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毛泽东的3个观战略观(毛泽东的3个观战略观)

毛泽东的3个观战略观(毛泽东的3个观战略观)只要有战争,就有战争的全局。世界可以是战争的一全局,一国可以是战争的一全局,一个独立的游击区、一个大的独立的作战方面,也可以是战争的一全局。凡属带有要照顾各方面和各阶段的性质的,都是战争的全局。《毛选》原文:实践证明,毛泽东的战略思想应用于商业竞争中,深刻且有效。今天,我将继续给大家分享我读《毛选》的心得。本着述而不作的原则,我将摘选《毛选》中的原文,供诸君学习探讨,原文之后,附上我的个人理解,还请各位阅者斧正。一、毛泽东的战略观

毛泽东是近代中国乃至世界的一个巨人,他是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军事家、政治家、诗人。《毛选》则是毛泽东思想的结晶。改革开放前,《毛选》是中国人的必读书目。

改革开放以后,很多企业家也是《毛选》的粉丝,比如任正非、史玉柱、张瑞敏等等。近年来,《毛选》也越来越受到年轻人的关注,年轻人群中掀起一股《毛选》学习的热潮。

作为一个战略从业者,从未停止从《毛选》中汲取营养。在东极定位工作期间,受王博老师影响,我也在研究《毛选》的道路上,投入了更多的精力。在此,依然要感谢王博老师对我的教授和影响。

可以说,我也算半个资深的《毛选》粉,不仅多遍阅读《矛盾论》《实践论》《论持久战》《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等经典文章,更是将毛选中分析全局、分析对手的战略方法应用在实际的项目操作中。(过去,我曾写过3篇利用《毛选》分析局势的文章,分别为《如何全面的分析问题》、《如何客观的分析问题》和《如何联系的分析问题》,有兴趣的可以点击查看。)

实践证明,毛泽东的战略思想应用于商业竞争中,深刻且有效。

今天,我将继续给大家分享我读《毛选》的心得。本着述而不作的原则,我将摘选《毛选》中的原文,供诸君学习探讨,原文之后,附上我的个人理解,还请各位阅者斧正。

一、毛泽东的战略观

《毛选》原文:

只要有战争,就有战争的全局。世界可以是战争的一全局,一国可以是战争的一全局,一个独立的游击区、一个大的独立的作战方面,也可以是战争的一全局。凡属带有要照顾各方面和各阶段的性质的,都是战争的全局。

研究带全局性的战争指导规律,是战略学的任务。研究带局部性的战争指导规律,是战役学和战术学的任务。

指挥员在战争的大海中游泳,他们不使自己沉没,而要使自己决定地有步骤地达到彼岸。指导战争的规律,就是战争的游泳术。

个人理解:

“研究带全局性的战争指导规律,是战略学的任务。研究带局部性的战争指导规律,是战役学和战术学的任务。”

毛泽东的3个观战略观(毛泽东的3个观战略观)(1)

什么是战略?

上面这句话就给出了毛主席的观点,研究带全局性的战争指导规律就是战略。相对应的,研究局部战争指导规律的就是战术或者战役。

那什么是全局?

在上面文字的第一段也给出了相应的解释,“凡属带有要照顾各方面和各阶段的性质的,都是战争的全局。”

为了让大家更好的理解战略和战术,毛泽东又用他最擅长的游泳运动来比喻。

“指导战争的规律,就是战争的游泳术。”

总结下来可以这么理解:

什么是战略?战略就是全局的指导规律。

什么是全局?能影响到局部性质的就是全局。

什么是战争的指导规律?就是战争大海中的游泳技巧。

这就是毛泽东的战略观。你可以发现,毛泽东的战略观,离不开“规律”两个字。规律在上面的原文中出现了3次,每一次的出现都决定了一个战略概念的定义或描述。

毛泽东的3个观战略观(毛泽东的3个观战略观)(2)

可以说,在毛泽东看来,战略的本质是规律,能顺应规律行事的人就是懂战略的人。

客观规律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

既然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就只能顺应规律,而顺应规律的基础,首先是明白规律。这一点在神剧《天道》中也有提及。

《天道》中提出了强者思维和弱者思维的概念。

什么叫强者思维?

