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的福鼎是什么样子的(福鼎史话①蛮荒远古)
以前的福鼎是什么样子的(福鼎史话①蛮荒远古)太姥山:从海中升起的名山 白荣敏 摄现今的店下洋,在隋代是一片茫茫的海湾,滚滚的海浪,可以到达岭亭脚。从那里乘船可直达浙江的霞关和我市的南镇、沙埕等地,后来由于海水与溪流带来的泥沙在海湾逐渐淤积,由小到大逐渐形成滩涂,以及后来的冲积小平原,人们才得以在滩涂和冲积小平原上围垦造田。据《福鼎文史》介绍,店下万亩洋田,宋朝以前是个海洋,是个没有人烟的水域,西从岭栋下,东至龙安、涵头,南至溪美岐头洋,北至西岐、屿前、箩口,方圆达数十里,皆属浅海。[2]清嘉庆《福鼎县志》记载,店下自宋代开始围海造田,历经元、明、清,至民国,已形成万亩洋田。如此才能造就今天赫赫有名的“福鼎米粮仓”。晴川湾畔的秦屿洋也是这样形成,所以上世纪70、80年代,人们在岚亭、才堡、洋里、观洋、澳里等地进行基本建设时,还发现贝壳积层。清光绪《福鼎县乡土志》说秦屿,“地势平坦,凭高远望,形如莲花出水,横亘海上,故又名莲川。”说的就
福建古谚云:“沉东京,浮福建。”
东京何处?《福建省志》记载,福建省沿海历史上的确有几个叫做“东京”的地方,从惠安县到诏安县一带有近20处“东京大路”的石刻,有的还有入海的石砌斜道。清版《铜山县志》曰:“东京乃指川陵山(一名苍陵山)东,俗称宋帝昺南渡时将都南澳,筑此为东京,地随缺陷而海。”这里的铜山县是现在漳州市的东山县……但不管东京指的是哪里,“沉东京,浮福建”是人们对福建省沿海一带“沧海桑田”的神话诠释,其实指的是地质变迁,现在的福建,原来大部分位于海面以下,东面的台湾海峡中曾有一块名叫“东京”的陆地,后因海侵和地壳运动,“东京”沉到了海底,而“福建”却露出海面,并不断抬升,成为今天的样子。
山在海中 罗健 画
《山海经》曰:“闽在海中,其西北有山。一曰:闽中山在海中。”福建文史馆卢美松馆长在《论闽族与闽方国》一文中认为,“闽在海中”,无疑记述的是12000年至6000多年前海侵所造成的大陆东南沿海一带的水土淹没,实即史书所称东瓯、闽中皆为“负海之国”之意。晋代学者郭璞在注释闽越“亦在歧海中”时称:“歧海,海之歧流也,犹如稗海。”所谓歧海(支海)、稗海(小海),其实是指台湾海峡或瓯江、闽江、九龙江诸江口与大海汇流处(即海湾)。著名史学家蒙文通的《越史丛考》称:“歧海当指东南沿海之海湾、海峡、海岛”,“是瓯、闽越人于西周之世已居海中也。”
福鼎敏灶湾 白荣敏 摄
如上所述,地处祖国东南沿海的福鼎自然也不例外,这有境内的地貌遗迹可以证实。在南镇、小白鹭的山上,距离海平面70多米的高处,至今还存留着花岗岩被海水冲蚀后产生水平线剥蚀的痕迹,它是一处典型的古海蚀崖遗址,证明几万年来地壳上升了70多米。1970年冬,福鼎一中师生们在学校后门山开荒劳动时,挖掘出了4块正反两面均有多边形、长方形图案花纹的灰白色小石粒,被专家确定为海洋底栖软骨鱼类鲼科的上颔齿板,因该标本的采集地在福鼎城郊北岭(福鼎一中后山,属福全山麓,海拔59.1米),被命名为“福鼎北岭第四纪鲼化石”。据介绍,鲼科是一种第三纪至第四纪时生活于热带、亚热带的暖水性海洋底栖中小型软骨鱼类,这就说明,现今福鼎市区,在晚更新世,气候较温暖,并自11000年前至今,该区已上升5至10米。《福鼎县乡土志·十八都分编》里有一段话挺有意思:“望海山者西向,诸山之祖也。高可扪星斗,距海百里,石壁上缀有蛎壳,其山精凝结耶,抑海风吹送到此,奇甚。”[1] 由于认识水平的限制,《乡土志》的作者们把望海山上蛎壳的来源归结为山精凝结或海风吹送,实为无稽之谈,他们不知这蛎壳原本就存在,是随着山的升高和海的消退而存留下来的。无独有偶,有心之人发现,太姥山上的葫芦洞周围等地的碎石中间偶有风化严重的小贝壳!
店下洋一角 白荣敏 摄
现今的店下洋,在隋代是一片茫茫的海湾,滚滚的海浪,可以到达岭亭脚。从那里乘船可直达浙江的霞关和我市的南镇、沙埕等地,后来由于海水与溪流带来的泥沙在海湾逐渐淤积,由小到大逐渐形成滩涂,以及后来的冲积小平原,人们才得以在滩涂和冲积小平原上围垦造田。据《福鼎文史》介绍,店下万亩洋田,宋朝以前是个海洋,是个没有人烟的水域,西从岭栋下,东至龙安、涵头,南至溪美岐头洋,北至西岐、屿前、箩口,方圆达数十里,皆属浅海。[2]清嘉庆《福鼎县志》记载,店下自宋代开始围海造田,历经元、明、清,至民国,已形成万亩洋田。如此才能造就今天赫赫有名的“福鼎米粮仓”。晴川湾畔的秦屿洋也是这样形成,所以上世纪70、80年代,人们在岚亭、才堡、洋里、观洋、澳里等地进行基本建设时,还发现贝壳积层。清光绪《福鼎县乡土志》说秦屿,“地势平坦,凭高远望,形如莲花出水,横亘海上,故又名莲川。”说的就是,古时秦屿周边大部分区域还都是海潮澎湃。
太姥山:从海中升起的名山 白荣敏 摄
上文所引《山海经》的话中,“西北有山”所指之山,应有武夷山,而“山在海中”所指之山,无疑必有太姥山。福鼎境内的太姥山,亿万年来,在亘古不绝的海涛声的陪伴下,巍然耸立于晴川湾畔。按照地质专家的说法,太姥山是中生代燕山运动晚期,由地壳深部岩浆上升,侵入石帽山群火山碎屑岩中而形成的独特地貌;新生代开始,太姥山受到区域性断裂活动影响,地壳剧烈抬升,在风化、侵蚀等外力作用下,在岩石最破碎的构造带内,形成深切的沟壑。[3]所以旅游宣传说,太姥山是一座“从海中升起的名山”,从地质科学的角度说,也是不会有错的。一亿多年前的地质演化,成就了太姥山作为晶洞花岗岩地质遗迹的“大观园”地位,加以良好的生态环境为载体、悠久的历史文化为内涵,构成了丰富多彩、独具特色的风景组合。2004年,太姥山被批准为“国家地质公园”,2010年获得“世界地质公园”称号,当之无愧矣!
注释:
1.民国《福鼎县志》卷二“地理志·第五自治区分编”亦载:“有望海山,距海百余里,势极高峻,壁上缀有蛎房,人莫测其何来。”
2.蓝青魁:《福鼎店下洋围垦简述》,载《福鼎文史资料》第一辑。
3.林军:《福建太姥山龙潭洞地质环境与景观资源特征》,载《资源调查与环境》2003年第2期。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