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展现二胡的魅力(二胡艺术以集约化)

展现二胡的魅力(二胡艺术以集约化)快手、抖音账号欢迎关注《音乐周报》再次是强调理性思辨的综合助推之法。上个世纪50年代末兴起的民族音乐发展及其争辩的学术氛围,为曾家庆的《赶集》、刘文金的《豫北叙事曲》等作品涌现,为闵慧芬、鲁日融等演奏家的崭露头角奠定了理论基础。上世纪80年代初的《长城》《新婚别》等大型作品的出现亦是如此。理性思辨也是本届艺术周高举的大旗,其中集中辨析了闵慧芬二胡艺术的历史成就、二胡新创作品的技艺之道、江南风格二胡音乐演绎与教学的微观之法、民族音乐教学责任与担当的时代新法等直面对话与理性研讨,将二胡艺术发展的内在动力进行了理性思辨。正如乔建中所言,像闵慧芬等二胡先贤在既往探索中的成功有效之法,仍将在今后发展中显示出它无可限量的参考价值;王建民对《桃花坞》等新探之作的江南风格给予的简洁有效手法的建言,都是站在历史的维度对二胡艺术现代突破的“集约化”理性思辨之法。历史不可复制,但可以借鉴;现代有无限可能,但必须

展现二胡的魅力(二胡艺术以集约化)(1)

文 | 王安潮

二胡无疑是艺术化、现代化发展最突出的民乐器之一,它在20世纪从民间唱腔伴奏、民间乐种合奏之中实现了独立器乐化的突破,刘天华的十首二胡曲、刘文金的《豫北叙事曲》、王建民的《第一二胡狂想曲》分别在上世纪30年代、60年代、90年代掀起了轩然大波,实现了二胡艺术的一次次华丽转身。之后,不管是协奏曲式的大型化,还是室内乐形式的多声化,其发展之路再无大的波澜,大众和专家都在期盼它的新突破。事实上,近年来的二胡现代化、学科化乃至国际化探索活动都在积极开展之中,如宋飞策划的中国弓弦艺术节、中央音乐学院的北京胡琴艺术节、鲁日融等人组织的秦派二胡艺术节等活动,都在各地二胡的特色扩展上如火如荼地探索着,而民族管弦乐协会“新绎杯”等活动中对二胡作品、演奏家的奖励,也在刺激着二胡艺术的发展。上海音乐学院主办的“上海二胡艺术周”也是这场洪流中的积极探索者,它的综合立体化攻坚之法颇为业界所称道。今年的第二届艺术周又被列入“上海之春”系列活动之中,并在上海音乐家协会二胡专业委员会的助力下,以“集约化”的攻坚策略,为二胡艺术突破之道再做新探。其法或将为业界提供参考,尤其是挖掘、新创、思辨之法的协同发展之道,是集合诸法之类探索的重要参考之处。如果说20世纪各具特色的二胡个性化发展之法具有某些“粗放型”特点,新世纪以来更为精微的探索,并力图创造“高峰”精品力作的发展之法,则带有某种“集约化”意味。

“集约化”首先是强调综合立体之法。4月22日至26日举办的“第二届上海二胡艺术周”从“演、编、创、研、教”的二胡艺术生态的语境中着力推动二胡专业化发展,三场不同主题的音乐会诠释了演奏技艺的精英理念,新编江南丝竹题材的作品成为挖掘传统的新举措,征集新作品的比赛和委约新作则是创作助推艺术节的新品之道。多种论坛分别将专家、青年乃至大众邀约到研判二胡探索的新渠道之中,各种现场示范、教学以直观之法将传统乐种(如江南丝竹、广东音乐等)的二胡艺术予以微妙诠释。任何艺术的突破都是基于诸法协同作用,当年刘天华如果不是基于周少梅等人的二胡乐器改制、西乐传入、民间乐种的研习等基础上,也是难以突破的。正如新近被汝艺等人挖掘的孙文明二胡艺术,也是建立在孙氏多种新法探索所形成的11首二胡曲基础上。在当下业已成熟的二胡艺术状态下,综合之法不是简单的复合之法,而是多维观照语境下的聚焦式攻坚之法,本届艺术周中选定江南风格,将综合语境作用下的特色发展之道进行了聚焦,是集中特色攻坚的有效考量。

