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第二章飞影(第二章影调每日更新)

第二章飞影(第二章影调每日更新)可见,本来就是高调的物体基本上都是白色或者浅色的。本来就是低调的物体基本上都是黑 色或者深色的。本身就是高调的物体:雪、白馒头、白衣服、白纸、棉花…… 本身就是低调的物体:煤炭、黑色皮鞋、专业相机、午夜的天空……阴暗的照片通常使人感到压抑——低调灿烂的照片通常使人感到朝气——高调 昏暗的照片通常使人感到迟暮——低调 所以摄影师往往需要配合不同的场景和题材使用不同的影调。最重要的是不要忘记:那些本身就明亮的物体应该用高调表现;那些本身就黑的物体应该用 低调表现。

第 二 章 影调第一节 影调

什么是影调 定义:影调就是指一张照片的明暗程度。

明亮的照片就是高调 阴暗的照片就是低调 不亮不暗的就是中间调

作用:影调通常通过明暗的表现给观者以相应的感受来表达摄影师的创作意图。

明亮的照片通常使人感到欢快——高调

阴暗的照片通常使人感到压抑——低调

灿烂的照片通常使人感到朝气——高调 昏暗的照片通常使人感到迟暮——低调 所以摄影师往往需要配合不同的场景和题材使用不同的影调。

最重要的是不要忘记:那些本身就明亮的物体应该用高调表现;那些本身就黑的物体应该用 低调表现。

本身就是高调的物体:雪、白馒头、白衣服、白纸、棉花…… 本身就是低调的物体:煤炭、黑色皮鞋、专业相机、午夜的天空……

可见,本来就是高调的物体基本上都是白色或者浅色的。本来就是低调的物体基本上都是黑 色或者深色的。

第二章飞影(第二章影调每日更新)(1)

黄昏中还在劳动 的渔民夫妇让人感到 艰辛。所以低调作品 更让人感同身受。

简单地说:煤炭、 黄昏、疾苦等等,通 常用低调。

尽管之前说过了很多高调和低调的适用场景,但是我保证摄影师在大多数时间会使用中 间调。

中间调就是指高调和低调中间的调。如果非要有一个能让人看似信服的概念的话,就必 须引入 18%灰。

18%灰又称 18 度灰 众所周知,我们之所以能够看到世间万物是因为光线照射到物体上反射到我们的眼睛

中。如果极白是反射了 100%的光线的话,那么极黑就是完全吸收了光线,反射了 0%。在 极白和极黑中间的灰色却并非像我们想象中反射了 50%的光,经过科学家们精确测量(我 保证这些科学家都是很负责的,绝对不同于专家)实际上处于最中间的灰色实际上反射了 18%的光。

于是我们简单地称 18%灰为中间调。

中间调=极白与极黑的中间点=18%灰

影调的量化

目前市面上的新相机上都会有机内的测光系统,在液晶屏或者信息窗口上有一个类似标 尺的显示项目,一般被称为曝光补偿。

大概是这个样子的:

第二章飞影(第二章影调每日更新)(2)

也有标尺是从-3 到 3 的。

曝光补偿的单位是 EV,当光标处于标尺的 0 刻度时,就是 0EV,也就是相机内测光系

统测出的中间调,光标越向正方向移动,影调越高,光标越向负方向移动影调越低。 所以请记住,相机中信息窗或者取影框里的这个曝光补偿标尺就是显示你照片的影调。 同时也记住,相机的测光系统很复杂,也有点傻,在极明亮和极黑暗的场景中 0EV 也

不一定就是中间调,但是这种情况都在比较极端的情况下,下面学习过程中不太涉及。

所以我们依然可以简单地记做:

中间调=18%灰=0EV

相机的测光系统 相机的测光系统主要可以分为四种。

平均测光:相机取景中总体曝光的平均值。对于初学者来说很难理解。好吧,做个比喻。

3 名评委给超女打分。平均测光就是平均分。我从来不用。 点测光:相机取景中中心点周围极小一部分区域的曝光值。3 名评委给超女打分。我只

看包小柏老师或者杨二的分数。一般用于对于某个区域的精确曝光。比如我只要阴影下人脸 的曝光正常,对于其他地方曝光无所谓。

中央重点测光:相机取景中心点测光,兼顾平均测光。3 名评委给超女打分。主要听杨 二的评价,但是其他人的也听。我从来不用这种模式。

评价测光:将取景区域分为多个分区,分别计算曝光,再加成。最高科技的算法。3 名 评委给超女打分。包小柏老师最专业,着重考虑;杨二最不专业,可听可不听;高晓松只要 不是评价曾哥的都可以听听。我基本上绝大多数情况下都将相机调整至这个测光方式上。希 望你也是。

接下来的教程,我都是按照评价测光来介绍的。

第二节:控制影调

一张照片的影调由光线进入相机的多少及感光器对光线的敏感程度决定的。

光线进入相机的多少就是曝光量。 感光器对光的敏感就是感光度。

也就是说:影调=曝光量×感光度 影调与曝光量成正比

影调与感光度成正比

当感光度不变时,曝光量越大影调越高调。 当曝光量不变时,感光度越高影调越高调。

曝光量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放在下一节细说,先说一下感光度。 由上可知感光度就是感光器对光线的敏感程度,从银盐时代的黑片胶卷、彩色胶卷开始

到今天的 CCD 和 CMOS,每一种记录光的感光器都遵循着同样的一套感光度标准。 反映在相机上就是一般我们所看到的 ISO 值。

ISO 值越高,感光器对光线越敏感。

一般常见的 ISO 值有 6、12、25、50、100、200、400、800、1600、3200、6400、12800、

25600、51200、102400 每一档 ISO 值基本都是 2 倍关系,也就是说 ISO 值每提升一档,感 光器对光线的敏感程度就变为上一档的 2 倍。

ISO 的标准值是 ISO 100。 部分厂商(如尼康公司)的 ISO 标准值是 ISO200。

一般相机提供的 ISO 值在 50-6400 的范围内。在胶片时代,胶片的感光度越高银盐颗粒 越大,照片的胶料感越强,所以看起来粗糙。

在数码时代 CCD 和 CMOS 的感光度越高,CCD 和 CMOS 越容易被电信号干扰,照片 的噪点越多,所以看起来也越粗糙。

细腻照片看起来更好,所以在拍照时摄影师都尽量选择较低的感光度,也就是 ISO100。 众多厂商也会将 ISO100 作为标准感光度来设计感光器。(尼康公司的数码相机以 ISO200 为 标准)

摄影师在每次工作后,都会将相机调回标准 ISO 值。佳能用户会将相机调整到 ISO100, 尼康用户则会调整到 ISO200,并且在大多数条件下保持这个设置。

这样我们再看这个公式 影调=曝光量×感光度

调整影调的重任基本上就落在调整曝光量的肩上了,至少多数时间如此。 事实上,用调整曝光量的办法调整影调所占的比例比上面所写的还要多,以至于很多人

会把曝光与影调混淆起来。 但是看过这本笔记的人都该记住: 影调=曝光量×感光度

只是绝大多数时候,我们用控制曝光量来控制影调,来决定照片的明暗程度,从而表达 我们的创作意图。

物语:喜欢的朋友们可以关注我,每日更新,帮助想学习摄影的爱好者。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