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东汉之乱在于刘焉(东汉末年的枭雄)

东汉之乱在于刘焉(东汉末年的枭雄)汉灵帝剧照汉灵帝同意了刘焉的奏请,他没有考虑到如果这样做,州牧的权力实在太大了,有兵有粮,很容易拥兵自重,割据一方。刘焉刘焉认为各州的刺史品阶低,实权也比较小,主要负责监察州内的官吏。而州下面各郡的太守实权比较大,刺史名义上有权监察太守,但实际上根本就管不住太守。很多时候那些太守做了不法之事,刺史也是无可奈何。刘焉向汉灵帝上奏,说应该废除刺史一职,任命有清名的宗室重臣去各州担任州牧,掌管州中的一切事务。

刘焉是西汉鲁恭王刘余的后代,东汉末年群雄之一。刘焉很有心机,他最先向汉灵帝提出了“废刺史立州牧”的建议,意图割据一方。汉灵帝采纳了刘焉的建议,孰不知这样做造成了诸侯割据的局面,加速了东汉王朝的灭亡。

汉灵帝刘宏是一个昏君,个人能力也非常平庸。他宠信奸佞,远离贤臣,东汉在他的治理下国力衰退,民不聊生。地方的官吏对百姓横征暴敛,很多州郡的百姓食不果腹,生活异常艰难。

汉灵帝光和七年(公元184年),黄巾起义爆发。黄巾军攻打郡县,势力迅速壮大,发展到了几十万人,天下震动。

刘焉看清了天下的形势,他深知东汉王朝不得人心,怕是坚持不了多久了。他想在乱世之中割据一方,成为一方霸主。

东汉之乱在于刘焉(东汉末年的枭雄)(1)

刘焉

刘焉认为各州的刺史品阶低,实权也比较小,主要负责监察州内的官吏。而州下面各郡的太守实权比较大,刺史名义上有权监察太守,但实际上根本就管不住太守。很多时候那些太守做了不法之事,刺史也是无可奈何。

刘焉向汉灵帝上奏,说应该废除刺史一职,任命有清名的宗室重臣去各州担任州牧,掌管州中的一切事务。

汉灵帝同意了刘焉的奏请,他没有考虑到如果这样做,州牧的权力实在太大了,有兵有粮,很容易拥兵自重,割据一方。

东汉之乱在于刘焉(东汉末年的枭雄)(2)

汉灵帝剧照

刘焉一开始想去交州做州牧,交州在最南边,远离中原,到那里可以躲避战乱,安心发展自己的势力。

侍中董扶对刘焉说道:“京城恐怕会有一场动乱,益州这个地方有天子之气,你应该去益州。”

刘焉听从了董扶之言,他上奏汉灵帝,说自己想去益州,汉灵帝准许了,任命刘焉为监军使者,益州牧,封阳城侯,令刘焉动身去益州,整顿吏治,扫灭叛乱。

东汉之乱在于刘焉(东汉末年的枭雄)(3)

东汉地图

益州从事贾龙迎接刘焉入蜀,刘焉将益州的治所定在了绵竹。刘焉在益州施行仁政,收买人心,势力逐渐壮大,前来投奔刘焉的人越来越多。

张鲁的母亲长得漂亮,经常和刘焉来往,出入刘焉的府邸。后来刘焉任命张鲁为督义司马,令张鲁和别部司马张修率军进攻汉中郡。

张鲁和张修率军攻入汉中,击杀了汉中太守苏固,张鲁为了独占汉中,又杀了张修,吞并了张修的部众。在刘焉的授意下,张鲁派兵阻断了关中通往汉中的要道,杀了朝廷派来的使者。从此以后,刘焉与东汉朝廷几乎断绝了来往,他不再上交赋税,不再听命于朝廷,达到了割据一方的目的。诸侯讨伐董卓时,刘焉做为汉室宗亲,本应该率军前去与诸侯会盟,可是他没去。

东汉之乱在于刘焉(东汉末年的枭雄)(4)

张鲁剧照

之后益州发生过几次小规模的叛乱,都被刘焉剿灭了。东汉末年,其他地方战乱不断,而刘焉治理下的益州相对安定,因此很多流民涌入了益州,刘焉也都加以安抚。有一次,南阳、三辅等地有几万户流民涌入了益州,刘焉接纳了这些流民。为了增强益州的军事实力,刘焉从流民中挑选了一批身体强壮的人,组成了一支军队,名曰“东州兵”。

随着势力的不断壮大,刘焉有了称帝的想法。荆州牧刘表早就看穿了刘焉的心思,向汉献帝上奏说刘焉有不臣之心。

公元194年,绵竹起了一场大火,烧坏了很多房舍。刘焉将益州治所迁到了成都。同年,刘焉背上的毒疮发作,不治身亡,他的儿子刘璋继任了益州牧。

东汉之乱在于刘焉(东汉末年的枭雄)(5)

刘璋剧照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