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江西最真实的古村落(一个以宗法建村的古村落)

江西最真实的古村落(一个以宗法建村的古村落)走进流坑古村村口就是一棵千年的大樟树,樟树往右旁边就是董蕃昌夫妇的千年古墓,风水认为该处戌山辰向(戊戌龙)之地,董蕃昌生前面龙湖择地而建。再往前走一点就是“高坪别墅”。流坑二十一世董蕃昌夫妇之墓难能可贵的是流坑董氏族人依然生活在古村里,依然鲜活。流坑古村落流坑董氏尊西汉董仲舒为始祖,开基祖为唐宰相董晋曾孙董合,崇文重教,尊师崇道,世第联科,文韬武略。

在江西抚州乐安县牛田镇流坑村,这里四面环山,这里有山水,村前有四个大型池塘组成的一个龙湖,村后面就是贯穿乐安、永丰、吉水的乌江顺水而流。就是这么一个村落,有着一千多年的历史,见证了从五代到民国的兴衰更替;全村有6000多口人,村落却为董氏单姓聚居;村子不大,在历史上却迎来了许多文人学者诸如宋代朱熹明代徐霞客杨士奇金幼孜罗洪先曾同亨清代董士标刘绎的造访。没错,它就是被誉为“千古第一村”的江西乐安县流坑古村

江西最真实的古村落(一个以宗法建村的古村落)(1)

流坑古村牌坊

流坑古村位于乐安县牛田镇东南部,坐落在乐安县城西南方向38公里、赣江支流乌江之畔,四周青山环抱,三面江水绕流,村周江岸,古木摇翠,百鸟和鸣。其远处,群山拥翠,岚雾缭绕;近处,乌江、龙湖环绕,村内墙门楼守望,就像被乌江怀抱的小城池,是一座典型的江右民系古村。

江西最真实的古村落(一个以宗法建村的古村落)(2)

流坑古村落

难能可贵的是流坑董氏族人依然生活在古村里,依然鲜活。

江西最真实的古村落(一个以宗法建村的古村落)(3)

流坑古村落

流坑董氏尊西汉董仲舒为始祖,开基祖为唐宰相董晋曾孙董合,崇文重教,尊师崇道,世第联科,文韬武略。

江西最真实的古村落(一个以宗法建村的古村落)(4)

流坑二十一世董蕃昌夫妇之墓

走进流坑古村村口就是一棵千年的大樟树,樟树往右旁边就是董蕃昌夫妇的千年古墓,风水认为该处戌山辰向(戊戌龙)之地,董蕃昌生前面龙湖择地而建。再往前走一点就是“高坪别墅”。

江西最真实的古村落(一个以宗法建村的古村落)(5)

流坑古村高坪别墅

此宅为士绅董蕃昌所建,建于明代正德年间(1506-1521),其后代于清道光九年(1829)重建,平面布局仍保留明制,为前带庭院两进一天井,院门上方砖刻“双寿坊”额,为乐安知县吴淮为庆祝董蕃昌及其高寿所立。

江西最真实的古村落(一个以宗法建村的古村落)(6)

高坪别墅双寿坊

董蕃昌,号高坪,为流坑董氏第二十一世,无功名官爵,娶牛田峡圳张氏为妻,夫妻均年逾八十,是村中高寿而有德望之人。

江西最真实的古村落(一个以宗法建村的古村落)(7)

流坑古村老公社

沿着河边一直往前走就是古村的老公社,这里常有三三两两的当地老人在此休闲。

江西最真实的古村落(一个以宗法建村的古村落)(8)

流坑古村五王庙

流坑古村五王灵庙,据传这是董德元有求心应高中状元,立五王在此庙为真神,一门五进士来求显灵,一年高中五个进士,方五王为显灵神,路过秀才此庙求拜,中状元后赠送银魁。

江西最真实的古村落(一个以宗法建村的古村落)(9)

流坑古村状元楼

“状元楼”位于棋盘街旁,地处流坑村落的制高点,坐西朝东,为一幢两层砖木结构的重楼。“状元楼”始建于南宋年间,为纪念南宋初年恩科状元董德元而建,历代有修茸,现存的状元楼是晚清重修之物。董德元(1096-1163),南宋绍兴十八年(1148)恩榜状元,官至参知政事。

江西最真实的古村落(一个以宗法建村的古村落)(10)

明斋绳武两先生祠

董德元是永丰建县(1054)后考中的第一位状元,也是乐安惟一的状元。当年,永丰县令吴南老为纪念这一盛事,显示地方荣耀,即在永丰县城的恩江之畔兴建“状元楼”以示庆贺。 董德元同科进士、理学大家朱熹为之题书“状元楼”匾。 在董德元中状元的第二年,即南宋绍兴十九年(1149),乐安县建置,流坑所处云盖乡划归抚州乐安县管辖。流坑董氏为光耀门庭,激励子孙,便仿照当时永丰县的“状元楼”在自已的村中兴建了这座“状元楼”。

江西最真实的古村落(一个以宗法建村的古村落)(11)

明斋绳武两先生祠的文物

这些是流坑古村明斋绳武两先生祠的文物,据当地村民讲,当时这套八仙桌椅只有在全家团聚时才能用,平时都是放在这里不动。

江西最真实的古村落(一个以宗法建村的古村落)(12)

明斋绳武两先生祠董氏先人

流坑古村进士祠内的先祖简介。

江西最真实的古村落(一个以宗法建村的古村落)(13)

