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从精神分析的角度给你6个忠告(从精神分析的角度谈)

从精神分析的角度给你6个忠告(从精神分析的角度谈)

从精神分析的角度给你6个忠告(从精神分析的角度谈)(1)

从心所欲而不逾矩,语出《论语.为政》,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是孔子晚年对自己修养历程的总结。对“从心所欲而不逾矩”这句话,如果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来解释的话,或许对现在人更有帮助。弗洛伊德把人的意识分为潜意识、意识和前意识三个层次。潜意识是弗洛伊德的首创,也是最独到之处。享乐原则是潜意识的最高原则,人就是不受任何限制地充分满足各种欲望,像小孩子一样,无所顾及,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潜意识代表着原始冲动。与潜意识对应的是前意识,前意识是后天通过学习经验到的意识,其内容以道德、法律规范为代表。而意识即是当下所注意到的精神状态。打个譬如来说明三个意识:中午有人请你去饮酒,你非常高兴地答应了,但又一想,不能去,下午还有个材料需要写出来。这时,你想打电话回绝,可又一想,大不了晚上加个班。最终还是去了,但在饮酒的时候又纠结真不应该来,如果喝多了,晚上加班也完不成任务。

从精神分析的角度给你6个忠告(从精神分析的角度谈)(2)

我们分析一下:接到朋友的邀请电话,是意识状态;很高兴地答应了,这个高兴的心情就是潜意识的;想起下午还要写材料,这是前意识状态。饮酒时的纠结,就是前意识和潜意识的冲突。可见,前意识是说,应该不应该的反应,去和朋友相聚快乐快乐,是潜意识里的反应。而心里很矛盾,但又不知道怎么办,这是意识层面的。那么,我们应该怎么用这三种意识形态来解释“从心所欲而不逾矩”这句话呢?前面说过,“从心所欲而不逾矩”这句话是孔子晚年对自己的总结,他在思考说这句话的时候是意识状态;“从心所欲”是对潜意识的表达,而“不逾矩”是对前意识的反思。他能做到“从心所欲而不逾矩”,说明他的潜意识得到了净化。人的行为主要是受潜意识的支配,如做自己喜欢做的东西,不让他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东西,他会不高兴;而前意识的内容,往往是社会化过程所形成的约束机制,知道那是该做,那是不应该做的。如何人的潜意识里的各种冲动、愿望都符合前意识的要求,能够在一个合理的框架里思考问题处理问题,那么才能做到“从心所欲而不逾矩”。可见,人的修养,主要是对潜意识的净化。

从精神分析的角度给你6个忠告(从精神分析的角度谈)(3)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