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解州关帝庙关帝圣像(华夏关庙之祖)
山西解州关帝庙关帝圣像(华夏关庙之祖)解州关帝庙,地处三国名将关羽的故乡山西运城市解州镇,北有“中国死海”运城盐湖,南面有中条山,现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此庙之所以被誉为“关庙之祖”、“武庙之冠”,是因为它是我国现存始建最早、规模最大、档次最高、保存最全的关帝庙宇,也是现存规模最大的宫殿式道教建筑群。解州关帝庙景区地图此时虽已入夏,微风袭来,仍有一丝凉意,站在古朴沧桑的石牌坊前,身边飘着朦胧的细雨,让人萌生无限遐思。2016年,借参加5月14日山西芮城五龙庙环境整治工程竣工仪式的机缘,于5月13日至16日开启了一段山西运城地区古建筑饕餮之旅,先后造访了“武庙之祖”解(hài)州关帝庙;“中国仅存四个半唐构之一”五龙庙;以元代建筑和元代道教壁画著称于世的永乐宫;集宋元明清四朝木构于一身的芮城城隍庙;中国历史名剧《西厢记》故事的发生地,拥有中国现存的四大回音建筑之一“莺莺塔”的普救寺;“四大名楼”之一,以
初夏的雨潇潇而落,时缓时促,从停车场出来,只见眼前红墙高大、殿宇巍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高大精美的石雕牌楼。
这座牌楼高约7米,四柱三间,顶部分三重檐,均为庑殿顶,脊端雕卷尾螭吻,檐下如意斗拱精美绝伦。当心间大字板题刻“万代瞻仰”。
各层额枋上分别有桃园三结义、三英战吕布、单刀赴会等故事浮雕讲述关公生平传奇。龙门枋上置高栱柱三枚,左右二柱雕蟠龙,中心柱雕关圣像。
下部立柱前后抱鼓石层层叠叠,坊前有石狮一对,下设石雕束腰基座,雌雄分置,华美秀丽。
此时虽已入夏,微风袭来,仍有一丝凉意,站在古朴沧桑的石牌坊前,身边飘着朦胧的细雨,让人萌生无限遐思。
2016年,借参加5月14日山西芮城五龙庙环境整治工程竣工仪式的机缘,于5月13日至16日开启了一段山西运城地区古建筑饕餮之旅,先后造访了“武庙之祖”解(hài)州关帝庙;“中国仅存四个半唐构之一”五龙庙;以元代建筑和元代道教壁画著称于世的永乐宫;集宋元明清四朝木构于一身的芮城城隍庙;中国历史名剧《西厢记》故事的发生地,拥有中国现存的四大回音建筑之一“莺莺塔”的普救寺;“四大名楼”之一,以超尺度复建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之鹳雀楼;仅剩下断壁残垣的“关中锁匙”蒲州故城;有“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之典故的黄河渡口“蒲津渡”;铸造于唐代开元年间的黄河大铁牛;形制独特的解州火神庙;“关圣家庙”常平关帝庙;举世无双的三大殿比肩一字排开,并列尊位的池神庙。这些古建筑和遗址各具特色,令人叫绝。
此行的第一站,便是有“关庙之祖”、“武庙之冠”之美誉的解州关帝庙。矗立在面前的这座牌坊乃是解州关帝庙建筑群中的“万代瞻仰”石坊,建于明崇祯年间,位于关帝庙钟楼东侧。据说曾经是关帝庙的检票口,现在处于关帝庙东南的停车场内。由此转向正南便来到关帝庙的主入口。
解州关帝庙景区地图
解州关帝庙,地处三国名将关羽的故乡山西运城市解州镇,北有“中国死海”运城盐湖,南面有中条山,现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此庙之所以被誉为“关庙之祖”、“武庙之冠”,是因为它是我国现存始建最早、规模最大、档次最高、保存最全的关帝庙宇,也是现存规模最大的宫殿式道教建筑群。
解州关帝庙地理位置示意图
解州关帝庙始创于隋(581年-618年),《中国名胜词典》记载创建时间为隋开皇九年(589年),拥有一千四百余年的悠久历史。
