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在哪个位置智擒鳌拜(少年康熙智擒鳌拜)
康熙在哪个位置智擒鳌拜(少年康熙智擒鳌拜)图片来自网络鳌拜在索尼在世的时候,还不敢很嚣张,因为他知道索尼无论是资历还是人望上都是碾压他的,所以他还是有所收敛的,但是当索尼去世之后,他就开始有些为所欲为了,首先是罗织罪名除掉了苏克萨哈,然后在强势压制遏必隆,这样他就成了朝堂之上说一不二的人物,想咋滴就咋滴,军政大事都要按他的意愿来行事。苏克萨哈属正白旗人,他曾是多尔衮的肱骨之人,在多尔衮突然病故之后,他立马调转枪头跟着顺治一起来清算多尔衮的势力圈子,因此而得到顺治爷的重用,但他的这种行为另很多人反感和鄙视,尤其是索尼、鳌拜、遏必隆等人一直都看不起他,满人虽然读书少,但历来讲究从一而终,苏克萨哈的这种行为导致其必须依附于皇权,否则他是寸步难行,所以他是绝对不会对皇权构成威胁的。图片来自网络索尼、遏必隆、苏克萨哈这三人虽然都是当世一等一的人杰,都是朝廷的中流砥柱,但他们都有一个共性,那就是不会嚣张跋扈,独断专行,把皇帝当成摆设,可有一人
爱新觉罗.玄烨,大清帝国的第四位皇帝,入主中原后的第二位皇帝,8岁继位,由于年龄尚幼,无法亲自处理政务,于是其父皇顺治爷,便在临终之际指定了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四人为辅政大臣,在小皇帝亲政之前,一切政务皆由这四人商议并上报给孝庄太后来定夺。
顺治为康熙指定的这四位辅臣,各自之间也是矛盾重重,为了各自的利益也是明争暗斗,其中以索尼的权势和威望最大,因为他从努尔哈赤时期就跟着爱新觉罗家族打拼了,但此时的索尼年龄太大了,很多事情也已经力不从心,他想做的就是自保(保自己和家族的利益),孝庄正是看中了这一点,才让康熙迎娶索尼的孙女,并立为皇后,从此索尼家族未来的荣耀完全没问题了,同样索尼所代表的势力也就成了康熙坚定的支持者,孝庄的这一步棋的确是高。
图片来自网络
在孝庄稳住了索尼之后,接下来便是遏必隆,此人看是墙头草随风倒,但其心中却是明如镜,其行事风格是小事装糊涂,大事不糊涂,也正是因为如此他才能在人才济济的朝堂之上位列四大辅臣,孝庄把遏必隆的二女儿嫁给了康熙,这样遏必隆也成为了皇亲国戚,从此家族的利益是得到了保障,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对皇帝忠心不二。
苏克萨哈属正白旗人,他曾是多尔衮的肱骨之人,在多尔衮突然病故之后,他立马调转枪头跟着顺治一起来清算多尔衮的势力圈子,因此而得到顺治爷的重用,但他的这种行为另很多人反感和鄙视,尤其是索尼、鳌拜、遏必隆等人一直都看不起他,满人虽然读书少,但历来讲究从一而终,苏克萨哈的这种行为导致其必须依附于皇权,否则他是寸步难行,所以他是绝对不会对皇权构成威胁的。
图片来自网络
索尼、遏必隆、苏克萨哈这三人虽然都是当世一等一的人杰,都是朝廷的中流砥柱,但他们都有一个共性,那就是不会嚣张跋扈,独断专行,把皇帝当成摆设,可有一人恰恰与他们相反,此人就是鳌拜,这个家伙曾被顺治封为满洲第一巴图鲁,意为满洲第一武士,鳌拜作为三朝老臣,出生入死,为满清的江山立下了赫赫战功,更为主要是他对爱新觉罗氏忠心不二,不过武将都有一个毛病,那就是霸道、专横,在瞬息万变的战场上,将军需要如此,但庙堂之上,面对天子若再如此,那就不好了。
鳌拜在索尼在世的时候,还不敢很嚣张,因为他知道索尼无论是资历还是人望上都是碾压他的,所以他还是有所收敛的,但是当索尼去世之后,他就开始有些为所欲为了,首先是罗织罪名除掉了苏克萨哈,然后在强势压制遏必隆,这样他就成了朝堂之上说一不二的人物,想咋滴就咋滴,军政大事都要按他的意愿来行事。
图片来自网络
这样的话康熙肯定是不同意的了,对于鳌拜的种种行径,孝庄都是看在眼里的,她若想除掉鳌拜,那是易如反掌的,毕竟鳌拜不是宗室贵胄,而且只是家奴出身,是靠军功上位的,其并没有强大的政治根基,孝庄的一纸诏书即可令其变成布衣之身,但孝庄没有这么做,她想让鳌拜成为康熙亲政并巩固皇权的垫脚石,所以她在幕后为康熙谋划了接下来的智擒鳌拜,当鳌拜被擒之后,并未做任何反抗,因为他非常清楚,反抗是没用的,但他也清楚,自己并没有造反的迹象,再加上自己过往的战功,康熙是不可能株连其家族的。
总之,封建制度发展到清朝时,皇权已经深入人心,真正的是神圣不可侵犯,类似于曹操这样的权臣是不可能再出现的,皇帝想让谁三更死,那他就不可能活过五更,别说鳌拜了,就是明朝末年刚刚继位的崇祯皇帝,不也是刚继位不久,龙椅还未坐热,就轻而易举把魏忠贤给除掉了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