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大龄剩女对婚姻的看法(无欲无求的日本女子)
日本大龄剩女对婚姻的看法(无欲无求的日本女子)柴田慧(化名,36岁)在婚介所登录了4个月,但至今为止没有和男性交往过。在日本婚姻介绍所登录的会员中,有不少因为在生活圈内没能自然邂逅另一半而完全没有恋爱经验的人。过了30岁,过了40岁环顾四周,朋友们大都组建了家庭,才开始发慌,我是不是也得该结婚了。当询问原因时,不论男女回答最多的都是“因为没有对象”,其次是“认为自己年龄还小”。女性回答“没有必要”,“感到厌恶”,“觉得麻烦”的比例也明显高于男性。而且,当问到对两性关系的印象时,女生持正面印象回答“愉悦”的人大幅减少,而持负面印象者显著增加。日本年轻人的爱情在朝着不活跃的方向发展,其中女性的倾向尤为明显。年轻女性对两性关系的印象显著恶化,在心理层面也呈现出消极性。这从结婚年龄及结婚与否的态度上也可以观察到。
引言日本某教育协会于2017年实施的一项全国调查显示,日本女大学生的恋爱经验率为36.7%,相较于2005年最高值的62.2%,下降了25.5个百分点。即便与大约20年前,即1999年的50.5%和1993年的43.4%相比,该数据也有大幅下降。
上世纪80至90年代,日本大学生非常开放,但在2005年达到高峰后,年轻人的恋爱,同居现象开始转为减少。这种倾向在女大学生和年轻女子中尤为明显。
2009年,“草食男子”一词跻身日本新词及流行词大奖前十。虽然此后“男生恋爱晚熟”的印象不断增强,但从此次调查结果可以看出,日本年轻女子在男女关系之间变得更加慎重或者说比男性更消极。
1974年以来,日本该教育协会每隔6年实施一次该项调查。2017年的调查对象包括初中生4449人、高中生4282人和大学生4194人。2005年以前,大学生的约会、接吻及身体接触等亲密行为比例均呈上升趋势,并在2005年达到峰值,此后转为下降。此次调查中,男女的约会经验率均跌至调查实施以来的最低点。
当询问原因时,不论男女回答最多的都是“因为没有对象”,其次是“认为自己年龄还小”。女性回答“没有必要”,“感到厌恶”,“觉得麻烦”的比例也明显高于男性。
而且,当问到对两性关系的印象时,女生持正面印象回答“愉悦”的人大幅减少,而持负面印象者显著增加。
日本年轻人的爱情在朝着不活跃的方向发展,其中女性的倾向尤为明显。年轻女性对两性关系的印象显著恶化,在心理层面也呈现出消极性。这从结婚年龄及结婚与否的态度上也可以观察到。
在日本婚姻介绍所登录的会员中,有不少因为在生活圈内没能自然邂逅另一半而完全没有恋爱经验的人。过了30岁,过了40岁环顾四周,朋友们大都组建了家庭,才开始发慌,我是不是也得该结婚了。
1 从未和男性交往过柴田慧(化名,36岁)在婚介所登录了4个月,但至今为止没有和男性交往过。
在婚介所登录者中,虽然因为个人眼光和照片拍得漂亮与否有所不同,但如果是30~35岁左右的话,最开始的两个月,一个月就有大约30~40人左右提出见面。因为已经注册的老会员会一起看新加入者,提出见面。这在日本婚介业界用语中被称为“相亲泡沫”。