相传北宋大中祥符年间(1008年—1016年),盐池水少盐减,宋真宗赵恒派使臣查核,使臣回复:“盐池为患的是蚩尤!”龙虎山张天师奏请:“古代忠烈之士死后成神,蜀将关羽忠勇绝伦,陛下祷告召之必胜无疑”。于是皇帝令天师在宫中焚化符箓,一位美髯公旋即披甲佩剑而下作答:“臣等会齐岳渎阴兵,立助为陛下灭妖!”几日过后盐池水积满如初。皇帝大悦,降旨大规模重建解州关帝庙。这次重建是历代帝王首次敕建关帝庙,所以“殿皆石柱,雕龙飞腾,庙貌宏丽甲于天下”。
北宋元祐七年(1092年),知州张杲之再次重修解州关帝庙,随着关公被封为“崇宁真君”,解州关帝庙又被悬匾为“崇宁宫”。
金、元两代均有修葺和扩建。
明代关公仰崇之风沿袭,官民对解州关帝庙的修缮也持续不断。明神宗朱翊钧(1572年-1620年在位)先后追封关羽为“协天大帝”、“协天护国忠义帝”、“三界伏魔大帝神威远震天尊关圣帝君”,并敕赐庙额“英烈之后”,解州关帝庙的营建达到了鼎盛时期。
清代解州关帝庙不仅延续着明末的盛况,而且作为“武庙之冠”逐渐成为世人朝圣之地。期间多次遭遇大火和地震洗礼,亦多次修葺重建。
民国时期连年战乱,解州关帝庙的维修工程远逊于前。1938年,日军侵华战火波及解州,关帝庙崇宁殿、圣母殿、嗣圣殿、春秋楼、刀楼、印楼、东西官厅及廊房多被日军飞机炸坏,1940年惨淡修复了春秋楼和圣母殿。1946年补修了西官厅和东西廊房。1947年,运城解放在即,困守运城的国民党军队为了兴修工事挽回败局,将关帝庙内的娘娘殿和太子殿拆除。
建国以后解州关帝庙受到国家重视,多次重修。1952年,成立了解州关帝庙文物管理所。1957年解州关帝庙被公布为山西省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78年,关帝庙文管所正式对外开放。1988年,解州关帝庙被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4月,庙内的全部古建筑已基本修葺如故。
解州关帝庙总占地面积约22万平方米,东西分为三路,南北分为三部分。主庙部分位于正中,建筑布局为我国传统的“前朝后寝”及中轴对称的宫殿式布局。东、西各有东宫、西宫遗址,暂未开放,北侧为后宫花园,南侧为结义园。
来到关帝庙前,迎接人们的是2013年新建的山门,也是现在景区的大门。通过山门便进入关帝庙主庙南侧的结义园。此园创建于明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清代多次重修。民国四年(1915年),袁世凯令天下立关岳庙,解县知事周庚寿虚于应付,只是把结义园君子亭改为关岳殿了事。1986年收回结义园后,推平假山,精缩莲池,重修了三义阁、君子亭、结义坊等主体建筑。
结义坊为近年重建,纯木结构,坊后连卷棚抱厦,坊额正面书“结义园”,背面书“山雄水阔”
在结义园内闲庭信步,行至此园北端可见一座高大巍峨的影壁墙,这才是关帝庙主庙的入口。这座单面琉璃影壁乃明代宣德年间(1426年—1435年)所建。龙壁顶部仿悬山顶造型,正脊为彩色雕花琉璃瓦,两端设琉璃螭吻,垂脊设彩色琉璃垂兽,非常精美。
中央画面朝北面向端门,自上而下分为天、地、海三界,主体蟠龙遨游飞动,衬以凤凰、麒麟、玉兔等祥禽瑞兽。此壁最大的特点是画面中所绘为四条蟠龙,且均为四爪龙。
四龙壁北面正是主庙南门,称为“端门”。此门始建年代不详,重建于明嘉靖年间,是一座古朴恢宏的砖结构宫门。外观为仿木结构砖雕,门楣正中镌刻“关帝庙”三个大字,门洞背面上方有“扶汉人物”匾额,两次间门洞上层东面横额为“精忠贯日”,西为“大义参天”。端门比例协调,造型典雅,雕饰苍劲,堪称明代砖构门庑中的佳作。
端门前的地面上立一铁叉,名曰“挡众”,见此挡“文官下轿、武官下马”,步行进入端门。
“挡众”
经过端门来到关帝庙主庙的第一进院落。钟、鼓二楼分东、西分立两旁。
