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东平湖秋冬旅游(东平湖一日游记)

东平湖秋冬旅游(东平湖一日游记)据说当年寺院内松柏浓荫,藤萝绕墙,泉水溪流,鸟鸣花香。吸引不少文人墨客到此一游。其中明代文学家诗人,山东东阿镇人——于慎行(明代著名首辅张居正的得意门生,为官清廉)曾游历过此山,有诗为证:《游月岩寺》:“古木森荫碧殿凉,空阶朝玉引泉长。穿云衣泾莲花顶,对月经闯贝叶扬……”。还有清朝诗人尹祚林也曾赋诗:“陟足昆仑第一峰,马跑泉上憩游踪。南来浩瀚环黄远,东去峻赠朝岱宗。蚕尾争传名士集,马蹄犹忆穆王封。月岩有寺原非梦,虎洞春生万壑松。”继续向上走,行至山腰,有一寺院。名曰:“月岩寺”。它始建于明代万历年间。据说因昆仑山的走向由西向东,又弯曲向南,颇似一弯明月,曾被称为“月岩”。所以这座隐在半山腰的古寺便得名“月岩寺”。进到景区,有一段盘山路特别陡峭。我们乘坐了一段电瓶车。下车后,只见此山绿树成荫,空气湿润。“天然氧吧”一说名不虚传。第一处景点便是“七星坊石”。上面雕刻着《水浒传》七位梁山好汉智取

东平湖秋冬旅游(东平湖一日游记)(1)

昨天,我们几位好友相约去山东第二大淡水湖——东平湖游览。天刚蒙蒙亮,我们便出发了。

车子很快上了高速。一路上气候宜人,打开车窗,微风轻抚,分外惬意!向西行驶了一段时间,便进入了泰山脚下的泰安市地界。稍事休息,我们又开始前行。公路两旁到处是一派暖冬的模样。远处的山峦和那些鳞次栉比的楼房笼罩在初冬的薄雾中,一片朦胧,恍如“海市蜃楼”。树上的叶子像一只只蝴蝶慢慢地飘落在略显空旷的田野上,仿佛是一片巨大的流动的五彩缤纷的画布。装点着原本素色的冬日。

东平湖秋冬旅游(东平湖一日游记)(2)

大约十点左右,“导航仪”把我们带入了昆仑山。来之前,我听说叫这个山名的全国有无数个。而我们去的这座昆仑山坐落于山东省的东平银山镇南堂子村。它现在叫昆仑山景区。虽刚刚升入4A级旅游景点,但从去年开始,在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开发得有声有色,名声大振。受到许多外地游客的青睐。我们也是慕名而来。

这座山濒邻山东省第二大淡水湖——东平湖,有人说“它是一座濒临净水的诗意之山。登山即可远眺东平湖的辽阔壮美,领略小洞庭无与伦比的湖光山色”。略有遗憾的是薄雾弥漫,稍稍影响了视线。

东平湖秋冬旅游(东平湖一日游记)(3)

进到景区,有一段盘山路特别陡峭。我们乘坐了一段电瓶车。下车后,只见此山绿树成荫,空气湿润。“天然氧吧”一说名不虚传。

第一处景点便是“七星坊石”。上面雕刻着《水浒传》七位梁山好汉智取生辰纲的故事。然后,我们来到七星潭瀑布。这瀑布“长如布,转如倾,匀成帘”,(整个瀑布面积1200平方米,假山2700平方米)。追慕着:晁盖、吴用、公孙胜、刘唐、阮小二、阮小五和阮小七等七位英雄好汉;再往上走便是水浒108将摩崖雕刻展区,山壁上的每个人物形态各异,惟妙惟肖,栩栩如生。观之令人顿生豪气!

东平湖秋冬旅游(东平湖一日游记)(4)

昆仑山恰好矗立于东平湖西岸,正对着的那片湖水便是《水浒传》中八百里水泊梁山唯一遗存水域。导游告诉我们,读过《水浒传》的都知道,第一百二十回:《宋公明神聚蓼儿洼 徽宗帝梦游梁山泊》。其中的 “蓼儿洼”就是今天我们眼前的这条东平湖。果然站在昆仑山上,对面湖光远山的景色尽收眼底。

继续向上走,行至山腰,有一寺院。名曰:“月岩寺”。它始建于明代万历年间。据说因昆仑山的走向由西向东,又弯曲向南,颇似一弯明月,曾被称为“月岩”。所以这座隐在半山腰的古寺便得名“月岩寺”。

东平湖秋冬旅游(东平湖一日游记)(5)

