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凤翔有何历史典故(古称凤翔不香吗)
宝鸡凤翔有何历史典故(古称凤翔不香吗)公署迁汧阳县叫汧阳市,汧山之阳,有《诗经》之风,就是后来改的“千阳”也还行;咱不说凤翔了,汧阳、麟游、岐山、武功等等也还都行。“(民国时期)1913年,属陕西省关中道;1933年撤道,由省直辖各县。1938年,在凤翔设陕西省第九行政督察区,督察专员公署辖宝鸡、凤翔、汧阳、陇县、麟游、岐山、扶风、郿县、武功、周至;1941年,第九区督察专员公署迁至宝鸡。1949年设宝鸡市。”原来,宝鸡市这个名称由民国时期第九区督察专员公署驻地而来。公署辖宝鸡等10县,最早驻凤翔,如果驻地不变的话,1949年就成立的就是凤翔市。偏偏公署说迁就迁,迁到宝鸡,公署辖10县,非要选宝鸡?
中国改动的地名,我最不爽的就是宝鸡!原以为古称雍城、陈仓,像“长安”改“西安”一样,是明朝时改的宝鸡,直到有一天,我看到这样一条记载:
“明为凤翔府,属关西道。清初,沿旧制为凤翔府;乾隆九年(1744),改隶凤邻道。”
我立刻不淡定了,明朝叫凤翔府,清朝隶凤邻道,无论叫“凤翔”还是“凤邻”都比宝鸡好吧,凤是鸟中之王,凤鸣九天,多好,怎么就改名叫“宝鸡”了,鸡再宝贝也比不过凤吧。
继续查,查到了改名宝鸡的原因:
“(民国时期)1913年,属陕西省关中道;1933年撤道,由省直辖各县。1938年,在凤翔设陕西省第九行政督察区,督察专员公署辖宝鸡、凤翔、汧阳、陇县、麟游、岐山、扶风、郿县、武功、周至;1941年,第九区督察专员公署迁至宝鸡。1949年设宝鸡市。”
原来,宝鸡市这个名称由民国时期第九区督察专员公署驻地而来。公署辖宝鸡等10县,最早驻凤翔,如果驻地不变的话,1949年就成立的就是凤翔市。
偏偏公署说迁就迁,迁到宝鸡,公署辖10县,非要选宝鸡?
咱不说凤翔了,汧阳、麟游、岐山、武功等等也还都行。
公署迁汧阳县叫汧阳市,汧山之阳,有《诗经》之风,就是后来改的“千阳”也还行;
迁麟游县叫麟游市,与瑞兽麒麟有关,市徽可以设计成麒麟,多好。
迁岐山县叫岐山市,“岐王宅里寻常见 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 落花时节又逢君。”名诗佳句,多有历史的厚重感。
迁到其他县,叫武功市、陇州市、郿州市、扶风市也还行,偏偏迁到了宝鸡县,从此有了宝鸡市,嫁鸡随鸡咯。
宝鸡是地级市,这一级别的行政区,古代有郡、府、道。秦国以来,宝鸡市的名称先后有:
平阳、雍城、中地郡、武都郡、扶风郡、汉安郡、秦平郡、岐阳郡、凤翔郡、风翔府、天兴军、凤邻道。
都很好听!
宝鸡县,宝鸡市地名的始作俑者,今天巳改名了,叫陈仓区,就留下宝鸡市傻站着。刘邦、韩信“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就是这个地方的故事,是大汉王朝兴兵之地。
宝鸡县古代最早就是叫陈仓,也叫过虢县、雍县、南由县、洛邑县、吴山县等,后来唐玄宗改的宝鸡县。
唐玄宗改陈仓县为宝鸡县还有个故事:
安史之乱时,唐玄宗被迫缢死杨贵妃,逃到了陈仓,护卫纷纷潜散。叛军紧追不放,玄宗慌不择路,只带几个亲兵钻入陈仓山,可是四面岩石陡峭无路可行。此时,叛军马嘶人喊,尘土大作,玄宗失声痛哭道:“吾命休矣。” 忽然飞来两只山鸡,盘旋之后,好像要带路。他们就跟着山鸡到陈仓山顶,进到了一个庙里。然后,雷雨交加,冰雹狂泻,砸得叛军溃退而去。山上却是晴空万里,众人再找那两只山鸡,已化为石鸡。唐玄宗就说:“陈仓,宝地也,山鸟,神鸡也。”宝鸡便因“宝地神鸡”而得名,此后,陈仓改名为宝鸡,陈仓山从此叫鸡峰山。
这个故事,明明是嘲讽唐玄宗“落地凤凰不如鸡”,怎么就理解成祥瑞了!
唐朝陈仓改宝鸡,有个地方却把“鸡”改名为“吉”,这个地方就是吉林。
唐朝在辽东一带设鸡林州督都府,名将刘仁轨、薛仁贵都担任过鸡林道大总管。
千年已过,“鸡林”雅化成“吉林”。
福建厦门,明朝叫“下门”,意思是海门岛的下方,后来雅化成了“厦门”。
宝鸡为什么要承载唐玄宗落难的故事,从凤舞九天的凤翔变成凄凄惨惨的“逃难鸡”?
强烈要求,宝鸡改名,改回凤翔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