎。

看来,爱情真的会让人受伤,不论你是谁

多余的人悲伤的句子(更多的人死于心碎)(1)

02

与之类似的还有《更多的人死于心碎》中的舅舅贝恩。

在诺贝尔奖得主索尔·贝娄笔下,贝恩是一位天才植物学家,作为一名俄罗斯犹太人,贝恩身材高大,学识渊博,蓝眼睛看人时专注、纯粹,在专业领域内,他出类拔萃,声名显赫

但在其它领域,贝恩并不擅长,比如人情世故和爱情

贝恩是一个亲情观念很重的人,所以小时候的他会跑到姐姐的床上,却被大他十岁的姐姐误会并甩了他二十个个耳光。

贝恩在精通人情世故的人看来,是呆萌的,蠢笨的。比如在他风流多情、到处拈花惹草的姐夫鲁迪眼里,贝恩就是一个蠢蛋科学家,他会对贝恩的各种姿态进行滑稽模仿,并对他在女人方面的失败嗤之以鼻。

毕竟在海王鲁迪眼里,结交女人和逢场作戏并不是什么难事,即便在父亲的葬礼刚刚结束,他也能迅速勾搭上女店员,并与之眉来眼去。

鲁迪就是有这种天赋,让女人无法拒绝。他法语流利,能聊很多方面的话题,他舞技高超,且某方面的能力超群,只要他对一个女人张开双臂,就能让她有回家的感觉,女人在遇到他之后,就和过去再也不一样了。

他还结交各界名流,在欲望的世界里得心应手。

多余的人悲伤的句子(更多的人死于心碎)(2)

03

而贝恩就不同了。

在感情的世界里,他犹如一个纯真的孩童,他渴望纯粹的爱情和家庭的温暖。

对待第一任妻子,他宠爱有加,也从来没有骗过她。在她还活着的时候,他用情专一,甚至不朝别的女孩子看,在她死之后,他开始绕着世界跑,印度的森林、中国的山脉、巴西的雨林,还有南极。

也许他是用这种方式来排遣寂寞和消耗过剩的“力比多”。

多余的人悲伤的句子(更多的人死于心碎)(3)

04

心理大家弗洛伊德用“力比多”来表述人的X欲望和本能,他认为,力比多是人的能量和动力来源。

根据弗洛伊德的理论,大多数人的动机源自本我,那里潜伏着我们必须控制的基本欲望:生本能(厄洛斯代表的情爱欲望)和死本能(侵略性或破坏性的冲动)。

弗洛伊德说,我们所做的每一件事,要么是基于这两种冲动中的一种,要么是大脑用来控制这些危险欲望的无意识手段。

就像压力不断增大的锅炉,我们需要一个合适的出口来释放不断增加的X冲动和攻击X冲动。

于是,有人变成海王,从一张床滚到另一张床;有人化身暴徒,用暴力来获取欲望的满足;也有人投身于创造性的工作,缓解部分压力。

多余的人悲伤的句子(更多的人死于心碎)(4)

05

贝恩无疑属于后者。

但他也有马失前蹄的时候,在贝恩死了老婆之后,一位女性邻居在晚上敲开了他的家门,以换灯泡为由,把贝恩骗进了家里,并顺势关了灯投进了贝恩怀里,还滚到了床上。贝恩并不善于拒绝。

事后,他悔恨不已,选择逃得远远的。因为对于那种需求很多,很有压迫性的女人,他是应付不来的。

与贝恩有关系的第三个女人叫卡罗琳,是一个百货公司的女继承人,贝恩是在参加学术会议后去波多黎各的海滩上散心时遇见她的,那个海滩也是适合男女乱X的所在。

卡罗琳妆容精致,见多识广,酗酒,嗑药,与演艺圈交友甚广,人际关系复杂。她厌倦了强悍的男人,想要安定下来。贝恩成为了她的目标人物,因为他足够安全,又是体面的大学教授。

在她带着律师起草好的婚前协议准备嫁给贝恩时,贝恩又逃跑了,这次他去了日本,与一位著名的植物学教授会面。

舅舅贝恩的第四任是一位小她三十多岁的漂亮女博士,没结过婚,法语很好,与贝恩结婚前她善解人意,擅长倾听,但结婚后却变得任性、做作、暴躁。

多余的人悲伤的句子(更多的人死于心碎)(5)

06

在贝恩聪明又坦诚的侄子肯尼斯看来,这位漂亮的女博士完全是打着写论文的幌子来接近舅舅的,社交探索才是她真正的意图,毕竟舅舅当时在学术界的名声和地位是非常有价值的。

肯尼斯非常喜欢和崇拜舅舅贝恩,相比花心的父亲和疏离的母亲,他更愿意追随舅舅,且与舅舅感情深厚,互相引为亲密的伙伴和知己。

作者借肯尼斯之口,描述了一位天才植物学家贝恩,他沉浸在科研的世界里,无心攀附权贵;他更渴望幸福,却在情爱的追逐、算计和骗局中吃尽苦头;他不甘忍受,更不会沉沦,而是感叹:更多的人死于心碎。当发现婚后生活面目全非时,他便干脆随科考队去了北极,选择跟植物待在一起。

在欲望横流的社会,也许专注和纯粹才是获取快乐的唯一方式。

作者贝娄的人生和婚姻经历与贝恩高度相似,所以有人认为《更多的人死于心碎》更像是一部自传。贝娄笔下的主人公基本上是犹太大学教授,也就是他自己。

如果说《更多的人死于心碎》是一部知识分子在欲望社会的挣扎实录,那么对某些人来说,沉浸于自己擅长的领域才更容易快乐和成功。

对贝娄来说,普利策奖和诺贝尔文学奖就是证明。

我是@心理咨询师嘉兰,欢迎关注~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