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太极拳立身中正沉心静气(敬而学静出功太极拳)

太极拳立身中正沉心静气(敬而学静出功太极拳)再往下,就进入虚静的阶段了。这个阶段你有点感觉不到自己部分肢体的存在,比如说,好像两只胳膊没有了,完全感觉不到了,开始恍兮惚兮,似有似无的一种状态,但这种状态还不是真实的,还不到任运入定、长久湛寂的状态,因为念头一转,这些感觉马上就不见了。这个阶段好像我们平时所说的愣神的状态,但这时还不能见到东西。什么都不想,好像站在那里发呆,这是虚静的状态。不过,此时这种寂寂空空的感觉已能体会真气的出入消息。脑子里很清楚,觉得里面有东西动了,这时就是“住无所住”。 再深入一点的状态是宁静。因为心平气和了,脑子开始静下来了,很多杂念的沉淀排除了,人对周围事物的感应范围反而就随之扩大。比如,这时很远的地方有一只鸟叫、飞翔,你都能感觉到:有一只猫在走路,你都能很清楚地感应到。这时候,要做到脑子并不跟着这些外在的事物去走,并不会因为这种情形的出现跟着它去。这时候可以体会所谓“一志凝神,洗心涤虑”的境界。 王

练习太极要讲两个字:一个敬,一个静。

太极拳立身中正沉心静气(敬而学静出功太极拳)(1)

太极

练习太极要讲两个字:一个敬,一个静。我们来说说静,太极拳讲静,也是从道儒两家而来。道家有老子所说:“清静,为天下正”“不欲故静”,太极拳讲“以静制动…动中求静”,大家首先要能够体会何为静,才能明白怎样去求静,怎样去制动。太极拳的静,并不是人体通常所能理解的静,一定意义上,而是指看不见的神意气的中和运动。入静,是练太极拳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一个重要的练功方法,是道家内观之道的基础。道家说:“神道深微,外观万境,内察一心,了然明静。”“大道以虚静为本。”只有了然明静,才能外观万象,内察一心。

太极拳立身中正沉心静气(敬而学静出功太极拳)(2)

所以太极拳不是一介凡夫俗子能发明的。

王宗岳的《太极拳论》开宗明义:“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机,阴阳之母也。动之则分,静之则合。”一语道尽太极拳的特点和练功方法。我们现在练功的时候要求静,是打基础。太极拳练功讲究一层功夫、一层体会;谈静,同样首先要知道静究竟有多少层次、不同的境界究竟有怎样不同的感受。要做到入静实际上是很不容易的,因为静分很多个阶段,每个阶段的感受,尤其是到了高级阶段,是很难用语言描述的。

太极拳的静有如下形式:安静、平静、宁静、虚静、定静、真静、灵静,最后是清静,这个灵是灵活、灵动、灵性之灵,是静中有动,而且是大动,是“动静如一”,意涵深远,其中可以真正体会太极拳神意气的中和所产生的“以静制动”的功效,所以层次就很不一样了。

太极拳讲静,讲“以静制动”,首先是要制自己的心动,这就是“收心猿,拴意马”。“收心离境”是也。我们初练功时,仍是一个常人之心,虽然站在这里了,但念头一个接一个,犹如野马奔腾,所以要先求安静。能安静下来了,这时脑子里还有很多外界事物的沉淀,动多静少,但我们的心要慢慢静下来,逐步排除这些沉淀。这时还会感觉到意集中不了,心较散逸,这是安静阶段的体会。 慢慢地我们的意能集中了,动的感觉逐渐减少,静的体会逐渐增加,心里就平静了,心平气和的状态就产生了。这时就是心里开始平静,内气开始和畅和顺。有一种好像冬天在太阳底下晒太阳的懒洋洋和煦之感,这时候脑子里也开始放松,什么也不想了。感觉也很舒服,也不想做其他什么事。

太极拳立身中正沉心静气(敬而学静出功太极拳)(3)

再深入一点的状态是宁静。因为心平气和了,脑子开始静下来了,很多杂念的沉淀排除了,人对周围事物的感应范围反而就随之扩大。比如,这时很远的地方有一只鸟叫、飞翔,你都能感觉到:有一只猫在走路,你都能很清楚地感应到。这时候,要做到脑子并不跟着这些外在的事物去走,并不会因为这种情形的出现跟着它去。这时候可以体会所谓“一志凝神,洗心涤虑”的境界。

再往下,就进入虚静的阶段了。这个阶段你有点感觉不到自己部分肢体的存在,比如说,好像两只胳膊没有了,完全感觉不到了,开始恍兮惚兮,似有似无的一种状态,但这种状态还不是真实的,还不到任运入定、长久湛寂的状态,因为念头一转,这些感觉马上就不见了。这个阶段好像我们平时所说的愣神的状态,但这时还不能见到东西。什么都不想,好像站在那里发呆,这是虚静的状态。不过,此时这种寂寂空空的感觉已能体会真气的出入消息。脑子里很清楚,觉得里面有东西动了,这时就是“住无所住”。

要注意,这个时候还要体会身上是不是松开,只有身上松开了,才能体会这种静, 真静了,身体内部的气血流动,内劲运行,很多现象就产生了,这时还没有产生大动,产生这个静的时候,还没有“致虚极”,此时你松的条件愈好,感觉到身体愈来愈柔软,才能开始体会到你是不动的。但是身体里面有东西动,外面没有东西动,这时身体里面的动就愈来愈明显。明显到什么样的程度呢?比如说身上会疼痛,背上会疼痛,里面细小的东西会疼痛,这个阶段内气还不够畅通,但开始换劲,内劲因静而得以和顺产生,开始生机勃勃,健身养气的状态就开始起作用了。这就是《黄帝内经》中讲的,“恬谈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可是尽管有那么多的运动,它又是静的。我们说太极拳动静如一,就是说真正到了灵静的阶段,则是“道居而慧生”,由虚静而引发出的内气,充盈圆融,反而让你心气合一,湛然寂定。所以,练功讲静,一般来说,不是一下子就能达到的。

太极拳立身中正沉心静气(敬而学静出功太极拳)(4)

讲静,一般都要经过这样几个阶段才能够真正体会明白。当然,我们这是讲练功的过程,功力高了以后,可以一下子就到灵静的阶段。到了灵静的时候,就是我现在跟你们讲话,一直在讲话,我也可以是灵静的。因为它是动而不动,静而不静,就是动静同源,动静如一,所以它是灵,又是静。不过,太极拳讲静的最高阶段还是清静,这就是老子所说的“清静,为天下正”。到这个阶段,是要动静二相皆不着,浑浑穆穆,连静的境界也完全不去求,这时候就是真正见到“自性”了,这也就是六祖慧能所说的“何期自性本自清静,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其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

太极拳立身中正沉心静气(敬而学静出功太极拳)(5)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