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乾清地坤宁(各自责天清地宁)
天乾清地坤宁(各自责天清地宁)时间长了,经常吵架的夫妻很羡慕对门夫妻,主动登门拜访求教:“为什么你们相处了二十多年,感情像陈年老酒一样愈来愈浓厚,而我们家却大吵三六九,小吵天天有呢?”对门夫妻中的女主人回答:“因为我们家都是恶人、坏人,而你们家都是好人、善人,所以我们家吵不起来,你们家经常吵架。”这对夫妻听了更不懂了,又问:“你是不是在讽刺我们?我们家都是好人、善人,还经常吵架。你们家都是恶人、坏人,还吵不起来,这是什么道理?”夫妻之间的冲突,就是因为人们不懂得这句话而导致的。一个单元对门里住着两户人家,一家是大吵三六九,小吵天天有。而对门一家,夫妻相处了二十几年,相敬如宾,感情像陈年老酒一样,愈来愈好。这句话的意思是,商汤说自己有罪,请上天不要牵连万方之民;万方之民有罪,他们的罪责由自己一人来承担。这是汤王为我们作出了一个“行有不得,反求诸己”的榜样。“行有不得,反求诸己”,这句话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句心法,也是中华文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刘余莉品读《群书治要》
本文共677字,阅读大约 3分钟
【“朕躬有罪,无以万方。万方有罪,罪在朕躬。”】
这句话出自《群书治要》卷九《论语》,是商汤伐夏桀时的告天之辞。《尔雅·释诂》解释为:“朕,我也。”郭璞注:“古者贵贱皆自称朕,至秦世始为天子尊称。”远古时候,无论贵贱都可以自称为“朕”,但是到了秦始皇的时候,“朕”成为天子的独有尊称。
这句话的意思是,商汤说自己有罪,请上天不要牵连万方之民;万方之民有罪,他们的罪责由自己一人来承担。这是汤王为我们作出了一个“行有不得,反求诸己”的榜样。“行有不得,反求诸己”,这句话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句心法,也是中华文化区别于西方文化的重要标志。
为什么中国人遇到事情要“反求诸己”,而不是去挑剔、抱怨、责怪别人呢?第一个原因是“各自责,天清地宁;各相责,天翻地覆”。这句话为我们指出了小到夫妻、家庭之间的冲突,大到国与国之间的冲突的根本原因及解决方法。将这一句话真正地做到了、落实了,所有的矛盾冲突就迎刃而解。
《易经》中有两个卦象:一个是泰卦,一个是否卦。我们经常说“否极泰来”,泰卦的卦象是地天泰。天本来是在上的,地应该是在下的,但是在泰卦之中,乾和坤的位置,也就是天和地的位置是互换的,寓意为天地能够站在对方的角度换位思考、将心比心,反省自己的不足,这就是“各自责,天清地宁”,结果就是吉祥安泰。而“否卦”恰恰相反,乾在乾的位置,坤在坤的位置。天地各居本位,要求对方、指责对方、挑剔对方,这就是“各相责,天翻地覆”。
夫妻之间的冲突,就是因为人们不懂得这句话而导致的。一个单元对门里住着两户人家,一家是大吵三六九,小吵天天有。而对门一家,夫妻相处了二十几年,相敬如宾,感情像陈年老酒一样,愈来愈好。
时间长了,经常吵架的夫妻很羡慕对门夫妻,主动登门拜访求教:“为什么你们相处了二十多年,感情像陈年老酒一样愈来愈浓厚,而我们家却大吵三六九,小吵天天有呢?”对门夫妻中的女主人回答:“因为我们家都是恶人、坏人,而你们家都是好人、善人,所以我们家吵不起来,你们家经常吵架。”这对夫妻听了更不懂了,又问:“你是不是在讽刺我们?我们家都是好人、善人,还经常吵架。你们家都是恶人、坏人,还吵不起来,这是什么道理?”
这个女主人看他们没有听懂,解释道:“我举一个例子,你们很容易就明白了。譬如某天,丈夫要去上班,我很体贴他,给他端了杯水放在桌子上,丈夫穿衣服的时候,不小心把这杯水碰洒了。我马上走上来说:‘都是我不会做事,把茶杯放得太靠边了,所以才让你不小心把它碰洒了,都是我的错。’拿起抹布来收拾。丈夫看了很过意不去,他说:‘明明就是我的错,是我不小心把它碰洒的,怎么能够怨你呢?还是由我来收拾吧。’我们争夺抹布,一个说‘我来’,另一个说‘还是我来吧’。在这一争一夺之中,我们就体会到夫妻的那种互相体谅、互相承担、互相为对方着想的存心。所以,我们的感情愈来愈浓厚,没有因为这件小事影响了彼此之间的情义。”
这样的情景如果发生在对门一家,结果就完全不同了。丈夫不小心把杯子碰洒了,她就很不高兴,开始生气地斥责妻子,妻子比丈夫更生气,便大声反驳,两个人因为芝麻大的小事,把以前的陈芝麻、烂谷子,不愉快的事都翻了出来,吵着要去离婚。到了办理离婚手续的地方,人家问他们:“你们两个人最初是因为什么事吵起来的?”结果他们都忘了最初吵架的原因是什么了。
古人说:“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各自责”与“各相责”,态度不同,前者使夫妻感情深厚,后者导致夫妻经常吵架。这个例子告诉我们,要解决夫妻之间的问题,也是要“行有不得,反求诸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