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健身气功马王堆导引术正背面教学(健身气功马王堆导引术功理)

健身气功马王堆导引术正背面教学(健身气功马王堆导引术功理)5、鸟伸,锻炼手少阴心经,增强腰部灵活性。4、龙登,锻炼足太阴脾经,可增强肺功能。1、挽弓,锻炼手太阴肺经,可疏肝宣肺,对慢性支气管炎等有一定疗效。2、引背,锻炼手阳明大肠经,有活络肩颈部、舒畅胸胁的作用。3、凫浴,锻炼足阳明胃经,可活动筋骨、腰胯,利于防治颈椎病、腰胯病。

马王堆导引术,是依据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导引图》中动作,以循经导引、形意相随为主要特点,围绕肢体开合提落、旋转屈伸、抻筋拔骨进行动作设计的功法套路,以整体观为指导,通过疏通经络、调和气血、阴平阳秘达到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目的。此套功法动作优美、衔接流畅、简单易学,演练全套功法约19分钟,适合大众练习,更适合中老年人群锻炼。

马王堆导引术的功法、功理,符合健身气功的传统理论基础;动作要求美观大方,符合现代体育运动学规律;呼吸要求自然,以形导气,意引气行;动作演练时松紧交替,舒缓圆活,形意相随,身心合一。

此外,该功法还结合了,中医经络学中的气血运行路线,及经筋牵伸的运动方式,把经络学说的相关内容,恰当地引入功法锻炼中。健身气功学说认为,人体的气、血、津液等主要通过经络系统输布全身,以发挥其营养脏腑、抵御外邪、保卫机体的作用,故经常有目的地适度锻炼,可以疏通经络、调节脏腑。

马王堆导引术的十二式动作,即分别对应经络学中十二正经,并按照经脉气血流注顺序编排。

1、挽弓,锻炼手太阴肺经,可疏肝宣肺,对慢性支气管炎等有一定疗效。

2、引背,锻炼手阳明大肠经,有活络肩颈部、舒畅胸胁的作用。

3、凫浴,锻炼足阳明胃经,可活动筋骨、腰胯,利于防治颈椎病、腰胯病。

4、龙登,锻炼足太阴脾经,可增强肺功能。

5、鸟伸,锻炼手少阴心经,增强腰部灵活性。

6、引腹,锻炼手太阳小肠经,能缓解腹部胀满、气结。

7、鸱视,锻炼足太阳膀胱经,以利关节、疏胸胁,增加下肢力量。

8、引腰,锻炼足少阴肾经,意念自涌泉沿肾经上行。

9、雁飞,锻炼手厥阴心包经,可平气血、明心神,对高血压病有一定疗效。

10、鹤舞,锻炼手少阳三焦经,可强腰肾、利颈脊、明双目。

11、仰呼,锻炼足少阳胆经,可增强呼吸系统功能。

12、折阴,锻炼足厥阴肝经,以强腰固肾、疏通肩臂,利于肩部疾病。

习练者在锻炼马王堆导引术时,如能明晰经络,用经络学说的理论理解功法,调身、调息、调心相结合,牵伸十二经筋,呼吸深、细、匀、长,并意守十二经脉流注方向,则将会更好地提升该功法的健身效用。

预备式:

并步站立,头正颈直,下颌微收,含胸拔背;两臂自然下垂,周身中正;唇齿轻叩,舌抵上腭;做预备式时,要松静站立,自然呼吸;面容安详,内心平静。

功理作用:

预备式目的是通过身心调整,使人渐入练功状态。

没有好的开始,就不会有好的练功效果。很多练功者,不注意练功前的准备工作,往往在听到音乐口令以后,才开始站立、起势,或直接跟随口令做动作。这种做法,不利于调节人体进入良好的松静状态。正确做法是在练功之前,首先调整好身体姿势,收腹敛臀,含胸拔背,心无杂念,精神内守,意注丹田,使自己进入到一种安静祥和的心理境界,和松沉舒适的身体状况,然后才跟随口令,或者音乐翩翩而动。

【技术要领】

并步站立,头正颈直,下颌微收,含胸拔背;两臂自然下垂,周身中正;唇齿轻叩,舌抵上腭;目视正前方。

【注意事项】

1.松静站立,自然呼吸;

2. 面容安详,内心平静。

【功理作用】

通过身心调整,渐入练功状态。

本式通过对形体的调节,进而达到对心神的调节,可使身心放松,形正意充。舌抵上腭,俗称“搭鹊桥”,可以使任督二脉的经气更好的交通运行,同时有助于咀嚼肌以及牙根膜的放松,增强津液的分泌,而达到填补肾脏津液的作用,以顾护人体真阴真阳。目视前方,可以使目不乱视而扰神,达到敛神的作用,使形、气、神三位一体,更快地进入练功的境界。

起式:

左脚侧开与肩同宽,目视前方,展肩,两掌外旋,掌心向前,两掌抬起,掌心斜向上,吸气,微提踵,两掌上抬略与肚脐同高,两掌下按至两胯旁,呼气,落踵,脚趾微抓地,本式抬掌按掌为一遍,共做三遍。

做起势动作时应注意:百会穴上顶,身体保持中正安舒,按掌与托掌转换时注意悬腕, 抬掌时意念劳宫穴,按掌时意念下丹田。

功理作用:

起势动作通过两掌前抬、下按,配合呼吸,可以引导精气上行,浊气下降,使习练者逐步进入练功状态,通过抬掌、按掌、提踵、抓地的有节律运动,可以改善练习者手足末端的气血循环,起到温煦手足的作用。

【技术要领】

1. 微展肩,同时两掌外旋,掌心向前;

2. 两掌自体侧向前缓缓抬起,掌心斜向上,吸气;同时,微提踵,两掌上抬至与肚脐同高;

3. 接上势,转掌心向下,两掌缓缓下按,至两胯旁,呼气,落踵;同时,脚趾微抓地。

【注意事项】

1.百会穴上顶,身体保持中正安舒;

2.按掌与托掌转换时,注意旋腕。

3.抬掌时意念劳宫穴,按掌时意念下丹田。

健身气功马王堆导引术正背面教学(健身气功马王堆导引术功理)(1)

【习惯性错误、纠正方法】

1、抬掌到胸高,两臂过直。纠正方法,两臂放松,肘微屈,微展肩两臂外旋,两掌向前抬起到与肚脐同高,与肩同宽,同时微提踵,

2、提踵过高,站立不稳。纠正方法,向前抬掌的同时,百会上领,脚趾抓地,微微提踵,脚跟离地约1厘米,慢慢起落,保持重心稳定。

3、按掌与抬掌转换时,旋腕不充分。纠正方法,按掌时保持掌心向下,按至两胯旁时,指尖向前。以掌根为轴,两掌坐腕外旋,指尖从向前,转至向侧、向后,然后松腕落掌指尖向下,掌心向前。再接做向前抬掌。

【功理作用】

通过两掌上抬、下按,配合呼吸,可以引导清气上行,浊气下降,使习练者逐步进入练功状态;通过抬掌按掌,提踵抓地的有节律运动,可以改善练习者手足末端的气血物质循环,起到温煦手足的作用。

按掌与托掌转换时的旋腕,可以刺激手三阴经、手三阳经的经穴,可达到通经活络,颐养心肺,疏导三焦的作用。

【动作要点口诀】

两脚并拢调正身,调整呼吸细长深,

目视前方身放鬆,气沉丹田心安稳;

跨步调身肩下沉,旋腕抬掌微提踵,

转掌下按趾抓地,动作缓慢意掌心。

第一式 挽弓:(手太阴肺经)

两掌胸前平举,掌心与胸口同高,目视前下方,展肩阔胸,带动两掌向身体两侧分开,松肩含胸,两掌逐渐相合,左脚外展,右脚跟外旋,身体左转,左臂前伸,右臂屈肘后拉,右肩关节下沉,左脚内扣,右脚内旋,身体右转,两掌收回于胸前,本式一左一右为一遍。

练习挽弓这一式动作时,应注意两掌动作要以呼吸配合,开吸合呼。挽弓时沉肩与顶髋应同时进行,不可过分牵拉, 伸臂时意念从肩内侧(中府穴)----经肘窝(尺泽穴)----贯注到拇指端(少商穴)。

健身气功马王堆导引术正背面教学(健身气功马王堆导引术功理)(2)

功理作用:

挽弓这一式动作,通过扩胸展肩、抬头提髋,可以有效刺激内脏,及拉伸颈肩部肌肉,有利于颈肩部运动不适的预防与调治。另外,本式动作配合呼吸吐纳,有利于祛除胸闷。

【技术要领】

1.接上式,两掌向上缓缓抬起至胸前平举,掌心斜相对,指尖向前;目视前方。

2.两臂屈肘,收于胸前,掌心与膻中穴同高,虚腋;两掌间距为10厘米,掌心相对;目视前下方。

3.展肩扩胸,带动两掌向身体两侧分开,约与肩同宽;目视前下方。

4.松肩含胸,带动两掌逐渐相合,两掌间距约为10厘米;目视前下方。

5.左脚脚跟碾地,脚尖外展90度;同时,右脚前脚掌碾地,脚跟外旋约90度,身体左转;左臂前伸,左掌心向上,右臂屈肘后拉,右掌于肩前成挽弓式,右掌心向下;头略向后仰,髋关节向右顶出,右肩关节下沉;目视前上方。

6.左脚内扣,右脚跟内旋,身体右转向前。两掌自然收回于胸前,掌心相对,两掌间距约10厘米;目视前下方。

动作7、8:同动作3、4。

动作9、10:同动作5、6,唯方向相反。

本式一左一右为1遍,共做2遍。

首先“两掌向上缓缓抬起至前平举”,是对起势三次调息,启动阳气机制的承接,随后要求“掌心斜相对,指尖向前;目视前方”。此动作通过三角肌前束,和胸大肌上束协同收缩作用,产生手臂上抬所需要的能量;通过手臂上抬,前臂自身重力产生伸肘趋势,在一定程度上牵拉肱二头肌。

“展肩扩胸,带动两掌向身体两侧分开,约与肩同宽”。此动作在大、小菱形肌的主动收缩作用下,引起肩胛骨旋内,肩胛提肌上提肩胛骨。不仅冈上、下肌,三角肌后束收缩,使两肩后张,引起肩胛骨向脊椎靠近;而且募集斜方肌、背阔肌上束收缩做功,保证两肩后张。作为保护储能的三角肌前束,胸大肌被动拉伸,产生扩胸效果。

以左侧为例,身体左转90度后,左臂前伸,左手掌心向上,同时右臂屈肘后拉,右手于肩前成挽弓式,右手掌心向下。双手一前一后,双臂动作正好形成第二次展肩扩胸。“头略向后仰,髋关节向右顶出,右肩关节下沉。”头向后仰,一方面增大展肩扩胸动作的幅度,另一方面使竖脊肌,产生类似下固定效果的收缩。髋关节向右顶出的前倾动作源于髂腰肌、股直肌收缩,髋关节前倾刚好使得竖脊肌,产生类似上固定的收缩效果,如此上下同时收缩,使力量向中间集中。

