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李昊桐夺冠说明了什么(复盘李昊桐的夺冠延长赛)

李昊桐夺冠说明了什么(复盘李昊桐的夺冠延长赛)李昊桐与皮特斯开球Strokes Gained赛季数据对比从本赛季的开球距离来看,李昊桐的平均开球距离是309码,而皮特斯是297码,有着足足12码的距离优势。但李昊桐的开球准确率是47.45%,而皮特斯是56.21%。那究竟谁的技术水平占优呢?还是要看杆数得分的数据。李昊桐与皮特斯Strokes Gained Total赛季数据对比简单来说,单从比洞赛来说,李昊桐与对手皮特斯有着18洞下来1.18杆的技术劣势。可以说,这是一个第11名挑战第一名的热血故事。要赢下这场延长赛,本身就需要超越自己一般水平的发挥才能完成的逆袭。高尔夫是一杆一杆打出来的,接下来,我们就每个环节对两位欧巡赛优等生进行技术数据与实际表现进行对比。

时隔四年,李昊桐再次获得DP世界巡回赛的胜利,也是他本人渴望已久的胜利。就连欧巡赛其他球员看到李昊桐在加洞赛获得胜利情绪激动的那一刻,也都表示衷心的祝贺以及李昊桐当时激动心情的理解,因为在他们眼里,这位来自中国的年轻小伙子实在是太努力了,而这个冠军正是这份努力最好的回馈。

李昊桐夺冠说明了什么(复盘李昊桐的夺冠延长赛)(1)

对于李昊桐这次夺冠,自然受到大量国内球迷们的关注和祝贺,也同时较前三轮明显逊色的最后一轮表现,也有不少球迷提出“希望你能打得更好”式的“批评”。特别是最后一洞的加洞赛,无论是球迷还是李昊桐,估计都会经历了过山车式的心情起伏。对于加洞赛最后的胜利,有人惊叹于李昊桐的长推抓鸟,有人觉得这是幸运之神的眷顾。

那么就用数据统计分析的方式来复盘一下这次李昊桐夺冠的加洞赛,看看究竟是赢在技术高超还是运气炸裂吧。

整体技术对比

对于参加加洞赛的两位球员来说,其实就是一场比洞赛,同一起点,重新出发。要对两个球员从技术水平上进行整体的比较,最直接的指标就是本赛季的杆数得分总成绩(Strokes Gained Total)。

李昊桐夺冠说明了什么(复盘李昊桐的夺冠延长赛)(2)

李昊桐与皮特斯Strokes Gained Total赛季数据对比

  • 李昊桐,本赛季总杆数得分为1.52,排在所有欧巡赛球员的第11位
  • 托马斯-皮特斯,本赛季总杆数得分总成绩为2.70,排在所有欧巡赛球员的第1位

简单来说,单从比洞赛来说,李昊桐与对手皮特斯有着18洞下来1.18杆的技术劣势。可以说,这是一个第11名挑战第一名的热血故事。要赢下这场延长赛,本身就需要超越自己一般水平的发挥才能完成的逆袭。

高尔夫是一杆一杆打出来的,接下来,我们就每个环节对两位欧巡赛优等生进行技术数据与实际表现进行对比。

开球技术对比

从本赛季的开球距离来看,李昊桐的平均开球距离是309码,而皮特斯是297码,有着足足12码的距离优势。但李昊桐的开球准确率是47.45%,而皮特斯是56.21%。那究竟谁的技术水平占优呢?还是要看杆数得分的数据。

李昊桐夺冠说明了什么(复盘李昊桐的夺冠延长赛)(3)

李昊桐与皮特斯开球Strokes Gained赛季数据对比

  • 李昊桐,本赛季开球的杆数得分为0.44,排在所有欧巡赛球员的第31位
  • 托马斯-皮特斯,本赛季开球的杆数得分为0.90,排在所有欧巡赛球员的第1位

从理性来分析,处于技术劣势的李昊桐,开球需要选择较为激进的策略。而事实上,李昊桐的确也是选择了更激进的攻击路线,冒着左边下水的风险来获得更宽更远的落球空间。而皮特斯则相反,选择避开左侧水障碍选择较为保守的右侧,但同时距离受到沙坑的限制。从结果来看,双方球员都很好地实施了自己的计划,而李昊桐也获得了近20码的距离优势和更好的攻击角度。

攻果岭技术对比

虽然加洞赛的18号洞是一个5杆洞,但对于两位开球成绩在前列的球员来说,都无一例外地选择了直攻果岭。那我们继续看一下李昊桐和皮特斯他们在攻果岭方面谁技术更为占优。

李昊桐夺冠说明了什么(复盘李昊桐的夺冠延长赛)(4)

