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上市时马云的现场演讲(最后的BAT同台出镜)
阿里巴巴上市时马云的现场演讲(最后的BAT同台出镜)在大会上,腾讯公司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发表了名为《人工智能助力创新发展》的演讲。马化腾认为,人工智能技术是一场跨国、跨学科的科学探索工程,对于任何一个企业、城市和国家来说,我们不能拒绝人工智能领域的“奥林匹克”,更不能“闭门造车”。至于AI对产业的影响,马云表示未来的制造业将是制造业和服务业的结合。不是今天的制造业不行,而是落后的制造业不行;不是今天的年轻人不努力,而是我们不够努力。在对外宣布将于一年后卸任阿里董事局主席后,马云的公开演讲格外引人关注。这次的人工智能大会上,马云表示,人工智能从一种技术的概念,确定成为一场势必影响人类未来生活的技术革命。我们有期待、有担心、有希望、也有困惑。AI是技术,但又不是一项具体技术,它是认识外部世界、认识未来世界、认识人类自身的一种思维方式。此外,马云对AI被翻译做人工智能也有微词,在其看来:AI应该翻译为机器智能,翻译为人工智能,人类有些把
你有多久没看到BAT大佬们同时出现在一场会议上了?
随着三家科技巨头快速发展,想要“二马加一李”汇聚一堂已经变得越发困难。
今日,2018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在上海开幕。这场史诗级规格的会议不仅汇聚了BAT三位掌门,小米雷军、华为郑叶来以及微软全球执行副总裁沈向洋等很多科技领域的重磅人物也悉数出现,开启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关于AI的讨论。
在论坛上,无论是企业大佬,还是行业专家,都发表了自己对AI未来的预测,有料君整理了部分人物发表的核心内容,我们可以从他们的演讲中,来感受AI是如何颠覆这个世界的。
马云:AI应翻译为机器智能,人类把自己看太大了在对外宣布将于一年后卸任阿里董事局主席后,马云的公开演讲格外引人关注。
这次的人工智能大会上,马云表示,人工智能从一种技术的概念,确定成为一场势必影响人类未来生活的技术革命。我们有期待、有担心、有希望、也有困惑。AI是技术,但又不是一项具体技术,它是认识外部世界、认识未来世界、认识人类自身的一种思维方式。
此外,马云对AI被翻译做人工智能也有微词,在其看来:AI应该翻译为机器智能,翻译为人工智能,人类有些把自己看的太大了。智能是改变世界的工具,智慧是改变智能的思想。不需要担心机器智能会超越人类智慧,还是要担心人类智慧本身会自身停止生长。未来30年,智能技术会渗透,我们所有的生活都会被数据、计算改变。
至于AI对产业的影响,马云表示未来的制造业将是制造业和服务业的结合。不是今天的制造业不行,而是落后的制造业不行;不是今天的年轻人不努力,而是我们不够努力。
马化腾:人工智能是一场跨国科学探索工程在大会上,腾讯公司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发表了名为《人工智能助力创新发展》的演讲。马化腾认为,人工智能技术是一场跨国、跨学科的科学探索工程,对于任何一个企业、城市和国家来说,我们不能拒绝人工智能领域的“奥林匹克”,更不能“闭门造车”。
在AI对人类带来的影响方面,马化腾表示,今天,人工智能还处于发展的初期,但是,未来的人工智能技术,很可能变成一把“万能钥匙”,它能够释放过去所有人类技术和工具的潜能,必将带给我们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此,他也在会上抛出了四个问题:未来人工智能是否能够做得“可知”、“可控”、“可用”和“可靠”?
