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仰首深宅旷野风(欲作大木柱长天)

仰首深宅旷野风(欲作大木柱长天)


仰首深宅旷野风(欲作大木柱长天)(1)

​在北京的一个寓所里,有位曾经喝过洋墨水并且在教育界赫赫有名的教授,欣然命笔“暂避桃源称太古,欲栽大木柱长天”。此君谓谁?昌济先生杨公怀中是也。没成想,一位身无分文心忧天下的热血青年竟然“欲作大木柱长天”,而且真正成了“大木”改变了整个世界格局。 其实一千年前便有一位以天下苍生为念的人已经以诗言志了: 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秀干终成栋,精钢不作钩。仓充鼠雀喜,草尽狐兔愁。史册有遗训,无贻来者羞。 千载而下重读这首律诗,我们还常常被感染。此诗的作者虽非锦心绣口却家喻户晓,流传于世的虽然只有这一首诗,但是诗中流露出的刚直不阿、不畏强权、为民请命、不徇私情却被世人所称道。此公便是被民间称为包文正的包公。生于庐州合肥的包拯虽不曾著述颇丰、学富五车,但从仅流传不多的诗歌和奏章中可以看出他终非池中物,非久居人下者也。心清则欲望寡,道直则无所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自信是擎天白玉柱,驾海紫金梁。立志为国家扫除妖氛,澄清玉宇。人过留名,豹死留皮,应该做一名忠臣孝子留芳千古,切不可作贰子佞臣遗臭万年。我 曾经怀着景的心情到过古时的东京汴梁,寻寻觅觅过去的开封府,在一块历代开封府所任官员的古碑前,我瞪大了双眼,费尽移山填海力而找不到包拯的名字。徘徊良久,向一位当地知名人士请教,老者眯着双眼,嘿嘿一笑“你算找对人了!”他拉我到古碑跟前,指着一个发白的地方“这就是”。我疑惑地望着老者“拜托了!老人家不要和我开玩笑吧?”。老者不愠不火,“你再仔细看看”看老人一本正经的样子不是开玩笑,我又一次顺着他老手指的方向看去,果然是石碑上密密麻的名字中间有一手指节那么长的空地方什么都没有。老者解释说,凡是来参观开封府的没有一个不想找一找包公这个名字的,京剧《铡美案》第一句开宗明义: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于是每个游客都怀着崇敬的心情,用手在石碑包拯名字的地方指点一下,天长日久,包公的名字被磨去了,再重新雕刻一次又被磨去了,不知道刻了多少次呢!我愕然了!石碑上包公的名字竟然被人们用手指一次次的指认便磨得无影无踪,该有多少人啊!这不正是反映了人们追求真善美的愿望吗?不正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人们希望涌现出更多为人民鼓与呼的忠臣良将吗?臧克家不是有那么一句诗吗“他活着为了人们更好活着的人,人们把他抬举得很高很高” 作一根柱长天的大木吧!作一根柱各个领域的大木吧!惠及更多的人! 浏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