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综完整合集(这档燃炸酷的国综)
韩综完整合集(这档燃炸酷的国综)又酷又燃的背后,酷酷的滑板人,稀奇古怪的玩法,惊险刺激的动作……《极限青春》这是一档原创滑板综艺。提起滑板,你会想到什么?
今天的热搜对王一博发出了灵魂拷问:
#为什么王一博总是在机场带着滑板#
粉丝们纷纷替他回答,因为机场不能骑摩托。
至于正确答案,看了它才知道——
《极限青春》
这是一档原创滑板综艺。
提起滑板,你会想到什么?
酷酷的滑板人,稀奇古怪的玩法,惊险刺激的动作……
又酷又燃的背后,
是高难度高风险,是轻易不敢尝试的小众。
因为小众,很多人不知道滑板是项极限运动,甚至只是把它当做不良少年喜欢的玩具。
为了吸引观众,
《极限青春》当然少不了明星——
王一博、王珞丹、程潇。
他们身为领队,负责选人组队和其他队PK。
在娱乐圈他们是明星,在滑板届他们只是小白。
一开始,选手们对明星领队一无所知,甚至不以为然。
“我真不知道他们能来干嘛。”
“他们可以来好好欣赏下,这就是真正的滑板。”
有选手把自己的外套送给了王一博,不是因为是他的粉丝,
而是因为他穿得不够滑板。
有选手直截了当地对答非所问的程潇说,
“我觉得你对滑板没有太坚定。你可以试,我可以保护你。”
在他们看来,
只有靠实力,只有拥有挑战和拼搏精神,才能赢得尊重。
明星领队也不例外。
不论是在选人环节,还是团队PK环节,
领队必须靠实力为团队争取权利。
比如连续跳几个豚跳就能选几个人,滑板绕几个桩就能选几个人,
比如通过扭动荡板、人板分离跳跃等任务为团队争取更多“再来一次”的机会。
为了完成任务,领队需要强加练习,更需要队员们的指导。
通过这些,领队们更能了解滑板和滑板精神,团队的团队精神也得到了凝聚。
用王一博的话说,这是一个“我加入你们(滑手)”的过程。
除了明星领队,节目当然少不了专业级大佬坐镇——
中国滑板第一人车霖,资深滑板赛事解说家袁飞,中国滑板领军人物韩敏捷。
相比技术,三个权威评委更看重精神和态度。
勇于挑战极限的精神,拼命拼搏不服输的态度。
既然是滑板综艺,重点当然全在滑手身上。
60名选手,风格多样,各有擅长。
比如“大乱王”潘家杰。
所谓“大乱”,用选手王国华的话说,
把滑板水平旋转360度,再上下翻转360度,然后把两个动作加到一起。
潘家杰的“大乱”不仅难度高,而且一次成。
他曾用这个动作成功挑战了15层楼梯。
在节目里,潘家杰从三米高的台子上垂直跳下,依然是一次成。
这种熟练和轻松,不知道是用多少次失败和受伤积累出来的。
比如“小黑”向小军。
年仅18岁的他喜欢刺激冒险,喜欢挑战自己。
看他滑板就像是在看他飞,全程惊心动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其他选手评价他,
“胆子太大了,滑得特别凶,命都不要了”。
在后面的挑战赛中,小黑作为出招的一方,本来可以主动选择一个不那么难的动作。
但他却非要用高难度动作挑战又长又直又滑的“闪电杆”。
一次不成,再来一次。
重重地摔倒,看得影妹都觉得疼。
最终,小黑因为受伤选择了暂时退出。
小黑说,
滑板是我生命的全部,我不想做我自己做过的,我想做不一样的。
评委说,
从技术层面和精神层面上说,他是中国滑板的未来。
小黑离开时,全场所有人都为他鼓掌,
是鼓励更是发自内心的尊重。
看出来了吗?
很多选手已经不是和他人比赛,而是和自己较劲,
即使一些不那么难的动作就能让他们稳操胜券,他们还是选择死磕高难度动作。
身上有一堆头衔的曾冠豪同样如此。
在晋级后的挑战赛中,
曾冠豪作为出招的一方本可以做一个不那么难的动作,但他却做了一个超高难度动作。
他说,
我们平时都没有这么好的室内场地,所以想做个更难的。
因为不愿意换动作,出招失败的曾冠豪成了场上唯一自爆的选手。
在选手中,有一个人不能不提——黑柴。
他是中国滑板第一人,中国滑板届先驱。
他以前滑得很凶很拼,直到膝盖受伤。
膝盖受伤对滑手而言是“致命”的,毕竟滑滑板需要用膝盖发力。
受伤后,职业滑手黑柴失去了赞助和收入。
如今36岁的他决定复出,但复出之路注定艰难。
在第一关,同一组的其他选手都晋级了,只有黑柴一直失误。
不可避免地,黑柴OUT了。
在黑柴OUT后,好朋友曾冠豪下场陪他一起滑,给他加油鼓劲。
一次又一次失误后,黑柴终于做成了动作。
这一刻,让人激动,也让人心酸。
黑柴的现在,可能就是场上其他选手的未来。
在滑板届,女滑手堪称“稀有物种”。
滑板毕竟是一项危险系数高,容易受伤的极限运动。
所以女滑手少之又少,能坚持下来的都有足够的勇气。
即使场上有的女滑手动作难度不高,降落不是很稳,但只要做成了动作,男选手依然会为她们大声喝彩。
玩滑板,
有人是在挑战自己的极限,有人则需要克服内心的恐惧。
滑手很容易受伤,滑手也不怕受伤,
但有的伤,却会成为一个人内心的阴影。
高群翔。
在户外任务中,一个团队中需要有一个选手Ollie跳下15层台阶。
王一博的团队中,只有高群翔和徐兆可以做这个。
即使队友都鼓励高群翔,高群翔最终还是选择了退缩。
因为他知道如果做,他有一半的几率会受伤,
而他的膝盖之前已经震断过一次。
李嘉龙。
很多年前在玩闪电杆时肋骨受伤,从此再也没碰过杆子。
在挑战赛中,他决定接招,滑闪电杆。
即使害怕失败,即使受伤的阴影还在。
克服恐惧,迈出第一步是最难的。
在热身之后,李嘉龙一次做成了这个动作。
因为以前受过伤,所以更怕再次受伤,
做是一种勇气,不做也不代表懦弱。
《极限青春》与其说是竞技比赛,不如说是一场滑板派对。
相比赢过其他人,不断挑战自己的极限才是滑手们的目标。
自己一个人时,他们有风格有个性有态度。
身在团队中时,他们会为了团队的荣耀而拼命。
失误了,
One more try,
直到做成为止。
他们让我们看到热爱,看到挑战未知,看到拼搏不放弃。
正是这种滑板精神,让滑板这项运动变得又酷又燃。
选手们说,他们做高难度动作时也会害怕。
王珞丹问,既然害怕,为什么还去做呢?
曾冠豪说,
如果我们挑战自己能成功,
这个感觉没有任何地方可以给到我们。
而这,
何尝不是极限运动的魅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