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老子道德经帛书讲解全集(品读帛书老子道经第二十六章)

老子道德经帛书讲解全集(品读帛书老子道经第二十六章)字面的意思解释清楚了,问题也随之而来,老子将这两句话放在本章的本头,想表达怎样的,对领导者有帮助的思想呢?我认为这两句话放到人身上一样有适用的情况。对于人来说怎样的行为是轻率的,怎样的行为是躁动的,当然是在有一定前提条件下的行为。轻率的行为都是指未经过深思熟虑的情况下的草率行为,如果同样的行为,是经过了周密的思考、认真的部署,风险识别到位,防范措施到位后,还能称之为轻率的行为吗?躁动的行为一样,也存在前提条件不同,判定结果不同的情况,不论多么紧急的事务,无论怎样紧赶慢赶,内心的沉静不能被打破,紧张、高效的前提必须的沉着、有序,这才是“静为躁君”。以重为根之轻,以静为君之躁,才是老子认为领导者应该掌握的处事方法。可以看出这两句蕴含哲理的话都源于世间万物的成长,也可以说是人们在体悟道对万物的作用过程中,总结归纳出来的带有一定普适性的结论,不正是“人法地,地法天”的成果吗?

上一章老子讲到“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将王的领导责任提到了一个非常高的境界,而且还指出如果想做好这项工作,最有效的办法恐怕就是效法天地之道。但是,效法天地之道说起来容易,具体应该怎么做呢?这一章,老子开始举例对到底怎样“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进行讲解,让读者可以通过一些实例进一步深入体会。老子还是习惯性的以一个客观存在的现象为切入点——“重为轻根,静为躁君”。

老子道德经帛书讲解全集(品读帛书老子道经第二十六章)(1)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

我们经常会把“重”与“轻”、“静”与“躁”理解为对立的二者,但是在老子看来“重”与“轻”、“静”与“躁”不过是同一事物的不同两面,或者说不同时期所体现出来的不同表现罢了。一棵大树,轻飘于最上面的一定是那些细枝末节,这些细枝末节存在的基础一定是大树那深植于地下的厚重的根茎。这体现的就是老子想表达的“重为轻根”的本意。同样最灵动的也是这些细枝末节,但是再灵动也是在沉静的主干允许范围内的活动,所以才会说“静为躁君”。

老子道德经帛书讲解全集(品读帛书老子道经第二十六章)(2)

所以我觉得老子这简单的两句话应该解释为,轻飘在上面的事物必须要以厚重为依托,而躁动则必须以静的本质为主旨。

字面的意思解释清楚了,问题也随之而来,老子将这两句话放在本章的本头,想表达怎样的,对领导者有帮助的思想呢?我认为这两句话放到人身上一样有适用的情况。对于人来说怎样的行为是轻率的,怎样的行为是躁动的,当然是在有一定前提条件下的行为。轻率的行为都是指未经过深思熟虑的情况下的草率行为,如果同样的行为,是经过了周密的思考、认真的部署,风险识别到位,防范措施到位后,还能称之为轻率的行为吗?

老子道德经帛书讲解全集(品读帛书老子道经第二十六章)(3)

躁动的行为一样,也存在前提条件不同,判定结果不同的情况,不论多么紧急的事务,无论怎样紧赶慢赶,内心的沉静不能被打破,紧张、高效的前提必须的沉着、有序,这才是“静为躁君”。以重为根之轻,以静为君之躁,才是老子认为领导者应该掌握的处事方法。

可以看出这两句蕴含哲理的话都源于世间万物的成长,也可以说是人们在体悟道对万物的作用过程中,总结归纳出来的带有一定普适性的结论,不正是“人法地,地法天”的成果吗?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