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管火箭炮射程是陆战之王吗(舰载型SR5火箭炮亮相阿布扎比)
多管火箭炮射程是陆战之王吗(舰载型SR5火箭炮亮相阿布扎比)我国早在上世纪50年代和70年代曾经两次尝试研制舰载火箭炮,先后将苏制BM-13和国产63式两款火箭炮移植到舰上。但是由于当时技术所限,这两种舰载火箭炮的射击精度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解决。上世纪90年代,我国海军为了大幅提升两栖作战中的对陆火力支援能力,决定研制全新一代的先进舰载火箭炮。在看到美国海军舰载火箭炮的成功经验以后,苏联、意大利和法国也纷纷开始研制类似的型号。其中,苏联采用从陆基型号移植的办法,研制成功了UMS-227型22管140毫米和UMS-73型20管122毫米两款舰载火箭炮,主要用于两栖登陆作战中的对陆火力支援。而意大利和法国等西方国家研制的舰载火箭炮为多用途型号,除了可以实施对陆攻击,还能够发射干扰弹对付来袭的反舰导弹。阿布扎比防务展上展出的舰载型SR5火箭炮系统。而舰载火箭炮大行其道还是在二战中。美国海军为了能够给抢滩登陆的部队提供直接火力支援、摧毁敌方滩头阵地的火力点和
近年来,火箭炮和导弹集装箱化成为舰载武器的一个发展方向。 本文图片均为 黄国志 摄
在刚刚结束的第14届阿布扎比国际防务展上,中国各大军工集团悉数亮相,展出了其最新的主打产品。特别是一些国产外贸武器首次公开亮相,吸引了国内外媒体的高度关注。其中,除了以VT-4主战坦克为底盘研制的新一代重型步兵战车,还有一款非常神秘的国产新武器——它既没有编号和名称,也没有介绍文字,只有当国外海军军官走近时,才会有北方公司的工作人员进行介绍。这就是北方公司明星产品——舰载型SR5模块化多口径火箭炮。
火箭炮“下海”
舰载火箭炮其实并不是新生事物,甚至可以说拥有悠久的发展历史了。早在19世纪初,英国陆军武尔威治兵工厂的炮兵上校威廉·康格里夫根据从印度缴获的火箭进行改进,研制成功了性能更好的实用化火箭武器——“康格里夫”火箭。之后,英国皇家海军将其装备在战舰上,就成了最为原始的舰载火箭炮。而且,英国皇家海军还在1814年使用“康格里夫”火箭攻击了巴尔的摩附近的麦克亨利要塞,由此便以“火箭的红光闪耀”一句永远地留在了美国国歌《星条旗》之中。
阿布扎比防务展上展出的舰载型SR5火箭炮系统。
而舰载火箭炮大行其道还是在二战中。美国海军为了能够给抢滩登陆的部队提供直接火力支援、摧毁敌方滩头阵地的火力点和工事,专门改装了一批全部装备大中口径舰载火箭炮的LSM(R)火力支援舰。LSM(R)火力支援舰火力猛、射速快,而且吃水浅,可以靠近岸边实施射击,实战效果很好,成为两栖登陆支援火力中除舰载机和大中口径舰炮之外最为有效的火力补充。
正因为如此,在战后舰队规模大幅削减的情况下,美国海军依然保留了相当一部分LSM(R)火力支援舰,并且在朝鲜战争的仁川登陆战中再次披挂上阵。在越南战争中,美国海军的LSM(R)火力支援舰还依靠本方优势兵力的掩护,对北越军队的岸炮、兵力集结地、弹药油料仓库和补给点等实施毁灭性打击。此后,美国海军还计划在陆军的M270型多管火箭炮基础上研发新一代大口径舰载火箭炮ABRS,但是由于冷战结束后军备规模缩减以及需求不明确而终止。
在看到美国海军舰载火箭炮的成功经验以后,苏联、意大利和法国也纷纷开始研制类似的型号。其中,苏联采用从陆基型号移植的办法,研制成功了UMS-227型22管140毫米和UMS-73型20管122毫米两款舰载火箭炮,主要用于两栖登陆作战中的对陆火力支援。而意大利和法国等西方国家研制的舰载火箭炮为多用途型号,除了可以实施对陆攻击,还能够发射干扰弹对付来袭的反舰导弹。
我国早在上世纪50年代和70年代曾经两次尝试研制舰载火箭炮,先后将苏制BM-13和国产63式两款火箭炮移植到舰上。但是由于当时技术所限,这两种舰载火箭炮的射击精度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解决。上世纪90年代,我国海军为了大幅提升两栖作战中的对陆火力支援能力,决定研制全新一代的先进舰载火箭炮。
在借鉴和考察了当时美国、苏俄等国的成功研发经验之后,我国走出了一条融合创新的道路,既采用美国海军专门改装和建造火力支援舰的做法,又学习苏俄采用从陆基型122毫米火箭炮移植的模式。由此,便诞生了我国海军第一艘也是唯一一艘火力支援舰516“九江”号。该舰将所有的反舰导弹发射装置、副炮以及部分上层建筑拆除,用留出来的甲板空间装备了5座50管122毫米模块化舰载火箭炮,而该舰的2座双管100毫米主炮予以保留(同样可用于对陆打击)。