纠正易犯错误

平时见到不少练习者手臂紧贴身子,忘记了“虚腋”的要求。“虚腋”时手臂与躯体间保持一定距离,保证腋下留有一拳的空当。因为颈部与上肢相当部分的血管、神经是流经腋下,同时腋窝有心经重要的穴位极泉穴,做到虚腋这一要求,则不会使两肩、两臂,两胁肋的气血运行受阻。

“展肩扩胸”时的易犯错误,是只动用三角肌后束收缩的力量,进行展臂活动,这并达不到其刺激督脉的真正目的。只有通过肩胛骨的运动,才能有效刺激该区域的穴位,进而加强其与脑和脊髓的密切联系,保证和人体生命最高指挥中心的联络。

同时“头略向后仰,髋关节向右顶出”的首尾相应姿势,能一定程度上活跃腰脊的气血。由于这个动作,拉伸到我们平时很少上下活动到的髂股韧带,使臀大肌得到充分拉伸,练习时一定要量力而行。

【注意事项】

1.扩胸展肩,抬头提髋等动作与呼吸配合,开吸合呼;

2.沉肩与顶髋同时进行,不可过分牵拉。

3.伸臂时,意念从肩内侧(中府穴),经肘窝(尺泽穴)贯注到拇指端(少商穴)。

健身气功马王堆导引术正背面教学(健身气功马王堆导引术功理)(3)

【习惯性错误、纠正方法】

1、两掌收于胸前时,掌心与肩同高。纠正方法,两肩放松,两掌收于胸前时,两肘自然落于体侧,掌心与膻中穴同高,两掌间距离约10厘米。

2、侧身挽弓时,身体过于前倾。纠正方法,向左转身时,左手前伸稍高于肩,指尖与眼同高,头微后仰,目视前上方,两膝伸直,髋关节向右顶出,右肩下沉,右肘向后平拉。

【功理作用】

扩胸展肩,松肩含胸,可以有效刺激内脏及拉伸颈肩部经脉,对于因经脉不利引起的肩部运动不适,有很好的预防与调治作用。左右顶髋可以使尾闾得到有效的活动,起到松尾闾的作用(松尾闾,古人视为练功的诀窍,一向是秘而不宣的)。同时也能对足太阳膀胱经进行牵拉刺激,中医认为足太阳膀胱经,是人体抵御外邪的第一道防线,所以此经经气畅通,对于提高人体抵抗力,有很大的帮助。动作与呼吸的配合,有利于祛除胸闷,改善气喘等身体不适。

【动作要点口诀】

转掌向前缓慢伸,屈肘立掌到云门,

扩胸开掌再合拢,转身伸臂不停顿;

一手翻掌向前伸,一手后拉同顶髖,

抬头目视前上方,放鬆四肢调正身。

健身气功马王堆导引术正背面教学(健身气功马王堆导引术功理)(4)

第二式 引背:(手阳明大肠经)

两臂内旋,向前下方插出,拱背、提踵,目视十指指端。落踵,左脚向左前方迈步,掌背摩肋,重心前移,两臂上摆,掌背相对,身体后坐,两掌屈腕成勾手,目视手腕相对处,重心前移,两掌下按,左脚收回,身体转正,两臂垂落。本式一左一右为一遍,共做两遍,第二遍最后移动时,右脚收回,并脚站立,目视前方。

做引背这一式动作时应注意:伸臂,拱臂要充分,注意眼睛近观远望的变化, 拱背时意念从食指端(商阳穴)----经肘外侧(曲池穴)----到鼻翼两侧(迎香穴)。

健身气功马王堆导引术正背面教学(健身气功马王堆导引术功理)(5)

功理作用:

引背这一式动作,通过抻臂拱背,使肩背部肌肉得到充分牵拉,有助于改善肩背部运动不适,牵拉两胁,刺激肝胆,配合近观远望,有利于眼睛不适的预防和调治。

【技术要领】

动作一:接上式,两臂自然垂落于身体两侧;目视前方。

动作二:两臂内旋向前下方插出,手臂与身体约成30度夹角;同时拱背提踵,拱背时,目视两掌食指指端。

动作三:接上式,落踵,重心右移,身体左转45度,左脚向左前方迈步;同时,两臂外旋提起,掌背摩肋;目视左前方。

动作四:重心前移,两臂经体侧弧线上摆,掌背相对,成勾手,高与肩平;右脚脚跟提起,目视双掌。

动作五:重心后移,身体后坐,右脚脚跟顺势下落;两掌心向外,微屈腕,伸臂拱背;目视手腕相对处。

动作六:重心前移,顺势提右脚跟,两掌下落按掌于体侧;头上顶,目视远方。

动作七:左脚收回,身体转正,两臂自然垂落于身体两侧;目视前方。

动作八至十二:同动作二至七,唯方向相反。

本式一左一右为1遍,共做2遍。

第2遍最后一动时,右脚收回并拢站立;目视前方。

【注意事项】

1.两臂内旋向前下方插出,手臂与身体约成30°夹角;同时拱背提踵,拱背时,目视两掌食指指端。

2.伸臂拱背要充分,两掌心向外,微屈腕;注意眼睛近视和远望的变化。

3.拱背时,意念从食指端(商阳穴)经肘外侧(曲池穴)到鼻翼两侧(迎香穴)。

健身气功马王堆导引术正背面教学(健身气功马王堆导引术功理)(6)

【习惯性错误、纠正方法】

1、提踵拱背时,只向前合肩下插,不向上拱背,或合肩时肩上耸。纠正方法,在提踵旋臂向前下插掌时,目视两掌食指,合肩含胸时,沉肩堕肘。同时圆背上拱,背与掌指对拉拔长。

2、后坐拱背时,臀部后突超过背部。主要原因,一是上步步幅过大。二是翘臀。纠正方法,一是上步时,步幅不超过自己一脚远。二是后坐时,向前勾臀,向后拱背,使背部后突超过臀部。

3、后坐拱背时,头埋于两臂之间向下看。纠正方法,后坐拱背时,两臂内旋掌背相对直肘前伸,两腕微屈相距约5厘米,低头近视两腕,起身按掌时,再平视远方。

【功理作用】

1.伸臂拱背,使肩、背部肌肉得到充分牵拉,有利于改善肩、背部运动不适。

2.牵拉两胁,刺激肝胆,配合近观和远望,有利于对眼睛不适的预防和调治。

健身气功是建立在中国传统医学、哲学的基础之上,所以学练讲究“与天地相参,与日月相应”。只有合理有序的教、量体裁衣的学、持之以恒的练……才会享受健身气功带来的健康,从而更好地享受美好的生活,实现自我的价值。

两臂内旋、外旋,可以加强对神经、骨骼、肌肉、关节的刺激。中医理论认为有规律地旋臂,可以加强对手三阴、手三阳经脉上五腧穴的刺激。有利于加强心经、心包经、肺经和与其相表里的小肠经、三焦经、大肠经的经气的流通,因此起到强心益肺、润肠化结、通调三焦的作用。提踵、拱背,可使肩背部经脉得到充分牵拉,有利于经气的运行,可以改善肩背部的运动不适。还可以有规律的对两胁经脉进行牵拉,刺激并疏通肝胆两经经气,起到疏肝理气,调畅情志的作用。配合近视和远望,可以加强眼部经脉气血的运行,可以很好地预防和治疗眼部疾患。

【动作要点口诀】

旋臂插掌慢躬身,掌背相对提脚跟,

两手摩肋身转动,两臂外摆向前伸;

后坐拱背单腿蹲,起身下按显神韵,

双目随动远近看,脚步收回莫用劲。

健身气功马王堆导引术正背面教学(健身气功马王堆导引术功理)(7)

第三式 凫浴:(足阳明胃经)

左脚开步,右脚并拢,屈膝半蹲,两手由右向左摆至侧后方,髋关结右引,目视右前方,以腰带臂由左向右摆动,掌心相对,目视斜后方,两臂转动上举,身体直立,目视前上方,两掌下落,目视前方。本式一左一右为一遍,共做两遍。

做凫浴这一式动作时应注意:摆臂动作幅度可由小逐渐加大,要因人而异,量力而行, 两臂下落时,意念从面部(承泣穴)----经腹侧(天枢穴)----胫骨外侧(足三里)至足第2趾末节外侧(历兑穴)。

健身气功马王堆导引术正背面教学(健身气功马王堆导引术功理)(8)

功理作用:

凫浴这一式动作以腰为纽带,通过左右摆臂和转体,有利于减少腰部脂肪的堆积,起到塑身作用。顶髋摆臂旋腰,有利于肩腰部不适的预防和调治。

【技术要领】

动作一:接上式。左脚向左横跨半步,右脚随之并拢,两腿屈膝半蹲;同时,两掌由右向左摆至体侧后方,与身体约成45度夹角;髋关节向右侧顶出;目视右前方。

动作二:以腰带动手臂由左向右摆动,掌心相对;目视斜后方。

动作三:两臂向上转动,举于头顶上方,身体直立;目视前上方。

动作四:两掌经体前自然下落,掌心向下,两掌垂落于身体两侧;目视前方。

动作五至八:同动作一至四,唯方向相反。

本式一左一右为1遍,共做2遍。

【注意事项】

1.以腰为纽带左右摆臂和转体;顶髋摆臂旋腰;摆臂动作幅度可由小逐渐加大,要因人而异,量力而行。

2.两臂下落时,意念从面部(承泣穴)经腹侧(天枢穴)、胫骨外侧(足三里穴)到脚趾端(厉兑穴)。

健身气功马王堆导引术正背面教学(健身气功马王堆导引术功理)(9)

【习惯性错误、纠正方法】

1、横开步落脚不正,收脚并拢后脚尖斜向前。纠正方法,横开步时,先落脚尖,脚跟外撑落正,使脚尖向正前方。

2、摆掌后转头向侧前看时,未顶髋。纠正方法,摆掌后转头向侧前看的同时,要继续降低重心,并腿屈膝顶髋,使全身呈现颈、髋、膝三道弯。

3、摆掌顶髋向侧前看时,低头。纠正方法,摆掌顶髋向侧前看时,头要顶悬平转,使颈椎与胸椎形成一定角度。

4、向左右两侧的摆掌都不到位。纠正方法,右脚向左并步时,两掌从右向左摆至体侧左后约45°,掌心都向后,屈膝转头目视右前方,髋向右侧顶出。两掌左上右下屈臂抱球,从左向右摆至右侧偏后方,目视右手斜后方,左臂在头上脑后方,髋向左顶出。

