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朱家溍纪录片(记恭王府堂会戏)

朱家溍纪录片(记恭王府堂会戏) 我听心畲先生说,辛亥以后,他随着母亲在西山戒台寺住了多年,才又搬回府中花园。当恭忠亲王在世时,府里有个戏班,唱昆腔和高腔,没有皮黄戏。有个教习叫曹春山(曹心泉之父),还给这个班排过新编昆腔戏,题材是《聊斋志异》中的《大力将军》。曹春山自己扮演大力将军,恭忠亲王逝世后,这个戏班就遣散了。心畲先生并没见过自己府里的戏班,也只听老辈说说而已。但他说,他们弟兄偶然闹着玩,非正式地唱过《四郎探母》。心畲唱杨六郎,叔明唱公主,有个太监唱杨四郎。府里还有些残缺不全的行头,靴子只有一双。“杨四郎”先穿,到“六郎”上场,就把靴子让给“六郎”,“四郎”则换了鞋,逗老太太一笑。 李香匀、朱桂芳之《廉锦枫》 恭王府花园内戏台是建造在一座船坞式的大厅内,观众席中没有柱子。戏台范围(包括后台)约占建筑面积的四分之一,其余面积都是观众席。戏台四方形,有台柱、台顶和上下场门。  1937年春夏之交,我曾在这里听过一次堂

朱家溍

朱家溍(1914-2003),字季黄,浙江萧山人,为故宫博物院研究员、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中央文史馆馆员、九三学社文教委员会委员、著名文物专家和清史专家,还是著名的戏曲研究家,著有《春秋左传礼徵》、《碑帖浅说》、《中国古代艺术概述》、《故宫画集》、《故宫所藏善本书目》、《明清时代有关西藏的文物》、《清代戏曲服饰》、《故宫退食录》等。朱家溍自幼酷嗜戏曲,早年师事范福泰、迟月亭、陈少武、刘砚芳、曹心泉、钱宝森等名家,对杨小楼的表演艺术研究有素,造诣颇深,是举世公认的杨派艺术大家。

 位于龙头井的恭王府,是乾隆时权臣和珅建造的宅第,嘉庆四年和珅获罪,宅第入官,赐庆亲王永璘。传至第三代,奕劻照例降袭贝勒,另赐府第,此府赐恭亲王奕訢,从此称恭王府。1982年,恭王府被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开始修理。花园内的戏台去年(1987年)已修葺一新,台上的绣花门帘台帐、挂灯等已制做齐备,最近举办了落成纪念演出。

朱家溍纪录片(记恭王府堂会戏)(1)

恭王府戏台旧照 

 恭王府花园内戏台是建造在一座船坞式的大厅内,观众席中没有柱子。戏台范围(包括后台)约占建筑面积的四分之一,其余面积都是观众席。戏台四方形,有台柱、台顶和上下场门。 

 1937年春夏之交,我曾在这里听过一次堂会戏。恭王府的前部包括从府门到最后一进院落的宝约楼和瞻霁楼,民国初年由恭亲王溥伟抵押给天主教堂,但花园不在内。1937年前后,溥心畲先生和溥叔明先生弟兄二人仍居住在园内。那一次堂会戏就是弟兄二人为母亲项太夫人七旬大庆祝寿的戏。那一天,我进的是东随墙门。过了山口,到了戏楼,从东隔扇进去。先到正厅给老太太拜寿,照例主人在旁陪着还礼,然后招待入座听戏。 

 凡堂会戏,开场必演《天官赐福》。如果是祝寿的堂会戏,则《赐福》以后还要演《蟠桃会》《百寿图》《满床笏》等戏。心畲先生为母祝寿这一天的戏,用的富连成班底,不例外的也有上述几出戏。当时富连成在科的著名学生如叶盛章、叶世长、黄元庆、李世芳、毛世来、傅世兰、刘元彤等都演了戏。灯晚外串有程继先的《临江会》、尚和玉的《四平山》、孟小冬的《骂曹》,中间还夹着一出票友下海的李香匀演《廉锦枫》。听说程继先幼年在小荣椿出科之后,有一个时期在恭王府给贝勒载瀛当过随侍,改名德振庭。到民国成立后才又出来重理旧业,很快“程继先”三字在小生行成为第一把交椅,他和心畲先生弟兄还保持着旧关系,所以这次堂会戏程继先是当然的提调。

