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赫玛尼诺夫第二钢琴协奏曲慢版(拉赫玛尼诺夫第二钢琴协奏曲2)
拉赫玛尼诺夫第二钢琴协奏曲慢版(拉赫玛尼诺夫第二钢琴协奏曲2)
(接上回)这部作品使得拉赫玛尼诺夫重新获得了乐迷的喜爱,确立了他在音乐界的影响和地位,并于 1905 年获得格林卡奖。《c 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可以说是拉赫玛尼诺夫创作生涯的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他是作曲家经过十多年意志消沉和创作危机后重新燃起的创作力量,也是他个人生活中因婚姻带来的幸福生活的前兆,这两个因素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这首作品的创作特点。
第一乐章是奏鸣曲式,引子打破了由乐队奏出长大前奏的惯例,而是由钢琴奏出一个个沉重的和弦,仿佛东正教堂的肃穆钟声。低音声部一直持续着下属音,高音声部一直持续着主音,中声部音级变化,导致和声性质不断改变。这种变格进行是俄罗斯音乐的典型和声语言。紧随其后的是钢琴奏出的一串串仿若河水一般奔流不息的琶音,从第 11 小节开始弦乐队在 c 小调上呈示主部主题。主部主题为单二部式。A 段分为两句。第一句为 8 小节(11-18 小节),第二句是第一句的变化,为 19-26 小节。从 27 小节开始是与 A 段相对比的 B 段。B段分为两个乐句,第一乐句为 28 小节(27-54 小节)第二句的变化减缩,为 8小节(55-62 小节) 连接部(63-144 小节)从 63 小节开始。钢琴连续轻巧的跑句使音乐变得活跃起来。连接部主要起着情绪过渡的作用,仍然在 c 小调上。71 小节乐队声部不断加快,加大紧张度,冲至顶峰后又突然由急至缓,调性也由忧伤的 c 小调转至开朗的降E 大调,引出了温暖真挚的副部主题。
副部(83-144 小节)这是一段深情的独白。由于在和声中加入了许多变化半音,虽然是明朗的大调,但在明亮的色彩中还是带有一丝忧伤,仿佛含着眼泪的微笑,打动人心。结束部(145-160 小节)在钢琴快速利落的旋律中进入乐曲的展开部。 展开部(161-244 小节)根据主部主题、副部主题材料展开、发展的部分。161-176 小节为由乐队奏出的引入部分,在展开部中,从乐队的低音涌动出一个功机,它来自于引子的最后四个音。之后这一动机从管弦乐的低音移到钢琴,钢琴不断奏出,不断激化,越来越显示出它的重要性,庞大的乐队都为它的节奏所动,发出宏大的音响,将音乐推向热情澎湃的高潮。
再现部(245-352 小节)就在高潮上出现,乐队奏出的 c 小调主部题与钢琴奏出的和弦动机结合在起,互相对抗,互相烘托,仿若一首庄严的进行曲,以排山倒海之势向前迈进。随后,热情的狂潮逐渐减退,如歌的副部主题(297-352小节)由圆号上奏出,在降 A 大调上再现,引起听者们无限诗意的遐想。在这里,副部主题悠长抒情的音调正是俄罗斯民族音乐风格的体现。 尾声(353-374 小节)是钢琴在从主和弦开始,力度从很弱逐渐发展为很强。以振奋、决断的情绪一直冲到最后,钢琴在乐队齐奏的明亮的主和弦上干净利落地结束第一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