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曹操对郭嘉不好(曹操有多爱惜郭嘉)
为什么曹操对郭嘉不好(曹操有多爱惜郭嘉)事后,曹操和郭嘉闲聊谈起了这件事,问郭嘉对此有何看法。郭嘉没做正面回答,而是侧面答道:“我听说家乡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谣,说: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不知曹公听此谣有何感想?”曹公哈哈笑道:“骂得好,骂得好!举为秀才的人,不懂诗书:标榜孝廉的人,却把亲生父母赶出家门:自命清白的人,实际上污浊如泥:号称良将的,却胆小如鸡。真是切入时弊啊!”从此以后,曹操对郭嘉更为敬重,也更加信任,食同席,行并马:每遇重大决策,他都虚心听取郭嘉的意见。在此后曹操统一北方的事业中,郭嘉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直到国家去世以后,曹操在赤壁之战败走时,望着剩下的残兵败将,痛哭失声地说:“要是有郭嘉在,我哪会惨败到这种地步啊!”
郭嘉(170年-207年),字奉孝,东汉末年著名的谋士。郭嘉最开始在袁绍手下做谋士,后来郭嘉觉得袁绍用人只看重门第和资历,像他这么一个贫苦出身的人是不可能得到重用的,再加之袁绍的好谋无决也被郭嘉早早看破,便毅然决然地离开了。之后荀彧把郭嘉引荐给了曹操,自此,三国时期在智慧上数一数二的谋士总算遇上了明主。
郭嘉剧照
当时郭嘉只有20多岁,只见过曹操一次面就被任命为很大的官,再加之他本人出身寒门,这一下立即遭到了一些人的反对。其中有一个人叫陈群,世代为官,自恃地高位重,当场便气冲冲地质问曹操:“你一开始就封他这么大的官,可知道他的身世吗?”曹操道:“我知道他是个精通兵法的谋士,你说他是个什么人?”陈群道:“据说他的品质很坏。”曹操道:“你有什么证据吗?”陈群支支吾吾,无言以对,急得满脸是汗。
曹操冷笑道:“你说他品质坏,又拿不出证据,那就是有意诬陷!”陈群急忙说:“证据我一时想不起来了,可是他年纪很轻,出身贫贱,又不是秀才,也不是孝廉。无论如何您是不该重用的。”曹操见陈群无理狡辩,当时就把脸一沉,怒斥道:“不用说了,我知道你是什么用意,回去告诉那些和你有同样心病的人,就说我就是要唯才是举,不讲门第。我用郭嘉,是用定了。”陈群碰了一鼻子灰,也没什么办法,只好灰溜溜地走了。
事后,曹操和郭嘉闲聊谈起了这件事,问郭嘉对此有何看法。郭嘉没做正面回答,而是侧面答道:“我听说家乡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谣,说: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不知曹公听此谣有何感想?”曹公哈哈笑道:“骂得好,骂得好!举为秀才的人,不懂诗书:标榜孝廉的人,却把亲生父母赶出家门:自命清白的人,实际上污浊如泥:号称良将的,却胆小如鸡。真是切入时弊啊!”
从此以后,曹操对郭嘉更为敬重,也更加信任,食同席,行并马:每遇重大决策,他都虚心听取郭嘉的意见。在此后曹操统一北方的事业中,郭嘉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直到国家去世以后,曹操在赤壁之战败走时,望着剩下的残兵败将,痛哭失声地说:“要是有郭嘉在,我哪会惨败到这种地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