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韩非子人物概括(秦时人物志.韩非)

韩非子人物概括(秦时人物志.韩非)有着王族身份的韩非,在上层社会所尊崇的“刑不上大夫”的安逸氛围下,大力追求以法治国。这就如出身于资本家的革命导师恩格斯毅然决然地同资本主义战斗一样,需要的不仅是抛弃自己应有的权力与利益,更要有一种于千万人中逆行的不屈的勇气与决心。一登场的韩非,就已让我们眼前一亮,这个在历史中光提名字就已使这个人物形象名声显赫的王孙贵胄,似乎给人的反差有点大,这倒也是韩非独特之处。今天,我们就带着一份怀念的心情,走进这位了不起的人物的世界。感受风云激荡里,公子世无双的风采! 1.真正的韩非究竟是怎样的?

前言

秦时中有一个人物,从来没有出现在正剧中,但是他身上的秘密,却与主线有着十分紧密关联。

这个人物没出现在正剧里,是因为他已无法亲眼所见身后的时代,他只能活在别人的刀口中,更活在心里。

他是天行九歌中的第一主角,给人留下了很深的第一印象:公子式的轻浮、逗比式的滑稽、思想者的深沉、雄才者的豪情壮志......这些诗人的形象下,哪个才是真正的韩非公子?或者说都是这个“他”的一部分?

今天,我们就带着一份怀念的心情,走进这位了不起的人物的世界。感受风云激荡里,公子世无双的风采!

韩非子人物概括(秦时人物志.韩非)(1)

1.真正的韩非究竟是怎样的?

一登场的韩非,就已让我们眼前一亮,这个在历史中光提名字就已使这个人物形象名声显赫的王孙贵胄,似乎给人的反差有点大,这倒也是韩非独特之处。

有着王族身份的韩非,在上层社会所尊崇的“刑不上大夫”的安逸氛围下,大力追求以法治国。这就如出身于资本家的革命导师恩格斯毅然决然地同资本主义战斗一样,需要的不仅是抛弃自己应有的权力与利益,更要有一种于千万人中逆行的不屈的勇气与决心。

这就是韩非,为了实现“以法治天下的夙愿”不断把自身置入斗争的洪流中,任四周水压的击打也默默承受,因为只有获得更多的话语权,才能有更大的行动力,这是他深沉的地方。

而我们看到的最直观的韩非其实是一种表象。在“玩世不恭”、花天酒地的伪装下,是一双洞悉世事的眼睛,在黑暗中观察。把最不正经的那面示以天下人,这是一种“君子藏器于身”、不露锋芒的智慧。就是这点“无厘头”,有时都能成为一种武器,搞得姬无夜是一头雾水、束手无策,这就是韩非,无所不用其极。

既然“玩世不恭”是伪装,那么嬉皮笑脸也是咯?不,韩非是真的逗比。

韩非子人物概括(秦时人物志.韩非)(2)

开玩笑的,其实这是韩非一种刻在骨子里的乐观幽默,已成完整的他血肉里的一部分。就我看来,是一种:三分嬉笑,七分真情。

就如动漫一开始我们看到的那样,他可以把他的马当兄弟请他喝酒;可以把好不容易得来的、已在嘴边喷香的烤鱼分给受灾的孩子;他可以为了揭开事情的真相在韩王的“百越”禁区里毅然前行......

这就是韩非,有着一双时而明朗时而忧郁的眼睛,一颗砰砰跳动的、悲天悯人的心,以及流遍全身的、充满正义感与使命感的热血。

每次看到在风雨中饱受苦难的百姓,身上的这些特质就会激起韩非新的一股力量,以至于让他忘了自己的身份,忘了满朝都是揣摩上意、各怀鬼胎的文臣武将。

韩国百姓还没毁于战乱,就已饱受朝廷黑暗的内政之苦,这更加坚定了韩非在满朝文武中逆行的决心,“虽千万人吾往矣”,这场斗争必然进行下去。

这旧的韩国、肮脏的韩国需要新的血液、新的变革、新的曙光!

韩非子人物概括(秦时人物志.韩非)(3)

我们有时候喜欢韩非,更多的是他在法与情之间完美的综合。天地之法囊括众生严苛有序,却也是穷苦大众的一道保护屏障;红莲自然要救,但法度秩序不因个人之失所废。感性与理性,互不妥协,也不迁就。

有时候喜欢韩非,更多的是那份在逆境中潇洒自如的身姿,“泰山崩于前,面不改色”。仿佛水越深,越能看清这条龙翻江倒海激起的巨浪。运筹帷幄之间,胜负早已分明。

有时候喜欢韩非,更多的是他与人的相处之道:三分幽默给人轻松快乐,七分认真思考努力做事、关键时候不掉链子。幽默的是一门艺术,韩非“嬉笑”之下,总能化解周围紧张的气氛,更是显示了一种“胸有成竹”,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给伙伴带来安心。

2.这是非公子的修罗场

我觉得韩非可能是秦时系列里活得最像主角的主角了,为什么这么说呢?你看看哪个会像韩非一样,修罗场都出来了?

