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三首最好的诗(陶渊明的这首诗很冷门)
陶渊明三首最好的诗(陶渊明的这首诗很冷门)得欢当作乐,斗酒聚比邻。 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 《杂诗》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 分散逐风转,此已非常身。
说到陶渊明,相信大家并不陌生。作为我国古代第一位田园诗人,他的田园隐逸诗,对后来的唐宋诗人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如唐代诗人杜甫就曾在《可惜》一诗中说“宽心应是酒,遣兴莫过诗。此意陶潜解,吾生后汝期”;宋代诗人苏轼亦有“吾于诗人无所甚好,独好渊明之诗”的谈论,并先后创作出一百零九篇和陶诗。
陶渊明对于我们的影响,可能绝大多数人都局限在一个爱饮酒、爱菊花、爱田园生活的隐者形象。其实陶渊明某些对于人生命运的理性思考,即便是在一千多年后的今天,读来也依然具有思想上的启迪作用。如本文向大家分享的这首《杂诗》,内蕴便极其丰富,可谓道出了人生真谛,看完发人深省,也值得我们一读再读。
《杂诗》是陶渊明组诗作品《杂诗十二首》中的第一首,也是一首杂感诗,正如李善注《文选》所说:“不拘流例,遇物即言”。又如明人黄文焕《陶诗析义》所说:“十二首中愁叹万端,第八首专叹贫困,余则慨叹老大,屡复不休,悲愤等于《楚辞》”,可见这首诗主要内容便是慨叹人生之无常,生命之短暂。而这也是我们每个人都要思考的问题。
《杂诗》
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
分散逐风转,此已非常身。
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
得欢当作乐,斗酒聚比邻。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首先,我们来看诗的前四句“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分散逐风转,此已非常身”,即人生在世就像是无根之木、无蒂之花,没有着落,也没有根柢,又好像是路上的尘土,风一吹就四处飘散,而经受了种种无常的人,早已经不是当初的自我了。这四句诗的内蕴出自《古诗十九首》:“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飘尘”,也就是慨叹人生之无常。
虽然说在我们今天看来,它多少有点消极悲观的意味,但对于古代特定的社会条件,它却是整个古代的典型音调。譬如,唐代诗人杜牧的“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北宋词人晏殊的“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南宋词人辛弃疾的“叹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等,所抒发的都是人生之无常的慨叹。
紧接着“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即又何必在乎骨肉之亲,血缘之情呢,来到这个世界的应该都算是兄弟。这两句的意思出自于《论语》,子夏曰:“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它体现的是陶渊明在那个战乱年代对和平和博爱的一种理想渴求。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陶渊明辞职归田田间,不忘的是“得欢当作乐,斗酒聚比邻”。
也就是说,虽然人生无常,政治黑暗,但陶渊明没有放弃美好的人生理想。他只是把目光从官场转向了田园生活,进而寻求其中的欢乐,有酒就邀请邻里朋友一起共饮。这里的“斗酒聚比邻”,不仅是“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的具体表现,还是“得欢当作乐”的真实写照。
结合陶渊明其他诗中的“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日入相与归,壶浆劳近邻”等来看,它无疑是一种及时行乐的方式。当然,对于现如今的我们来说,实现美好的人生理想,早就不只是官场这一条路,也不必像陶渊明那样投身于田园生活,但是陶渊明那种一条路行不通,就换另一条路实现人生理想的精神境界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然后,我们再来看诗的最后四句“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它的意思是说,既然人生无常,生命短暂,政治黑暗,欢乐难得,不如抓住生活中能够寻得的那一点欢乐,尽情的享受它。这种及时行乐的思想,是陶渊明在那个时代的产物,而放到现在,它便告诉了我们要抓紧时机,珍惜光阴,努力学习,奋发上进,才能有更多实现人生理想的道路。
综观陶渊明的这首诗,虽然不及《饮酒》知名,但陶渊明能够在人生无常、政治黑暗中,及时找到生活中的友爱和欢乐,及时找到适合自己实现人生理想的路,这是为人之振奋的。因为它启迪着我们去寻找自我价值实现最适合的那条路。所以说陶渊明的这首诗并不知名,内蕴却极其丰富,看完发人深省。
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