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各种无线技术:高质量网络连接与物联网发展驱动WiFi6需求
物联网各种无线技术:高质量网络连接与物联网发展驱动WiFi6需求1.2 Wi-Fi 6 实现创新和优化Wi-Fi 联盟推动相关标准发展。Wi-Fi 联盟前身是无线以太网路相容性联盟(WECA)。在 1999 年,为推动 IEEE 802.11b 规格的制定,组成了无线以太网路兼容性联盟。此外, 联盟还为符合相关标准的产品提供验证服务,解决不同设备间兼容问题,从而推动 IEEE 802.11 协议发展。在 2002 年,WECA 改名为 Wi-Fi 联盟。目前,Wi-Fi 联盟已经将部分 标准名称进行了简化,其中最新一代协议 IEEE 802.11 ax 称为 Wi-Fi 6;IEEE 802.11 ac 称为 Wi-Fi 5。802.11 g 协议是 IEEE 在 2003 年 7 月制定的第三代标准,其融合了前一代协议的两个版 本,在 2.4GHz 和 5GHz 均能实现传输。此外,从这一代协议开始,IEEE 将向后兼容的特 性加入到新协议制定中,为
一、Wi-Fi 标准持续进化Wi-Fi 是实现 WLAN 的一种技术。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WLAN) 是利用射频技术,使用电磁波取代网线,以弥补有线网络覆盖缺陷,达到网络延伸的目 的。Wi-Fi(Wireless Fidelity)是符合 IEEE 802.11 系列的无线网络规范,具有相互 兼容性的通信技术。从定义而言,Wi-Fi 是实现 WLAN 的一种技术。虽然实现 WLAN 的技 术和标准众多,但由于消费领域常见的 WLAN 都是基于 Wi-Fi 标准构建,所以 Wi-Fi 是 目前最为主流的技术。
1.1 Wi-Fi 发展历程
Wi-Fi 已历经二十余年发展。802.11 协议始于 20 世纪 90 年代,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 (IEEE)在 90 年代初即成立相关工作组,专门研究和制定无线局域网的保准协议。随着 时间推移,802.11 协议有不同版本进行迭代以满足网络需求。
第一代协议 IEEE 802.11-1997 于 1997 年 6 月推出,但由于其在传输速度和距离上不具 备竞争力,所以其普及程度较低。其后,IEEE 802.11 a/b 协议被推出,其中 802.11 a 协议将频段定在 5GHz,其在物联层的最高速率有较大幅度提升,达到 54Mbps,但由于 芯片开发缓慢等原因,发展受到了限制;而 802.11 b 协议则基于 2.4GHz,虽然其传输 速度较 802.11 a 低,但其在覆盖范围和穿透能力较好。由于 802.11 a/b 协议无法兼容, 而 b 协议在实用性上更胜一筹,所以其在当时占领了市场。
802.11 g 协议是 IEEE 在 2003 年 7 月制定的第三代标准,其融合了前一代协议的两个版 本,在 2.4GHz 和 5GHz 均能实现传输。此外,从这一代协议开始,IEEE 将向后兼容的特 性加入到新协议制定中,为实际使用提供便利。由于流媒体等服务兴起以及家庭和企业 对带宽需求不断上升,前几代协议已无法满足使用要求,所以在 2009 年新一代协议 802.11 n 被推出,其基于 2.4GHz 使用了多输入多输出(MIMO)、波束成形和 40Mhz 绑 定等技术,使得传输距离更远且速率最高可达 600Mbps。
随着时间推移,使用 2.4GHz 频段进行传输的协议越来越多,可用带宽被严重压缩。所 以,第五代协议 801.22 ac 聚焦于 5GHz 频段优化。在这一代协议中,在维持良好向后 兼容性的同时,提高了单个通道的工作频宽和频率调制效率。此外,其还支持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MU-MIMO)。MU-MIMO 路由信号可在多维度进行拆分;与上一代 MIMO 技 术相比,其能实现并行处理。相关技术引进在提高即时传输率的同时,也对网络资源进 行优化。
目前, 802.11 ax 协议是最新版本,其是在 2019 年 9 月推出。与 802.11 ac 相比,新 版协议除对 5GHz 频段进一步优化外,对 2.4GHz 频段也给予关注。对于 802.11 协议而 言,每一次迭代都通过引入新技术,从而实现网络性能提升。
Wi-Fi 联盟推动相关标准发展。Wi-Fi 联盟前身是无线以太网路相容性联盟(WECA)。在 1999 年,为推动 IEEE 802.11b 规格的制定,组成了无线以太网路兼容性联盟。此外, 联盟还为符合相关标准的产品提供验证服务,解决不同设备间兼容问题,从而推动 IEEE 802.11 协议发展。在 2002 年,WECA 改名为 Wi-Fi 联盟。目前,Wi-Fi 联盟已经将部分 标准名称进行了简化,其中最新一代协议 IEEE 802.11 ax 称为 Wi-Fi 6;IEEE 802.11 ac 称为 Wi-Fi 5。
1.2 Wi-Fi 6 实现创新和优化
Wi-Fi 6 在性能实现较大幅度提升。随着视频会议、移动教学等应用场景日渐增加,使 用网络的终端设备数量也在持续攀升,日益增加的终端设备将影响网络效率。目前, Wi-Fi6 引入上行 MU-MIMO、OFDMA 正交频分多址接入、1024-QAM 高阶调制等技术,将从 频谱资源利用、多用户接入等方面解决网络容量和传输效率问题。目标是在密集用户环 境中将用户的平均吞吐量相比如今的 Wi-Fi5 提高至少 4 倍,并发用户数提升 3 倍以上。
1.2.1 正交频分多址(OFDMA)
从 OFDM 向 OFDMA 转变。在 Wi-Fi6 之前,数据传输是使用 OFDM 模式进行传输。在这种 模式下,在一个时间片段中,单个用户将占据所有子载波,并发送一个完整的数据包。 这种传输模式虽然能满足单个用户的使用需求,但在数据包较小的情况下,单个用户并 不需求使用所有子载波。所以,这种传输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将造成网络资源浪费,且在多用户的情况下将会增加其他用户等待时间。为改善用户网络体验,OFDMA 被引入 Wi-Fi6 协议中。OFDMA 通过将子载波分配给不同用户并在 OFDM 系统中添加多址的方法来实现多 用户复用信道资源。此外,在 Wi-Fi6 协议中,最小子信道“资源单位”(RU)至少包 含 26 个子载波,由于用户数据通过子载波承载在 RU 上,所以在每一个时间片上,可实 现多个用户同时进行传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