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念刘和珍君被拿出教材(记念刘和珍君)
记念刘和珍君被拿出教材(记念刘和珍君)在这个清明时节里,我们谨向那些为中华民族的自由独立事业奉献了自己年轻生命的人们深深致敬,没有他们的斗争,就没有我们现在的盛世华章。说起“八一三惨案”的原委,就由逃不开那几位在北洋时期在中华大地上玩弄权柄的“大人物”们。1926年3月12日,冯玉祥的国民军与奉系军阀作战期间,日本军舰掩护奉军军舰驶进天津大沽口,炮击国民军,守军死伤十余名。国民军坚决反击,将日舰驱逐出大沽口。日本竟联合英美等八国于16日向段祺瑞政府发出最后通牒,提出撤销大沽口国防设施的无理要求。而奉军在入关之前,张作霖刚刚在日本人的帮助之下破解了郭松岭的兵变……就这样,在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李大钊等组织下,3月18日,北京聚集了5000多名群众,他们在天安门集会,要求段政府拒绝八国通牒。然而在游行队伍行进至段祺瑞执政府时,当局却下令开枪,以射杀怀着炙热爱国心的无辜群众,其中就包括了刘和珍。进入20世纪的最初几十年里,那些生活在
“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现如今,这句话早已成为了大家耳熟能详的名言。但很多人却忘记了它的出处,更忘记了是在歌颂谁的事迹。
这句话最早出自鲁迅的《记念刘和珍君》一文中,而本文的主人公——刘和珍却是一个地地道道的“00”后。她出生于1904年,是江西南昌人士,是北京学生运动的领袖之一。先后就读于南昌女子师范学校、北京师范大学。在1926年的“三一八惨案中”遇害,年仅22岁。
一个年轻的生命就如同是夜空中一颗璀璨的流星,她短暂的生命却谱写了在那个年代中国的“00”后们救亡图存、反帝反封的华章中,她身上所凝聚的革命精神和斗争精神,仍然是我们当今的“90”后、“00”后值得学习的。正是由于她们的勇敢斗争和无畏牺牲,使得在今天的北京张自忠路的段祺瑞执政府旧址的门口,屹立着一座“三一八惨案发生地”的纪念碑。如今再次有机会光顾执政府旧址的容貌之时,那一座矮小的纪念碑在我看来却使得这个外表雕梁画柱的“九王爷允塘府”黯然失色。因为它象征着人民的斗争历程,是中国有识之士奋发作为的直接象征。
说起“八一三惨案”的原委,就由逃不开那几位在北洋时期在中华大地上玩弄权柄的“大人物”们。1926年3月12日,冯玉祥的国民军与奉系军阀作战期间,日本军舰掩护奉军军舰驶进天津大沽口,炮击国民军,守军死伤十余名。国民军坚决反击,将日舰驱逐出大沽口。日本竟联合英美等八国于16日向段祺瑞政府发出最后通牒,提出撤销大沽口国防设施的无理要求。而奉军在入关之前,张作霖刚刚在日本人的帮助之下破解了郭松岭的兵变……
就这样,在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李大钊等组织下,3月18日,北京聚集了5000多名群众,他们在天安门集会,要求段政府拒绝八国通牒。然而在游行队伍行进至段祺瑞执政府时,当局却下令开枪,以射杀怀着炙热爱国心的无辜群众,其中就包括了刘和珍。
进入20世纪的最初几十年里,那些生活在那个年代的“00”后们或许生活得都很不如意,因为他们的祖国积贫积弱,先有腐朽的清政府倒台,又有奉系、直系、皖系等几个军阀轮流坐庄,更有张勋这样的妄人试图复辟……他们的青春又怎么谈得上光明?经历了20世纪一个百年的不断奋斗以及21世纪20年的辛勤耕耘,现如今的“00”后们正是青春年少,绝代风华,他们身上所散发的自信与阳光,一方面是他们年轻生命力的具体体现,另一方面,也更为重要,是我们这个老国家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重换生机的具体体现。
在这个清明时节里,我们谨向那些为中华民族的自由独立事业奉献了自己年轻生命的人们深深致敬,没有他们的斗争,就没有我们现在的盛世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