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模式有哪些种(生产方式的变化)
生产模式有哪些种(生产方式的变化)到此,小麦生产才算完成了基本的流程,一家人可以放心地食用一年。接下来,要看好天气,把碾打出来的小麦要连续晾晒三天。孟夏时节,艳阳高照,麦粒晒得热的烫手,光脚走上去会有烁热的感觉。第三天午后,太阳刚刚偏西,最后一次在风中扬场,细心清理完混在其中的杂质,然后把干净还很烁热的小麦,一袋一袋扛到楼上,倒进粮包储存,俗称“上楼”。由此,小麦的生产和储存就演变为一定的规律和模式,人人遵守,数千年几乎不变。夏收的时节,小麦收割回来,摊开在干燥的平地上,俗称作“场”,由牛马等牲口拉着石头加工改造成的碌碡转着圈来回碾压,然后经过挑、抖、扬、筛等程序,把麦粒与穗壳、麦秆等杂物彻底分离。这时,净麦粒堆成一堆,可以预算当年的大体收成。科学育种普及以前,碾打的环节还有一个关键程序——选种。事先把那些枝干粗壮、麦穗厚重、饱满的小麦挑出一部分,单独碾打,单独收集,要作为明年的种子另外小心存放。
镜头拉回到四、五十年前的关中大地,广大农村还是一幅热火朝天的集体生产画面。麦熟季节,大地一色金黄,布谷鸟日夜不休地叫着,咕咕咕咕,咕咕咕咕,农民伯伯满心期待,满心喜悦,他们把鸟叫声一厢情愿地翻译成“算黄算割,不割就落”。那是从侧面教育提醒人们要提早准备,不要偷懒,确保颗粒归仓。
说到颗粒归仓,那时确实是有粮仓,不但集体有,家家户户都得有。家家户户不但现在有,千百年来也一直有。所谓粮仓,实际上就是单独一间房子,要做到干燥、通风、防鼠防鸟,然后有一个竹席编织的桶状编织物,竖立放置,俗称“包”,用以存放收获的小麦等粮食作物。
为了防潮,粮仓一般要悬空,如果没有单独的房屋可做粮仓,大部分家庭只有把居住的房屋稍微加高一些,中间用木板隔离,底下住人,上面存粮,这种格局的建筑,木板以上称作“楼”,楼上就是天然的粮仓了。
关中平原,历史上就是粮食主产区,粮食作物以小麦为主,是关中人口赖以生存的主要作物种类。但小麦属于一年一熟的作物,当年秋播,来年夏收,小心存放,才能管用一年,并非像水果蔬菜那样随产随用,消耗殆尽后静等来年。
由此,小麦的生产和储存就演变为一定的规律和模式,人人遵守,数千年几乎不变。
夏收的时节,小麦收割回来,摊开在干燥的平地上,俗称作“场”,由牛马等牲口拉着石头加工改造成的碌碡转着圈来回碾压,然后经过挑、抖、扬、筛等程序,把麦粒与穗壳、麦秆等杂物彻底分离。这时,净麦粒堆成一堆,可以预算当年的大体收成。
科学育种普及以前,碾打的环节还有一个关键程序——选种。事先把那些枝干粗壮、麦穗厚重、饱满的小麦挑出一部分,单独碾打,单独收集,要作为明年的种子另外小心存放。
接下来,要看好天气,把碾打出来的小麦要连续晾晒三天。孟夏时节,艳阳高照,麦粒晒得热的烫手,光脚走上去会有烁热的感觉。第三天午后,太阳刚刚偏西,最后一次在风中扬场,细心清理完混在其中的杂质,然后把干净还很烁热的小麦,一袋一袋扛到楼上,倒进粮包储存,俗称“上楼”。
到此,小麦生产才算完成了基本的流程,一家人可以放心地食用一年。
这就是关中平原小麦生产的完整工艺,选种、下种、收割、碾打、晾晒、存储等主要工序一样都不能少。这样的流程,没有刚性约束和规范,一代一代人口口相传,数千年来固定流传至今。现在的人们,也许能从其它的文艺作品中,不经意间看到小麦生产过程中的场景描述,但找不到专门介绍这种生产流程的科普读物,也许是我们的前辈认为,这是关中人生存下去的基本技能、必备之法,没有多少技术奥秘,不必引以为傲,所以才没有耗费大量的笔墨去嘤嘤赘述。
然而,不经意间,这种数千年亘古未变的生产生活方式,在当今时代,偷偷发生了变化,谁也不清楚究竟是从何时起,关中农民不再重复这一既定的生产流程。麦子成熟后,原先要三至五天收割、再碾打的程序全被省去了,只需通知收割机司机地址后,其它事项不必过问,几根烟的功夫,一袋袋小麦就拉回家,随后就有专门的购销人员上门收购,刚刚脱粒后的小麦,就可以立即变现,省去了收割、碾打、晾晒、储藏的所有环节。更有甚者,许多年轻一代的人种植小麦,播种前去地头一指,好让播种机手看好地界,收获季节同样只是指认一下地界,便回家等候收钱。老一辈农人们一代一代遵循的生产工艺被无情地抛弃了,原先人们掌握认定的知识和技能,一夜之间变得一文不值、毫无用场。
这一单纯而又自然而然的变化,颠覆了农人的传统思维,原先那些“收种为大”、“包里有粮,心中不慌”、“全家晒粮,白雨一来,一年白忙”等等谚语,已不再那样重要而有用,青年人更不好理解其中的奥妙和含义。人们内心明白,这种变化的后面是科学技术在支撑,科学育种、机械化、商品化等等新概念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才使得现在的农人,不再把几乎所有的时间,全都消耗在生产的整个过程,为大家节省出更多的时间,自由支配,探索自己感兴趣、有意义的未知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