当然非公子这么受女性欢迎不是没有原因的。

当朝廷的大臣觉得被杀的只是一个青楼女子,无须深究之时,韩非却更加坚定了追查真相的决心,无辜的女孩不能白死,哪怕挡在他前面的是韩王的禁区......

韩非子人物概括(秦时人物志.韩非)(4)

我觉得韩非有种君子式的温和与怜香惜玉的温柔。被紫女误会扇了一巴掌也没有什么抱怨,反而玩笑带过.....韩非身上散发出来的一种强大的人格魅力,这也是大家肉眼可观天行九歌中很多女性对韩非带有仰慕或是眉眼有加的原因。

然而这一个看似情场老司机的多情公子,其实是个车都还没开上路的“雏鸟”。在焰灵姬强大的攻势下惊慌失措的样子,可是韩非即使深陷危局都没有展露过的表情。这就是韩非,看似不正经,其实很正经;看似风流多情,其实却又意外的很纯情。

对于这样一个风流潇洒、才华横溢、临危不乱、温柔贴心、多情却又纯情的公子谁不喜欢呢?

3.深入走进这个人物

(一)以韩非观流沙:天地之法,聚散流沙

“但我们可以一起来建立一个,全新的韩国”

“与现在的韩国有什么不同”

“第一,不再有姬无夜这样的人”

“第二,不再有安平君、龙泉君这样的人”

“新的韩国,不要做第三个看似占尽优势其实注定死亡的人,也不要做第二个得了一点蝇头小利而苟活之人,韩国要做第一个人”

韩非子人物概括(秦时人物志.韩非)(5)

这段“新韩国” 的理想蓝图里,其实充分体现了韩非的“法术势”的理念,以及流沙创始的初衷。

第一点,不再有姬无夜一样的人,是指要将权力集中于君主,以驭臣下。

第二点,不再有安平君之类的人,是指将贯彻依法治国,王族也无法逃脱法的约束。

最后一点,是最宏伟的目标,即国家存在的状态与形式:不再被威胁、压迫,成为七国的“第一”。

而流沙的概念也正是这时候提出来的,可以说流沙这个组织就是为了实现“新韩国”而建立的。

这时候韩非带领下的流沙,行动的理念正是:“天地之法 执行不怠”、“以刑止刑”。韩非赋予了流沙“灵魂”与“方向”,使这个杀手组织带有很强烈的,正道的光。

(二)以流沙观韩非:群英荟萃,聚沙成塔

早期的流沙之所以能汇集这么多英才,不仅是他们选择了韩非,更是韩非选择了他们。

流沙的强大之处,在于文武的结合。既有深邃的思考能力,又有很强的执行能力。

作为多半行动的首要执行者,卫庄表现的极为自觉和配合。

那么江湖传有“经天纬地” 之才的鬼谷传人,为什么会这么心甘情愿的行动呢?

那是因为卫庄深深认可了韩非,因为他们是一样的人。

韩非子人物概括(秦时人物志.韩非)(6)

其实韩非之所以能见到卫庄,是因为韩非远大的见识与独具慧眼。

韩非花重金买下了众人嗤之以鼻的紫女的小破木盒,里面写的正是“五蠹”二字(这是韩非的一篇文章)。

这是开启他两合作的钥匙。之后的不断交往中,卫庄更加坚定韩非就是他等待的人。

卫庄是一条停在浅滩上的龙,目的其实是等待水落石出。

韩非也是一条停在浅滩上的龙,时不时却掀风起浪。他们两,其实是一样的人。

而真正让卫庄做出自己选择的,是韩非提出的“新韩国”,要做七国第一的韩国。只有这点卫庄才会打起兴趣,这才是他身为鬼谷弟子的志向与抉择。自此韩非算是稳住了一位武功盖世的鬼谷传人,给流沙增添了绝顶战力。

还有看中了隐形富婆紫女和她的子兰轩,靠美色深入......

不不不,是靠合作的纽带,稳住了卫庄,作为好友的紫女自然也会加入。

除此之外,韩非的远见在于挖掘了具有巨大潜力的张相国之孙张良。彼时的张良,还是小良子,在待人处事时上还颇为稚嫩。韩非可以说早就看中了子房的潜力,对小良子十分提携。张良也在相处之中感受了韩非举手投足间的智慧,深受韩非的影响。

没想到韩非随口的一句“子房,你很适合去桑海求学”,竟成了日后张良的决定。只可惜,韩非是看不到子房这一改变了。

韩非子人物概括(秦时人物志.韩非)(7)