明斋绳武两先生祠内文物

明斋绳武两先生祠的文物。

江西最真实的古村落(一个以宗法建村的古村落)(14)

明斋绳武两先生祠

明代建筑“明斋绳武两先生祠”为祀奉董明斋、董绳武二人而建,现辟为村史馆。进入祠堂内首先见一块巨大的落地“进士光荣榜”木牌匾“龙章世锡”,刻满董氏由宋至清历代取得功名的先贤姓名、官位。另外陈列有雕花板、刻字木板、牌匾等文物。两宜堂还立有神位,堂前有一顶精美的轿子。

江西最真实的古村落(一个以宗法建村的古村落)(15)

流坑古村落

流坑董氏崇文重教,以科第而勃兴,成为江西大家族聚居的典型。元代,遇兵燹,村子遭毁。明、清时代,村中有识之士,兴教办学,修谱建祠,并发展竹木贸易,使流坑村又一次繁荣兴盛。从宋初到清末,全村出文,武状元各1名,进士34人,举人78人,进入仕途者,上至参知政事、尚书、下至主薄、教谕,超过百人。

江西最真实的古村落(一个以宗法建村的古村落)(16)

流坑古村两先生祠

江西最真实的古村落(一个以宗法建村的古村落)(17)

流坑古村

古村里面还有许多当地村民居住

江西最真实的古村落(一个以宗法建村的古村落)(18)

建斋先生祠

倒塌的建斋先生祠,好像写满了很多过往的故事一样。

江西最真实的古村落(一个以宗法建村的古村落)(19)

流坑古村建筑

江西最真实的古村落(一个以宗法建村的古村落)(20)

梅所先生祠

流坑古村梅所先生祠,这里还有其后人在此居住。

江西最真实的古村落(一个以宗法建村的古村落)(21)

流坑古村建筑

流坑村是中国封建宗法社会的一个缩影。在一千多年的漫长岁月里,董氏精英依靠严密的封建宗族制度来凝聚族众、维系秩序、稳定发展。保存有明万十年族谱3本,清代各房谱牒20多个版本,各种宗庙58座。

江西最真实的古村落(一个以宗法建村的古村落)(22)

古村大夫第

明代中叶村子经过规划,形成了七横一竖八条街巷,族人按房派宗支分巷居住、巷道设置门楼、门楼之间以村墙连接围合的整体布局,巷道用鹅卵石铺地,并建良好的排水系统,保存至今,别具一格,堪一绝。

江西最真实的古村落(一个以宗法建村的古村落)(23)

古村中的巷子

村中现存500余幢建筑中,明清占建筑及遗址计206余处,村中古建筑均为砖木结构楼房,质朴而简洁,但建筑装饰十分讲究。

江西最真实的古村落(一个以宗法建村的古村落)(24)

古村理学名家

明代建筑怀德堂中的雀(爵)鹿(封)猴(侯)砖雕壁,堪称精品。数以百计的屋宇,堂上有匾,门旁有联。其中保存完好的木质油漆匾额188方,门头墙壁的各种题榜362方,祠堂名额近60处,楹联72副,共计628方(处)。

江西最真实的古村落(一个以宗法建村的古村落)(25)

流坑古村中的巷子

流坑古村巷口首尾皆设门及望楼,用于村人关启防御。族人按房派宗支分巷分区居住,一如唐宋时代的里坊规制。各房派宗祠与各房派族众结合在一起,犹如众星拱月。全族大宗祠则建于村北,其他宫观庙宇均建于村外,以符合古礼要求。

江西最真实的古村落(一个以宗法建村的古村落)(26)

流坑古村文馆建筑

这是流坑古村最后一个景点“文馆”又称“江都书院”。从远处望去这座建筑很是气派。

江西最真实的古村落(一个以宗法建村的古村落)(27)

古村文馆

文馆俗称江都书院,建于明代晚期。此建筑前带庭院,西连藏书楼,主体为三进式砖木结构,是一座集读书、讲学、祀祖、敬贤、藏书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建筑群。文馆里面,大堂里供奉着董仲舒和当地先祖、名臣、乡贤等画像,气氛十分庄严肃穆。

江西最真实的古村落(一个以宗法建村的古村落)(28)

古村文馆内

明清时期,流坑大小书院林立,至今仅存文馆一座。文馆体质宏丽而完备,足可以说明古代流坑人士对教育的重视和文风之鼎盛。

据当地村民介绍,大堂堂顶的藻井,几百年来不被鼠咬、不结蛛网是因为藻井上面的蛇形雕刻可以吓跑老鼠,而呈进落式的屋顶可以引来南风,借自然风力打扫,不可谓不神奇。

江西最真实的古村落(一个以宗法建村的古村落)(29)

流坑大宗祠遗址

流坑古村大宗祠遗址更是一绝,五根高8米,直径0.7米的花岗岩石柱,像是流坑的“图腾”,深沉而内敛,朴实而厚重,无言傲视着苍穹,被称为流坑的“圆明园”。

江西最真实的古村落(一个以宗法建村的古村落)(30)

流坑古村全景

经过一天的游玩,我既见识到了当地的古朴的文化,也为江西大地上有如此庞大的古村而深深震惊。对于如此优质的历史文化古迹,我们应该好好保存,让它继续流传下去,也为中国古建筑文化留下永久的记忆。

记录祖国风土民俗,传承民俗传统文化。我是民俗摄影记录工作者大海,如果大家喜欢,请关注我。感谢收看.....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