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但忍一时寂寞(活成自己的英雄)
英雄但忍一时寂寞(活成自己的英雄)越王勾践剑恍惚看到了“天下第一剑”出入君王怀侧的意气风发。悲哀在现代武器威力的对比之下,任凭怎样的绝世好剑都显得那样无力。“是生是死,皆为王者尊严。”“是荣是耻,皆保百姓安宁。”这是来自一把剑的独白。段奕宏一身素黑布衣站在《国家宝藏》的舞台一角说出这些话的同时,我有些恍惚,也有些悲哀。
越王勾践剑
钧天君按:80年前,30余万同胞失去了生命。今天是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公祭日。上一期《国家宝藏》介绍了“越王勾践剑”。勾践胸有剑意,方能卧薪尝胆。一个人、一个民族,但凡剑意还在,总能在昏暗的时刻刺透黎明。
段奕宏 饰演 越王勾践剑 剑灵
“是生是死,皆为王者尊严。”
“是荣是耻,皆保百姓安宁。”
这是来自一把剑的独白。段奕宏一身素黑布衣站在《国家宝藏》的舞台一角说出这些话的同时,我有些恍惚,也有些悲哀。
恍惚看到了“天下第一剑”出入君王怀侧的意气风发。悲哀在现代武器威力的对比之下,任凭怎样的绝世好剑都显得那样无力。
越王勾践剑
那些闪着寒光的名字,你还记得多少?
传说中黄帝击败蚩尤的旷世神剑轩辕、周天子剑承影、以及传说能穿铜釜,绝铁粝的宝剑龙渊、巨阙、干将、莫邪……它们都曾在各自的故事里叱咤风云。
莫邪三尺照人寒,试与挑灯仔细看。
且挂空斋作琴伴,未须携去斩楼兰。
—— 辛弃疾
不是每一个时代都需要有人提携宝剑去斩楼兰,但不论在什么时代,都不能失了剑气。
相比于刀枪棍棒,中国人总偏爱剑多些。也许是因为剑并非只是侠客的专有,读书人也可以同时携着琴书和佩剑。剑也似乎是唯一经常与琴并提的武器。琴与剑,一文一武。看似截然相反的两个事物,中国人却偏爱追寻两者的共存共融。
直到今天,许多武侠题材的文学、影视作品当中依然能看到这种共融。剑与古琴是这个时代人们眼中的小众事物,但《笑傲江湖》式的挥弦拔剑向天悲,却能让无数甚至不知古琴为何物的人感染上一分“剑胆琴心”。
古琴艺术家王鹏说:“琴心剑胆是君子修养的一大境界。以剑器之状为琴可谓琴剑相合。”
琴与剑的形状本就有些相似。背上琴囊,身后的人远远望去,似乎真背了一把玄铁重剑。
王鹏古琴工作室由此设计出一款款“倚道琴剑式”的古琴,诠释琴人心中的剑胆琴心,也将那些无处寻觅的宝剑在琴音里重现光彩。
钧天坊 倚道琴剑式 轩辕
钧天坊 倚道琴剑式 龙渊
钧天坊 倚道琴剑式 巨阙
“草木竹石均可为剑。自此精修,渐进于无剑胜有剑之境。”
这是《神雕侠侣》里,独孤求败留在剑冢里的话。读着这段话,心里想的是陶潜的诗:
“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音。”
金庸笔下的剑术,和陶潜心中的琴趣都跟随着老子的“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最后终归于无痕。
王鹏亲斫 倚道琴剑式 无痕
琴和剑。就像是中国人骨子里的两个面。
何为剑胆。锋芒、志气、侠义……
何为琴心。文雅、柔情、仁爱……
我也只想到这些看上去有些老气的字眼,来形容琴心和剑胆。
《幽梦影》里说:“胸中小不平 可以酒消之;世间大不平 非剑不能消也。”
这剑其实就是一分留存人心和世间的剑气。正义、锋芒,也不失仁爱。力量或许可以掩盖冲突的声音、可以消灭异己的存在,却永远不能抹去真正的不平。所有力量的前提,必定是这真正侠义有道的剑胆琴心。
《英雄》剧照
琴心、剑胆。或许都不是难事,难的是在一次次矛盾中取舍,找到一个相济的平衡。
小到一个人的容身之地,大到民族与国家的立足之地。江湖,何处不是。
但携着心中的琴剑,活成自己的英雄。
【相关阅读】
古琴与《千里江山图》的共同秘密
琴式收录于《钧天斫琴录》
版权|转载请私信
写评论或私信告诉钧天君
武侠故事里,
哪一个有琴有剑的瞬间曾打动过你?
点击屏幕上方关注钧天坊更多精彩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