【功理作用】

以腰为纽带动左右摆臂和转体,可以减少腰部脂肪的堆积,起到塑身作用。根据中医学理论知识,《黄帝内经•脉要精微论》:“腰者,肾之府。”明•赵献可在《医贯•十二官论》中说:“肾有二,精所舍也。形如豇豆,相并而曲附于脊。”肾的生理功能是藏精、主骨、生髓,为先天之本,生长发育之源;同时肾主水、主纳气,所以对腰部的锻炼可以达到益肾填精的目的。肾又主一身阴、阳之气,对维持脏腑阴阳的相对平衡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所以历代医学家、养生家十分注重对肾脏及肾经的调养。顶髋摆臂旋腰运动,还有利于经脉气血的运行,对肩、腰部运动不适有一定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动作要点口诀】

跨脚并步两腿蹲,两手平摆再顶髖,

掌心相对似抱球,以腰带臂再转身;

头往上顶臂上伸,两手下落肩下沉,

意循胃经走一遍,真气充盈调根本。

第四式 龙登:(足太阴脾经)

两脚尖外展,双掌缓提,掌心斜向上,目视前方,屈膝下蹲,两掌向斜前方下插,转掌心向上成莲花状,目视双掌,起身,两掌缓缓上举与头顶上方,两掌外展,指尖朝外,脚跟缓提,目视前下方,脚跟下落,两掌内合,下按,两臂外旋,翻掌,中指点按大包穴,本式一下一上为一遍,共做两遍。第二遍结束时,两掌下落,目视前方。

做龙登这一式动作时应注意:下蹲时,应根据自身年龄,以及柔韧性状况,选择全蹲或半蹲,手掌外展提踵下看时,要保持重心平衡,全身尽量伸展, 两掌上举时,意念从脚大趾(隐白穴)----上行,经膝关节内侧(阴陵泉穴)至腋下(大包穴)。

健身气功马王堆导引术正背面教学(健身气功马王堆导引术功理)(10)

功理作用:

龙登这一式动作,通过两臂撑展,通畅三焦,有利于去除胸闷、气郁、气喘等身体不适,提踵而立,可发展小腿后肌群力量,拉长足底肌肉、韧带,提高人体平衡能力,伸展屈蹲,舒展全身,有利于改善颈、肩、腰、腿部运动不适。

【技术要领】

动作一:两脚以脚跟为轴,脚尖外展成八字步;双掌缓缓提至腰侧,掌心斜向上;目视前方。

动作二:两腿屈膝下蹲;同时,两掌向斜前方下插,意想浊气下降;全蹲时转掌心向上,在胸前呈莲花状;目视双掌。

动作三:起身直立,两掌缓缓上举,伸展于头顶上方;目视前上方。

动作四:两掌以手腕为轴外展,指尖朝外;同时,脚跟缓缓提起;目视前下方。

动作五:两脚跟下落,两掌内合于胸前下按,指尖相对,随后两臂外旋翻掌;两肩外展,中指点按大包穴;目视前方。

动作六至九:同动作二至五。

本式一下一上为1遍,共做2遍。

【注意事项】

1.下蹲时,根据自身年龄,及柔韧性状况,可选择全蹲或半蹲。

2.手掌外展提踵下看时,保持重心平衡,全身尽量伸展。

3.两掌上举时,意想从脚大趾(隐白穴)上行,经膝关节内侧(阴陵泉穴)至腋下(大包穴)。

健身气功马王堆导引术正背面教学(健身气功马王堆导引术功理)(11)

【习惯性错误、纠正方法】

1、脚尖外展角度小,下蹲不充分,或手捧莲花时脚跟离地。纠正方法,以脚跟后外侧边沿为轴,使脚尖外展大于90°成八字脚。下蹲时,膝关节充分外展,与脚尖方向一致。两臂从两膝中间前伸,再屈肘捧掌呈莲花状。

2、提踵举臂撑掌时,两臂夹角过大。纠正方法,两掌上举时,目视两掌,两掌稍宽于肩,两臂夹角约30°。提踵撑掌时,两臂角度不变,指尖侧落,收颏微低头看前下方。

【功理作用】

1.两臂撑展,通畅“三焦”,有利于祛除胸闷、气郁、气喘等身体不适。

2.提踵而立,可发展小腿后肌群力量,拉长足底肌肉、韧带,提高人体平衡能力。

3.伸展屈蹲,舒展全身,有利于改善领、肩、腰、腿部运动不适。

两臂上举撑展,可以疏通三焦气机,通调三焦。中医学认为三焦为“孤府”,有通行元气,主持诸气,总司全身气机和气化功能。宗气和元气,都是通过三焦而运行上下,《灵枢·营卫生会》“营出于中焦,卫出于下焦”。另外三焦还能通调水道,所以“三焦”通畅,有利于改善因水液代谢失常、气机失调等引起的身体不适。

提踵而立,可刺激足三阳、足三阴经经气及足部各穴位,起到防治疾病的作用。提踵还可以对脚底进行自我按摩,对足部反射区进行刺激,《图解脚底按摩疗法》一书中介绍,左右脚底有很多反射区,其中各个脏腑器官,都能在足底找到其反射区,对反射区的刺激,可以对相应脏腑组织器官的疾病,起到预防治疗的作用。提踵还可以发展小腿后肌群力量,拉长足底肌肉、韧带,提高人体平衡能力。伸展屈蹲,舒展全身,有利于改善颈、肩、腰、腿部的经气运行,对上述部位的运动不适,有一定的调节和治疗作用。

【动作要点口诀】

提掌斜插腿全蹲,抻臂屈肘并掌根,

目视莲花缓慢起,两手上托两臂伸;

下颏内收视下方,掌根用力提脚跟,

两手下按翻双掌,点按大包需停顿。

第五式 鸟伸:(手少阴心经)

外展脚跟,开步站立,两臂内旋,以腰带臂,由内向外摆动,以腰带臂,由内向外再摆动,幅度加大。身体前伏,两手按于体前,抬头。动作四:下落回收,由腰椎、胸椎、颈椎结节扭动伸展,双手下按,抬头。起身直立,上式动作重复一遍,共做两遍。

做这一式动作时应注意:头颈与脊柱的运动要协调一致, 侧摆臂时意念从腋下(极泉穴)----经肘部(少海穴)----至小指端(少冲穴)。

健身气功马王堆导引术正背面教学(健身气功马王堆导引术功理)(12)

功理作用:

鸟伸这一式动作,通过展臂前伸,可以改善颈肩部运动不适的预防与调治,通过扭动脊柱有利于腰、背部运动不适的预防与调治。

【技术要领】

动作一:接上式。两脚以脚尖为轴,外展脚跟,开步站立,两脚间距与肩同宽;两臂内旋,以腰带动两臂由内外摆动,目视前方。

动作二:两臂外旋,以腰带动两臂由内向外再摆动,幅度依次加大;目视前方。

动作三:身体前俯,上体与地面平行,两掌按于体前,抬头,目视前方。

动作四:下颌向内回收,由腰椎、胸椎、颈椎节节蠕动伸展,双掌随动作前摆下按,随即抬头,目视前方。

重复动作一至四1遍。

动作五:身体直立,两掌自然垂落于身体两侧;目视前方。

本式动作一至五为1遍,共做2遍。

【注意事项】

1.注意头颈与脊柱的运动要协调一致。

2.侧摆臂时,意念从腋下(极泉穴)经肘(少海穴)至小指端(少冲穴)。

健身气功马王堆导引术正背面教学(健身气功马王堆导引术功理)(13)

【习惯性错误、纠正方法】

1、脚跟外展后,两脚间距小于肩宽。纠正方法,一是做龙登时,两脚尖外展要充分。二是脚跟外展时,不要以脚掌为轴外展,要以脚尖为轴外展,脚跟外展要充分到位,使两脚平行,不可成外八字脚。

2、身体前俯时,低头、弓背,目视前下方,上体与地面不平行。纠正方法,身体前俯时,抬头直背,目视前方,使上体与地面平行,两臂垂直,两掌翘腕,指尖向前按于体前。

3、拱身摆掌时,直背起身,没有脊椎的蠕动伸展。纠正方法,拱背起身时,先弓腰低头收颏,再由腰椎、胸椎、颈椎逐节蠕动伸展起身。上身起至45°后,把脊椎伸直,双掌随之稍前摆,再下按,还原抬头直背俯身状态。

【功理作用】

1.展臂前伸,有利于颈、肩部运动不适的预防与调治。

2.通过蠕动脊柱,有利于对腰背部运动不适的预防与调治。

以腰带动两臂向外摆动,幅度依次加大。这样不仅对肾起到按摩锻炼的作用,而且可以对上肢经脉,进行牵拉刺激,使经气通畅,起到对颈、肩、肘部运动不适的防治作用。还可以对胸廓进行有规律的扩张,有助于舒胸畅气,利心肺之气,调和心肺功能,充分发挥“肺主一身之气”的功能。胸中宗气充沛,则全身之气充沛,全身气机升降协调,脏腑气化功能正常,使整个机能状态,得以向有利的方面发展。同时对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有一定的预防治疗作用。

身体前俯,两掌下按,目视前方;下颌内收,颈椎、胸椎、腰椎节节蠕动。这样可以对督脉、足太阳经两条经脉上的穴位,及华佗夹脊穴进行刺激,而有效的锻炼了肾和膀胱,使其气血激荡,经络疏通,起到养生和对疾病预防治疗的作用;对心肺疾病、上肢疾病、胃肠道疾病、腰腹疾病,及下肢疾病有一定的治疗和预防作用。

【动作要点口诀】

两臂内旋再前伸,摩运两肋后仰身,

轮臂向上俯身按,抬头伸臂微微紧;

吸气收腹脊涌动,双臂下沉再起身,

疏通经络走心经,动作柔和气血顺。

第六式 引腹:(手太阳小肠经)

左脚收回,并步站立,两臂侧平举,右腿屈膝,左髋顶出,左臂内旋,右臂外旋,左腿屈膝,右髋顶出,右臂内旋,左臂外旋,左顶髋,右顶髋,左臂向上划弧,下落。右掌向上拳伸,两掌在胸前交叉,左掌外,右掌内,右掌旋伸向上,翻掌,左手外旋下按至胯旁,掌指朝前,同时左顶髋,穿掌、撑按,穿掌、撑按,穿掌、撑按,身体转正,两臂自然垂落于身体两侧,目视前方。

做这一式动作时应注意:手臂上举时,上手小指应对准肩部后侧臑俞穴,下手拇指应对准臀部环跳穴, 两手上撑时,意念从小指端(少泽穴)----经肘关节内侧(小海穴)----至耳前(听宫穴)。

健身气功马王堆导引术正背面教学(健身气功马王堆导引术功理)(14)

功理作用:

