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苏州打造中学生志愿服务样本)
学校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苏州打造中学生志愿服务样本)东港社区有位90多岁的杨奶奶,虽然家境不富裕,可她总为困难人士捐助爱心款。有感于老人家的慈善精神,星港学校的学生志愿者在母亲节到来之际,捧着鲜花和贺卡去看望杨奶奶。“我们去拜访杨奶奶,祝她母亲节快乐!从她的身上,我们学到了什么叫无私奉献。”一位参与活动的学生志愿者说。与社区共建“校社1 1” 在奉献中感悟优良传统在星港学校的学生食堂里,显眼处就能看到不一样的场景。挂着“星光志愿者”胸牌的志愿者,正在为前来吃饭的同龄朋友打饭盛汤。“从一件小事上,让孩子感受为他人服务的快乐。”星港学校团委书记戴刚说。据悉,仅仅是中午用餐这项,除了义务打饭盛汤外,还有专门检查用餐队伍的学生,他们负责用餐文明管理,有学生插队要管、有学生打闹要管,有学生遇到困难还要帮忙,每天都是等所有班级进入餐厅,他们才能吃到饭。据介绍,食堂只是校园志愿者服务的一个场所。星港学校每学年会选拔60多位来自不同班级的优秀校园志愿者。在
星港的志愿者们将公益服务做大做强,从校园、社区走向了社会、国际。 图片来源:苏州日报
记者从苏州工业园区星港学校获悉,该校近日正式获得“全国首批中学生志愿服务示范校”荣誉称号。据悉,全国首批共有48所学校通过审核验收,苏州工业园区星港学校是苏州唯一入围的学校。
星港学校“星光志愿服务团队”的孩子们立足校园内一草一木,走进社区帮助抚慰孤寡老人,放眼社会真诚帮助每个需要帮忙的人,还走向海外参与志愿活动。在星港孩子的成长路上,志愿的“星光”照亮了全程。
60多位学生志愿者服务遍洒校园每个角落
在星港学校的学生食堂里,显眼处就能看到不一样的场景。挂着“星光志愿者”胸牌的志愿者,正在为前来吃饭的同龄朋友打饭盛汤。“从一件小事上,让孩子感受为他人服务的快乐。”星港学校团委书记戴刚说。据悉,仅仅是中午用餐这项,除了义务打饭盛汤外,还有专门检查用餐队伍的学生,他们负责用餐文明管理,有学生插队要管、有学生打闹要管,有学生遇到困难还要帮忙,每天都是等所有班级进入餐厅,他们才能吃到饭。
据介绍,食堂只是校园志愿者服务的一个场所。星港学校每学年会选拔60多位来自不同班级的优秀校园志愿者。在老师的引领下,他们主要负责学校每日七项常规的检查,包括班级卫生、眼保健操、早辅导、课间活动、仪容仪表、文明用餐、广播操。对这群孩子来说,“公正”是他们首要达到的志愿服务标准,志愿者们必须要用统一的要求和标准来进行七项常规的检查,不能有所偏颇。“常规管理是班级良性、有序发展的前提,这群孩子做得很好,公正、奉献、坚持、快乐,已经成为所有校园志愿岗同学共同认可的志愿精神!”戴刚说。
校内服务特别是学校图书整理岗、垃圾分类环保岗和家长讲坛上,同样活跃着家长志愿者的身影。据了解,在图书整理岗上,有两位妈妈已经在星港图书馆志愿服务了整整8个年头,她们的坚守和付出,在为全校师生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为自己的孩子树立了榜样;在垃圾分类环保岗上,许多家长志愿者坚持每周来到星港校园,对垃圾进行环保分类,风雨无阻;还有学校专门开设的“家长讲坛”上,给了家长展示自我、奉献自我的良好平台。
与社区共建“校社1 1” 在奉献中感悟优良传统
东港社区有位90多岁的杨奶奶,虽然家境不富裕,可她总为困难人士捐助爱心款。有感于老人家的慈善精神,星港学校的学生志愿者在母亲节到来之际,捧着鲜花和贺卡去看望杨奶奶。“我们去拜访杨奶奶,祝她母亲节快乐!从她的身上,我们学到了什么叫无私奉献。”一位参与活动的学生志愿者说。
