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剧演员是怎么背台词的(一边等待时机到来)
沪剧演员是怎么背台词的(一边等待时机到来)本期介绍的沪剧大家是为你讲述沪剧发展中那些人、那些事。沪剧舞台上明星荟萃,流光溢彩,涌现了一批大家、名角。“今日闵行”推出“沪剧人生”,
沪剧,是上海地方戏曲剧种,
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沪剧曲调清新优美,
具有浓郁的江南丝竹韵味。
沪剧舞台上明星荟萃,流光溢彩,
涌现了一批大家、名角。
“今日闵行”推出“沪剧人生”,
为你讲述沪剧发展中那些人、那些事。
本期介绍的沪剧大家是
汪蝉娟
今天带来
涓涓溪边水 蝉鸣浦江音“汪蝉娟”(三)
音频最后请欣赏沪剧《卖红菱》选段:汪蝉娟 刘正道(1960年的录音)
汪蝉娟总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在舞台上有所展现,可是长江沪剧团是个历史悠久、人员众多的团体,论资排辈来讲,要排到汪蝉娟也是非常有难度的,汪蝉娟一边努力,一边等待时机的到来。
汪蝉娟便装照
醒艺沪剧团是一家中型沪剧团,由丁菊亭等创建,1956年划归宝山区。1958年,整风运动后,剧团人员一下子减少,许多主要演员靠边不能演出。就在这时,在文化局的安排下,汪蝉娟来到了醒艺沪剧团担任主角。从领导角度来说也是让初出茅庐的年轻人有更多的演出实践。
该剧团原先仍采用幕表制演出手法,刚到剧团的汪蝉娟很不适应。第一天,就让她在《碧落黄泉》中饰演夏爱莲,汪蝉娟苦心琢磨唱词,就连吃饭也在思考,结果演出顺利过关。由于生活演出环境的差异,年轻的汪蝉娟实在不愿留下,夜戏散场就想离开,无奈江湾回到市区早已没公交车了,只能留下。为了照顾汪蝉娟,剧团改用剧本,上演了《母亲》、《红花处处开》、《曼丽小姐》等剧目。汪蝉娟也因此如鱼得水,自如驾驭舞台,令观众称道。
在江湾、高庙等地演出了半年多后,根据上级安排,剧团解散了。汪蝉娟并没因此回到长江沪剧团,而是被安排去横沙岛劳动。母亲看到女儿要去横沙岛受苦,焦急万分,急忙向北郊区文化局领导交涉,女儿是借去的,如今剧团解散了,理应回到长江沪剧团。在母亲的再三恳求下,汪蝉娟终于回到了长江沪剧团。
1959年,上海市文化局和上海剧协联合筹办上海市话剧、戏曲、杂技、评弹青年演员汇报演出,各大剧团都要选送节目,长江沪剧团也不例外。起初,剧团选择了《妇女代表》一剧。汪蝉玲饰演媳妇、让汪蝉娟饰演婆婆王老太。到底还是小姑娘,排戏时依旧梳着两根长长的油条辫,外形没有一点老旦的感觉,令导演非常不满,汪蝉娟无奈只能挽起辫子,直至导演满意为止。不过此戏最终没被文化局选中,落榜了。作为剧团业务团长的赵云鸣实在想不通,堂堂的长江沪剧团,难道没有人才,还是剧目选择不当。总不能这样算了,一定要参加青年汇演。经过艺委会讨论,最终选择一出传统戏《卖红菱》,由汪蝉娟与刘正道合作。《卖红菱》这出戏已是杨飞飞赵春芳的代表作,家喻户晓。此次导演是上海人民沪剧团的王兴仁,唐文清作曲,利用年轻人的长处,做了许多创新与加工。彩排后,得到文化局认可,被列入汇演节目。
1959年12月1日,上海市话剧.戏曲.杂技.评弹青年汇报演出在人民大舞台拉开了帷幕。当年沪剧界各大剧团都推选出了好的节目,人民沪剧团《女看灯》向佩玲、许帼华;《争上十三陵》向佩玲等;《战士在故乡》张清;《白毛女》许帼华、沈仁伟、周中庸;艺华沪剧团《木匠迎亲》徐忆萍、韩玉静;努力沪剧团《杨乃武与小白菜》“密室相会”顾琴琴、杜智华;《捉牙虫》顾绮珍、王铭道;爱华沪剧团《金凤树花开》凌燕蓉、凌曼蓉、夏剑青;《苗家儿女》韩玉敏、袁滨忠;勤艺沪剧团《妓女泪》赵慧芳;《陈化成》陆才耕、江建平;群艺沪剧团《孟姜女过关》顾曼君、俞鸿康、赵鑫芳;南汇沪剧团《雷雨》“四凤独叹”方雪华;以及长江沪剧团的汪蝉娟与刘正道的《卖红菱》,沪剧后起之秀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徐汇沪剧团演出《雷雨》中 汪蝉娟饰繁漪 杨音饰周萍
来观看节目的领导和专家非常多,令所有的演员都非常紧张,当轮到汪蝉娟演出那刻,她更是手心冒汗,默默祈祷,就在候场时两脚还在颤抖。《卖红菱》的上半场演出效果平平,作为演员,汪蝉娟心里是担心的,但是她还是很认真地演着,当唱到“走出张家火坑门”时,汪蝉娟凭借自己的嗓音,特地翻了个高八度,引来满场掌声。突然间,汪蝉娟心里的石头落地了。《卖红菱》获得了观众的好评,汪蝉娟也在一夜之间被观众知晓,成了沪剧新星。她与刘正道的《卖红菱》也应邀被中国唱片公司灌录成唱片发行。不过,汪蝉娟谦虚地说,她的成功有刘正道一大半的功劳。
作者:陶一铭
自幼受家庭的影响与环境的熏陶,有着浓厚的滩簧、戏曲情结。尤其,本滩、申曲他情有独钟。有关滩簧的相关内容,他全部收藏,仿佛“他就是为滩簧而生”。
自17岁认识沪剧前辈王雅琴后,他更是利用业余时间四处寻访,20多年来,他与二百多位沪剧老艺人结缘、求教,竟成了忘年交。从中,他记录整理抢救了多部即将失传的滩簧老戏,使它们有了传承、有了延续,有了流传,他的“滩簧斋”便成了一个研究滩簧的“库房”和平台,从而也成就了他一位“草根”的沪剧研究第一人。
播音:高佩明
“学上海话”微信公众号首席播音员,普通话一级播音员。从事播音工作至今已近40个年头,曾为闵行广播电视台新闻记者、编导、制片人。历年来有多部电视新闻、电视专题及播音作品获奖。
2013年编导、策划闵行电视台第一个大型选秀节目,闵行广播电视台“我是明星”沪剧电视大赛,并担当大赛主持人及大赛观察员。
2014年再次编导策划了上海市“乡音和曲”“我是明星”沪剧电视大赛。
作者:陶一铭
编导:高佩明
顾问:洪立勇
制作 合成:高佩明
制片:李翔
监制:孙立
总监制:茅杰
实习编辑:宋羿萱
转载请注明来自今日闵行官方微信
特别提醒:
如果您不想错过“今日闵行”,记得“星标”,并多点“赞”和“在看”,这样,每天新文章推送,就会第一时间出现在您的订阅号列表里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