这一式动作中,两臂内旋外展,有利于肩、肘、手部运动的不适的预防和调治,髋关节的扭动,配合手臂动作可刺激内脏,有利于消化不良,腹部胀气等身体不适的预防与调治。

【技术要领】

动作一:接上式。左脚收回,并步站立,两臂侧平举;目视前方。

动作二:右腿微屈膝,左髋向左顶出;同时,左臂向旋,右臂外旋,两手掌心翻转;目视前方。

动作三:左腿微屈膝,右髋向右顶出;同时,右臂内旋,左臂外旋,两手掌心翻转;目视前方。

动作四至五:同动作二至三。

动作六:接上式。左臂由体侧向上划弧,经头顶上方下落至胸前,右掌下落,经体前向上旋伸;两掌在胸前交叉,左掌在外,右掌在内;目视前方。

动作七:右掌继续旋伸,在头顶右上方翻掌,掌指朝左,掌心向上,左掌外旋下按至左胯旁,掌心向下,掌指朝前;同时,髋部左顶;目视左前方。

动作八至九:同动作六至七,唯动作方向相反。

动作十:左掌经体侧向外划弧落下,两臂自然垂落于身体两侧,并步站立,目视前方。

【注意事项】

1.两臂内旋外展时,注意腹部放松。

2.上举时,上面手掌的小指对照肩部后侧(臑俞穴),下面手掌的拇指对照臀部(环跳穴)。

3.两掌上撑时,意念从小指端(少泽穴)经肘关节内侧(小海穴)至耳前(听宫穴)。

健身气功马王堆导引术正背面教学(健身气功马王堆导引术功理)(15)

【习惯性错误、纠正方法】

1、顶髋侧平举旋臂时,头部左右转动,两臂高低差别过大。纠正方法,顶髋侧平举旋臂时,头部顶悬端正,面向正前。随顶髋旋臂,使脊椎形成三道弯曲线。两臂侧平举,微屈肘,直臂旋转翻掌,两臂自然平。

2、顶髋撑按掌时,上面的手臂内旋不充分,撑摆不到位。纠正方法,随顶髋撑按掌,上举的手臂要充分内旋,肘向侧上后摆,使掌心向上,指尖向内,屈肘,臂成弧形,手掌撑于肩正上方,使小指垂线落于肩后侧臑俞穴,目视上手另侧前方。

3、身体紧张僵硬,顶髋时,头部随之侧倾。纠正方法,无论侧平举顶髋,还是上下撑按顶髋,腰腹部都要完全放松,使脊椎形成多弧曲线。头部顶悬,或面向正前或左右平转,不能侧倾。

【功理作用】

1.两臂内旋外展,有利于肩、肘、手部运动不适的预防和调治。

2.髋关节的扭动,配合手臂动作,可刺激内脏,有利于对消化不良、腹部胀气等身体不适的预防与调治。

两臂有规律的内旋外展,能畅通手三阴经与手三阳经,有助于强心益肺,通调三焦,润肠化结;有利于对肩、肘、手部运动不适的预防与调治。右腿微屈膝,左髋向左顶出;左腿微屈膝,右髋向右顶出,可以刺激内脏及腿部外侧经脉:如足阳明胃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等,可消除消化不良、腹部胀气、两胁不适等相应脏腑出现的病证。

一掌在头顶掌心向上,一掌在髋部掌心向下,这样充分牵拉腹腔,可刺激脾脏经络,达到健脾和胃的作用。足太阴脾经主要循行在胸、腹部,是脾脏外在的反应线。通过此动作导引,可反复刺激脾经,疏通经络,增强脾主统血、主运化的功能,使脾脏能有效地把食物中的精华物质,转化为气血津液,通过心肺送至全身脏腑组织,以供人体生命活动之需。对因脾脏功能失常而带来的疾患,进行预防和治疗。

【动作要点口诀】

并步站立臂平伸,吸气外展吸气蹲,

翻掌调整目平视,屈膝下蹲需顶髖;

调整身体臂旋伸,上撑下按再顶髖,

两肩后展转头看,手指穴位对应准。

第七式 鸱视:(足太阳膀胱经)

身体左转,左脚向左前方上步,两掌内旋摩肋,两掌划弧上举,左腿微屈,右脚缓慢前踢,脚面绷直,两肩后拉,头前探,右脚勾脚尖,右脚回落,左脚收回,两臂下落,目视前方。上步摩肋,举臂缓踢,勾脚探视,并步收脚。本式一左一右为一遍,共做两遍。第二遍结束时,开步站立,两手自然垂落,目视前方。

做这一式动作时应注意:两臂上伸时,掌心向外,头微用力前探, 勾脚尖时,意念从头---经后背----腘窝(委中穴)至脚趾端(至阴穴)。

健身气功马王堆导引术正背面教学(健身气功马王堆导引术功理)(16)

功理作用:

这一式动作中,抻臂拔肩,头颈前探,有利于颈肩部运动不适的预防与调治,上步抬腿踢脚,可改善身体平衡能力,有利于对下肢运动不适的预防与调治。

【技术要领】

动作一:身体左转,右腿屈膝,左脚向左前方上步;两掌内旋摩两肋。

动作二:接上式,两掌经体侧向外划弧上举;同时,左腿微屈,右脚缓缓前踢,脚面绷直;目视前方。

动作三:两臂上伸,两肩后拉,头前探;同时,右脚勾脚尖;目视前上方。

动作四:右脚回落,左脚收回,并步站立;两臂经身体两侧下落;目视前方。

动作五至八:同动作一至四,唯方向相反。

本式一左一右各为1遍,共做2遍。

第2遍最后一动时,左脚收回,开步站立;目视前方。

【注意事项】

1.两臂上伸时,掌心向外;头微用力前探。

2.勾脚尖时,意念从头经后背、腘窝(委中穴)至脚趾端(至阴穴),勾脚后微停顿。

健身气功马王堆导引术正背面教学(健身气功马王堆导引术功理)(17)

【习惯性错误、纠正方法】

1、踢脚时,支撑腿直膝,勾脚时,支撑腿屈膝。纠正方法,踢脚同时,支撑腿屈膝,重心下降到位。勾脚时,保持屈膝,重心不起不落。

2、踢脚时,勾脚前踢动作过猛。纠正方法,踢脚时,屈膝重心下降,脚面绷直,脚尖帖地面缓缓踢出,踢到位后,再慢慢向上勾脚。

3、勾脚向后拉肩时,两手下拉,两眼向前平视。纠正方法,踢脚时,两臂上举到脸侧前方。勾脚的同时,两臂上伸,屈腕两肩后拉,不要向下拉。同时要,撅颏抬头向前探,两臂向后拉至脸侧后方,两眼由平视转为看前上方。

【功理作用】

1.伸臂拔肩,头颈前探,有利于颈、肩部运动不适的预防与调治。

2.上步抬腿踢脚,可改善身体平衡能力,有利于颈、肩部运动不适的预防与调治。

伸臂拔肩,头颈前伸。可以对心经、肺经、三焦经等手部经脉进行有效的刺激。对颈及肩部的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均有预防和治疗作用。

上步抬腿踢脚,脚面绷直,勾脚尖,可以有效的刺激脚踝部穴位,踝关节正是“原穴”所在处。原穴是脏腑原气输注、经过和留止于十二经脉四肢部的腧穴,是十二经脉维持正常生理功能的根本。踝部的运动,目的主要是为了刺激“原穴”,加强自我按摩。“五脏有疾,当取之十二原”,说明原穴对防治内脏疾病,起到重要的作用。故功法中活动踝关节,既可以增强经络运行气血、协调阴阳的生理功能,又可以提高经络抗御病邪、反映症候病理的能力,还可以加强经络传导感应、调整虚实的防治功能,从而起到维护正气、内安五脏、强身健体的效果。

【动作要点口诀】

向前旋掌并转身,摩运两肋臂上伸,

抬腿轻松向前踢,上体正直脚面紧;

两肩后拉身上抻,探头勾脚稍停顿,

手脚配合全身动,用意导引气满身。

第八式 引腰:(足少阴肾经)

双手提至腹前,沿带脉摩运至身后,抵住后腰,四指前推,身体后仰。两掌自腰部向下摩运,身体前俯,两掌经腿后垂落于脚尖前,转腰同时左肩上提,带动左掌上提,头向左转,目视左侧,转腰落肩、落掌,头转正,上体直立,两掌内旋,手背相对,上提至胸,双掌下落,沿带脉摩运,抵腰前推,俯身摩运,提肩远观,落肩还原,起身提手。本式一左一右为一遍,共做两遍。第二遍结束时,两手自然垂落于身体两侧,开步站立,目视前方。

这一式动作应注意,一侧肩上提时,要保持另一侧手不动,转腰抬肩方向与头转的方向要一致,前俯时头部不要低垂。 两手上提时,意念从脚底(涌泉穴)---经膝关节内侧(阴谷穴)----至锁骨下缘(俞府穴)。

健身气功马王堆导引术正背面教学(健身气功马王堆导引术功理)(18)

功理作用:

这一式动作中,躯体的前俯、后仰、侧屈、扭转可以充分锻炼腰背肌,有利于腰部运动不适的预防与调治,在前俯到位后,扭转颈项,不仅可以加大牵拉腰背肌的力量,而且有利于颈部、背部运动不适的预防与调治。

【技术要领】

动作一:接上式。双掌提至腹前,沿带脉摩运至身后;双掌抵住腰,四指用力前推,身体后仰;目视前方。

动作二:两掌自腰部向下摩运至臀部;身体前俯,两掌继续向下摩运,经两腿后面垂落于脚尖前;抬头,目视前下方。

动作三:转腰的同时左肩上提,带动左掌上提;同时,头向左转,目视左侧方。

动作四:转腰落左肩,落左掌;同时,头转正,目视前下方。

动作五:上体直立,两掌内旋,手背相对沿体中线上提至胸平;目视前方。

动作六:双掌下落至腹前,沿带脉两侧分开;双掌摩运至身后,双掌抵住腰,四指用力前推,身体后仰;目视前方。

动作七至十:同动作二至五,唯转头方向相反。

本式一左一右各为1遍,共做2遍。第2遍结束时,两掌自然垂落于身体两侧;开步站立,目视前方。

【注意事项】

1.左肩上提,保持右掌不动,转腰抬肩方向与头转的方向要一致。前俯时,头部不要低垂。

2.两掌上举时,意念从脚底(涌泉穴)经膝关节内侧(阴谷穴)至锁骨下沿(俞府穴)。

健身气功马王堆导引术正背面教学(健身气功马王堆导引术功理)(19)

【习惯性错误、纠正方法】

1、双手向前推腰时,仰头向上看。纠正方法,双手向前推腰时,向后展肩合肘,身体反弓,收颏向前平视。

2、向前俯身幅度过大,低头弓背。纠正方法,向前俯身,两手垂摆至脚尖前时,上身与地面平行。颈部放松,自然伸直,不可低头,目视前下方。

3、转腰提肩时,肩臂僵直,手臂左右摆动。纠正方法,转腰提肩时,以百会、脊椎、尾闾为轴,转腰提肩向侧看。肩臂放松,提落时保持手臂垂直于地面,另一只手臂保持原位不动。

