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人到中年才知道孤独和痛苦(才知孤独的真正滋味)

人到中年才知道孤独和痛苦(才知孤独的真正滋味)孩童、水果、猫狗、飞蝇当然热闹,可都与你无关,这就叫孤独。孤独两个字拆开,有孩童,有瓜果,有小犬,有蚊蝇,足以撑起一个盛夏傍晚的巷子口,人情味十足。稚儿擎瓜柳棚下,细犬逐蝶窄巷中。人间繁华多笑语,唯我空余两鬓风……是一种“环顾四周心茫然”的感觉,明明在热闹之中,却又有“孤立无援”之感。中年人的孤独是什么呢?林语堂曾解释过:

人到中年才知道孤独和痛苦(才知孤独的真正滋味)(1)

年轻人的孤独,是没有了热闹;老年人的孤独,是没有了陪伴。

而中年人的孤独,是一种说不出的孤寂、疏离和无力感。

原以为孤独是一幅市井图,我们置身于繁华,活在这喧嚣之中,只有出世者才会孤独,而入世者则不会有孤独之感。

可是,人到中年时,虽然身边有很多人聒噪,有很多事缠绕,孤独的感觉却愈发的严重。

是一种“环顾四周心茫然”的感觉,明明在热闹之中,却又有“孤立无援”之感。

中年人的孤独是什么呢?

林语堂曾解释过:

孤独两个字拆开,有孩童,有瓜果,有小犬,有蚊蝇,足以撑起一个盛夏傍晚的巷子口,人情味十足。稚儿擎瓜柳棚下,细犬逐蝶窄巷中。人间繁华多笑语,唯我空余两鬓风……

孩童、水果、猫狗、飞蝇当然热闹,可都与你无关,这就叫孤独。

人到中年才知道孤独和痛苦(才知孤独的真正滋味)(2)

中年人,生活里全是责任。

全是你必须要去做的事情,必须要去维持的关系,你不满也好、认命也罢,生活从不会因为你叫苦喊累就轻饶过你,除了接受和适应,你别无选择。

你指望的人,只有自己。孩子等着你细心培养,父母等着你耐心尽孝,爱人等着你安抚鼓励。

责任之下,你没有资格风花雪夜、没有资格任性妄为、更没有资格轻言放弃。

忙起来的时间还好一些,一旦停一停、歇一歇,孤独便如影随形,在你上班的途中,在你回家的楼道里,在你点燃一根烟或者端起一杯茶的时候,更在夜深人静时、闭眼小憩时。

没有人可以倾诉,中年人有许多感悟,但最深的感悟是:不用对别人说,说了也没用。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这世上根本就没有“感同身受”这回事,说出来,就显得矫情了,中年人没有时间也没有勇气去矫情。

人到中年才知道孤独和痛苦(才知孤独的真正滋味)(3)

接受孤独,才算接受了中年的生活。

中年人的孤独从何而来?

答案是疲倦。

作家毕淑敏曾经说过:

疲倦是现代人越来越常见的一种生存状态。变更太频繁了,信息太繁复了,刺激太猛烈了,强度太凶,频率太高,当疲倦到了极点的时候,人会完全感觉不到生命和生活的乐趣。

很多人说,要“习惯独处,享受孤独。”

事实上,独处和孤独并不是一回事儿。

独处,是让心灵安静下来的方式,是认识自己内心的需要,是主动意愿下的休息和整理。

不被世俗所扰,不被外界影响,选择独处,活在自己的一方天地里。

而孤独则不同,它可以存于静谧里,也可以存于喧闹中,没有人理解、在意,你孤立无援,却又无能为力。

孤独,是中年人生活的常态,哪怕你身处一个家庭,担任多重角色,你的内心,依然能感受到迷茫和疏离。

因为,我们都活得太疲倦了,哪怕想歇歇,都无人可替。

人到中年才知道孤独和痛苦(才知孤独的真正滋味)(4)

问过身边的朋友,当一个人孤独、难受时该怎么办?

对方给了一个意味深长的眼神和一句满不在乎的答案:

“能怎么办?一把岁数了,死扛呗……”

是啊,孤独感人人皆有,它不那么美好,也没有多么可怕。

扛一扛,就过去了,空虚一阵子,就撑住了。

活得久了,免不了有“空虚”、“虚无”之感吧,仿佛如初秋渐渐转黄的叶子,倔强地抓牢枝条,不想过早地被风吹落在地。

只是,偶尔会想想坚持的意义是什么呢,周围的叶子没空搭理彼此,因为谁都不能放松,自己顾着自己已经用尽全力,谁有心思为旁人解答呢?

孤独感油然而生,随风而来,也必然随风而去。

人到中年,才知孤独的真正滋味。

人到中年才知道孤独和痛苦(才知孤独的真正滋味)(5)

(图片来源网络)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