其次是强调挖掘与新创协同并进之法。传统音乐中蕴藏着珍宝,尤其是二胡艺术20世纪的发展在南方实现爆发就是例证,江南音乐旋律的旖旎婉转、秀丽多姿,刘天华、华彦钧、孙文明、闵慧芬、王建民等都身处江南,且多集中在无锡,传统民间音乐的润泽之功可见一斑。挖掘之法有对江南曲调的发展、对江南丝竹的展演、对江南风格二胡新曲的委约等,如沈凤泉编曲的江南丝竹《慢三六》,闵慧芬移植昆曲的《游园惊梦》,金复载、邓建栋、霍永刚、陈耀星等运用江南音乐题材而新编的《春江水》《江南行》《江畔》《水乡欢歌》等。我们从《紫竹调》《茉莉花》的曲调响起而获得观众热烈响应的情景即可看出,挖掘江南风格对触动二胡艺术发展的内在动力。推动青年作曲家参与二胡音乐创作是本届艺术周的主项之一,李渊清、楼嘉、张梦等13位青年才俊从40余位参赛者中脱颖而出,其获奖作品《桃花坞》《江南意象》《南浦》,分别将评弹、江南丝竹、江南民歌及戏曲等素材以直观的手法融入其中,并以年轻人特有的新意而赋予作品新鲜的艺术情味,是集中攻坚的“集约化”探索又一新法。

再次是强调理性思辨的综合助推之法。上个世纪50年代末兴起的民族音乐发展及其争辩的学术氛围,为曾家庆的《赶集》、刘文金的《豫北叙事曲》等作品涌现,为闵慧芬、鲁日融等演奏家的崭露头角奠定了理论基础。上世纪80年代初的《长城》《新婚别》等大型作品的出现亦是如此。理性思辨也是本届艺术周高举的大旗,其中集中辨析了闵慧芬二胡艺术的历史成就、二胡新创作品的技艺之道、江南风格二胡音乐演绎与教学的微观之法、民族音乐教学责任与担当的时代新法等直面对话与理性研讨,将二胡艺术发展的内在动力进行了理性思辨。正如乔建中所言,像闵慧芬等二胡先贤在既往探索中的成功有效之法,仍将在今后发展中显示出它无可限量的参考价值;王建民对《桃花坞》等新探之作的江南风格给予的简洁有效手法的建言,都是站在历史的维度对二胡艺术现代突破的“集约化”理性思辨之法。

历史不可复制,但可以借鉴;现代有无限可能,但必须谨慎为之。“集约化”发展之道不是固化模式,而是基于既往历史经验和现代语境的集萃之道,“第二届上海二胡艺术周”等活动所做的探索,也将成为可借鉴的二胡艺术突破之道。

- THE END -

欢迎关注《音乐周报》

快手、抖音账号

近期热门文章

试说歌唱中的“的”

一百年前的五四运动,为中国音乐带来了什么?

韩雪假唱背后,饮鸩止渴的音乐剧“粉丝经济”

你所不知道的巴黎圣母院和音乐的故事

音乐教师有哪些隐性负担?| 争鸣

足不出户,跟世界排名前30音乐院校导师直接上课

北京合唱节5月开幕,音乐周报与北京音乐家协会邀全国合唱团晋京展演

订阅2019年《音乐周报》,戳这里!

民族管弦乐队座位究竟怎么排?

唱合唱,你的声音“炸”吗?

Q:想订阅《音乐周报》?

A:请进入“音乐周报”微信公众号,点击下拉菜单“订阅报纸”。

Q:想投稿?

A:发这里 yyzb1979@163.com

Q:想合作?

A:请点击下拉菜单“广告合作”。

展现二胡的魅力(二胡艺术以集约化)(2)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