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贺龙晚年住监狱的电影是真的吗(贺龙抱着3个月大的女儿打仗)

贺龙晚年住监狱的电影是真的吗(贺龙抱着3个月大的女儿打仗)而家境优渥,毕业于知名院校的蹇先任,虽然年纪轻轻,但也参加过多次学生革命活动,可以说,当时的蹇先任,既有最好的学识,又有最先进的思想,无疑是当时根据地里绝佳的好老师。蹇先任的到来让贺龙十分开心,因为当时的根据地就缺少一些受到高等教育的“大知识分子”。蹇先任出生在湖南的一个富裕的商人家族,父亲蹇承宴虽日常经商,但对于国家大事十分关注,是非常开明的爱国人士。蹇先任是家中老二,自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而家中的爱国氛围,使得蹇先任早早就立下了保家卫国的志向。十七岁时的蹇先任就加入了共青团,第二年因为表现优异,转为了中共正式党员。1929年年初,受到时局动荡的影响,蹇先任和弟弟被转移了,而后,来到贺龙所在的部队,蹇先任成为了一名光荣的红军女战士。

1935年11月,贺龙作为总指挥带领部队突破敌人的包围圈,在龙家寨、十万坪和忠堡战役中,战士们不惧生死,从被动的防守方转变为主动地进攻方,包围敌人后,一鼓作气乘胜追击十几里地,成功歼灭逃跑的敌人。

在这一条又一条捷报中,有一个独属于贺龙的喜讯——妻子蹇先任生下了一个女儿。

收到这封电报的贺龙,大笑不止,似乎透过纸张已经看到了女儿可爱的脸庞。

但谁也没有想到,这个伴随着胜利消息到来的小婴儿,在3个月后的一场突围中,本应该安静绑在父亲贺龙的身上,却在突围成功后,不知所踪······

革命火焰中的爱情火苗

蹇先任出生在湖南的一个富裕的商人家族,父亲蹇承宴虽日常经商,但对于国家大事十分关注,是非常开明的爱国人士。

蹇先任是家中老二,自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而家中的爱国氛围,使得蹇先任早早就立下了保家卫国的志向。十七岁时的蹇先任就加入了共青团,第二年因为表现优异,转为了中共正式党员。

1929年年初,受到时局动荡的影响,蹇先任和弟弟被转移了,而后,来到贺龙所在的部队,蹇先任成为了一名光荣的红军女战士。

蹇先任的到来让贺龙十分开心,因为当时的根据地就缺少一些受到高等教育的“大知识分子”。

而家境优渥,毕业于知名院校的蹇先任,虽然年纪轻轻,但也参加过多次学生革命活动,可以说,当时的蹇先任,既有最好的学识,又有最先进的思想,无疑是当时根据地里绝佳的好老师。

贺龙晚年住监狱的电影是真的吗(贺龙抱着3个月大的女儿打仗)(1)

蹇先任工作得很认真,年轻的姑娘的努力贺龙看在眼里。

贺龙虽上过一些私塾,但参加革命后,忙于奔波,便懈怠了很多,可贺龙始终坚信知识的力量,便一直想要有个机会提高完善自己。

于是,贺龙私下找到了蹇先任,表示希望跟着蹇先任学习一些文化知识,而年轻的蹇先任看着眼前威名赫赫的贺龙,满心以为是一个随性的玩笑,便摆摆手说:“你跟我能学习什么”。

贺龙则一脸认真地看着她,真诚地表达了自己的请求,希望蹇先任收下自己的这个学生,教授他文化知识。

眼看着贺龙脸上坚毅的神色,蹇先任便接下了这个任务,不仅每天制定学习计划,还会根据贺龙的学习成果进行调整,而贺龙虽然平时工作繁忙,但总能超额完成这些学习任务。

一来二去,贺龙对蹇先任产生了感情,一向勇猛的贺龙在面对感情同样敢想敢做,在察觉到自己对于蹇先任的心思后,便主动发起了进攻。

面对贺龙的追求,蹇先任虽然有些吃惊,但并没有失去理智,在她看来,自己与贺龙年龄、身份、家庭背景都相差很大,便直接拒绝了贺龙。

面对蹇先任的断然拒绝,贺龙没有气馁,战场上讲究知己知彼,感情上不外如是。贺龙知道蹇先任的顾虑,于是在第二次告白追求中,只说自己是蹇先任的学生,并非以军长身份向她表白。

贺龙晚年住监狱的电影是真的吗(贺龙抱着3个月大的女儿打仗)(2)