马化腾还表示,“中国和美国的互联网与科技产业,一直以来具有很强的互补性。在人工智能领域也如此,即便有竞争,我觉得它也像一场“奥林匹克”竞赛,通过“你追我赶”的互相激励、协同创新,共同把人类的认知极限推向“更快、更高、更强”,最终的目的是提升人类的生活品质。
李彦宏:人工智能公司需要“三维一体”
如今的百度已经一家名副其实的人工智能企业,李彦宏认为,所谓“人工智能企业”要做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者,要赢在起跑线上。而“人工智能企业”要实现人工智能思维、人工智能能力、人工智能伦理的“三维一体”。
李彦宏在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说:人工智能化已经是“现代化”的新内涵,“未来,没有任何一家企业宣称与人工智能没有任何关系。”
李彦宏也表示,机器不会取代人类,“每次机器革命都有大量人工被机器替代,但总有新的机会产生,包括新的岗位和新的产业。当下技术的发展水平会限制人们对未来的想象,但不会限制新的工作机会的产生。”所以他提醒,人们的工作不会被机器所取代,但不够人工智能化的企业会倒闭、被新一代企业所替代。
至于新一代企业什么样,他也给出了设想:能用人工智能技术解决社会问题的企业是最有前途的企业,因为“人工智能能让社会更美好,能渗透到社会的各方面,为解决社会问题提供路径。”
华为郑叶来:AI要易获取、用得起、方便用根据此前的邀请函来看,本来华为出席此次大会的应是华为轮值主席徐直军,不过在今天下午的会议中,代表华为发表演讲的是华为云BU总裁郑叶来。郑叶来表示,人工智能是一门通用的技术,跟人类历史上的铁路、汽车一样都是一系列通用技术。信息技术带来效率提升,人工智能能带来生产成本的变化,但人工智能能改变目前看到的所有行业 。
“预计机器在越来越多的应用中能够超越人类的表现,我们要寻找模型,有数据支撑,机器学习比人更重要。原有的信息化是提升效率,降低成本,而人工智能是改变整个生态来提升效率。”郑叶来称,人工智能的人才除了外部获取,企业应该加大内部培训,打造内生为主的人才。
郑叶来还强调,作为普惠的技术,人工智能不应该是高而贵的技术,但目前整个人工智能是很贵的,无论私有云还是公有云,训练一个复杂的场景成本比较好,主要是应用太复杂了。
微软沈向洋:发展人工智能必须“以人为先”微软全球执行副总裁、微软人工智能及微软研究事业部负责人沈向洋也出席了这次人工智能大会。沈向洋表示,“人工智能将会延展人类的能力。这要求必须以基于人类立场来设计和发展人工智能,以人为先——以人为中心。”
“计算机本身并无善恶之念,善恶之心在于人类。”沈向洋称,我们需要确保人工智能的设计者——软件工程师、算法科学家——掌握正确的工具,拥有正确的意识观念,帮助他们设计人工智能的系统。
沈向洋介绍,人工智能快速发展主要得力于三个因素,即“两大一精”:大数据、云计算带来的强大的计算能力、以深度学习为代表的精准算法,这三个领域的发力,将能让人工智能颠覆所有的商业应用、影响每一个人的生活、解决人类面临的很多最具挑战的问题。
此次大会上,沈向洋也重磅宣布了微软亚洲研究院的新动作,将在上海成立微软亚洲研究院-上海,并与上海仪电合作,在上海建立人工智能创新院。
雷军:只有开源合作,才能共同推进人工智能新时代
小米集团创始人兼董事长雷军首先谈到AI发展史上的里程碑事件——阿尔法狗击败人类棋手。“公众理解的是,人工智能击败了人类高手。对于我这个计算机科班学生和围棋爱好者来说,不完全是这样。我们曾经认为在100年内都不可能击败围棋,两年半前AI赢了。这是因为技术产生了巨大的颠覆和突破,不仅仅是计算能力的原因,最核心的是算法的突破,使得AI进入了大规模的实用阶段。它是人类社会的重大突破。”
雷军说,人类已经进入人工智能时代,不管你走在哪里,所有的巨头都在讨论人工智能。
对于小米公司,雷军说,“在深度思考后,别无选择,要把AI演练成小米重要的战略。”我们的优势是有海量设备、海量数据,我们有对AI时代的认知,我们的突破口就是IoT。AI和IoT,也就是物联网,既让公司立足,也为整个世界的AI发展作出一点点的贡献。我相信只有开源开放的心态,才能一起把AI做好。
潘云鹤院士:人工智能必将迈向2.0中国工程院院士、原中国工程院常务副院长、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战略咨询委员会组长潘云鹤表示,当前人工智能的发展是建立在新的信息环境中,大数据智能、群体智能、跨媒体智能、人机混合增强智能、自主智能系统成为5个新方向,人工智能已经走向了2.0时代,新的AI技术的应用将推动智能城市、智能医疗以及智能制造等产业发展。
首先是大数据智能的涌现,潘云鹤说,大渡河水电公司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成功的利用大数据水情预报把大渡河变成一个水电公司。接着群体智能开始萌芽,在医学上人和机器融合的智能装备已经投入使用。
此外,跨媒体智能也开始兴起。潘云鹤表示,在人工智能1.0时代人们集中精力地处理多个自然语言媒体,而到了2.0时代必须解决的是多个媒体的综合使用,比如VR游戏就是尝试的这个技术。“在人工智能2.0的时代,将有大量的自主智能系统出现,而不是去模拟人的行为。”
总得来说,今天各家所表达的观点,让我们对AI有了更加新鲜的认知,而且各个企业在AI方面的发展路径也会有所不同,比如腾讯和百度会注重对人工智能系统化的布局,阿里和微软则强调AI对人们意识和思想的改变,而华为和小米则更关心AI的应用和落地。
【关注我们,看最有料的云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