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经梧陈式太极拳推手(陈炎林与太极拳刀剑杆散手合编)
李经梧陈式太极拳推手(陈炎林与太极拳刀剑杆散手合编)陈炎林在序言中说:“我国武术,门派綦繁,由来已久。迄于今日,泰半失传。纵有存留,盖亦阙而不全,略而不详……后人一知半解,以讹传讹,学者终不得其门而入。……考世人崇尚太极之由,以其动作缓和,呼吸自然,不尚拙力,锻炼精力神,使身心两者合而为一。然太极更有粘化诸劲,节拿抓闭等专长与运气之妙用,均为别派所阙如…… 盖太极者,一举一动,均合科学化、精神化,小则可以强身却病,御敌防侮,大则养气凝神,为修道之不二法门,其奥妙非褚墨所能尽述……若欲得其精微,必须兼具四事:身体适合,能下苦功,此其一;环境优良,时间宽裕,此其二;心静气和,而有恒心,此其三;遇有名师,能诚意传授,此其四。有是四者,方克成就,否则譬之缘木求鱼,不可得也。著者不敏,以历年研究所得,汇成此编,非敢管窥蠡测,炫奇矜异。……若能抢得寸进尺之精神,继续加以研讨,并以所得,公诸同好,使此不绝如缕之国技,复珲旧观,岂惟个人之光荣,抑亦国家民族
《太极拳刀剑杆散手合编》是部经典太极拳书籍,作者陈炎林是杨澄甫弟子田兆麟的弟子。也有说法此书是出自田兆麟口授,但书中并未只字提及。
田兆麟(名绍先)先跟杨健侯、杨少侯、杨澄甫两代三人学艺,技艺全面,在杨门中以善斗称著,一直在上海教徒传艺。《太极拳刀剑杆散手合编》作者陈炎林是民国时期人,生平不详,仅知是中医骨伤科医师,其他均未知。
《太极拳刀剑杆散手合编》文理清晰,文笔流畅,文字功底扎实,配以手绘动作技术图近300幅。该书集太极拳、刀、剑、杆、散手对打于一体,多方面展示其技术体系。据说,书中介绍太极拳的行功、拳式、刀、剑、杆、套路是田兆麟壮年时的功架,我个人看法:插图是根据杨澄甫拳照翻的。
《太极拳刀剑杆散手合编》初版于1943年,据说当时书的价格很贵,要金圆券16圆,在当时可以买四担大米。此后海内外多次再版、重印。2002年日本“福昌堂”出版了日本武术家笠尾恭二据本书编译改名为《太极拳总合教程》,在日本影响很大,风靡一时。还有改编删节、改名剽窃版的出版物,如1999年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署名青山石恒的《杨式太极拳发劲运气练势》。
《太极拳刀剑杆散手合编》一书,详细介绍了杨式太极拳源流、基本劲法、基本功法、太极拳动作(105式)、基本推手练习法、太极剑(54式)、太极刀(32式)动作,以及太极扎杆练法等杨氏太极拳系的拳械技法。其中对沾粘劲、懂劲、走劲、化劲、引劲、拿劲、发劲、借劲、开劲、合劲、提劲、沉劲、棚劲、捋劲、挤劲、按劲、采劲、挒劲、肘劲、靠劲、长劲、截劲、钻劲、凌空劲等25种太极劲法加以详细说明。书中系统介绍了太极拳养生、太极拳呼吸等,并附有拳论、歌诀若干篇,是部技术含量很高的著作。
陈炎林在序言中说:“我国武术,门派綦繁,由来已久。迄于今日,泰半失传。纵有存留,盖亦阙而不全,略而不详……后人一知半解,以讹传讹,学者终不得其门而入。……考世人崇尚太极之由,以其动作缓和,呼吸自然,不尚拙力,锻炼精力神,使身心两者合而为一。然太极更有粘化诸劲,节拿抓闭等专长与运气之妙用,均为别派所阙如…… 盖太极者,一举一动,均合科学化、精神化,小则可以强身却病,御敌防侮,大则养气凝神,为修道之不二法门,其奥妙非褚墨所能尽述……若欲得其精微,必须兼具四事:身体适合,能下苦功,此其一;环境优良,时间宽裕,此其二;心静气和,而有恒心,此其三;遇有名师,能诚意传授,此其四。有是四者,方克成就,否则譬之缘木求鱼,不可得也。著者不敏,以历年研究所得,汇成此编,非敢管窥蠡测,炫奇矜异。……若能抢得寸进尺之精神,继续加以研讨,并以所得,公诸同好,使此不绝如缕之国技,复珲旧观,岂惟个人之光荣,抑亦国家民族之幸也。趺予望之,爱撰斯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