【功理作用】

双掌提至腹前,沿带脉摩运至身后,可以刺激带脉经气。而带脉可以约束纵行诸脉,调节脉气,使纵行诸脉之脉气不下陷。带脉又主司妇女带下。所以对一些因气下陷引起的疾病,及妇科带下病有预防与治疗作用。身体前俯后仰,侧屈扭转。对背部经脉、腹部经脉进行有规律的牵拉,可以使经气通畅,特别是对任督二脉的牵拉,从而达到调节全身阴阳气血,提高脑、髓、肾的功能,有利于女子月经,及女子生殖机能的发育等。还可以充分锻炼腰背部肌群,有利于对腰部运动不适的预防与调治。前仰到位后拧转颈项,可以调节颈部经脉的通畅,对颈部运动不适等疾病有一定的预防与治疗作用。

【动作要点口诀】

开步站立手摩运,按摩带脉后仰身,

叉腰推按至脚前,转头提肩扭上身;

调正旋臂掌背对,收腹拱背再起身,

上下起落要协调,运动全身保养肾。

第九式 雁飞:(手厥阴心包经)

并步站立,两臂侧平举,掌心向下,左掌转掌心向上,徐徐上举,同时右臂缓缓下落,目视左掌,屈膝半蹲,两臂成一条直线,头由左向右转动,目视右掌,转正平举,翻掌上举,目视右掌,屈膝下蹲,转头下视,转正平举。本式一左一右为一遍,共做两遍。第二遍结束时,两掌自然垂落于身体两侧,并步站立,目视前方。

做这一式动作时应注意:动作要徐缓自如,抬掌与转头的转换要协调, 转头下视时,意念从胸内(天池穴)----经肘横纹中(曲泽穴)----至中指端(中冲穴 )。

健身气功马王堆导引术正背面教学(健身气功马王堆导引术功理)(20)

功理作用:

雁飞这一式动作,通过身体左右倾斜,可以较好的调理全身气血运行,有平气血、宁心神的功效。

【技术要领】

动作一:并步站立,两臂侧平举,掌心向下;目视前方。

动作二:左掌转掌心向上,徐徐上举,与体侧成45度夹角;同时,右臂缓缓下落;目视左掌。

动作三:两腿屈膝半蹲,两臂成一条直线;头左转,目视左掌。

动作四:保持身体姿势不变,唯头由左向右转动;目视右掌。

动作五至八:同动作一至四,唯方向相反。

本式一左一右各为1遍,共做2遍。第2遍结束时,两掌自然垂落于身体两侧;并步站立,目视前方。

【注意事项】

1.动作要徐缓自如,注意抬掌与转头的转换要协调。

2. 转头下视时,意念从胸内(天池穴)经肘横纹中(曲泽穴)左中指端(中冲穴)。

健身气功马王堆导引术正背面教学(健身气功马王堆导引术功理)(21)

【习惯性错误、纠正方法】

1、并步站立,两臂侧平举,两臂一高一低。纠正方法,两臂侧平举时,多数人有自己不觉察的习惯性倾斜。这与脊椎的直立状态和习惯有关。纠正方法,可面对镜子,先闭目做侧平举,再睁眼观察,找准自己习惯性倾斜方向,然后对镜做校正练习,可恢复平正。

2、转头不充分,不到位。纠正方法,转头看倾斜的上、下手时,不能只是转眼看到手就不再转头了。要充分转头,把下颏转到肩上,正眼看手为好。注意,转头时一定要缓慢,转头的幅度要循序渐进,逐步到位。

3、两臂不成45°倾斜,或两臂45°倾斜两肩仍水平,使两臂与肩不成一条直线。纠正方法,两肩要随两臂同时起落,使肩臂成一条45°斜直线,肩部不应有折角。看上手时,头微后仰,转头看下手时,头微低,始终保持颈椎与两肩的连线垂直。

【功理作用】

身体左右倾斜。可以对足少阳胆经,和足厥阴肝经进行刺激,而肝的生理作用,是藏血和疏泄气机,从而达到全身气机疏通畅达的目的。因此此功法可以调理全身气血运行,有平气血、宁心身的功效。还可以对消化功能,及情志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动作要点口诀】

并步站立臂平伸,两手旋转看掌心,

徐徐上举身倾斜,两臂对应往外抻;

转头翻掌再屈蹲,缓慢协调有松紧,

形似大雁高空飞,调整呼吸心不闷。

第十式 鹤舞:(手少阳三焦经)

开步站立,前后摆臂,身体右转,屈膝下蹲,两掌向下按推,两腿直立,屈指收掌,屈膝下蹲,两掌向外按推,目视后方。两臂垂落,身体转正,屈膝下蹲,目视前方。前后摆臂,右转按推,曲肘按推,两臂垂落,本式一左一右为一遍,共做两遍。第二遍结束时,两掌自然垂落于身体两侧,开步站立,目视前方。

做这一式动作时应注意:整个动作要求,舒展、圆活,上下协调。 按推时,意念从手指端(关冲穴)----经肘外侧(天井穴)指头面部(丝竹空穴)。

健身气功马王堆导引术正背面教学(健身气功马王堆导引术功理)(22)

功理作用:

鹤舞这一式动作,通过两手臂的前后摆动,躯干的扭转,可以有效促进全身气血的运行,有利于颈、肩、背、腰运动不适的预防与调治。

【技术要领】

动作一:开步,两膝微屈蹲,身体微右转,随之两腿直立,两臂前后平举,掌心向下,与肩同高;目视前方。

动作二:双腿屈膝下蹲,两掌随之缓缓向下按推;两腿再直立;目视右方。

动作三:身体继续右转,双臂屈肘收掌,双腿屈膝下蹲,两掌缓缓向外按推;两腿再直立;目视后方。

动作四:两臂自然垂落于身体两侧,身体转正;同时,双腿屈膝下蹲:目视前方。

动作五至八:同动作一至四,唯方向相反。

本式一左一右为1遍,共做2遍。第2遍结束时,两掌自然垂落于身体两侧;开步站立,目视前方。

【注意事项】

1.整个动作要求舒展圆活、上下协调。

2.按推时,意念从手指端(关冲穴)经肘外侧(天井穴)至头面部(丝竹空穴)。

健身气功马王堆导引术正背面教学(健身气功马王堆导引术功理)(23)

【习惯性错误、纠正方法】

1、两臂前后平举时,转头向侧看。纠正方法,身体侧转,两臂前后平举时,头不转动,目视正前方手臂摆起。然后转头90°面向侧方,同时余光看两掌下按。

2、两臂前后平举时,前手高,后手低。纠正方法,因为两臂侧平举,两眼只看一只手时,多数人习惯看不见的手较低。因此,做此势时,要特别注意把看不见的另一只手抬平。

3、转身不充分,两掌推按不到前后正方向,或转身时脚下移动。纠正方法,转身推按掌时,脚尖和膝关节均保持向前不动,要靠腰和肩的充分拧转来转身,使两掌推按到前后正方向。

【功理作用】

两臂的前后摆动、躯干的扭转,及眼睛的左右视为主。动作虽然简单,但要求整个动作要舒展圆活、上下协调,要达到形气神一体。这样可有效促进全身气血的运行,对于全身机能的调整起着重要的作用,对于心血管疾病,及呼吸系统疾病,有一定的治疗预防作用。转体回顾可以使任脉、督脉、带脉通畅,脊柱灵活,增强平衡性。另外,对颈、肩、背、腰运动不适,也有一定的预防与调治作用。

【动作要点口诀】

前后摆臂手平伸,转身下按微屈蹲,

两掌外推转头看,屈肘收掌再屈蹲;

两掌按推缓起身,动作协调要均匀,

仙鹤起落展翅舞,肩带双臂动全身。

第十一式 仰呼:(足少阳胆经)

掌心相对,缓缓上举,目视前上方。两臂下落,上体前倾,头向后仰,挺胸塌腰,头转正,两臂外展,两手翻掌下落,扶按于腰侧,指尖向下,脚跟缓提。两掌沿体侧向下摩运,脚跟缓落,屈膝下蹲,目视前下方。本式一上一下为一遍,共做两遍。第二遍结束时,两臂自然垂落于身体两侧,开步站立,目视前方。

做这一式动作时应注意:两臂分落至水平,颈部肌肉放松, 掌上举下落时,意念从头面部(瞳子髎穴)----经身体外侧(环跳穴)----至脚趾端(足窍阴穴)。

健身气功马王堆导引术正背面教学(健身气功马王堆导引术功理)(24)

功理作用:

仰呼这一式动作,通过举臂外展,挺胸呼气可祛除气喘、胸闷等身体不适,并有利于颈、肩运动不适的预防和调治,立足可发展小腿后肌群力量,拉长足底肌肉、韧带提高人体平衡能力。

【技术要领】

动作一:两掌心相对,缓缓上举至头顶;目视前上方。

动作二:两臂从两侧落下,上体微前倾,头后仰,挺胸,塌腰,目视前上方。

动作三:头转正,两臂外展。

动作四:两手翻掌下落,扶按于腰侧,指尖向下;同时,两脚脚跟缓缓提起,目视前方。

动作五:两掌沿体侧向下摩运,两脚跟缓缓落下;同时,双腿屈膝下蹲;目视前下方。

本式一上一下为1遍,共做2遍。第2遍结束时,两臂自然垂落于身体两侧;开步站立,目视前方。

【注意事项】

1.两臂分落至水平,颈部肌肉放松。

2.掌上举下落时,意念从头面部(瞳子髎穴)经身体外侧(环跳穴)到脚趾端(足窍阴穴)。

健身气功马王堆导引术正背面教学(健身气功马王堆导引术功理)(25)

【习惯性错误、纠正方法】

1、两臂从两侧下落时,直身后仰,没有挺胸塌腰,身体反弓。纠正方法,两臂从两侧下落时,上体微前倾,头向后仰,挺胸、塌腰,使身体成反弓形。

2、仰头回正时,两侧的手臂没有向后平展。纠正方法,颈部放松,头回正,两侧的手臂(手心向上)向侧后水平外展,此时保持挺胸塌腰身体反弓,目视前方。两手内旋翻掌时,身体调整正直。

【功理作用】

1.两臂外展,挺胸呼气,可以导引气在胸腹中运行,以升举阳气,充养髓海,调理三焦气机,进而改善气喘、胸闷、头晕、眼花等身体不适,并有利于对颈、肩运动不适的预防与调治。

2.立足可发展小腿后肌群力量,拉长足底肌肉、韧带,提高人体平衡能力。

【动作要点口诀】

两臂缓慢向前伸,上举后仰两侧分,

头正臂展手翻转,以肩带臂至掌心;

两手下落提脚跟,扶按腰侧手提运,

屈膝下蹲往下推,两臂下沉再起身。

第十二式 折阴:(足厥阴肝经)

左脚上步,右掌上举,重心前移,右脚跟提起,右臂旋落,掌心向上,退步收脚,两臂平举,转 掌心向前拢气,目视双掌,身体前俯,转掌指向下拢气,两掌上托,身体直立,两臂内旋,两掌下 按,两臂垂落。上步举臂,悬臂下落,前俯拢气,上托,下按。本式一左一右为一遍,共做两遍。

