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主义的画派代表人物(立体主义画派的先驱)
未来主义的画派代表人物(立体主义画派的先驱)极其热爱自由空气的塞尚,因肺炎于1906年10月22日与世长辞。次年,巴黎秋季沙龙对塞尚做了一个全面的回顾,他独自一人的研究变成了立体派绘画的起源。天赋过人的保罗·塞尚追求的不是呈现现实,而是深入现实。正如几年后哲学家柏格森所说:“想要了解水,只有投入其中才行。”保罗·塞尚《圣维克多山》,1892—1895年,布面油画,73厘米×92厘米,费城,巴恩斯基金会塞尚笔下的圣维克多山有众多版本,这里按照时间顺序推荐其中的四幅,可以让我们了解这位印象派翘楚以其体量的视角“蒸发”自然风景的过程,这也将为日后立体派的形成开辟道路。保罗·塞尚《圣维克多山》,1902—1906年,布面油画,64.8厘米×81厘米,费城,费城艺术博物馆
保罗·塞尚1839出生在法国南方一个富庶的资产阶级家庭,他和未来的大作家爱弥尔·左拉是普罗旺斯地区艾克斯的高中同学,二人还曾同在一个乐团演奏过。
他是一个沉浸在自己绘画世界前沿的知识分子。
保罗·塞尚《圣维克多山》,1897年,布面油画,54厘米×81厘米,巴尔的摩,巴尔的摩艺术博物馆
在画布前,他都会表现出同样严肃的态度,无论是面对一只苹果,还是面对让他煞费苦心研究其体量的圣维克多山。
保罗·塞尚《圣维克多山》,1892—1895年,布面油画,73厘米×92厘米,费城,巴恩斯基金会
塞尚笔下的圣维克多山有众多版本,这里按照时间顺序推荐其中的四幅,可以让我们了解这位印象派翘楚以其体量的视角“蒸发”自然风景的过程,这也将为日后立体派的形成开辟道路。
保罗·塞尚《圣维克多山》,1902—1906年,布面油画,64.8厘米×81厘米,费城,费城艺术博物馆
天赋过人的保罗·塞尚追求的不是呈现现实,而是深入现实。正如几年后哲学家柏格森所说:“想要了解水,只有投入其中才行。”
极其热爱自由空气的塞尚,因肺炎于1906年10月22日与世长辞。次年,巴黎秋季沙龙对塞尚做了一个全面的回顾,他独自一人的研究变成了立体派绘画的起源。
保罗·塞尚《圣维克多山》,1902—1904年,布面油画,73厘米×92厘米,费城,费城艺术博物馆
参观者中,有年仅25岁的布拉克和毕加索,这对朋友都被塞尚的作品深深触动。只要对比一下他们观展前后创作的作品,就可以清楚地看到塞尚对两位艺术家的深刻影响。
巴勃罗·毕加索《坐着的裸体》,1906,布面油画,151厘米×100厘米,布拉格,国立美术馆
从那以后,二人经常一起工作,以至于当他们要分道扬镳的时候,连他们本人有时候也分辨不出哪幅是自己的作品(我们在画中可以看到他们观展前后的作品)。
巴勃罗·毕加索《执扇女人》,1907年,布面油画,78厘米×49厘米,圣彼得堡,国立艾尔米塔什博物馆
两人的画作看上去一模一样,从照片上也难以区分,但如果亲眼见过他们作品的话,你们绝对会惊奇地发现,如果从远处看,布拉克的作品还是在画布的平面上延展,但毕加索的作品却有了立体三维效果。
乔治·布拉克《拉西约塔风景》,1907年,布面油画,71.7厘米×59.4厘米,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
这种效果,后来被这个可怕的西班牙人重新用在了他新古典主义时期创作中(眼见为实)。
巴勃罗·毕加索《自画像》,1906年,布面油画,92厘米×73.3厘米,费城,费城艺术博物馆
巴勃罗·毕加索《自画像》,1907年,布面油画,49厘米×28厘米,布拉格,国立美术馆
我也是多年前在纽约参观布拉克和毕加索画展时,几乎到了闭馆那一刻才发现这个“玄机”的。
巴勃罗·毕加索《奥尔塔—德埃布罗的蓄水池》(局部),1909年,布面油画,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
没有了那些总把我挤到墙根儿的大批观众,我终于能够在一片宁静中站在离画作五米远的地方细细观赏,然后这个“玄机”就这么不可思议地浮现在眼前。
巴勃罗·毕加索《安布鲁瓦兹·沃拉德肖像》1909—1910年,布面油画,莫斯科,普希金博物馆
同样,从远处看塞尚的作品时,这种三维的奇迹也会出现。
这样的奇迹会让我们更加全面地认识意大利画家卡纳莱托的现实主义,因为距离(在伦敦大英博物馆里,如果有的大厅暂时没人,你们可以试一试)可以让我们更好地感受威尼斯空气的氛围、温度与湿度。
乔治·布拉克《爱斯塔克的房子》(局部),1908年,木板油画,伯尔尼,鲁普夫基金会
乔治·布拉克《爱斯塔克的高架桥》,1908年,布面油画,巴黎,国立现代艺术博物馆,蓬皮杜中心
这里有一个大脑简化符号时关于分解的秘密:我们的大脑会自动将这个符号重新组合,就像从远处听到收音机里传出的音乐时,我们的耳朵会重新组合那些音符,从而让我们相信这音乐来自一台可靠的设备。
乔治·布拉克《曼陀林琴》,1909—1910年,布面油画,伦敦,泰特美术馆
毕加索《朵拉·玛尔的肖像》1937年,巴黎,毕加索博物馆
事实上,毕加索的绘画风格并非是借助立体主义才脱离其现实主义阶段的,而是借助后来的超现实主义,以及对优雅的朵拉•玛尔肖像的分解来实现的。
#每日艺术分享##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