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要杀刘备却不知道身边有关羽(张飞首级也被送给孙权)
孙权要杀刘备却不知道身边有关羽(张飞首级也被送给孙权)第一,当时曹丕已经称帝,他的志向是整个天下,不再只是单单的一个北方了。如果这是后蜀国与吴国发生战争,两国势必会鱼死网破,收益最大的莫过于魏国,这时候,魏国如果趁虚而入,或许吴国,或许蜀国,都将面临灭顶之灾。而两国之中灭亡掉一个,三国鼎立局势不存在。1:1:3瞬间变成了1:4,到时候曹丕一统天下岂不是易如反掌?至此,刘备“匡扶汉室”的梦想完全破灭!第二,刘备是世之枭雄,他之所以讨伐东吴,名义上是为两兄弟报仇,实则是为了夺回荆州。这样既可以开疆扩土,又可以将自己的仁义布满天下,引得天下人敬仰。如果他真心只想为关羽报仇,三年前就该报了,为什么拖了整整三年呢?刘关张三人的感情固然非同一般,可是刘备并非关羽张飞二人,关羽张飞是英雄,但刘备是枭雄。换句话说,刘备不会因为兄弟情而放弃帝王梦。第三,关羽张飞二人从来不把诸葛亮放在眼里,所以诸葛亮和他二人的情感也不会如刘备他们三人一般。更何况诸葛亮乃是懂的取
刘备曾经答应过东吴一件事,那就是自己取了益州和汉中后便会亲自把荆州归还给东吴。东吴孙权屡次派使者讨荆州失败后,又怕与刘备交兵之际曹操伐吴,只能无奈答应了刘备的要求。毕竟刘备的势力足以和自己抗衡,如果两兵交接,势必会鱼死网破,留给曹操可趁之机。可是怎奈刘备说话不算数,在已经得到了益州和汉中后,仍然以各种理由推脱不还荆州。毕竟荆州的地理位置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在隆中对① 的时候,诸葛亮就已经明确指出,荆州是蜀国的立足之本。所以对于东吴的索要刘备每次都以各种理由拒绝。导致东吴从周瑜到鲁肃,再到吕蒙都没有把荆州给夺回来。眼见文荐不行,孙权气急败坏,决定只好以武力夺回荆州了。
荆州
当时镇守荆州的只有大将关羽,其与大将都跟随刘备在前线和曹操抢夺汉中之地。东吴深知关羽的武艺高强无人能敌。所以手底下谋士建议只能智取,不可抢夺。于是他们抓住关羽骄傲自大的特点,派人写信夸赞关羽武功盖世,谋略非凡。关羽由此而放弃了荆州的防务。调集荆州全部兵力死战樊城。东吴将士趁此机会占领烽火台② ,不费一兵一卒便把荆州给拿到手了。等到后来关羽知道荆州丢失的消息后,为时已晚。在败走麦城,前往西川的道路上,被吴军半路杀出,因此而丧生。
关羽
刘备听到这个消息后,本想立即发兵东吴为关羽报仇,怎奈上到军师下到大小将士,都劝阻刘备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因为刘备刚刚占领了汉中,还立足不稳。刘备为此整整忍耐了三年。等到他在众人的“强迫”之下当上了汉中王后,刘备召张飞回汉中,准备一起商议大事为关羽报仇。可是张飞这个急性子,他一听要为二哥报仇了,便恨不得马上上战场。于是命人在三天之内连夜准备好五六万人马的白衣服(为关羽报仇得全军战士穿丧服)。可是那么多的衣服岂是三两天就能准备好的?张飞哪管这些啊,说弄不好就得死。那两个将士顿时心生恼火,反正也是死,何不把张飞杀掉。于是趁张飞熟睡的时候,二人持刀入门把张飞给杀了,并且连夜把张飞的头颅送给了孙权。
张飞
刘备听到这个消息后,悲愤交加更加下定了讨伐东吴的决心。可是话说回来,诸葛亮身为刘备的亲信军师,明知道刘备的两兄弟被东吴害死了,为何还要一而再,再而三的阻止刘备伐吴呢?是他自己体会不到刘备心中的痛恨吗?还是关羽张飞二人根本和诸葛亮就没有一点感情呢?其实都不是,诸葛亮阻止刘备伐吴的最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诸葛亮
第一,当时曹丕已经称帝,他的志向是整个天下,不再只是单单的一个北方了。如果这是后蜀国与吴国发生战争,两国势必会鱼死网破,收益最大的莫过于魏国,这时候,魏国如果趁虚而入,或许吴国,或许蜀国,都将面临灭顶之灾。而两国之中灭亡掉一个,三国鼎立局势不存在。1:1:3瞬间变成了1:4,到时候曹丕一统天下岂不是易如反掌?至此,刘备“匡扶汉室”的梦想完全破灭!第二,刘备是世之枭雄,他之所以讨伐东吴,名义上是为两兄弟报仇,实则是为了夺回荆州。这样既可以开疆扩土,又可以将自己的仁义布满天下,引得天下人敬仰。如果他真心只想为关羽报仇,三年前就该报了,为什么拖了整整三年呢?刘关张三人的感情固然非同一般,可是刘备并非关羽张飞二人,关羽张飞是英雄,但刘备是枭雄。换句话说,刘备不会因为兄弟情而放弃帝王梦。第三,关羽张飞二人从来不把诸葛亮放在眼里,所以诸葛亮和他二人的情感也不会如刘备他们三人一般。更何况诸葛亮乃是懂的取舍的谋士,孰轻孰重分的更轻。他深深的知道刘备此刻夺取荆州并不是最好的时候,所以才会极力劝阻刘备伐吴的。
刘备伐吴势力图
① 当时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的时候,诸葛亮为刘备实现宏图大业而定制的一套战略措施。
② 古代打战重要的防御措施,主要起到信息传递的作用。若有敌军到来,则白天放烟,夜间点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