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老子帛书乙本全文(品读帛书老子道经第八章)

老子帛书乙本全文(品读帛书老子道经第八章)“动善时”比较好理解,夏有雨水冬有雪,水不违天时滋润万物。圣人的能力则是审时度势,把握时机。“事善能”如果解释为能力出众,恐怕就跑偏了,在老子看来最好的处理态度就是顺应自然,所以对于将“事善能”理解为水用途广泛的理解,联系到圣人也一定要才能出众的想法,我认为是不准确的,不能总是说着说着就跑到儒学思想那边去了,不过也从中体现出了儒家思想几千年主流文化的影响力。从老子学说的角度看,水顺应自然的表现是什么?恐怕就是能方能圆,曲直随形了,而圣人同样应该有这种能力,这才是老子眼中的“能”。“予善天”,王本为“与善仁”,我认为后人私自改动的可能性非常大,而且还是在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下进行了修改。“与”与“予”意思虽然相差不大,但是“予”字所表达的赋予的单向性、无私性感觉更纯粹一些。而“天”与“仁”的意思相差就大了,在老子看来所谓的“仁”是刻意所为的结果,“失德而后仁”,“大道废有仁义”,仁那可都是在人

居善地,心善渊,予善天,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老子列举了七项善性的具体表现,可以说是圣人依道而行所展现出来的道的特质,与水的特性出现的高度一致,我们一项项地解读一下。

老子帛书乙本全文(品读帛书老子道经第八章)(1)

“居善地”,不管是水还是圣人,肯定不是找一个好地方住着。上一句话刚讲过,水“居众人之所恶”,水所处的地方那都是万物不愿意去的地方,低下的、阴暗的地方。基本上所有的注解由此得出结论,“居善地”对于圣人来说就是甘于身处卑下之地,甚至还有人理解为找个风水好的地方,应该离题太远了。这样说问题来了,老子的这篇文是写给谁看的,前面已经说过,是写给领导者们看的,其所列举的圣人指的是谁呢?肯定不是那些隐逸山林的世外高人,应该是那些前辈圣主明君。难道老子在鼓励领导者们都应该辞职回家,找个穷山恶水处所住着才对?肯定不是!所以“居善地”对于圣人来说应该是放低自己的身段,能够从善如流,能够深入百姓。而不是时时都高高在上,脱离群众。

老子帛书乙本全文(品读帛书老子道经第八章)(2)

“心善渊”,渊的特点是什么,深沉、沉静。这即是水汇聚成渊以后的特质,也是形容圣人心胸的开阔、沉静。开阔则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沉静则明,遇事能保持自身内心的清明,不受外物影响。

老子帛书乙本全文(品读帛书老子道经第八章)(3)

“予善天”,王本为“与善仁”,我认为后人私自改动的可能性非常大,而且还是在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下进行了修改。“与”与“予”意思虽然相差不大,但是“予”字所表达的赋予的单向性、无私性感觉更纯粹一些。而“天”与“仁”的意思相差就大了,在老子看来所谓的“仁”是刻意所为的结果,“失德而后仁”,“大道废有仁义”,仁那可都是在人们抛弃大道后才搞出来糊弄老百性的。而“天”才是依道而行的典范,“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水虽然滋养万物,但是却不是刻意所为,前面才讲过“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不能食言而肥。所以“予善天”即是在形容水,也是在形容圣人,所遵循的是天道,而不是为了什么仁不仁的。天地不仁,圣人不仁,水会懂得仁吗?当然不会,不过是后人的牵强附会罢了。

老子帛书乙本全文(品读帛书老子道经第八章)(4)

“言善信”好理解,圣人必定言必守信。让人不太容易想明白的是这种特性与水有什么关系。河上公注释“水内影照形,不失其情”,也有学者认为水所体现的“信”表现在夏雨冬雪皆有定时,也有道理。不过都是后人自已的理解,老子怎样想的就不得而知了。

“正善治”水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保持其水平的状态,我们会说要一碗水端平,其实不论我们怎么端,水一平面始终如一,保持其水平。有道是“不患寡,只患不公”,圣人学习水“平”的特性,对人对事公平公正,那里有治理不好的问题。河上公注解“无有不洗,清且平也”,除了“平”的特性外,还指出了水“清”的特性。

老子帛书乙本全文(品读帛书老子道经第八章)(5)

“事善能”如果解释为能力出众,恐怕就跑偏了,在老子看来最好的处理态度就是顺应自然,所以对于将“事善能”理解为水用途广泛的理解,联系到圣人也一定要才能出众的想法,我认为是不准确的,不能总是说着说着就跑到儒学思想那边去了,不过也从中体现出了儒家思想几千年主流文化的影响力。从老子学说的角度看,水顺应自然的表现是什么?恐怕就是能方能圆,曲直随形了,而圣人同样应该有这种能力,这才是老子眼中的“能”。

“动善时”比较好理解,夏有雨水冬有雪,水不违天时滋润万物。圣人的能力则是审时度势,把握时机。

老子帛书乙本全文(品读帛书老子道经第八章)(6)

最后一句比较好理解“夫唯不争,故无尤”,正是因为象水一样不争的品性,方可有效地化解矛盾,同样也就不会招致怨尤了。如果只是理解为“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恐怕就不准确了。从水的特性去看,水滋养万物,不是不求回报,而是它根本不把滋养万物视为一种付出。圣人呢?与谁争,与民争吗?不争是不争什么呢?不与民争利,也可以解释得通,作为领导者不与民争名、争利,民众自然不会有什么怨尤。但是,这种解释就我看来,总感觉与前文衔接有点生硬。我认为前文介绍了那么多圣人从水的特性上学习到的治理理念。最后了总得总结一下吧,所以我认为最后两句应该是对前方治理效果的描述。“夫唯不争”是谁与谁不争?应该是治理有效,使民与民不争,也就是能消解民众之间的争夺,相互之间的怨尤也就会有所减少,或者说有效消除了民众之间的怨尤吧。对于领导者而言,只有如此,实现天下大治局面的目标才能最终得以实现。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