这让蹇先任有些动摇了,贺龙的真诚她并不是没有感受到,但一个是普通的文化教员,一个是征战四方的军长,差距实在太大了。

蹇先任的两次拒绝,让贺龙更加欣赏这个有思想的女子,于是,在一次会议后,贺龙叫住了即将散场的众人,当着他们的面,第三次向蹇先任求婚。

贺龙的意思很明白,在众人面前,他不再是军长、上司,而是作为一个求爱者,希望蹇先任能够答应自己。

蹇先任明白贺龙这样做是为了打消自己的顾虑,而她也确实感动于贺龙的痴情和认真,在1929年9月,两人结婚。

骤然失女后,弥足珍贵的第二个孩子

婚后的贺龙夫妇十分恩爱,1930年,两个人有了第一个孩子。商量之后,取名红红,寓意红红是红军战士的孩子。

但贺龙忙于革命事业,不得不与妻女分开。而革命时期的分离,往往以年为单位,贺龙夫妇也不例外。

蹇先任一直在颠沛流离中寻找丈夫,历经苦楚。贺龙威名在外,但作为贺龙的家人,敌对势力的虎视眈眈可想而知。

面对敌人的反扑和围剿,为了保护出生没多久的女儿,蹇先任用破旧的棉布紧紧包裹起来红红,朝着深山老林中转移。

贺龙晚年住监狱的电影是真的吗(贺龙抱着3个月大的女儿打仗)(3)

但冬天的深山,对于大人们来说,都已经十分的难熬,更何况是襁褓中的婴儿呢?

在长期地营养不良中,红红身体非常虚弱,在一次大雪中高烧不退,死在了母亲的怀中。

红红去世的时候才刚满一岁,还没有学会叫妈妈,甚至没有吃过一顿饱饭,她的逝世是蹇先任心中永远的隐痛。

四年后,蹇先任终于和自己的丈夫贺龙重逢,夫妻二人拥抱在一起,贺龙静静地听着妻子数年的艰难经历和失去女儿的心中巨痛。

在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蹇先任与贺龙的第二个孩子诞生,是个女孩。

因为出生时,战争胜利的捷报传来,于是,在旁人的祝福下,小女孩起名为“捷生”。

沉浸在女儿出生喜悦中的贺龙,还没来得及好好看一看孩子的脸庞,便与部队踏上了长征的旅途。

而此时的贺捷生,来到这个充满战火的国土还不到二十天。

并非没有想过将孩子送到亲戚那里,但因为战火,老家的亲戚也搬走了。

更重要的是,第一个女儿的离去早已成为蹇先任心中难言的痛楚,她不愿意再将自己的女儿送到别人家中,她想要时刻陪伴着自己的孩子。

就这样,贺捷生作为最年幼的长征者,最小的红军战士,开始了自己的长征。

贺捷生曾经说过,自己是长征路上一个只能抱着的行李包,累的时候,其他的负重都可以放在地上,但自己却始终要在母亲的怀抱中。

长征有多苦,我们只能从后来的描述中知晓一二,虽然再多的文字也无法承载那份苦难与坚忍。

贺龙晚年住监狱的电影是真的吗(贺龙抱着3个月大的女儿打仗)(4)

而带着刚出生的孩子,咬着牙走完这段两万五千里有多苦,蹇先任历经了多少的生死考验,我们无从得知。

但她就是做到了。

作为红军战士,她曾经连续几天没有进食。然而带着娇弱孩子的她没有掉过一次队。

鏖战后,孩子不见了!

但不掉队只是长征路上的一个艰难,另一个艰难是如何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让孩子存活。

在几次躲避敌军中,贺捷生被母亲紧紧捂在胸前,等安全后,蹇先任才发现孩子的脸色都已经青紫了。

此外,乌蒙山的气候说变就变,蹇先任把自己的被褥都拆了,裹在女儿身上,她想尽一切办法想让女儿暖和起来,但缺少物资的硬伤,让她无计可施。

并非没有人向她施以援手,但蹇先任知道,物资就是命,不能为了自己女儿的命,去抢了别人的命。

裹上了一切能保温的东西,缩在母亲怀里的小捷生还是生了病,发起了高热。在发现女儿发烧之时,蹇先任想起来那个夭折的大女儿红红,也是高热不退,她害怕小女儿扛不住长征路上的艰苦。

后来,几经波折,在用了军医说的土法子后,小捷生身上的高热竟然真的消退了,连精神也好了很多。

贺龙晚年住监狱的电影是真的吗(贺龙抱着3个月大的女儿打仗)(5)

但有一次,蹇先任身体实在虚弱,不能背着孩子一起行军了,便将孩子交给了贺龙。

贺龙作为先锋部队,接过孩子后,仔细地裹在了自己怀里,确认十分安全后,踏上马鞍,开始了向前冲去。

贺龙打仗一向身先士卒,和战士们一同进退,在这次突围中同样,跨马走在最前列。

可等到贺龙带领众人杀出重围后,松下精神的他才发现,孩子不见了!

本来在他怀中睡得安稳的贺捷生,不见踪影了!

