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南山的家庭事迹(钟南山有这样的父亲)
钟南山的家庭事迹(钟南山有这样的父亲)父亲说:“你得有证据。”这一问让钟南山愣了神,他的确没有想过,尿血可能是结核,但也可能是膀胱炎症,或是结石……继承父亲的衣钵,钟南山更继承了父亲讲真话、尊重事实的精神。钟南山曾说过这样一个故事:1969年,他和父亲曾遇到一个尿血很厉害的孩子,他直接说:“这是一个结核病人。”父亲问他:“你怎么知道?”
这两天的信息太多,好的,不好的……不提了。最让人感动的是一张84岁钟南山院士为这次疫情流泪的照片。
01 敢说真话,心系大众,是钟南山最为人们所崇敬的。
这一点,钟南山曾说过:“父亲很少说话,但他说话都是有证据的。”钟南山的父亲钟世藩是我国著名的儿科医学专家,特别对病原微生物的研究有重要贡献。上世纪50年代,钟世藩教授还曾创办了中山医学院儿科病毒实验室。
右二为钟世藩
继承父亲的衣钵,钟南山更继承了父亲讲真话、尊重事实的精神。
钟南山曾说过这样一个故事:
1969年,他和父亲曾遇到一个尿血很厉害的孩子,他直接说:“这是一个结核病人。”父亲问他:“你怎么知道?”
这一问让钟南山愣了神,他的确没有想过,尿血可能是结核,但也可能是膀胱炎症,或是结石……
父亲说:“你得有证据。”
这件事情让钟南山印象深刻,更坚定了他追寻事情真相,必须说真话的信念。
年轻时的钟南山
02
1936年出生在南京钟山以南的钟南山,母亲廖月琴也是一位很了不起的女性,是广东省肿瘤医院的创始人之一。他的名字就是抱着父母期望他“为人能像山般厚重稳健”而取的。
如今被大家称为“国士”的钟南山,早已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在35岁之前,始终生活在父母巨大光环之下的他,也曾因为时代和个人的原因,一直过得庸庸碌碌。
北京医学院毕业后的钟南山,当过十年的教研员、工人、校报编辑……直到1971年,才算回到老本行,进入当时的广州第四人民医院。但他脱离临床已久,业务水平并不高,甚至还曾发生过“一根鱼刺”的误诊情况。
钟南山始终坚持讲真话,连自己曾经的“丑事”也从不隐晦,敢医敢言!
有一天,父亲问他:“南山,你多大了?”
钟南山说:“35了。”
父亲说:“35了,真可怕。”
然后就不出声了。
一向话不多的父亲说的这句话,却给了钟南山重重的一击。
别说在35岁这个年纪,当年父亲刚从协和毕业的时候,就已经是一名优秀的年轻医生了。在钟南山看来,父亲的这番话并非是为了和自己比,只是单纯认为,他和一个好医生之间的差距太大了。
钟南山被深深地刺激,却从父亲的这番话中重新唤起了对工作的强烈追求。“我要把失去的时间都赶回来。”
35岁的钟南山苦苦练习自己的本领,43岁“高龄”时终于考取去英国留学的资格。但留学之路并不一帆风顺,语言能力就是一个关,当年的选拔考试,他的英语才52.5分。
不过,在英国的钟南山从未忘记自己的初心,他每天苦苦练习英语,甚至用英语给父亲写信。而在钟南山出生前,就已获得纽约州立大学医学博士学位的父亲,认认真真地为儿子的每一封信进行语法修改。
初到英国时被导师冷淡表示只能待“8个月”的钟南山,最终用自己的努力和执着赢得了英国人的尊重和褒奖,如期完成两年的学业。英国导师甚至写信给中国大使馆高度称赞这个“钟医生”。
钟南山曾在日记里写道:“一般人都是赞扬我的多,可父亲总是批评我。父亲对我的批评,其实是‘爱之切’,故‘苛之深’。”
03
钟南山的人生开挂之路不止是从35岁“高龄”开始的,到了84岁的今天,他依然像个小伙子一样,不辞劳苦地为全国人民的安危而奔波。
年龄从来不是问题,他的心中始终只有那个“做个好医生”的初心。
父亲其实就是这样的一个人。
钟世藩老先生到了70多岁时,眼睛已经非常不好,但他为了把实用的医学知识更多地交给后人,为祖国医学的发展做点贡献,决定要把自己毕生的研究心血写出来。他每天带着放大镜,去图书馆查阅文献,实在看不清外文字母时,就请图书馆的年轻人帮忙。
整整花了四年时间,这部40多万字的《儿科疾病鉴别诊断》终于完成!书特别实用,非常符合中国国情,先后再版六次,每次都销售一空。
钟南山说:父亲就是这样,他对事业有着执着的追求,总是希望别人过得更好。
04
网上盛传着一张钟南山院士和他的部分鼓浪屿亲戚的家谱图,他母亲廖月琴的家族更是一个中国历史上留下无数痕迹的名门望族。林语堂、殷承宗……都是他的亲戚。
如果说,国有国风,那必然家有家风,代代传承优良传统才是“名门望族”形成的真正原因。
钟南山的太太是著名女篮国手、广东女篮教练李少芬,甚至就是上世纪50年代知名电影《女篮五号》中那个美丽的主力队员原型。
他们育有一子一女,刚好各自继承了父母的优势特长,同样成绩斐然。
儿子钟惟德,是我国著名泌尿外科教授,国家级百千万人才;女儿钟惟月,曾获世界短池游泳锦标赛100米蝶泳冠军,还在1994年还打破短池蝶泳世界纪录。
曾有人问钟南山,父亲、自己和儿子三代从医,有没有什么不变的东西?
