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造假上市公司被抓(上海金融机构高管报被冒名在昆明注册3公司)

造假上市公司被抓(上海金融机构高管报被冒名在昆明注册3公司)令卢女士不安的是,当年像她一样的在校大学生还有很多,当时很多在校大学生都采取了班级统一收取换发的方式更换身份证,卢女士担忧类似身份证信息泄露的不止她一人。卢女士怀疑,自己的身份证信息可能就是在那个时候被泄露的。卢女士通过昆明市工商局网站,输入身份证信息查询到这3家公司的相关信息。在卢女士向晚报记者出示的这份查询结果上显示,3家公司为2家科技公司和1家商贸公司,公司注册时间有2014年2月,也有2015年5月。公司的排头中,两家公司出现“昆明”,一家公司出现“云南”。从公司注册号看,确实为云南工商的注册编号,企业注册资金从20万元到120万元,企业性质为自然人独资或控股。企业状态一栏也显示,企业至今仍在经营。其中这家商贸公司中,卢女士还被注明为执行董事兼总经理。和学校统一换证有关?“我从小到大从来没去过云南,也很少在网上购物。”卢女士回忆,2008年她所读的大学曾组织过一次老身份证统一更换二

造假上市公司被抓(上海金融机构高管报被冒名在昆明注册3公司)(1)

日前,在单位监察稽核部门的一次审查中,上海市民卢女士得知,远在云南昆明自己名下竟然开办了3家公司,还任职公司总经理。对于这从天而降的”产业”,卢女士却高兴不起来,她说这是别人盗用她的身份证信息注册的,她已报案。日前,昆明市工商局已着手调查此事。卢女士的身份证信息为何会泄露?类似案例为何频发?我们在使用身份证和复印件时,有哪些注意事项?

哪儿冒出的3家公司?

卢女士来自厦门,在上海读完大学后在一家金融机构任职高管。

今年1月,单位监察稽核部门审查时,发现卢女士在昆明开办了3家公司,而由于卢女士工作性质特殊,作为单位高管的她按规定不能开办公司。身为高管,若“知法犯法”,则属严重违规。

卢女士通过昆明市工商局网站,输入身份证信息查询到这3家公司的相关信息。在卢女士向晚报记者出示的这份查询结果上显示,3家公司为2家科技公司和1家商贸公司,公司注册时间有2014年2月,也有2015年5月。公司的排头中,两家公司出现“昆明”,一家公司出现“云南”。从公司注册号看,确实为云南工商的注册编号,企业注册资金从20万元到120万元,企业性质为自然人独资或控股。企业状态一栏也显示,企业至今仍在经营。其中这家商贸公司中,卢女士还被注明为执行董事兼总经理。

和学校统一换证有关?

“我从小到大从来没去过云南,也很少在网上购物。”卢女士回忆,2008年她所读的大学曾组织过一次老身份证统一更换二代身份证的情况,班级统一将老身份证回收后,交到学校保卫处。最近几天,她去学校所在的派出所询问。得知当时公安机关将新的二代身份证统一交给学校后,没有回收老身份证。

卢女士怀疑,自己的身份证信息可能就是在那个时候被泄露的。

令卢女士不安的是,当年像她一样的在校大学生还有很多,当时很多在校大学生都采取了班级统一收取换发的方式更换身份证,卢女士担忧类似身份证信息泄露的不止她一人。

焦虑中,卢女士给当年的同班同学打电话。有同学称自己的身份证在天津被开了十几张银行卡,还有同学的身份证被冒名开了手机卡,产生不少欠费。

卢女士除了担心以她名义注册的公司会做出违法犯罪的事情牵扯自己,还担忧自己的身份证信息被人非法买卖,信息继续外泄。

今年1月13日,卢女士向上海市公安局浦东分局东明路派出所报了案。卢女士将遭遇反映给本报,希望借助本报报道警醒更多身份证信息泄露者。

截稿前,晚报记者从昆明市工商行政管理局获悉,云南省工商局已将卢女士反映的情况转给该局调查处理。若调查发现3家公司确实是在卢女士不知情的情况下注册的,将依法处理,也及时通过媒体向社会发布调查结果。

律师提醒

用身份证复印件

一定要标注用途

生活中需要用到身份证的情况很多。或许在不经意间个人身份证信息就被泄露,这时,我们该如何维权?

云南凌云律师事务所副主任孙文杰律师说,若的确有相关证据证明个人信息被他人有意泄露进行违法犯罪活动,被侵权人有权向公安机关报案,如造成相关损失,被侵权人有权依法提起相关民事诉讼,要求相关人员及单位予以赔偿。

孙文杰说,平时一定要妥善保管身份证,一旦丢失及时登报声明,同时立即补办。民众应有保护个人信息的意识,除必须提供准确信息以便办理相关证件及手续外,尽量使用简称或粗略信息,以防被不法人员利用。

孙文杰建议,身份证最好不要借给别人使用,如果请他人代自己办事,也要托付给信任的人。身份证复印件要保管好,不用的或者作废的要处理好,不能随意丢弃。使用身份证复印件办事时,复印件要做标注,最好使用蓝色或黑色笔书写。标注要注明身份证的用途以及“仅可使用一次,再复印无效”等语句。

链接

身份证信息泄露层出不穷

晚报记者通过网络搜索发现,有关身份证信息被泄露的报道不少。

2014年10月山东济南市民陈先生自己开了一家公司,本打算把公司迁移。办理公司迁移手续时才发现他的名字和身份证号被人冒用开了一家摩托车经销中心。

2015年4月,家住济南的龙女士准备注册公司时才发现,自己的身份证被人冒用了8年,名下已被注册了公司。

2013年9月,家住上海的蒋某报案称自己被网络上的招标公司骗取现金12万元,警方调查发现,有人冒用他人身份信息注册公司,在网上发布虚假招标信息,1个月内骗取投标保证金85万元。(春城晚报 记者熊波 实习生龚雪妮)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