柴田慧有一头漆黑的长发,长着清秀的美人脸,两个月内就有超过100人的见面申请。但是,她一个月就见了一次。婚介所工作人员说:“这位先生条件很好,又是东京都内的人,见面看看怎么样”,柴田慧只是和工作人员强烈推荐的人见面。
柴田慧拒绝了要见面的前四个人,但她向提出见面的第五个人神田修平(化名,39岁)表达了交往的希望,并开始交往。
“在至今为止见过的人中,最能说的来,外表也很漂亮。”
神田修平是一上市公司的职员,身高175公分,年收入800万日元(50万元),剪短的发型显得清洁利索。
但是,从来没有和男性交往过的柴田慧,因为不知道该怎么交往而感到困惑,所以工作人员提出了中肯的建议。
“首先,要勤快点联系。LINE已经互换了吗?对婚活(日语里结婚活动的略称,意思是为了结婚进行各种活动,像介绍,相亲,去婚介所等)来说LINE不是联络工具,而是交流工具。在第一次打电话时定好约会日子,然后不再联系,一直到见面前一天再确认,这种类型的交往都会很短。开始交往后,开头明明情绪高涨,然后疏于联系,几天后就会降温。下降了1次的情绪,几乎不大可能再提起来。
至少一天一次,用LINE互相联系,什么都可以,最好说些日常琐事。还有,女性光等是不行的,自己也要积极地联系。不仅仅是LINE,用电话听一听声音,说一说话也很重要”。
从心底是认真的吧,因为柴田慧一边记笔记一边听,工作人员进一步说明在婚姻介绍所进行婚活是怎么回事。
“所谓婚活,就是在婚活市场销售自己。也就是说,有很多商品在排队,如果对方认为不错的话,我们也必须尽力争取让对方选择自己。如果不是那样的话,就会输给那些为了展现自己在努力选择推销的人。如果只是犹豫的话,就会被别人抢先”。在做笔记的柴田慧停下笔,困惑地说,“但是,这是我第一次和男性交往,所以自己主动发LINE和打电话的话,难度很大,我不知道该说什么。”
“那么,收到LINE的话马上回复吧。没能接电话,看到有来电显示,在注意到的时候就打回去,如果打电话的难度很高的话,就发个短信说,对不起没能接电话,现在的话没关系之类。
2 为什么到现在为止都没有谈过恋爱呢?在婚介所入会登记时,柴田慧说自己和男性完全没有交往过,问她没有被告白过,或者没被追过吗,得到的回答是一次也没有。理由是初中和高中是私立女子学校,大学也是女子大学。
或许她想说因为周围只有女性吧,但在女高女大长大的女孩子,和男性交往的也有很多。在社团活动上和男校举行交流会,在和其他大学的社团比赛,在打工的地方遇到男孩子等等,和男生接触的机会应该有很多。
这难道不是因为对恋爱的兴趣淡薄吗?再询问她学生时代最感兴趣的是什么。回答是最喜欢宝塚(日本一流的歌舞剧团)了。现在也是这样,有一位喜欢的男装(女)演员。这个演员毕业退团的话,就接着找下一位。加入了粉丝俱乐部,也会参加和她的茶会”。
因为我一次也没看过公演,所以只能想象其魅力和精彩之处,但是听说一旦观剧,就会沉迷其中,沉迷于宝塚的男性和女性都有很多。
婚介所已经退会的一名女性会员(39岁)也是宝塚的粉丝,这个会员也说过会去全国各地看公演。而且,宝塚粉丝的共同点是,把自己的感情,金钱和时间,注入到舞台上华丽歌舞的“男”演员身上,因为可以获得无法言喻的满足感和高涨感。这并不仅局限于宝塚,沉迷于偶像和舞台演员的人也有。
但是,也有一边对触不可及的艺术家们注入感情,一边与活生生的异性交往的人。相反,也有不谈真实恋爱而让年龄徒长的人。为什么会产生这种个人差异呢?
