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未都金口一开(远离你身边格局小)
马未都金口一开(远离你身边格局小)然而事与愿违,这位小格局的"穷人"保姆只是口上附和,实际上屡教不改。吃相如斯,人品如斯,这位保姆何以食相难看至此?并非穷途末路,并非迫不得已而为之,只是人心中的格局在左右着她的行为。她有一个差劲的习惯:喜欢偷拿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东西。比如今天偷拿一点蒜,明天偷拿一点葱,后天又偷拿一袋花生米之类的。不过作为一名保姆,在职业本分上她倒算是很合格的,手脚麻利,干活也勤快,因此马未都先生也没有起开除她的念头,只是屡次主动地和保姆促膝谈心,真诚地对她说:"你生活上需要什么的话可以尽管和我说,我都会尽力地帮你。""吃相"原指人饮食时的姿态,后延伸为人的行为处事是否得体漂亮。食相原本是极具私密性的,而一个人的为人处世,尤其是在面对关乎利益得失的事情之时的态度,往往将此人的德行、格局展现得淋漓尽致。宋代禅宗将人的修行分为三个境界,第一层境界是"落叶满空
"在英雄阶层中,最叫我喜爱的还是他们表现出的愉快和狂欢。"——爱默生《爱默生随笔全集》
慷慨大度的人清楚地知道:谁给陌生人以时间、金钱、住房——这样做是为了爱,不是为了炫耀。这样慷慨的人就好像使上帝欠了他们的情,因为宇宙的补偿是不折不扣的,他们似乎失去的时间又以某种方式赎回来了,他们似乎付出的辛苦也以某种方式得到了报酬。
勇敢大气的人由于把自己估价得足够高,因此就不必借助锦衣玉食、灯红酒绿来抬高自己了。他给了他自己所需要和拥有的东西,他自己的威严给粗茶淡饭增光添彩,是城市盛宴也黯然失色。
这些都是有大格局、大气度、大胸怀的人,也正是当代的一位著名文化学者马未都先生所提倡的人格类型。他通过自己的亲身生活经历,得到了自己的感悟,同时也向大众发出真诚恳切的呼吁:远离你身边格局小、吃相丑的"穷人"。
"吃相"原指人饮食时的姿态,后延伸为人的行为处事是否得体漂亮。食相原本是极具私密性的,而一个人的为人处世,尤其是在面对关乎利益得失的事情之时的态度,往往将此人的德行、格局展现得淋漓尽致。
吃相如斯,人品如斯宋代禅宗将人的修行分为三个境界,第一层境界是"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芳迹";第二层境界是"空山无人,水流花开";第三层境界是"万古长空,一朝风月",由此可见,一个人的境界如何,主要取决于他看待事物的眼光与角度,以及做人和做事的态度。
而马未都先生之所以发出这样近乎痛心疾首的呼吁,是因为他自己在生活经历中遇见了一位格局小、吃相难看的"穷人"。这位"穷人"不是别人,正是马未都先生曾经雇佣的一位保姆,这位保姆也并不一定真的穷,至少没有穷到"缺针少线"的地步,但她的"穷"乃是骨子里的、精神上的贫瘠与匮乏。
她有一个差劲的习惯:喜欢偷拿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东西。比如今天偷拿一点蒜,明天偷拿一点葱,后天又偷拿一袋花生米之类的。不过作为一名保姆,在职业本分上她倒算是很合格的,手脚麻利,干活也勤快,因此马未都先生也没有起开除她的念头,只是屡次主动地和保姆促膝谈心,真诚地对她说:"你生活上需要什么的话可以尽管和我说,我都会尽力地帮你。"
然而事与愿违,这位小格局的"穷人"保姆只是口上附和,实际上屡教不改。吃相如斯,人品如斯,这位保姆何以食相难看至此?并非穷途末路,并非迫不得已而为之,只是人心中的格局在左右着她的行为。
她爱占小便宜或爱偷偷摸摸顺手牵羊的习惯这样根深蒂固,就是她格局小、吃相难看的具体表现。无怪乎文化学者马未都先生不敢苟同,两人的精神境界确实不可同日而语。
一个心胸中有大格局的人不会过多地在意外部环境和外在条件,因为他总能使他所处的空间瞬间蓬荜生辉,是他使得周遭的环境陡然光彩夺目起来,是他装点了环境,而不是环境衬托了他。于客观环境而言,他才是"锦上添花"的"花"抑或"雪中送炭"的"炭"。
小恩小惠、蝇头小利和诸如柴米油盐酱醋茶等等的鸡毛蒜皮之事,大格局者是不会斤斤计较乃至锱铢必较的。这种"不计较"并不是说瞧不起生活的琐碎之处,也不是鄙夷那些为生活焦头烂额辛苦奔走的普通市井之人,而是他心中自有一片自己的园地。
在此"园地"中,他尽可以驰骋理想,附庸风雅,梦想自由……他之所以不在小节上投放注意力和精力,乃是为了将心力更多地灌注到那片属于自己的园地之中。相对于物质世界的蝇营狗苟,他更青睐于精神世界的充盈与无限。
值得注意的是,不拘小节与注重细节并不矛盾,而是相辅相成的。大格局者不拘小节,意味着他不会着眼于眼前的小恩惠、小便宜,他是不会有"占便宜"的念头的;大格局者注重细节,由于他无暇占便宜、无心占便宜,他总是将目光投射于自己的精神世界,于是他不会做出有损于颜面、不知分寸的事情来,这就使他天然地具有了细节之美。
因吾德馨,陋室不陋所谓"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的高雅与畅快,无不是由于"德馨"的缘故。一个人敢于宣称"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就在很大程度上说明他的精神境界使得他超脱了一般的现实存在,简陋平庸的陋室显然已经不能打搅他的心灵。
因吾之德馨,陋室再不陋。大格局者具有得体的、使人愉悦的"食相",即使他面对关乎自身的得失利益之时,也并不显得急迫而失态。
他的"大格局"何以谓"大"?不仅是这格局中有专属于他自己的理想境界或诗意远方,他可借此格局栖息、安顿,而且这格局中更有他对一切现实琐碎、细枝末节的包容力量。
他既保有自己心灵和灵魂的净土与乐园,同时也保留着对人间烟火气、世俗人事的尊重与悲悯情怀,当一个人拥有此两种精神维度,方可谓"大格局"者。与之应运而生的是食相,有大格局的人,其吃相才不会不雅,而是令人产生如沐春风之感。
箪食瓢饮不可谓不快乐,陋巷之春乃是真正的春天。大格局者心怀或幽美或豪放之诗境,亦心怀人间之烟火,他面对粗茶淡饭抑或佳肴美馔,都可以做到平心静气,做到一视同仁,并且甘之如饴,其间道理何在?奥秘何在?
你若追问他,他或许会微笑着回答一句:"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文/李清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