朱家溍纪录片(记恭王府堂会戏)(2)

李香匀、朱桂芳之《廉锦枫》

 我听心畲先生说,辛亥以后,他随着母亲在西山戒台寺住了多年,才又搬回府中花园。当恭忠亲王在世时,府里有个戏班,唱昆腔和高腔,没有皮黄戏。有个教习叫曹春山(曹心泉之父),还给这个班排过新编昆腔戏,题材是《聊斋志异》中的《大力将军》。曹春山自己扮演大力将军,恭忠亲王逝世后,这个戏班就遣散了。心畲先生并没见过自己府里的戏班,也只听老辈说说而已。但他说,他们弟兄偶然闹着玩,非正式地唱过《四郎探母》。心畲唱杨六郎,叔明唱公主,有个太监唱杨四郎。府里还有些残缺不全的行头,靴子只有一双。“杨四郎”先穿,到“六郎”上场,就把靴子让给“六郎”,“四郎”则换了鞋,逗老太太一笑。 

 这次戏楼工程完毕,定于7月9日至17日举办戏楼修理落成纪念演出,每日下午3至5时。9日是首次演出,开场是毓峘先生(叔明先生之子)演奏弦索调,其次是京戏《霸王别姬》,我扮演项羽,由北京京剧院著名演员、梅花奖获得者宋丹菊扮演虞姬。由中国戏曲学院实验剧团的演员、乐队、服装以及舞台工作者们协助演出。 

 宋丹菊的本行是武旦、刀马旦,兼演花旦。虞姬这个角色属于正旦,俗称“青衣”。丹菊第一次演这出戏,她不仅嗓音清脆,唱法工整,足够一个青衣角色的资格,而且给人一副端丽贞静的形象,是符合角色要求的。舞台工作人员也是应该称赞的。尤其蒋世林师傅,既管场上,又管服装,面面俱到。“绣帘启处,角色登场”的情景,早已绝迹,所以现在的检场人员都不会打台帘。必须在最适度的一刹那,打起台帘,才能使角色出场富有节奏感地亮出相来。从前有句老话,叫做“抢台风”。至于角色下场的时候,打台帘的也不要使角色产生犹疑。蒋师傅都做得恰到好处。还有一件是我多年来未遇到的事,即念完“妃子你要惊醒了”,暂时下场,蒋师傅立刻主动给我掭网子休息。数十年前这样的事不足为奇,近年是很少见的,至少我不敢设想一出戏当中在后台暂时掭盔头,所以我特地把这件事提出来。 

 10日至17日继续举办招待演出,我又是来宾之一了。桌上摆着点心,盖碗沏茶,随时添换,又重现了数十年前听堂会戏的滋味。几天之内,台上是北昆剧院演出的。洪雪飞、马玉森的《长生殿小宴》,李梅的《断桥》,蔡瑶铣、满乐民的《奇双会》,祝孝纯的《酒楼》,蔡瑶铣的《女弹》等戏。京戏、昆剧都是在这种台上生长发展起来,所有传统的老戏,一切表演技艺、程式等都是在这种台上积累下来的,所以演员在台上觉得一切顺理成章,有省力并且很自然的感觉。台上人物从服装、道具到唱念做和戏台的结构、建筑装饰、门帘台帐是非常协调一致,相得益彰,尤其在没有扩音器的条件下,听起来很舒服。虽然气象台报告的最高气温34度,但戏楼里毫无暑意,且时时有清风穿堂而过。恭王府工程管理的负责同志表示将来要安装空调设备。我建议不要安装,因为这座建筑物本身具有调节空气的功能,春夏秋三季演戏,冬季停演,也就无须安装暖气设备了。我建议在这里设立一个戏曲博物馆,除收藏文物和史料之外,还专演弋腔、昆腔、乱弹的传统老戏,充分发挥这个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作用。

(《故宫退食录》)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