钟南山回答:有两个。
一是对病人的责任感;
二是不满足于现状,就是对研究孜孜不倦的追求。
儿子钟惟德小时候是个“皮大王”,甚至还留过级。钟南山和如今很多父母一样,经常接到老师的投诉。但钟南山发现,儿子有一个很突出的优点:乐于助人。他从这一点入手,不断放大孩子的优点,经常表扬,遇到问题也会耐心平等地和儿子沟通。
其实钟南山自己小时候也是这样的。小学时他经常逃学,学习很差, 还留过两次级。五年级时有一次考试偶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妈妈立刻高兴地表扬他:“南山,你还是行的啊!”
和寻找儿子的亮点一样,年幼的钟南山被妈妈的赞美激发:“从那时起我就开始认真读书了。”
在同样的“鼓励式教育”下,钟惟德没有辜负父亲的期望,不但发挥了自己的长处,也建立了足够的荣誉感和自尊心。钟南山还常常将自己的经历与孩子分享,言传身教。最终,儿子接过祖、父两代的衣钵,同样成为了一名优秀的医生,并不断地在专业道路上获得突破。
钟南山谈及子女时,也有我们普通父母会流露出的那种自豪感。虽然谦虚说“我觉得我的孩子还可以”,但他还是会高兴地表示,女儿受自己影响,性格比较执着。
女儿在美国南加州大学就读时,体训、学习两不误,非常艰苦。哪有父亲不心疼女儿的,但钟南山还是鼓励她:“如果你能度过这样的日子,将来遇到什么困难你都能挺得过。”
05
84岁的钟南山一直铭记父亲常说的一句话:“一个人要在世界上留下一点东西,那么他这辈子就算没白活了。”
他说希望儿女和孙子孙女们更能继承钟家的优良传统,才能取得更多的成绩:
第一要有执着的追求;
第二是办事要严谨要实在。
如果说,今天我们对钟南山的尊重与推崇,是源于他一次又一次地挺身而出,救百姓于危难之中;那在家庭生活中,作为一个普普通通的父亲和儿子,钟南山同样承上启下地诠释了一个最好的家庭教育,讲述了“父亲”二字的责任和意义。
只有千千万万个这样的小家,才能组成国家这个大家;只有千千万万个心系国家、心中有爱、追求真相、坚持执着的人,代代传承,才能成就一个永不会被任何困难打倒的中国,一个大写的中国!
致敬钟老!
加油中国!
文 | 喵妈
图 | 来源网络
武汉加油!33张令人泪崩的照片刷屏朋友圈……
不出门逛博物馆,我找来全国100 个网上博物馆资源!
8部最新中国国际儿童电影节好片,我找来了观看链接!
可打印!最新绘本《一个不能溜达的春节》
宅家云旅游,我搜集了500 旅行纪录片!
免费资源!1000 都白送的儿童音频节目!
WHO宣布“突发公卫事件”,今年还能出去旅行吗?已经订好的旅游怎么办?
可打印!我的老同事画了一个《宝宝战病毒》绘本!
新浪微博:@喵妈孔同
我知道你在看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