可以说,没有韩非,就不会有流沙的组局。这其中体现的是他强大的感染力与号召力,是深厚的人格魅力。

(三)只能是嬴政,也不会是嬴政

最开始的韩非其实没想为嬴政效力,他只是想与这个深陷危局的秦王达成一种合作关系,互利共惠。

可嬴政实在欣赏韩非之大才,只想携手韩非共铸这把天子之剑。其实这时的嬴政的赏识,为日后韩非的受难埋下了伏笔。此情此景,李斯亲眼所见,心里大有不平。

韩非重情,他曾经给嬴政引荐了李斯,给了李斯一条弃暗投明的路。

对韩非来说,李斯是同门师弟,该帮;

对李斯来说,韩非是最大的劲敌,该灭。

而韩非的重情,也让自己置入了日后的危局。

他为了救卫庄,向嬴政借盖聂。嬴政同意了,作为韩非答应入秦辅佐的回报。

其实韩非心里并不想选择秦王,虽然他是目前最符合的人选。但是,嬴政有着一个优点同时对韩非来说也是致命缺点——野心。

韩非看到了秦王的野心,他知道“法”在他手中也只会是成为其俯视众生的工具。而韩非倡导的法,是“天地之法”,是囊括众生,执行不怠的一种社会秩序。这里的众生也包括了王。

动漫里韩非的“法”,已经有了点当今“法治社会”的意思了。只有整个国家都遵守一种秩序,国家才能有更强大的生机,才能富国强兵。

所以这种完全的“天地之法”,并不是嬴政所愿。嬴政要的是,是自己“特殊性”除外的,“法治天下”。

所以这也是韩非与嬴政的分歧,所以嬴政终究不可选。“天地之法”最终的实行人,只能是韩非自己。

韩非子人物概括(秦时人物志.韩非)(8)

所以最后韩非的死也不足为奇了,嬴政不满意,加上奸人(李斯)从中挑拨,弄死一个监狱里的人不容易吗?

虽然韩非最后极有可能死于阴阳咒印,但李斯可脱不了干系。

因为这样,韩非这身上的非凡才干和惊人秘密,就可以消逝于阴暗冰冷的狱中,无人问津。

韩非也许正是这样坚守心中的“法”与“道”,殉身于狱中。

4.“虽千万人吾往矣”

余秋雨在《黄州突围》里有一句:“越是超越时代的文化名人,往往越不能相容于他所处的具体时代”,这句话描述韩非我觉得很贴切。在时代里发的光芒越闪耀,锋芒毕露,只怕是“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的下场,其实“家国不容”的,不止嬴政,还有韩非。

正如韩非自己所说,此次回韩国,只有红莲是阴霾中露出的一份阳光,这个“国”与“家”对韩非的回来可并不表示欢迎。

于“国”来说:已被权力之毒深深腐蚀的韩国并不会欢迎一种新的力量来打破旧秩序;满朝文臣对这个排行最小的“玩世”公子并不抱有任何的好感和期待。

于“家”来说:韩王对这个打乱他安稳、不让他省心的小儿子可谈不上喜欢,即使立了诸多功劳,在他眼里依旧可有可无;城府颇深的四哥韩宇怕不是最不欢迎韩非回来的人, 韩非虽然排行最末,但其超世之智必定会成为他“争储”之路上最大的劲敌......

所以韩非就是这样在一路泥泞中前行,迎着“王权”的烈火,迎着“党争”的风暴……在这个名为“国家”,名为“天下”的权力漩涡中,他早已无法脱身,也不能脱身。只有他,才能救韩国百姓,才能让风雨中的国家焕发生机。

韩非子人物概括(秦时人物志.韩非)(9)

5.《韩非子》千古,韩非永存

对于一个发展美好的故事,没有比提前知道这是悲剧结局更让人心痛的事了。

虽然对九公子这么一个有着超越生死的眼界与觉悟的人来说,死也许本就是意料中的事,又有什么好悲哀的呢?

可我们每次看那个在天行九歌中,恣意潇洒、意气风发的九公子,一想到他将英年早逝、惨死狱中,不免得悲痛袭来。

对于深谙世事,明白各种道理的韩非来说,死的怎么也不该是他,可他还是陨落了。

就如太史公《史记》里所感:“然韩非知说之难,为说难书甚具,终死于秦,不能自脱,”“余独悲韩子为说难而不能自脱耳”……

我们悲韩非精于此道,却也殉与此道(这里的道不同,却也相似)。

也许正如韩非说过的那句话:“水面上的风虽然消散了,但仍有人会记得,风曾经吹过”

所以我们也还有一份慰藉,动漫里的韩非虽然消散,但他却久活在故人的心中,他的理念仍指引着子房为更美好的社会奋斗,支撑着卫庄带领流沙在往后的岁月里浮沉……

而动漫外的韩非更是与他的著作《韩非子》一起名垂史册,成为文人永远悼念,永远敬佩的一种精神象征。

喜欢秦时人物志的朋友可以点个关注哦,只要大家家喜欢,就会出下去的。我们再会。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