强者思维就是行有不得,反求诸己的人,这也是孔子所强调的。意思说,一旦事情做不成功,不会去找外部的原因,而是反求诸己,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为什么不从外部找原因呢?因为外部就是客观规律,而客观规律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找外部原因只会更失败。

反过来就是弱者思维,凡事总从外部环境找原因,从别人身上找原因,也就是“在家靠父母,在外靠朋友”,靠的都是外部因素,就是不靠自己。因此,也就难以成功,最终成为loser。

“神就是道,道就是规律,规律如来,容不得你思议。按规律办事的人,就是神。”

这是《天道》中的台词,可以说揭示了战略的本质,与毛泽东不谋而合。

为什么毛主席用兵真如神?

因为他懂得了战争的规律,掌握了规律就会真如神。

可以说,遵循客观规律以行事,就是最大的战略。

二、毛泽东的方法观

《毛选》原文:

大家明白,不论做什么事,不懂得那件事的情形,它的性质,它和它以外的事情的关联,就不知道那件事的规律,就不知道如何去做,就不能做好那件事。

战争——从有私有财产和有阶级以来就开始了的、用以解决阶级和阶级、民族和民族、国家和国家、政治集团和政治集团之间、在一定发展阶段上的矛盾的一种最高的斗争形式。不懂得它的情形,它的性质,它和它以外事情的关联,就不知道战争的规律,就不知道如何指导战争,就不能打胜仗。

革命战争——革命的阶级战争和革命的民族战争,在一般战争的情形和性质之外,有它的特殊的情形和性质。因此,在一般的战争规律之外,有它的一些特殊的规律。不懂得这些特殊的情形和性质,不懂得它的特殊的规律,就不能指导革命战争,就不能在革命战争中打胜仗。

中国革命战争——不论是国内战争或民族战争,是在中国的特殊环境之内进行的,比较一般的战争,一般的革命战争,又有它的特殊的情形和特殊的性质。因此,在一般战争和一般革命战争的规律之外,又有它的一些特殊的规律。如果不懂得这些,就不能在中国革命战争中打胜仗。

个人理解:

“不论做什么事,不懂得那件事的情形,它的性质,它和它以外的事情的关联,就不知道那件事的规律,就不知道如何去做,就不能做好那件事。”

毛泽东的3个观战略观(毛泽东的3个观战略观)(3)

做事、做工作是需要方法论的,而上面这句话,在我看来就是毛主席的方法论,或者方法观。

为什么我会这么认为?因为我已经把这个方法论应用在战略定位项目上,用来分析行业、企业和竞争对手。

如何做好一件事?就要研究这件事的情形,他的性质,它和其他事的关联。请注意,这里用的是一件事,而不是具体的某件事。也就是这一条规律适用于时间的所有事。

用在战争上,要想打赢战争,就要懂得战争的情形,战争的性质,这个战争和其他战争之间的关联。

用在企业上,要想经营成功,就要懂得行业的情形,企业的性质,企业和其他竞争对手的关系。

什么叫行业的情形?情形就是行业的规模、趋势和特点;

什么叫企业的性质?就是企业的基因,企业与众不同的地方。

为什么要研究企业与竞争对手间的关系?因为要了解,企业与企业之间是如何影响的,各个企业占据了行业中的什么位置。

要想深刻的理解这段话,还要结合《矛盾论》来一起看。

《矛盾论》里面提到:

任何运动形式,其内部都包含着本身特殊的矛盾。这种特殊的矛盾,就构成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的本质。这就是世界上诸种事物所以有千差万别的内在的原因,或者叫做根据。

这句话怎么理解?

意思是说,事物的特点或性质,就是这个事物与其他事物不同的地方所在,也就是这个事物之所以成为自己的根据所在。

比如说,小米的性质是什么?华为的性质是什么?小米之所以成为小米的根据是什么?华为与小米最大的不同之处在哪里?他们的特殊的本质,就是他们的性质,这也往往是一个企业成功的基因所在。

说到关联,《矛盾论》这样写到:

所谓形而上学的或庸俗进化论的宇宙观,就是用孤立的、静止的和片面的观点去看世界。

和形而上学的宇宙观相反,唯物辩证法的宇宙观主张从事物的内部、从 一事物对他事物的关系去研究事物的发展,即把事物的发展看做是事物内部的必然的自己的 运动,而每一事物的运动都和它的周围其他事物互相联系着和互相影响着。