做这一式时应注意:上步举掌时尽量拉伸躯干, 双掌沿下肢内侧上行时,意念从脚趾端(大敦穴)----经膝关节(曲泉穴)----至腹侧(期门穴 )。

健身气功马王堆导引术正背面教学(健身气功马王堆导引术功理)(26)

功理作用:

折阴这一式动作中,手臂伸举旋落,有利于肩部运动的不适与调治。折叠前俯,可以有效刺激 内脏,并有利于脊柱各关节运动不适的预防与调治。

【技术要领】

动作一:接上式。左脚向前上步;同时,右掌上举,重心前移,右脚跟提起;目视前方。

动作二:右臂外旋,下落至与肩平,掌心向上;重心后移,目视前方。

动作三:退步收脚,两掌经体侧平举,掌心向上,转掌心向前拢气,至体前转掌心斜相对,掌指向前,约与肩同宽;目视双掌。

动作四:身体前俯,转掌指向下拢气;目视双掌。

动作五:双腿屈膝下蹲,随即身体缓缓直立,两掌托气上举至腹前;目视前方。

动作六:两臂内旋,转掌心向下,两掌下按;两臂自然垂落于身体两侧;目视前方。

动作七至十二:同动作一至六,唯方向相反。

本式一左一右为1遍,共做2遍。

【注意事项】

1.上步举掌时,尽量拉伸躯干。

2.双掌沿下肢内侧上行时,意念从脚趾端(大敦穴)经膝关节(曲泉穴)至腹侧(期门穴)。

健身气功马王堆导引术正背面教学(健身气功马王堆导引术功理)(27)

【习惯性错误、纠正方法】

1、上步举臂时,身体不够伸展。纠正方法,上步举臂时,全身放松,手臂充分上举,指尖向上,掌心向前,下臂摆至侧下稍后,指尖向下掌心向后,挺胸展体两臂上下对拉伸展。

2、两掌向前向下向上采气时,动作小不到位。纠正方法,手臂放松,两肘自然伸直,从两脚开步两掌托至侧平举时起,掌心随动作旋转,始终向着采气方向,两掌尽量划出最大的弧线。

3、两掌从腿前托起过高,到了胸部。纠正方法,两掌从腿前托起至腹前,约与脐同高。然后内旋翻掌,下按垂落于体侧,接做下一个动作。

【功理作用】

手臂伸举旋落,有利于手部经气的畅通、调理三焦气机,对心血管疾病及呼吸系统疾病的预防治疗有一定的作用,还可以对肩部运动不适起到预防与调治作用。折阴前俯,可以对督脉进行牵拉,刺激其经气,对人体起到治病保健的作用。能有效刺激内脏、脊柱,对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有一定的预防治疗作用,并对脊柱各个关节运动不适的起到预防与调治作用。

【动作要点口诀】

迈步单举挺直身,旋臂下落移重心,

两臂拢气体前倾,掌指向下再俯身;

转掌拢气膝屈蹲,两手托气再起身,

腹前翻掌往下按,自然站立呼吸匀。

健身气功马王堆导引术正背面教学(健身气功马王堆导引术功理)(28)

收式:

两臂内旋,两侧摆起与髋同高,两掌向前合抱于胸前,与胸口同高,两掌内收,掌心向上,内旋摩肋。两掌合抱于上腹前,与中脘穴同高。内旋摩肋,两掌合抱于下腹前,与肚脐同高。两手虎口交叉相握,扶于肚脐。两掌沿带脉分开至腰侧下按,自然垂落,左脚收回,并步站立。

做收式动作时应注意:两掌体前合拢时,身体重心随动微移,两掌心依次对照胸部、上腹部和下腹部。下按时应意念涌泉穴。

功理作用:

收势的作用是平和气息,引气归元,静养心神。

【注意事项】

1.两掌体前合拢时,身体重心随动微移。

2.两掌心依次对照胸部(膻中穴)、上腹部(中腕穴)、下腹部(神阙穴),然后按掌。

3.下按时,意想涌泉穴。

健身气功马王堆导引术正背面教学(健身气功马王堆导引术功理)(29)

【习惯性错误、纠正方法】

1、两掌三次体前合抱,手的高度完全一样高。纠正方法,三次体前合掌要抱于三个不同的高度。第一次是两掌合抱胸前,约于膻中穴同高;第二次是两掌合抱上腹前,约与中脘穴同高;第三次是两掌合抱下腹前,约与神阙穴同高。

2、最后两掌相叠合于腹前,松手垂臂,收脚并步。纠正方法,三次合抱后,两掌虎口交叉相握抚于肚脐,调息一次后两掌分开,摩带脉至腰侧下按,垂臂体侧,收脚并步,目视前方。

【功理作用】

意想涌泉,平和气息;引气归元,静养心神。

两掌心依次对照胸部、上腹部、下腹部,然后按掌意想涌泉穴,可使气机自上而下,以达到调畅全身气机的目的。两虎口交叉相握,抚于肚脐,以引气归元,起到培补中气、壮元气、滋养脏腑、平调阴阳。对全身机能的调节有很大的作用。

【动作要点口诀】

两臂内旋转掌伸,胸前相抱稍停顿,

掌指相对意成圆,膻中穴前是标准;

收臂摩肋再旋抻,中脘穴处再停顿,

最后对应神闕穴,摩运带脉放松身。

总之,此导引法以循经导引、行意相随为主要特点,从而达到形、气、神三为一体的练功境界。动作围绕肢体开合提落、旋转屈伸、抻筋拔骨进行设计,以条畅气机,通行气血为要。是一套古朴优美、内外兼修的功法,集修身、养性、娱乐、观赏于一体。另外,动作优美,衔接流畅,安全可靠,简单易学,适合于不同人群习练,具有祛病强身、延年益寿的功效。

附:整套功法口令

预备势:并步站立,调匀呼吸,意守丹田。

起势:左脚开步,松静站立。两臂外旋-上托-内旋下按-悬腕-托-按-旋-托-按。

挽弓:两手上托-胸前合抱-开-合-左转-抻拉-转正,合抱-开-合-右转-抻拉-转正,合抱-开-合-抻拉,合抱-开-合-抻拉,转正还原。

引背:提踵-拱背-摩肋-前伸-拱背-后坐-按掌眺望-收脚还原,拱背-摩肋-后坐-按掌-收脚,拱背摩肋-后坐-按掌-收脚,拱背-摩肋-后坐-按掌-收脚并步。

凫浴:摆臂-顶髋-旋腰后视-两掌下按,摆臂-顶髋-旋腰后视-两掌下按,摆臂-旋腰-按掌,摆臂旋腰-按掌。

龙登:八字开立-两手上提,屈蹲插掌-手捧莲花-身臂直立-提踵上撑-内合下按-点按大包,屈蹲插掌-手捧莲花-身臂直立-提踵上撑-内合下按-点按大包-两手垂落。

鸟伸:脚跟外旋-悬臂前摆-展臂俯身-卷身-前探-起身,悬臂前摆-展臂俯身-卷身-前探-起身-并步。

引腹:两臂侧举-悬臂左顶髋-悬臂-右顶髋-左顶髋-右顶髋,穿掌-撑按,穿掌-撑按,穿掌-撑按,穿掌-撑按-还原。

鸱视:上步摩肋-举臂踢脚-勾脚探视-并步还原,摩肋-踢脚-探视-并步,摩肋-踢脚-探视-并步,摩肋-踢脚-探视-开步。

引腰:摩运带脉-引腰前推-俯身摩运-提肩远观-落肩还原,起身提手-下落分掌-摩运前推-俯身-提肩-落肩起身-落掌-摩运-前推-俯身-提-落-起-落-摩运-前推-俯身-提-落-起-落。

雁飞:并步-两臂侧起--翻掌上举-屈膝下蹲-转头下视-转正平举-翻掌上举,屈膝下蹲-转头下视平举-上举,屈蹲-转头-平举-上举,屈蹲-转头-平举-还原。

鹤舞:左脚开步-摆臂-按掌-起身-收掌-推掌,摆臂-按掌-起身-收掌-推掌,摆-按-起-收-推-摆,按-起-收-推-落掌还原。

仰呼:上举-仰呼-外展-下落,上举-摩运-上举-仰呼-外展-下落-提手-摩运-还原。

折阴:举臂-旋落-拢气-抱气-捧气-下按,举臂-旋落-拢-抱-捧-按,举-落-拢-抱-捧-按,举-落拢-抱-捧-按。

收式:两手侧起-合抱膻中-内旋摩肋-合抱中脘,虎口交叉-合于腹前-呼吸均匀,气沉丹田。

分掌-下按-意注涌泉-并步还原,整套功法到此结束。

功理要旨

功法要旨是学练功法的旨趣和要义,是理解功理、掌握技术的关键。健身气功·马王堆导引术的功理要旨,既包含有健身气功项目普遍的共性要旨,也蕴含有其独特的理论内涵。

一、活肢正脊,内外合一

健身气功·马王堆导引术要求呼吸自然顺畅,精神宁静专一,肢体动作典雅柔美,三者融合锻炼而达到身心合一的境界。马王堆导引术以人体脊柱为纽带,带动上下肢、躯干进行前俯、后仰、侧屈、扭转、折叠、开合、缩放、提落等全方位运动,不仅给人体的肌肉、筋膜、骨骼、关节等进行全方位运动,而且练功过程中强调精神内守、形意相随、内外合一,从而达到平衡身心的功效。

本功法十二式动作按照人体十二经络走向进行编排,是一个完整的人体内循环锻炼体系。以经络系统为媒介循经导引,外以四肢百骸的动作来牵拉筋骨肉,牵动经络影响相应的内在脏腑机能;内以意念助推经络中的气血运行,让气血在脏腑与肢骸中贯通周流,使之滋润人体五脏六腑、四肢百骸,进而改善人体生命功能状态。

从功法技术结构层面而言,健身气功·马王堆导引术是一项全身性运动。挽弓、凫浴、引腹、雁飞为左右结构运动,龙登、鸟伸、引腰、仰呼为上下结构运动,引背、鸱视为斜方向结构运动,鹤舞为前后方向结构运动,各式动作结构均按照全身运动的整体观进行了针对性的运动。各种动作结构布局,不同的身体锻炼部位,各式合而练之即是全身性锻炼。

特别是扭肢折腰等技术要求,使髋与肩要相互推顶活动,让躯干从四正四隅的方位进行大幅度的挤压,进而产生由外而内的脏腑按摩。第六式“引腹”即是典型例子,该式透过肩和髋的扭动,挤压中脘,形成胃部按摩,可疏通胃气。手腕旋转、屈伸,撑掌顶指,足踝拧碾、提落、勾踢等动作,以梢节引导根节、从外向内伸展强化肌筋膜的锻炼技巧,让习练者的身体活动更具全面性。

