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什么意思(七十而从心所欲)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什么意思(七十而从心所欲)一个人如果能够很好的“修身”,能够很自然的让自己的善良之心汩汩流出的话。他当然在人际交往之中就会“仁者爱人”。就会自觉不自觉的用“仁爱”之心去关照帮助别人。人都有这样一种能力,就是很容易观察到别人身上的“善”与“公理”的行为。投桃报李,你微笑面对别人,别人必然回报微笑,“投桃报李”也是人之常情。通过不断的修身,不断的提高个人的道德水准,让自己的人格魅力不断的去影响他人,影响团体,进而影响整个社会秩序。这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仁”与“本心”显然是人在生活世界里意识表现与行为的共同根源。如何才能如鱼得水,按照孔孟之道来说,就是要抓住两点,一是“本心”,二是“仁”,“本心”就是“人之初,性本善”,是人善良的初心,“仁”是一种道德的标准,所谓“仁者爱人”,按照儒家的说法,“仁”的标准的落实,是需要个体不断的进行道德实践,这就是儒家传统的“践仁”。概而言之,人不断的通过道德
谈到自由的话题,在中国社会特有的文化背景下,必须兼顾到一个问题,就是社会的秩序。简而言之,自由必须符合社会秩序的要求,才是真自由。儒家在这方面有着深刻的认识,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主流观点认为,
“一个人的自由是表现在与人共同生活的群体里,远离人群,而自称自由,或者说能够得到一种内在的精神自由,在儒家观念里,这种自由是虚幻不实的。”
意思就是人不能够脱离社会群体,单个的人无论如何是要和其他人打交道的。这就面临着一个人与其他人或者群体的交往问题。按照儒家的观点来说,假使一个人与社会其他人的关系弄的很僵,按照农村老话讲,就是活成“绝户”了,我想这个人一定不会有真的自由。
孔子说,“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话应该断成两截来看,“从心所欲”当然是一般意义上的自由,不过大关键处却是“不逾矩”,我以为,“不逾矩”至少包含了人要遵守社会的规矩。只有人与社会和谐相处到如鱼得水的地步,这个人才是真真正正的自由了。
如何才能如鱼得水,按照孔孟之道来说,就是要抓住两点,一是“本心”,二是“仁”,“本心”就是“人之初,性本善”,是人善良的初心,“仁”是一种道德的标准,所谓“仁者爱人”,按照儒家的说法,“仁”的标准的落实,是需要个体不断的进行道德实践,这就是儒家传统的“践仁”。
概而言之,人不断的通过道德实践,在一件件事上自我磨砺,不断的锻炼自己的善良之心,让本心如水般汩汩流出,让自己的人格不断的完善,这就是儒家所谓的“修身”。
既然要在事上磨练自己的“本心”,不免就要和人打交道,”自然而然的就涉及到社会秩序的问题。按照孔孟的观点,
“仁”与“本心”显然是人在生活世界里意识表现与行为的共同根源。
一个人如果能够很好的“修身”,能够很自然的让自己的善良之心汩汩流出的话。他当然在人际交往之中就会“仁者爱人”。就会自觉不自觉的用“仁爱”之心去关照帮助别人。人都有这样一种能力,就是很容易观察到别人身上的“善”与“公理”的行为。投桃报李,你微笑面对别人,别人必然回报微笑,“投桃报李”也是人之常情。通过不断的修身,不断的提高个人的道德水准,让自己的人格魅力不断的去影响他人,影响团体,进而影响整个社会秩序。这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根据孔孟之道进行合理推演,可以得出如下的结论,
“所谓自由是,人对价值的辨认,信守人成其为人的价值以及信守价值的意愿跟能力的配合。”
人成其为人的价值,一般认为就是儒家的“仁、义、礼、智、信。”人一旦在群体中信奉并努力实践这个价值,群体就会和谐,社会秩序就会变得稳固,人就是自由的。
西方存在主义认为“他人即地狱。”儒家也不回避人与人之间存在着不可避免的矛盾冲突。我们在人际交往中自发地对他人产生偏见,有时会引发不同目的的攻击行为,甚至导致双方的冲突。但孔孟之道很强调道德的感召力,孔孟号召他们的信徒面对这种矛盾冲突的时候要“三省吾身”,不断的进行道德反省,从而调和乃至消灭冲突。
综上所述,我们发现,儒家肯定自由是人存在的终极价值,但这种自由不是西方一般意义上的在不同价值观的进行选择的强调个体的自由。而是强调人对“仁”与“本心”的价值观的坚守,并调和个体自由和社会秩序之间的矛盾,用“仁”与“本心”的和谐价值观去影响改造秩序,从而实现个人乃至全社会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