该舰改装完成后,在鉴定试验中表现出色,达到了预想的效果,顺利通过了国家定型。但是,由于该舰用途过于单一,再加上我国海军对陆攻击能力的不断提升,便没有再继续改装或建造后续姊妹舰。2017年5月,516“九江”号光荣退役,我国海军装备序列中也不再有火力支援舰这一舰种。不过,该舰的122毫米模块化舰载火箭炮技术被继承了下来:一方面,为我国陆军新一代11式122毫米模块化火箭炮的研制进行了有意义的技术探索;另一方面,我国海军在该炮的基础上研制成功了新一代122毫米多用途舰载火箭发射系统,并且成为第三代主力驱护舰的标准配置,主要担负反潜、反鱼雷、对空/对海干扰任务,必要时也可以用于对陆攻击。
除了122毫米模块化舰载火箭炮,我国还研制了采用集装箱设计的8管300毫米模块化舰载火箭炮,并且在82“世昌”号综合训练舰上进行过测试。该炮研制成功后主要作为技术储备,在必要时可以安装在民船上用于作战,并没有大规模装备在各型军舰上。
SR5火箭炮由陆向海的华丽变身
从发展历程来看,如果我们将122毫米和300毫米模块化舰载火箭炮作为国产第一代实用化的舰载火箭炮,那么此次阿布扎比防务展上出现的舰载型SR5就可以称为第二代舰载火箭炮。
其实,舰载型SR5火箭炮在在去年12月就有了一些公开信息。中国兵器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的官方杂志——《现代兵器》在其珠海航展特辑中刊登了SR5火箭炮总师王惠方的采访。在采访中,王惠方总师明确表示,通过模块化的增减配置,SR5火箭炮系统可以发展出履带型、轻型和舰载型等不同型号。而此次北方工业有限公司展出的舰载型SR5火箭炮,正是应验了王惠方总师的这句话。
舰载型SR5火箭炮可以集成多种口径的火炮和导弹。
从总体设计布局来看,舰载型SR5火箭炮可谓是我国舰载火箭炮技术之集大成者。首先,舰载型SR5火箭炮采用了类似300毫米模块化舰载火箭炮的集装箱式设计,主要分为发射系统、装填系统和火控系统三部分。从模型尺寸推测,这三部分应该可以容纳在一个40HC/HQ规格尺寸的标准集装箱内。这样一来,舰载型SR5火箭炮既可以安装在拥有较大甲板面积的军舰上,也可以安装在集装箱船等民船上。
平时,舰载型SR5火箭炮能够伪装成普通集装箱,装载在民船上,在敌方海岸线外的海域游弋。一旦战争爆发,舰载型SR5火箭炮可以迅速打开,露出发射系统,对敌方沿海城市和重要目标实施打击,让敌方在第一时间内就遭受巨大损失而无法再将战争继续下去。
其次,舰载型SR5火箭炮的装填系统设计借鉴了122毫米模块化舰载火箭炮的成功经验。其弹药舱分为上下两层,上层弹药舱与发射装置平行,当发射装置上的弹药发射完毕后,转回到水平状态,与供弹口对正。之后,在液压伺服机构的驱动下,上层弹药舱内的满装弹药箱向前运动,在进入发射装置并锁定位置的同时,将空弹药箱推出。当上层弹药舱的弹药发射完毕后,下层弹药舱利用液压伺服机构提升至供弹口,继续为发射装置供弹。装填系统内的所有弹药发射完毕后,可以通过上部打开的舱门继续补充弹药。
在原先的122毫米模块化舰载火箭炮设计中,装填系统被安装在甲板下方,而舰载型SR5火箭炮巧妙地将其融入到整个集装箱舱内,结构更加紧凑。此外,由于独立设置了装填系统,舰载型SR5火箭炮的发射装置就不再像陆基型SR5火箭炮那样集成了再装填系统。
除了上述设计特点,舰载型SR5火箭炮应该还继承了很多陆基型SR5火箭炮的出色设计,比如先进的火控系统和伺服机构,以及能够发射多种口径弹药的能力。从模型上看,舰载型SR5火箭炮装备了122毫米和220毫米两种口径的制导火箭弹。而陆基型SR5火箭炮还能够发射C705反舰导弹和“火龙”300战术弹道导弹,这两种弹药的长度与220毫米制导火箭弹相当,应该也可以在舰载型SR5火箭炮上发射。这样一来,任何一艘船,无论是军舰还是民船,只要装备了舰载型SR5火箭炮,就等于同时拥有了70公里对陆攻击制导火箭弹、140公里反舰导弹以及200公里战术弹道导弹这三种远程精确制导武器。再加上舰载型SR5火箭炮本身的伪装性和迷惑性,以及载船在海上运动的不确定性,这样的武器在世界某些热点地区甚至会发挥出堪比战略武器的强大威慑力。
无独有偶,美国海军在2017年10月22日举行的“黎明闪击”2017演习中,也曾经尝试将1门“海玛斯”轻型远程火箭炮部署在“圣安东尼奥”级船坞登陆舰的甲板上,测试其对陆攻击的效果。不过,由于美国海军很早就放弃了曾经是世界上最先进的ABRS舰载火箭炮,如今也只能这样“土法上阵”。至少,我们从舰载型SR5火箭炮的出色设计来看,我国已经是目前世界上研制舰载火箭炮技术最先进的国家,没有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