据了解,为了加强学校和社区的紧密联系,早在2014年,星港学校就和湖西社工委共建了“校社1 1”,“校社1 1”将学校的志愿服务与社区紧密结合,以感恩之心服务社区。母亲节、重阳节……志愿者们用自己的方式为社区老人带去天使般的问候,他们用实际行动弘扬了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传统美德,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关爱身边的老人。每年三月份的学雷锋主题活动月,已经成为星港学校星光志愿者服务队的常规活动,各年级各班的志愿者们来到北园社区、优康养老院、贵都花园社区、玲珑湾社区等,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赢得了社区的一致好评与赞誉。
为社区服务,学校心理团队和德育团队的志愿者老师同样卖力。他们走进社区,利用专业优势,积极参与社区活动,为广大居民和青少年提供思想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心理咨询等多方面的服务。青年志愿岗的教师们还热心社会公益事业,针对贫困家庭青少年,开展“微心愿·圆梦行动”等一系列公益项目。
微薄之力奉献社会成功打造志愿服务样本
对学生来讲,校外社会是个有趣浩瀚的大世界,对星港的学生志愿者来说,更是做好公益服务的大舞台。在苏州北站高铁站,
他们为乘客乘车指点迷津;在轨交地铁站,他们引导乘客文明上下车;在凤凰广场,他们为来往市民表演精彩节目……学生们通过丰富的志愿活动,社会亲密接触,进一步增强了服务社会意识,感受到了为他人服务的快乐。
“在做公益的时候,要谨遵利他意识,对方的一针一线都不能拿。”这是戴刚经常对志愿者们说的话。暑假期间烈日炎炎,学校20位星光志愿者牺牲休息时间,来到苏州四大名园之一的狮子林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孩子们口渴了就自己买水,饿了就吃自己准备的食物,下雨了自己准备雨伞……志愿者们坚守岗位,维持售票口和检票口秩序、提醒游客不乱扔垃圾、不吸烟、倡导文明游园。他们的一言一行,赢得了来自全国各地游客的赞誉。
2015年,星港学校与苏州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运营分公司开展了校企共建,形成“双线牵动机制”,主要是轨道交通公司安排工程师、一线工作人员等以志愿者身份在适当时间到星港学校举办讲座、宣讲会,走进校园和课堂。同时,学校也定期安排学生志愿者来到轨道交通站点开展文明引导为主题的志愿实践活动以及参观轨道车辆运行等体验活动,从而形成校企双线交流的机制,这已成为时下校企深度合作的示范样本。
学生、老师走向国际感受不一样的志愿精神
在“国际星港”办学理念的影响下,星港学校的星光志愿者们也逐步走上国际舞台。与盲聋学校的孩子、国际志愿者一起,感受不一样的人生;与国际青年志愿者组织开展合作举办暑期双语夏令营,体验来自8个不同国家的青年志愿者们教授的全英文课程……“让孩子接触更多更好的国际志愿服务项目,是我们今后努力的方向。”戴刚说。
此外,学校还组织了“真人图书馆”活动,邀请西交利物浦大学的志愿者们分享他们海外志愿活动的经历,提升了孩子们对志愿服务的理解,拓宽了他们的视野。教师志愿者陈亦杨也走出国门,将志愿服务带到了肯尼亚、芬兰等国家,她的爱心志愿服务和奉献精神,被当地媒体广为报道,受到了国际友人的一致称赞。
据了解,为了将零敲碎打的志愿活动运行得更加规范、专业并实现常态化,学校已整合现有的校园志愿岗、社区志愿岗、社会服务志愿岗,率先积极探索和尝试,成立了苏州市首个志愿者服务指导中心。戴刚告诉记者,为了加强学校学生、家长和教师的志愿者队伍建设,做好招募、培训和注册工作,学校还特地建立了星光志愿者库,在志愿服务走向阵地化的同时,也使得学校的志愿服务更为长效化、制度化。(苏州日报记者 崔阳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