二、导气令和,引体令柔

马王堆导引术主要源自《导引图》中所记载的,反映我国古人进行呼吸吐纳和身体活动的方法;按照晋代李颐所注,导引就是“导气令和,引体令柔”。

所谓“导气令和”,主要是指调顺呼吸之气以配合肢体运动,从而达到调节体内气血运行的目的。细、匀、深、长的呼吸方式,不仅能帮助习练者身体处于舒适自然的状态,还可有效增加横隔肌的力量和活动幅度,更大范围的刺激按摩五臟六腑,促使气血顺畅。健身气功·马王堆导引术非常注重“导气令和”的锻炼,要求习练者逐渐做到细、匀、深、长的腹式呼吸。气,也指人体机能;如胃气指胃功能,胃气虚为胃功能弱,消化机能可能就较差。马王堆导引术作为肢体活动为主的健身功法,首要关注的是外在肢体的活动机能,要求“手足相合,上下相随”,肢体协调,动作柔顺;进一步则透过循经导引的功法锻炼,导引经络与气血,影响相关脏腑,调整内在脏腑的机能。

所谓“引体令柔”,主要是指通过各种肢体关节的牵拉运动达到身体柔顺的目的。规律性的“引体”动作练习,可以不断改善人体各部位的屈伸能力,发展人体的柔韧性、灵活性,进而提高人体的稳定性、耐久力,对于滑利关节、松解粘连、疏导经脉、畅通气血亦有所帮助。健身气功·马王堆导引术的肢体动作非常注重旋转屈伸、抻筋拔骨和柔韧性的锻炼。科学研究和群众实践充分表明,马王堆导引术的“导引”,健身功能非常显着,这也是它本身蕴涵的主要功理要旨之所在。

人体的骨骼位置结构,不但会影响身体的活动功能,也会影响脏腑的机能;不正确的四肢结构限制了手的灵活度与脚的活动功能,扭曲的躯干可压迫内脏,也可压迫脊神经,不仅能引发相关脏器的一系列症状,也能引起四肢与体表的疼痛。骨骼由肌筋膜固定与牵拉,较好的柔韧性与灵活性可以让身体的骨骼处于正确的结构状态,具有正常的活动功能,也让内脏机能不因受压迫而失常。通过本功法的规律性锻炼,使人体四肢百骸合乎功法的要求,既可强化人体正常的骨骼位置结构,也对纠正偏颇的身形极有裨益。良好的身形、正确的骨骼位置结构,有利于人体气血的运行和畅通,对改善生命功能状态具有积极作用。

三、定向疏导,畅通经脉

从中医理论来看,人身体的衰败,大多属于阴阳调节失衡。《黄帝内经》记载: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

六八,阳气衰竭于上,面焦,发鬓颁白;

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

八八,天癸竭,精少,肾藏衰,形体皆极;

则齿发去。肾者主水,受五藏六腑之精而藏之,故五藏盛,乃能泻。今五藏皆衰,筋骨解堕,天癸尽矣。故发鬓白,身体重,行步不正,而无子耳。难经里也说:脉有太过、不及、相乘、复溢,所谓关格、离决之势,来于阴阳、虚实、母子之失衡,至于补泻、益损可平。如此,病之来去,身之精神与否,皆在于平衡。所谓情志起伏、六淫攻易,唯一失衡,各部四时皆居于位则无畏矣。马王堆导引术正是基于中医的阴阳平衡理论,利用大禹治水之堵不如疏的思想,结合中医阴阳互根、互济的解说,充分结合奇经八脉、十二经络的理论,走三焦,横阴阳,导阳气以下行,牵阴气以上升,结合呼吸吐纳、熊经鸟伸之法,调节人体臻于阴平阳秘的和谐之境地,取得祛病强身、益寿延年之功效。

《马王堆导引图》由两部分组成:前半部分有两段文字分别描述了古代人呼吸吐纳疗病的理念和11条经脉循行的路线,后半部分描绘了11列4行总共44幅古人锻炼身体的图像。该图左侧文字中有关经脉的记录,提示我们古人锻炼身体与疏通经脉的理念有关。十二条正经和奇经八脉,可谓是众人皆知的概念,其实人体经络系统还有12经别、15别络、孙络、浮络,与12经筋、12皮部等构成,其中12经筋联缀四肢百骸,主司关节运动功能,与控制身体活动的肌筋膜系统相关,相当于一种肌连结,特别值得重视。健身气功·马王堆导引术汲取了《马王堆导引图》疏通经络锻炼身体的思想,采用了循经导引的练功方法,来达到定向疏导、畅通经脉的健身目的。定向疏导就是运用意念与肢体的配合,按照经脉气血的运行方向进行疏导的方法。健身气功·马王堆导引术通过肢体导引与意念的相互配合,突出强调了畅通经脉的健身作用。

本功法由十二式动作组成,十二式动作分别对应着十二正经,按照经脉气血流注的循环顺序进行编排,通过功法技术对人体“身、心、息”的调节引动气血运行,将十二式动作演练与经脉的气血运行相结合,实现功法技术对人体身心、气血、脏腑等的定向疏导,实现经脉畅通的目的。经脉畅通,气血运行,是实现健身气功所强调的“三调合一”身心境界的基础,也是健身气功习练者所必须注意的要点之一。练习健身气功·马王堆导引术时,除了要加强技术动作对人体内循环系统的定向疏导外,还应注意“身、心、息”三者之间的调节,以身练息、以息养心、以心化身,将“身、心、息”融为一体。

循经规律

经脉是人体内气血运行的通路。《黄帝内经 · 灵枢》中说,“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在内与五脏相属,在外与六腑相通,具有“决生死、处百病、调虚实”的重要作用。为此,历代健身养生家,都把对经络的调理,作为重要内容。健身气功 · 马王堆导引术,以“循经导引、形意相随”为主要特征,把动作编排与经络理论相结合,意念循经与形体动作、呼吸吐纳相对应,较好的实现了“三调”合一的健身养生效果。根据近年来的习练及教学经验,以增强广大习练者对经络循行的认知,和熟练度为主要视角,对马王堆导引术循经导引的规律,和特征进行条理化的探索总结。在此基础上编写了,十二经络“三点一线”俞穴助记歌诀,并对循经导引,在其他健身气功功法中的应用,进行了初步的拓展与探索,期冀对广大健身气功习练者能有所裨益。

一、全套动作编排与人体经络理论对应严谨

除去起势和收势,马王堆导引术,共编排了十二式动作,每式动作循行一条经络,十二个动作,刚好与人体十二正经形成一一对应的关系。当习练者全部动作完成后,恰好实现了对十二经脉的逐经循行,使人体气血完成了三次“从胸到手→从手到头→从头到足→从足到腹”的周身运行,从而较好的贯彻了健身气功形体动作、呼吸吐纳、心理活动“三调”并举的理念,达到了“内调脏腑、外养经络、充盈气血、滋养身心”的健身养生效果。

马王堆导引术,安排经络循行的动作顺序,是按照人体气血的流注顺序,首先从手太阴肺经开始的。“肺朝百脉”,由于各经络气血的运行,均有赖于肺气的输送,因此,马王堆导引术,循经顺序依据“表里相随”的气血流注规律,由肺经始并逐经相传,最后由肝经殿后,形成手足相顾、阴阳相间、环环相扣、周流全身的气血循环流注。

健身气功马王堆导引术正背面教学(健身气功马王堆导引术功理)(30)

按十二经脉循环流注规律,马王堆导引术,每四个动作为一组,共分为三组,每组对应循行四条经脉。每组循经均由手阴经从胸开始,至足阴经入腹(胸)结束,每组动作均独立地推动气血,完美实现环绕周身一圈的循经流注。

健身气功马王堆导引术正背面教学(健身气功马王堆导引术功理)(31)

第一组,太阴至阳明组:通过挽弓、引背、凫浴、龙登四个动作,实现了由手太阴肺经从胸到手,交接到手阳明大肠经从手上头,再由足阳明胃经从头到足,最后由足太阴脾经从足到腹的第一圈周身循行流注。第一圈循经路线及起点、中点、末点穴位情况见表1。

健身气功马王堆导引术正背面教学(健身气功马王堆导引术功理)(32)

第二组,少阴至太阳组:通过鸟伸、引腹、鸱視、引腰四个动作,完成了由手少阴心经从胸到手,交接到手太阳小肠经从手上头,再由足太阳膀胱经从头到足,最后由足少阴肾经从足到胸的第二圈周身循行流注。第二圈循经路线及起点、中点、末点穴位情况见表2。

第三组,厥阴至少阳组:通过燕飞、鹤舞、仰呼、折阴四个动作,完成了由手厥阴心包经从胸到手,交接到手少阳三焦经从手上头,再由足少阳胆经从头到足,最后由足厥阴肝经从足到腹的第三圈周身循行流注。第三圈循经路线及起点、中点、末点穴位情况见表3。

二、十二经脉关联关系及循经路线与方向的共性特征

马王堆导引术每四个动作,对应循行四条经脉为一组,以使每组动作,能在完成一个完整的经络周身循环流注的基础上,同时实现一对手阴阳经,和一对足阴阳经的交替轮换。通过一组四个循经动作,使人体气血在意念的引领下,循着指定的经络,沿着一定方向,周流到了人体的手足、四肢、躯干、头面等各个部位,完美实现了气血的周身流注。

(一)阴阳经络与脏腑对应关系特征

根据中医理论,人体十二经脉与十二脏腑器官直接关联,一一对应。同时,十二脏腑器官之间又阴阳相交、互为表里。中医称心、肝、脾、肺、肾、心包六个脏属器官为阴;称小肠、胆、胃、大肠、膀胱、三焦六个腑属器官为阳。因此,凡是名为脏属器官的经络一定是阴经;而名为腑属器官的经络一定是阳经。每一个脏属阴性器官必然要对应一个腑属阳性器官,并结对联姻,组成一对阴阳协调、表里相济、内修外攘、和谐共生的器官系统。

(二)手经与足经的“自成一家、不相混配”规律

根据十二经脉循行的部位,把十二经脉按照手足属性分为手六经和足六经。凡走到手上的经络冠名以“手经”,凡走到足上的经络冠名以“足经”。按照前述脏腑关系结亲联姻组成的一对器官,要么同属于手经,要么同属于足经。亦即在结亲联姻构成表里的关系上,手经与足经“自成一家”,老死不相往来,不能混搭混配;这种关系还表现在手经和足经在四肢分布上的泾渭分明。比如手经肯定不能走到腿上,更不能走到脚上;同理,足经也一定不能走到胳膊上,更不能走到手上。因此,按照表里关系并结合手足交替原理排列的十二经脉流注顺序,一定是先走一对手阴阳经,再走一对足阴阳经,即“按对”进行手、足经络的交替轮换。