接着工作人员向柴田慧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在学生时代,周围可能没有男性,但是工作后职场上有男性吧?你没有喜欢过周围的男性,或者想和他交往吗?她稍微思考了一下,回答说,虽然觉得有人不错,但我不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办,恐怕是我并没有喜欢到可以恋爱并结婚的程度。
我来到日本这二十多年,很惊讶于有相当多的人,完全没有谈过真实的恋爱,只是让年龄一年一年增长。而且也注意到一个现象,就是喜欢异性的反应不同。有的人在相遇的瞬间一见钟情,喜欢上后就不顾一切往前冲,即使那场恋爱没有结果,无疾而终或者一拍两散后受伤,在那伤口愈合的时候,还是会喜欢上别的人。
还有,比起喜欢异性的感情,只是单纯把异性当成性对象,在保持身体关系之前倾注全力,达到目的后,感情就会一下子冷淡下来,也就是所谓的厌倦。即使像柴田慧那样觉得不错,也有人不知道是不是能发展成恋爱的感情。
工作人员又进一步问柴田慧,之前都没谈过恋爱,为什么现在就想进婚姻介绍所呢?于是,柴田慧回答说,从大学时代开始就关系很好的还有4个人。其中两个人20多岁结婚,另一个人也在30多岁的时候结婚了。自己和另外一个人是单身,那一个人前几天结婚了,只有自己仍是单身。早结婚的三个人已经有孩子了。于是开始觉得应该和大家一样结婚比较好,父母也一样。
但是,像开头说的,入会2个月就有100人以上提出见面申请,至今为止实际见面的却只有5人。她的理由是不知道该选择谁。
应该和第五个男生相处得很好吧……工作人员猜测着,在提出了交往下去的希望,顺利地约会了很多次后,工作人员用LINE询问的时候,她说,已经见了4次了。受新冠病毒的影响,水族馆和主题公园大多闭馆,所以约定这个星期天开车去看樱花。
3 看似顺利却失败的婚介工作人员以为这次总算放心了,但第二天神田修平那边的负责人却联系说交往结束了。理由是,神田修平虽然已经约好柴田慧下周六开车去兜风赏樱了,但是神田修平喜欢上了上周相亲的对象。那个女性和神田修平同岁,39岁,但是对交往非常积极。每天从女性那边发来LINE,相亲后,已经见过四次了。现在受新冠的影响,公司也没有加班,包括像每天吃什么饭之类的,女性积极地邀请他,LINE好像一天能发4~5次。
神田修平说,和柴田慧的联系总是自己主动,她从来没有来过LINE。回信也不是当天,而是第二天或第三天。但是,另外一名她,很积极,聊天也很开心。好像完全喜欢上了。这就没办法了。在婚活市场上,只是等待的女性会输给那些为了自己能被选择而积极主动的女性。
那天晚上,工作人员告诉柴田慧,对方表示交往结束,对她来说,挺期待星期六的兜风赏樱,这消息应该是比较受打击吧。她沉默了一会儿之后,低声问道,为什么突然结束交往呢?知道理由后,又沉默了一会儿,这次带着哭腔说,这是第一次和男人交往,所以给他发LINE、打电话什么的,害羞得不行。而且,马上回复来了的LINE,会让人觉得不稳重吧。因为收到的邮件一定会回信,所以自己觉得沟通很好。
工作人员又说了一遍,婚活市场上进行婚活要仔细盘算之类的话,挂断电话前,说了一句别忘了有很多竞争对手。第二天,柴田慧的LINE来了。
“是不是必须按条件来选择人?不那样的话就不能推销自己?但是觉得做那种事的自己很丢脸。可是不那样做的话就不能结婚吧。真是这样的话,开始觉得不结婚也可以,太无聊了,也太麻烦了”。
结语“先成家再立业”的想法已经是很久以前的事了。现在已经到了结不结婚得由自己个人选择的时代了。
日本2015年的国势调查数据显示,30~34岁女性的未婚率为34.6%,而2000年的数据显示为,30岁女性的未婚率为27%,不结婚的理由有很多,比如说,想一直自由,不想改姓,不想辞职,担心婆家关系难处,还有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不想牺牲自己,去做家庭里的贤妻良母,说的直接一点就是,对未来没有信心,对将要迈入的家庭没有信心,不想把一辈子绑在不可预测的未来家庭关系中,也不想把幸福的主动权和将要一辈子生活的伴侣捆绑在一起,我的幸福我说了算,幸不幸福是我一个人的事情。这实际上是一种面对未来的消极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