据说当年寺院内松柏浓荫,藤萝绕墙,泉水溪流,鸟鸣花香。吸引不少文人墨客到此一游。其中明代文学家诗人,山东东阿镇人——于慎行(明代著名首辅张居正的得意门生,为官清廉)曾游历过此山,有诗为证:《游月岩寺》:“古木森荫碧殿凉,空阶朝玉引泉长。穿云衣泾莲花顶,对月经闯贝叶扬……”。还有清朝诗人尹祚林也曾赋诗:“陟足昆仑第一峰,马跑泉上憩游踪。南来浩瀚环黄远,东去峻赠朝岱宗。蚕尾争传名士集,马蹄犹忆穆王封。月岩有寺原非梦,虎洞春生万壑松。”

东平湖秋冬旅游(东平湖一日游记)(6)

从这两首诗中都可以想见与今大致相同的千年古木、碧瓦殿堂和潺潺泉水,以及僧人对月诵经的景象。只可惜经过战乱,年久失修,大部分建筑都已被毁。院内如今只有残缺的古碑、马跑泉旧址和两棵高大的古柏。这两棵古柏,树干粗大,参天蔽日。虽只剩两株,却给寺院凭添了气势和森严。

上午,我们游览了昆仑山的几处古迹。中间还体验了一把园区新修的一段“玻璃栈道”过了一段建于两处悬崖之间大约有几十米高的“吊桥”。

东平湖秋冬旅游(东平湖一日游记)(7)

中午,我们在湖对面的一家饭店品尝了当地的特色菜“红烧糟鱼”。据说这“糟鱼”完全是在东平湖自然条件下繁殖生长,人工捕捞。而且当地有着三百年的传统烹饪手艺。具有肉质松软,骨烂如泥,香而不腥、肥而不腻,且鱼体完整等特点。先前,我虽然在我们那里的饭店里吃过这种鱼。但是,今日品尝东平当地的“糟鱼”,果然地道了许多。

下午,我们便驱车来到东平湖。近距离欣赏它的湖光之美。导游告诉我们,东平湖分两部分。一部分是自然形成的,另有一部分是人工湖。古时候曾叫“蓼儿洼”、“巨野泽”,也叫“梁山泊”。到清朝咸丰年间才定名:东平湖。

东平湖秋冬旅游(东平湖一日游记)(8)

眼下的东平湖面积约有600多平方公里。整个湖面非常浩瀚,南北绵延数十里。近观湖水碧色滢滢,涟漪潋滟,远观则是湛蓝如海,天水一线。由于山东前段时间普遍降雨较多,所以东平湖水量比平时大了许多。我拍了一段视频,回放时,湖水浩荡的声音不绝于耳,非常震撼。

东平湖西岸中间一段石桥向湖中伸展。两边“宋”字旌旗飘扬。门楼上书“水寨”二字。水寨有8艘古战船,2个瞭望台。还建有一个3000平方米的码头和万亩湿地。另有一座吊桥,共216个台阶,分为三部分,代表36天罡、72地煞和108将。水浒水寨以吊桥和天桥平台与山寨水陆相连,浑然一体。站在宽阔地水中平台上环顾四周,湖面波光粼粼,舟船点点,涟漪泛起,心旷神怡!……

东平湖秋冬旅游(东平湖一日游记)(9)

东平“水浒大寨”为新版水浒的重要拍摄地和东平旅游的主要景点之一,依山而建。站在西岸往东看便可以遥望宏大的“水浒大寨”。忠义堂、瓮城、点将台、檑石阵等各就各位。

“水浒山寨”共设有三关,第一关建在离湖平面22米高的的悬崖上,南北长136米,东西宽132米,号称是梁山群雄抗衡官兵的第一道关隘;第二关高出湖面66米,门楼高15米。前是演武场,背依高山丛林,进可攻,退可守,是抵御官兵的第二道关隘;三关高出湖面160米,关门高14米。视野开阔,可俯瞰水陆全景。整个水浒大寨虽然全部是现代仿古建筑,仍感觉气势雄伟,非常壮观。

东平湖秋冬旅游(东平湖一日游记)(10)

东平湖秋冬旅游(东平湖一日游记)(11)

游览了一整天的时间,薄雾已经散去。稍感疲惫,但余兴未尽。想想还有将近三个半小时的车程。于是我们一行整理行装打道回府。一路上大家谈笑风生,到家时,正是傍晚时分。一轮明月斜挂在天边。

东平湖秋冬旅游(东平湖一日游记)(12)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