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老年痴呆去什么诊室(重度痴呆老人是否只能约束起来)

老年痴呆去什么诊室(重度痴呆老人是否只能约束起来)2.专业人员对保护性约束更加重视流程标准化:通过规范培训后实施流程,观察组约束并发症例数少于对照组,发生率为4.00%远远低于对照组的19.00%(P<0.05)。1.约束材料和技术原理在不断迭代更新:如高弹性网布面料、羊羔绒软垫、磁扣式约束法、五指分开的手套式约束、增设了手腕末端循环检测自动报警装置等舒适、安全、智能的技术。因此,认知症长者除了在医疗机构,也可能会在其他特定的机构场所如养老院内接受保护性约束,不论在哪里都要有相应的管理制度作为执行依据,并遵循“约束前整体评估、约束中全面观察、约束后心理疏导”的原则。约束前,做好患者解释工作,尽量取得患者的配合;约束时,将约束患者尽量集中在一起,便于看护,肢体呈功能位,松紧适宜。约束后,安抚其情绪,关心患者冷暖,落实好进食、二便等生活护理,每2小时要记录患者的约束情况。在约束期间,护理人员至少30分钟巡视一次,观察患者情绪、约束松紧、

近日,收到了一个认知症家属的提问“请问重度痴呆老人是否只能约束起来,我们应该怎么做?”,隔着屏幕也能感受到,此位照料者是怎样烦恼的心情啊……

首先,如非必要,建议不要约束认知症患者。虽然有保护患者安全的考量,但已有研究发现,约束会使患者更为愤怒、沮丧、失去自尊。长时间约束更不合理,会导致生理机能退化。

老年痴呆去什么诊室(重度痴呆老人是否只能约束起来)(1)

不得不约束地存在于下列情况,患者有可能伤害自己或伤害别人的危险,经暴力、自杀、出走等风险评估达到高风险/极高风险,在其它护理措施实施无效的情况下,才可能实施约束。

什么是“保护性约束”呢?指医疗机构(主要是精神科)没有其他可替代措施的情况下,利用约束用具保护患者及周围环境免遭损害,而暂时采取的安全措施,是一项特殊护理操作技术。约束用具包括约束手套、约束带、约束衣、约束椅、约束床等。

因此,认知症长者除了在医疗机构,也可能会在其他特定的机构场所如养老院内接受保护性约束,不论在哪里都要有相应的管理制度作为执行依据,并遵循“约束前整体评估、约束中全面观察、约束后心理疏导”的原则。

约束前,做好患者解释工作,尽量取得患者的配合;约束时,将约束患者尽量集中在一起,便于看护,肢体呈功能位,松紧适宜。约束后,安抚其情绪,关心患者冷暖,落实好进食、二便等生活护理,每2小时要记录患者的约束情况。在约束期间,护理人员至少30分钟巡视一次,观察患者情绪、约束松紧、肢体血液循环、皮肤等情况评估继续约束的必要性,及时解除约束。切记,约束保护是在其它护理措施无效情况下才实施的保护性措施,约束期间护理人员至少每隔30分钟巡视一次,观察情绪、约束保护等情况,评估约束保护必要性,及时解除约束。

老年痴呆去什么诊室(重度痴呆老人是否只能约束起来)(2)


随着法制与人文意识增强,不断倡导人性化的保护性约束,我们可以看到:

1.约束材料和技术原理在不断迭代更新:如高弹性网布面料、羊羔绒软垫、磁扣式约束法、五指分开的手套式约束、增设了手腕末端循环检测自动报警装置等舒适、安全、智能的技术。

2.专业人员对保护性约束更加重视流程标准化:通过规范培训后实施流程,观察组约束并发症例数少于对照组,发生率为4.00%远远低于对照组的19.00%(P<0.05)。

3.注重认知症家属的共识:从精神病患者家属的调查研究中发现有48.7%的患者家属对保护性约束无心理准备,初诊患者家属比复诊患者家属对保护性约束的目的认识更为不足 (P<0.01);另一项老年认知症家属的调查结果有24%的家属表示不理解,还有42.33%的患者家属认为保护性约束会加重病情。因此,认知症长者入住期间进行保护性约束,加强家属的全程参与与沟通理解。

老年痴呆去什么诊室(重度痴呆老人是否只能约束起来)(3)

2017年1月16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的一位医生震动了医疗圈。一位骨科患者突发躁狂,拔掉引流管,张牙舞爪冲出病房,很多医生、护士、家属都拦不住,主治医生胡何佳一到,快步向前给了一个大熊抱,患者瞬间就安静了。——这就是最有温度的「保护性约束」!

我们期盼不论是零约束还是保护性约束,都是以认知症长者的需求为前提,做出的是我们专业照护人员每一次最有温度的选择。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