迎面为三座高大的卷棚歇山顶大门。东侧是文职官员行走的“文经门”;西侧是甲胄之士通行的“武纬门”;中门称为“雉门”,专供帝王进出。雉门于清光绪九年(1883年)焚毁,复建年代不详。门上嵌竖匾,书“关帝庙”三个金字。
“雉门”的抱鼓石、柱础等建筑构件
雉门北面为乐楼,与雉门台基、瓦檐同为一体,坐南向北,是祭祀帝王酬神演戏的场所,铺上台板即成戏台,可谓一门两用。门楼东西两侧分设上场门、下场门,门上各书“演古”、“证今”。
来到端门北侧的戏台之内,雨丝渐密,正好驻足其中仔细观赏主庙的第三道门。这道门称为“午门”,是帝宫之南门。建筑面阔七间,进深五间,庑殿顶,七架梁。虽以“门”为名,实为一两面开敞的大厅,不设门扇、门槛,乃是文武群臣待朝、献捷、侯旨和布诏的场所。
午门亦于清光绪九年(1883年)被火焚毁,后被重建。重建后,原两侧门神周仓、廖化的塑像改成了画像。现在的壁画为二十世纪五十年代重新彩绘。
台基栏杆望柱之上的石雕有仙人、瑞兽、金瓜等,形态各异,活泼有趣。
穿过午门,迎面可见一座气势不凡的牌楼,名曰“山海钟灵”坊。此坊建在台基之上,四柱三楼,檐下斗拱密布,出跳多层。此坊的出现,提示关帝庙建筑群中极具特色的“御书楼”就要到了。
御书楼原名“八卦楼”,位于关帝祖庙中轴线中心,现存建筑为清康乾时期遗物。建筑面阔、进深皆为五间。前檐出庑殿顶抱厦一间,后檐出卷棚顶抱厦三间,楼身四周回廊。二层为木制楼板,中空呈八边形。楼上雕木制八角形藻井,顶端为八卦图案,因而得名“八卦楼”。清康熙四十二(1703年),康熙帝西巡,祭拜关帝并御笔“义炳乾坤”。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乾隆帝为纪念康熙帝御书匾额,遂改名“御书楼”。
御书楼旧照
御书楼内向外看(左) / 御书楼前的香炉
御书楼再往北,是关帝庙主殿崇宁殿。建筑始建于陈隋年间,宋崇宁三年(1104年),因徽宗封关羽为“崇宁真君”得名。面阔七间,进深六间,重檐歇山顶,檐下施双昂五踩斗拱。大殿檐下悬清乾隆帝钦定“神勇”巨匾,门楣上悬咸丰帝御书“万世人极”匾,殿内关帝神龛上悬康熙帝御笔“义炳乾坤”帖金匾。
环绕殿周26根巨型盘龙石柱,粗犷有力。正面八根柱为双龙遨游飞翔,其余三面18根石柱为单龙深浮雕。
崇宁殿东西两侧,是清代增设的两座亭式建筑。钟亭在崇宁殿前西隅,清嘉庆十四年(1809年)重构,亭内的铁钟系清顺治十七年(1660年)铸造;碑亭位于崇宁殿前东隅,内立果亲王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敬留诗碑。两亭均为重檐六角攒尖亭,规模、形制相近。
崇宁殿是主庙“前朝”部分的最北端,再往北走便来到关帝庙的“后寝”部分。这部分是一个独立院落,通过围墙正中的一个小门便可来到院内。此院气派非常,南部是一个圆形下沉庭院,花繁叶茂。
北部是一组建筑,最南端“气肃千秋”坊,是中轴线上最高大的木牌楼。东侧有印楼,内有“汉寿亭侯”玉印仿品,西侧是刀楼,里面供奉青龙偃月刀仿品。双楼对峙,均系方形三重檐十字歇山顶建筑。
这组建筑的核心春秋楼可称关帝庙扛鼎之作,因楼内有关羽读《春秋》像而得名,又名“麟经阁”。此楼创建于明万历年间,现存建筑为清同治九年所修。面宽七间,进深六间,为二层三重檐歇山顶建筑,高33米。上下两层皆施回廊,四周勾栏相依,可供凭栏远眺。檐下木雕龙凤、流云、花卉、人物、走兽等图案剔透有致。楼顶覆彩色琉璃瓦。楼内东西两侧各有楼梯36级可供上下。一层上有木制隔扇108面,传说是象征上山西108县。
关公名羽,字云长,河东郡解县(今山西运城市解州)人。运城是关公故里,也是关公文化发源地与关公文化发展的直根。解州关帝庙以其始建最早、规模最大、档次最高、保存最全而被誉为“关庙之祖”、“武庙之冠”。而运城市西南10公里的常平村,还有一座关帝庙,此庙原是关公的故宅,被认为是关公文化之源。