(三)阴阳经络人体表里分布及走向特征

中医认为,阴经主内,属里,一般分布在人体的里侧或内侧;阳经主外,属表,一般分布在人体的外侧。中医划分人体的阴阳,是以人体在爬行状态下能否接收阳光的部位做参照的。因此,阴经一般走肢体内侧入胸腹,阳经一般经背肩颈部上头面。

双手高举过头的形体姿态下:所有阴经走向均为“从下向上”,所有阳经走向均为“从上向下”。

两臂前平举或两臂侧平举的形体姿态下,手阴经走向为“由里向外”,手阳经走向为“由外向内”。

(四)手阴阳与足阴阳经络的起点、经点与落点规律

手阴经以胸为起点,经肘部内侧合穴,落于指尖井穴;手阳经以指尖井穴为起点,经肘部外侧合穴,落于头面末穴。

健身气功马王堆导引术正背面教学(健身气功马王堆导引术功理)(33)

足阳经以头面为起点,经于膝部外侧合穴,落于足趾井穴;足阴经以足趾井穴为起点,经于膝部里侧合穴,落于腹部末穴。

(五)三阴合穴与三阳合穴在肘、膝部位的分布规律

遵循“一生三,三生万物”之道,中医把一阴一阳化生为“三阴”“三阳”。“三阴”为太阴、厥阴、少阴;“三阳”为阳明、少阳、太阳。“合穴”为十二经脉“井、荥、输、经、合”五俞穴之一,为手经在肘部周边、足经在膝部周边的十二个穴位。

(1)手三阴经合穴和足三阴经合穴在肘、膝部的分布规律

手三阴经合穴在肘部的肘窝一侧(内侧),足三阴经合穴在膝部的里侧(内侧),其在肘窝及膝部内侧的分布规律在人体标准立正姿态下为:太阴走体前,厥阴走体侧,少阴走体后。

健身气功马王堆导引术正背面教学(健身气功马王堆导引术功理)(34)

(2)手三阳经合穴和足三阳经合穴在肘、膝部的分布规律

手三阳经合穴分布在肘部外侧(肘尖一侧),足三阳经合穴分布在膝部的前、侧、后三面,其分布规律在人体标准立正姿势形态下为:阳明走体前,少阳走体侧,太阳走体后。

(六)十二经络起、中、落三点位俞穴的“六六”分布规律

十二经络由起始穴、中点穴和落点穴三点构成一线,共计36个俞穴。这36个穴位分布在人体的6个部位,每个部位分布3阴3阳6个穴位,构成显著的“六六分布”规律。分别为:

健身气功马王堆导引术正背面教学(健身气功马王堆导引术功理)(35)

頭面部6个;手指部6个;足趾部6个;胸腹部6个;肘部6个;膝部6个。

除肘部和膝盖部的12个合穴为中点穴位外,其余胸腹、手指、头面、足趾四个部位的6个穴位均为3始穴 3末穴。由此便形成了“从胸到手→从手到头→从头到足→从足到胸(腹)”、循行四条经络、连通六个部位、连续循行三圈的往复性周身经络流注。

三、意念循经与动作、呼吸导引的有机契合规律

马王堆导引术独具“循经导引、形意相随”的功法特点,准确把握意念循经与形神、气息导引“三调合一”的方法,使之完美契合,达到动静结合、协调一致、阴平阳秘,精神乃治,对于提高练功功效至关重要。

马王堆导引术官方教材对每个动作经络循行的节点和时机都做了具体而又明确的规定。为了便于掌握和记忆,结合笔者平时习练和教学实践,现把总结的意念循经与动作、呼吸相互配合的一般规律简要介绍如下:

(一)手经循行一般在形体静止状态下进行,呼吸吐纳与形神的“开合收放”相协调

手经的意念循经是根据形神的开合收放,配合呼吸,在形体动作短暂静止的状态下进行。古人认为,“神”对“形”具有超越和统帅作用,“形具而神生,神动则气行”。在形体短暂静止时,气息和气血运行根据形神“收吸放呼”的配合规律,使意念、神情、呼吸协调一致,相依相生。这一状态结合肢体开合遵循“手阴经由内及外、手阳经由外及内”的循经方向,将神志神情与呼吸气息相配合,以神统形、以神领气,实现精气神协调一致。此即所谓的“以神领气、神动气行”。

比如,第一式“挽弓”循行手太阴肺经,循经导引从转身后两臂拉开开始,随着意念和神情从胸部的中府穴自内向外运行,沿大臂内侧经肘窝的尺泽穴,一直到拇指端,然后注目少商穴。由于神情和气息是从内向外运行,遵循“放呼”的呼吸规律,故应配合呼气为主。再如,第十式“鹤舞”,循行手少阳三焦经,循经导引从转头向后两掌、两臂前后推开开始,意念和神志从注视无名指端的关冲穴,由神情引导气血从关冲沿小臂外侧向内行至肘端的天井穴,再走大臂上头到眉梢的丝竹空穴,此时神情和意念是从外向内收敛的,遵循“收吸”的呼吸规律,故应配合吸气为主。其他手经如“引背”循行大肠经、“鸟伸”循行心经、“引腹”循行小肠经、“燕飞”循行心包经等都遵循了手经循行的这一基本规律。

(二)足经循行一般在运动状态中运行,呼吸吐纳与形体的“起落提按”相配合

足经的意念循经是配合肢体动作的上下运动,在运动过程中进行的,并遵循“起吸落呼”的形体动作呼吸规律,使动作、呼吸、意念在运动过程中协调一致,相得益彰。这一状态是根据“阳经自上而下、阴经自下而上”的循行方向,将意念循经与形体动作及呼吸的“起吸落呼”相配合。此即所谓的“以形导气、形气相随”。

比如,第三式“凫浴”循行足阳明胃经,循经导引从两掌合抱下按至眼眶下的承泣穴开始,随着两掌的继续下按,意念循经随动作行至肚脐两侧的天枢穴,再由意念下运到膝盖下方的足三里,最后行至二足趾的厉兑穴。按照“起吸落呼”的形体动作呼吸规律,动作过程应以配合呼气为主。再如,第十二式“折阴”循行足厥阴肝经,遵循阴经自下而上的循行方向,循经导引从两掌接地后捧气上行开始,意念引领动作由大趾大敦穴上行,随着两掌上托至膝部的曲泉穴,继续上行至乳头下方的期门穴为止,遵循“起吸”规律,此过程应配合吸气,实现“意、形、气”相依相随。除“鸱视”循行膀胱经处于静止状态外,其他足经如“龙登”循行脾经、“引腰”循行肾经、“仰呼”循行胆经等都遵循了这一规律。各式循经导引与形神、呼吸三调协同相随情况见表4。

健身气功马王堆导引术正背面教学(健身气功马王堆导引术功理)(36)

四、十二经脉“三点一线”俞穴助记歌诀

依照马王堆导引术官方教材明确的十二经络的“三点一线”俞穴,我们把十二条经络的名称及其功能特点,以及该经络按起落方向经过的三个点位俞穴的大体位置和名称,用十二首比较顺口的“打油诗”逐一表述出来,大体遵循七言律的格式,分享给大家。希望能对广大功友完整准确的理解、熟悉、掌握十二经络的循行起到良好的助记作用。

十二首助记歌诀的顺序是依照马王堆导引术的动作安排及其对应的经络顺序排列的。按照脏、腑表里关系及经络流注顺序共分为六对,分别是肺-大肠经系统、脾-胃经系统、心-小肠经系统、肾-膀胱经系统、心包-三焦经系统和肝-胆经系统。

肺系统

首辅之官肺太阴

阳明大肠连肺经

肩下胸前中府印

食指尖上商阳行

肘横纹前尺泽现

肘部外缘曲池水

拇指井穴少商君

鼻翼两侧迎香情

脾系统

仓廪胃经本阳明

太阴脾经五味出

承泣穴畔泪不停

始穴隐白大趾住

天枢直下足三里

膝橫纹前阴陵泉

二趾桡侧厉兑卿

腋下大包浅水湖

心系统

少阴心经帝王相

太阳小肠心之宝

腋窝极泉圣水扬

少泽起于末指梢

肘纹少海通幽处

肘横纹后小海啸

小指末端少冲镶

耳旁听宫闻曲高

肾系统

足阳膀胱与肾亲

少阴肾精作强官

睛明穴上看得真

足底劲力藏涌泉

腘窝正中委中穴

腘横纹后阴谷雨

小趾桡侧至阴尊

归入锁骨俞府湾

心包系统

厥阴心包通三焦

少阳三焦疏水吏

乳外天池飘云霄

无名指外关冲取

肘横纹中曲泽穴

肘部外侧开天井

直与中冲试比高

眉梢末处丝竹空

肝系统

少阳胆经肝相照

厥阴肝经五虎将

灵眸外眦瞳子髎

大敦坐在大趾上

环跳直奔阳陵泉

腘横纹中曲泉河

足窍阴下四趾梢

乳峰山下期门江

五、循经导引在其他健身气功功法中的应用

需要说明的是,尽管循经导引,是健身气功 · 马王堆导引术的“独门绝技”,但是,调形、调息、调心“三调合一”,是所有健身气功功法的共性特征。作为心理活动调节的重要内容,循经导引在其他功法中,如能被恰当运用,对于充分发挥健身功效,必将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事实上,在国家健身气功管理中心,已经发布的多部健身气功功法中,每部功法对脏腑及经络系统的调理,都给予了充分的考虑和足够的重视,它们中的一部分动作,要么直接有明确针对性的具体经络锻炼,要么与马王堆导引术循行经络的动作设计异曲同工,可以参照引用。

比如,八段锦中的“左右开弓似射雕”、导引十二法中的“姬昌贯虱”等动作,可用来循行手太阴肺经,或手阳明大肠经;导引十二法中的“凤凰来仪”可以循行手少阴心经;五禽戏中的“鹿奔”可以循行手阳明大肠经,“虎扑”可以循行手少阴心经,“鹿抵”可以循行足太阳膀胱经;八段锦中的“调理脾胃理三焦”、易筋经中的“摘星换斗”、导引十二法中的“双鱼悬阁”可以循行手太阳小肠经;大舞中的“开胯式”可以循行手厥阴心包经;易筋经中的“韦驮献杵第三式”可以循行手少阳三焦经;导引十二法中的“出水芙蓉”可以循行足太阴脾经或足少阴肾经;八段锦中的“两手攀足扶肾腰”、大舞中的“抻腰式”可以用来循行足太阳膀胱经;五禽戏、易筋经、大舞等功法中的收功动作,可以循行足阳明胃经等等。

总之,只要我们深刻领悟经络循行的规律和方法,熟练掌握循经路线、腧穴点位方向,在功法习练中勤于琢磨、活学活用、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就一定能把循经导引,这一绝佳的健身养生手段,应用发挥到极致,真正达到调形、调息、调心“三调”融合为一,实现内运脏腑,外舒经络,阴平阳秘,精神乃治,从而切实有效地巩固,和扩大每部健身气功的健身养生功效。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