也就是说,与形而上学的宇宙观相比,辩证唯物法的宇宙观,不是孤立的看待世界,而是联系的看待世界。

辩证唯物法不认为世界的事物之间是相互孤立的,而是相关关联和相互影响的。所以,要想研究事物的规律,研究战争战略,就要研究事物之间的联系。

总之,要想做好一件事,就要研究这个事物,研究它的情形,它的性质,它和它以外事物的关系。

这就是毛泽东的方法论。

三、毛泽东的调查观

《毛选》原文:

指挥员的正确的部署来源于正确的决心,正确的决心来源于正确的判断,正确的判断来源于周到的和必要的侦察,和对于各种侦察材料的联贯起来的思索。

指挥员使用一切可能的和必要的侦察手段,将侦察得来的敌方情况的各种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思索,然后将自己方面的情况加上去,研究双方的对比和相互的关系,因而构成判断,定下决心,作出计划,——这是军事家在作出每一个战略、战役或战斗的计划之前的一个整个的认识情况的过程。

个人理解:

关于调查,毛主席有个名言“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可以说,毛泽东是非常注重调研的。

毛泽东的3个观战略观(毛泽东的3个观战略观)(4)

你可能知道《毛选》开篇第一句是:

“谁是我们的朋友,谁是我们的敌人,这是革命的首要问题。”

但你却不知道《毛选》第一篇就是一篇调查报告《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如果说毛泽东的方法论是:

大家明白,不论做什么事,不懂得那件事的情形,它的性质,它和它以外的事情的关联,就不知道那件事的规律,就不知道如何去做,就不能做好那件事。

那毛泽东的调查方法就是对方法论的具体操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则是方法论落地后的报告。

在这里,强烈建议你读一下《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我就是读了这个报告之后,打通了定位调研和《毛选》理论的。

那么,毛泽东的调查观是什么?如何调研?

回到上面的原文:

指挥员的正确的部署来源于正确的决心,正确的决心来源于正确的判断,正确的判断来源于周到的和必要的侦察,和对于各种侦察材料的联贯起来的思索。

可以发现,正确部署的基础是对各种侦查材料联贯起来的思索。调查不仅要搜集信息,还要思考,这个思考不是孤立的思考,而是各种侦查资料联贯起来后的思考,这与唯物辩证法的宇宙观是一脉相承的。

如何调研呢?

再看下面的原文:

指挥员使用一切可能的和必要的侦察手段,将侦察得来的敌方情况的各种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思索,然后将自己方面的情况加上去,研究双方的对比和相互的关系,因而构成判断,定下决心,作出计划。

计划是如何发出的?毛主席告诉我们,计划是经过周密的调查、分析、研究之后制定出来的。

调查的过程有4个层次: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

1、去粗取精,就是把粗糙的信息摘除掉。

2、去伪存真,就是把假信息摘除掉,留下符合实际情况的信息。

3、由此及彼,就是要联系的看待各种信息,而不是孤立的看各种信息。哪个信息是因,哪个信息是果?事物之间如何彼此影响?哪个是主要矛盾,哪个是次要矛盾?

4、由表及里,调查一个事物不能停留在表面,而要逐渐深入,挖掘事物发展的底层规律。关于表面性,《毛选》中这样写到:

表面性,是对矛盾总体和矛盾各方的特点都不去看,否认深入事物里面精细地研究矛盾特点的必要,仅仅站在那里远远地望一望,粗枝大叶地看到一点矛盾的形相,就想动手去解决矛盾(答复问题、解决纠纷、处理工作、指挥战争)。这样的做法,没有不出乱子的。

表面性就是“站在那里远远地望一望,粗枝大叶地看”一下,而没有“认识事物的互相联系,不认识事物的内部规律”。

在这4个层次之后,我们还要“知彼知己”,评估一下自己的实际情况,对比已经掌握的对手信息,进行对比和分析,分析两者的关联,从而做出判断。

这就是我所认为的毛泽东的调查观。

作者申明:文章中个人理解部分,仅是个人对《毛选》的理解,不是对《毛选》及毛泽东思想的权威解读。如想进行更深入学习,请参考原著及官方解读资料。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