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从细节看个人习惯的成语(每日拾点你不知道的三字成语)

从细节看个人习惯的成语(每日拾点你不知道的三字成语)该词源自《世说新语·规箴》 。阿堵物今天,就从几个你们可能不了解的三字成语开始。<1>

从细节看个人习惯的成语(每日拾点你不知道的三字成语)(1)

每日十点,每日拾点。

从今天开始,

我将跟大家分享我每日拾到的知识点,

希望对你我都有益处。

今天,

就从几个你们可能不了解的三字成语开始。


<1>

阿堵物

从细节看个人习惯的成语(每日拾点你不知道的三字成语)(2)

该词源自《世说新语·规箴》

相传西晋的王衍是所谓的“品行高尚”的清淡人士,他的嘴里从不会提到“钱”字。

他老婆想试探王衍的虚实,于是趁王衍熟睡之时,叫仆人绕着王衍的床边铺上一大圈钱。

王衍早晨醒来看到床边的钱很碍事,便叫来仆人说“举却(拿开)阿堵物”。

因此,阿堵物便成为钱的别称

阿堵物有个近义词为“孔方兄”,因古时候铜钱外圆内方而有此名。


<2>

辽东鹤

从细节看个人习惯的成语(每日拾点你不知道的三字成语)(3)

该词源自陶渊明《搜神后记》的一则故事。

古时有个人叫丁令威辽东人,喜欢研习道术。

有一次外出游玩途中遇到灵虚山道长,鹤发童颜,很是仙风道骨。

于是他心生敬佩,拜道长为师,在灵虚山修行了一千年,终得道成仙。

一天,丁令威思念家乡,便变成一只白鹤飞回辽东,停在城门前华表柱上。

他看到城郭依旧,但城里人已全然不识,他非常感慨。

恰好一少年路过,看到表柱上停着一只白鹤,便拿起弓,搭上箭,想把白鹤射下来。

丁令威振翅而飞,在空中徘徊,口吐人语:

“有鸟有鸟丁宁威,去家千年今始归,城郭如故人民非,何不学仙冢垒垒。”

于是飞回灵虚山。

因此,后世借该词来表达久别重归,对家乡的思恋以及慨叹人世的变迁


<3>

抱佛脚

从细节看个人习惯的成语(每日拾点你不知道的三字成语)(4)

出自唐朝孟郊《读经》:“垂老抱佛脚,教妻读《黄经》。”

意为年纪大了才去信仰佛教,来寻求佛祖的庇佑。

原比喻平时没有联系,临时慌忙恳求。后比喻平时没有准备,临时慌忙应付。

近义词一般情况下有三个,

·临渴掘井:到口渴了才去挖井。

·临阵磨枪:到了上阵打仗才,磨刀擦枪。

·江心补漏:船到江心才补漏洞。

均是指事先没有准备,到了紧急关头,才去设法补救。


<4>

闭门羹

从细节看个人习惯的成语(每日拾点你不知道的三字成语)(5)

出自唐朝冯贽《云仙杂记》中的一个小故事。

相传古代宣城有一个叫史凤的姑娘长得非常漂亮,

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所以追求者众多。

面对众多的追求者,史凤提出了这样一个要求:

见面之前要先写一首诗,如果你诗写得我觉得可以,我便会去见你;如果你写得不行,我就奉上一碗羹,然后婉言谢绝。

久而久之,大家看到这碗羹就知道是什么意思了。

近义词有如避而不见闭门不纳

均指不愿意去见之意,但现在只有闭门没有羹了。


<5>

管城子

从细节看个人习惯的成语(每日拾点你不知道的三字成语)(6)

管城子、毛颖、中书君是毛笔的别称

均出自唐代韩愈的《毛颖传》

古时候,毛笔最初一般是用兔毛做的,很丰颖,颖是丰的意思,所以又叫毛颖。

故韩愈别出心裁以毛颖为主人翁写了一个寓言故事:

毛颖是中山人,他的先人是兔子,所以毛颖是神的后代。秦始皇时,蒙恬将军伐楚,驻扎在中山,捕获了大量的兔子,其中就有毛颖。于是,载颖而归,拔其毫,束而成笔,献给秦始皇……

该故事中暗含了蒙恬造笔的传说。

毛颖作为主人翁,其是年少得志,年老的时候,秦始皇让他回到封地管城养老。

所以毛颖是毛笔的别称,而因为封地管城,故"管城子"也是毛笔的别称。

韩愈在《毛颖传》中借毛颖来抒发自己空有才华而不被重用的悲慨。


<6>

故纸堆

从细节看个人习惯的成语(每日拾点你不知道的三字成语)(7)

出自于《五灯会元·古灵神赞禅师》:“百年钻故纸,何日出头时。”

而毛泽东主席在《改造我们学习中》也这样用过:“有些人对于自己的东西即无知识,于是剩下了希腊和外国故事,也是可怜得很,从外国故纸堆中零星的检来的。”

故即老旧的意思,

故纸堆本义指大量的古旧书籍、古旧资料,

本身含有贬义的感情色彩,

后也用来比喻人们埋首研读古书,不知人情世故。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