李昊桐与皮特斯攻果岭Strokes Gained赛季数据对比

  • 李昊桐,本赛季攻果岭的杆数得分为0.46,排在所有欧巡赛球员的第41位
  • 托马斯-皮特斯,本赛季攻果岭的杆数得分为0.92,排在所有欧巡赛球员的第9位

这场比洞赛对于李昊桐来说,注定是一场硬仗,攻果岭技术上依然处于劣势。但得益于李昊桐的开球落点有着更好的攻击角度和更大距离优势,能够更好地选择直攻旗杆的路线。而皮特斯仍然采取保守的路线。从结果来看,双方都执行得有惊无险。李昊桐攻果岭一杆两次险些进入果岭右侧的水障碍,最后停在果岭右侧的短长草交界处,而皮特斯则把球打到了果岭左侧的沙坑中央。两杆过后,李昊桐以更激进的策略,弥补了与皮特斯之间的技术劣势,并稍微获得一定的位置优势。

救球技术对比

无独有偶,加洞赛的双方都进入了果岭边救球的比拼环节,可见战况甚是激烈。但从技术对比来看,接下来的救球环节仍然是李昊桐夺冠的一大障碍。因为果岭边救球是李昊桐的明显弱项。

李昊桐夺冠说明了什么(复盘李昊桐的夺冠延长赛)(5)

李昊桐与皮特斯果岭边救球Strokes Gained赛季数据对比

  • 李昊桐,本赛季果岭边救球的杆数得分为-0.08,排在所有欧巡赛球员的第128位
  • 托马斯-皮特斯,本赛季果岭边救球的杆数得分为0.34,排在所有欧巡赛球员的第20位

到了果岭边救球环节,基本上就没有策略选择的空间,比拼的就是技术水平以及实际执行力了。皮特斯作为一位全能型的选手,在果岭边救球方面仍然是平均水平水平以上,而对于李昊桐来说,果岭边救球是其唯一的平均水平以下的技能环节,两者之间仍然有0.42杆数得分的差距。从结果来看,皮特斯发挥稳定,沙坑救球后留下了一个5英尺的推杆,而李昊桐的果岭边救球则为他留下了50英尺的推杆。赛事来到了白热化阶段,李昊桐此前积累的优势已经耗尽,进入了决胜的推杆环节。

推杆技术对比

加洞赛进行到这里,局势明显已经向皮特斯倾斜。根据美巡赛的数据,50英尺的距离平均需要2.14杆进洞,而5英尺的则仅需要1.23杆。而所幸的是,推杆环节是李昊桐唯一比皮特斯有优势的技术环节。

李昊桐夺冠说明了什么(复盘李昊桐的夺冠延长赛)(6)

李昊桐与皮特斯推杆Strokes Gained赛季数据对比

  • 李昊桐,本赛季推杆的杆数得分为0.69,排在所有欧巡赛球员的第15位
  • 托马斯-皮特斯,本赛季推杆的杆数得分为0.53,排在所有欧巡赛球员的第27位

虽然说李昊桐在推杆上技术有优势,但差距并不明显,仅相差0.16杆数得分,结合双方的各自面临的推杆距离。李昊桐想最大化取胜可能,就是努力完成这个长距离的小鸟。这样存在可能在对方错失小鸟的情况下在该洞获取延长赛胜利,而如果打平,面对技术水平更为出色的皮特斯,比洞赛越多,其获胜的几率则越大。

结果也正如大家所知道的那样,赛况以最有利于李昊桐的方式发展。中国小伙成功拿下了惊人的50英尺长推,而皮特斯错过5英尺的小鸟推,李昊桐在众人的欢呼声中终于夺取了个人第三个欧巡赛奖杯。

总结

总体来看,李昊桐在延长赛的表现可圈可点,在有技术劣势的情况下,合理使用进攻策略,以自己正常水平以上的执行力,赢得了这次延长赛,拿下了冠军。高尔夫很大程度上是个关于概率的游戏,就算是职业球员,也有很多他们没法控制的因素,而只要他们根据自身情况,进行合理的策略规划,剩下的成功与否就留给运气就好了。

根据以上的技术对比,李昊桐的确需要在果岭边救球的环节进一步加强,才能让其成为更全面的世界顶尖级职业选手。期待他日后以更精彩的表现夺取更优异的成绩,也祝贺他再次成为世界排名最高的中国大陆球员。

—End—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