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亦有道起源于什么(盗亦有道有的是什么道)
盗亦有道起源于什么(盗亦有道有的是什么道)今天我们讲盗亦有道,主要是说在做任何事的时候,都不能随意妄为,我们生活的世界,被各种看不到的规章制度所限定着,它存在于我们的思想当中并被大众所认同,维护着我们的社会秩序。在以庄子为代表的道家看来,儒家所倡导的仁义礼等宗旨,都是束缚人本性的绳索,都是伪圣的。认为仁可以去施行,义可以损弃,礼只是虚伪行骗罢了。“礼者,道之华而乱之首也”,即把礼看做是道的华丽的伪饰,社会祸乱的源头。总之这些都应该丢弃,提出为道日损,损之又损,才能够达到无为,继而无不为。所以记录盗跖这件事情上并未当做笑话,还是比较严肃的。盗亦有道的由来出自盗跖与其手下强盗的谈话记录。一次,盗跖的手下问盗跖:我们做强盗的也有可遵循的道义法则吗?盗跖说:做什么事情也不能没有道义法则,像我们强盗,首先在作案之前能够根据房宅外面的情况,推断出屋子里面是否有财物,这就叫做圣明;在打家劫舍时,敢于率先带头冲进屋里的,这叫做勇敢;打劫完毕后,撤
常常听到盗亦有道这个词,实际含有褒义的意味,即盗贼做事也讲究道义、准则,引申为各行各业的人都有自己的规范,都要按照规范要求去行事。那么这个盗贼的道义和准则究竟是什么呢?
盗亦有道这个词出自庄子外篇的《胠箧》篇,讲的是和盗跖有关的事迹。盗跖这个人在历史上非常的传奇,有必要简单地介绍一下其人。
盗跖是春秋末期鲁国人,柳下惠的弟弟,也名柳下跖。相传盗跖率领九千多人,横行各诸侯国之间,这个盗可不是我们今天说的小偷小摸,而是规模宏大的强盗部队。盗跖率众往往是破门越户,驱人家的牛马,抢人家的妇女,他们剽掠时所经之地,大的诸侯国吓得坚守城池,小的诸侯国入于内城闭门不出,以求自保。可见盗跖的这支强盗大军在当时就是神一样的存在啊。
后世对盗跖的评价也不一样,有的视其为农民起义领袖,认为在他率领义军对当时各诸侯国的沉重打击下,甚至推动了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另一部分人则将其视为杀人掠货的盗匪。更因盗跖在抢掠时喜爱“取人妇女”,在华北地区后世以娼妓为生的人将其视为守护神,尊之为“白眉神”,有将其供奉的习俗。
盗亦有道的由来出自盗跖与其手下强盗的谈话记录。一次,盗跖的手下问盗跖:我们做强盗的也有可遵循的道义法则吗?盗跖说:做什么事情也不能没有道义法则,像我们强盗,首先在作案之前能够根据房宅外面的情况,推断出屋子里面是否有财物,这就叫做圣明;在打家劫舍时,敢于率先带头冲进屋里的,这叫做勇敢;打劫完毕后,撤退时进行断后的,这叫做义气;选择良好的时机,判断能不能实施打劫,这叫做智慧;最后将打劫财物进行均匀分配,这叫做仁义。圣明、勇敢、义气、智慧、仁义,如果不具备这五项,想要成为举世闻名的大盗,是根本不可能的。
在盗跖的一番说辞中,这强盗的行业简直就是高大上的职业,而且门槛极高,所具备的素质可不单单会一点打打杀杀,阴谋诡计,而是要高端复合型人才能胜任啊!
这在今天看起来是多么的可笑,就像一个品行恶劣的人在为自己进行乔装粉饰之后,一转身变成了圣人一样。
在以庄子为代表的道家看来,儒家所倡导的仁义礼等宗旨,都是束缚人本性的绳索,都是伪圣的。认为仁可以去施行,义可以损弃,礼只是虚伪行骗罢了。“礼者,道之华而乱之首也”,即把礼看做是道的华丽的伪饰,社会祸乱的源头。总之这些都应该丢弃,提出为道日损,损之又损,才能够达到无为,继而无不为。所以记录盗跖这件事情上并未当做笑话,还是比较严肃的。
今天我们讲盗亦有道,主要是说在做任何事的时候,都不能随意妄为,我们生活的世界,被各种看不到的规章制度所限定着,它存在于我们的思想当中并被大众所认同,维护着我们的社会秩序。
关注至人国学,一起感受国学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