贺龙瞬间慌了神,勒马便往回走,沿路寻找。

终于贺龙在路边发现了她。

因为贺捷生身上裹着红军的衣服,被好心人认出这是红军战士的孩子,便抱着她在路边等着她的父母来寻找。

抱着失而复得的女儿,年近四十的贺龙在也不能保持镇静了,少见地落了泪。

抵达陕北的孩子,却还是要抱着

1936年10月,历经万险的红军队伍终于顺利抵达陕北了。

林伯渠来探望蹇先任,想问问她是否有什么需要的东西,可以安排人为她捎一些。

蹇先任不愿意为组织添麻烦,便婉言谢绝了。

这时林伯渠突然发现,在蹇先任与他交谈时,不论是起身倒水还是开门招呼她都始终抱着怀里的孩子,他觉得有点奇怪,便问蹇先任,怀里的孩子多大了,怎么一直抱着。

蹇先任告诉他,已经一岁了。

贺龙晚年住监狱的电影是真的吗(贺龙抱着3个月大的女儿打仗)(6)

林伯渠更加奇怪了,都一岁了还要一直抱着吗?便提议让孩子自己去玩,也让蹇先任休息一会儿。

蹇先任眼眶有些发红,苦笑着说:“娃娃在长征路上挨饿受冻,营养不良,小腿是站不起来的,是软的。”

林伯渠听了之后,心疼得不得了,边找人送来一只羊腿,让蹇先任拿来给孩子补补身体,起码吃一些有营养的,总不能一直站不起来吧。

羊腿很快送来了,蹇先任小心翼翼地保存好,每天切下来一小块,放在破旧的洋瓷缸里,在火上慢慢煨熟之后,在一点点喂给孩子。

后来,羊腿吃完了,贺捷生也能站起来了,颤颤巍巍地开始学走路。

林伯渠始终记得这个小家伙,时常问蹇先任孩子的状况,担心瘦得像豆芽菜一样的小捷生吃不饱吃不好。

因为贺龙和蹇先任平时都有工作要做,蹇先任更是要四处进行宣传工作,两岁的女儿便被辗转寄养了好几户人家。

贺龙晚年住监狱的电影是真的吗(贺龙抱着3个月大的女儿打仗)(7)

贺龙去看望女儿时,却发现自己的女儿因为太久没见过父母,见到穿军装的男人和女人就会叫爸爸妈妈,追着在身后跑。

这让贺龙内心十分痛苦,他心疼女儿居无定所,远离父母,更被女儿对于父母的渴望感到心疼。

考虑到这点,贺龙为了让孩子能像普通孩子那样生活,能吃饱能念书,能平安一些,起码不要跟着自己颠沛流离,便托人把贺捷生送回老家。

贺龙虽然做了这样的决定,但心中还是放心不下,担心失去孩子的下落,便一遍又一遍地叮嘱道,可以改姓,但是名不要改,还是要叫“捷生”。

同时,贺龙也希望女儿能够读书识字,成为一个有文化的人。

贺捷后来被瞿玉屏带回了湘西老家,改名为瞿捷生。

当时的瞿玉屏负责为八路军采购医药、粮食物资,常常不在家,由他的妻子照顾小捷生。

虽然瞿玉屏再三表明捷生是他抱回来的孤儿,和自己没有亲缘关系,但妻子却因为他对捷生的格外在意和关照,猜疑捷生是是他与别的女人的孩子。

就这样,小捷生虽然获得了较为平静的生活,但在实际的日常生活中却像一个小丫鬟一样,不仅要每天劳作,还会饱受白眼。

贺龙晚年住监狱的电影是真的吗(贺龙抱着3个月大的女儿打仗)(8)

但幸运的是,不论生活多艰苦,在瞿玉屏的坚持下,小捷生还是被送到了课堂去,遵从贺龙的心愿,开始了读书识字的旅程。

回忆起那段寄人篱下的生活,贺捷生只是说了句:“心里应该多少有些扭曲,那个家,是家又不是家。”

再次见到父亲贺龙时,已经是十几年后的事情了。

这时的贺捷生,虽然已经十几岁了,但还是身体瘦弱,并怀有严重的关节炎,脸色苍白得像能被风吹倒一般。

看着分离多年的贺捷生瘸着双腿向自己走来,贺龙一时间情难自禁,泪流不止。

见到女儿的第一句话,他说:“总算回家了,我还记得你的哭声……”

秉承父辈志向,坚定革命信念

1955年,贺捷生考入了北京大学,这让一向尊重知识分子贺龙十分高兴。

他对贺捷生说,你是咱湘西第二个考到名牌大学的学生啊!

毕业后的贺捷生,主动报名去了青海支援教育,贺龙知道女儿从小就吃了很多苦头,虽然心中不舍得,但始终尊重孩子的想法,犹豫了好几天,还是点了头。

就这样,贺捷生在过了几年的安稳幸福生活后,又毅然扎入青海的土地上,对青海的教育事业添砖加瓦。

到了80年代,一直从事军史研究的贺捷生,开始对文学创作,记录了父辈们的开荒拓路,投身革命,更是对那段红色岁月进行了深情地讴歌。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